![生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1.gif)
![生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2.gif)
![生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3.gif)
![生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4.gif)
![生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5/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b2979b37-641f-4e50-b11a-993911e231b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 可研编制单位: 二一六年八月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项目负责人: 职务 董事长 项目性质:新建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 科研负责人: 王浩源 经济负责人: 王浩源 技术负责人: 王浩源 主要编写人员: 王浩源 二一六年八月目录第一章 总 论81.1 项目背景81.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81.1.2 项目单位名称及基本情况81.1.3 项目建设规模91.1.4 投资规模9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91.
2、3 综合评价101.3.1综合评价10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112.1 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内涵112.2 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位置和作用112.3 我省正处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大好时机122.4 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态日益迫切12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3.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133.2 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33.3 项目建设加速当地农业技术创新143.4 项目的实施是调整就业结构的需要14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54.1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154.2市场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164.2.1 风险因素分析164.2.2 风险因素对策164.3 销售策
3、略和营销模式17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85.1 建设地点选择185.1.1选址原则185.1.2建设地点185.2 建设条件185.2.1 自然条件185.2.2 交通条件195.2.3 社会经济条件195.2.5 政策、科技支撑条件20第六章 项目规划方案236.1 规划指导思想236.1.1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236.1.2 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236.1.3 科技主导生产与示范结合236.1.4 效益兼顾开发与保护并重236.2 规划原则246.2.1 科技先导原则246.2.2 市场导向原则246.2.3 机制创新原则246.2.4 统筹发展原则246.2.5多元投入原则256
4、.3功能定位256.3.1 特色和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功能256.3.2 现代农业研发孵化的基地功能256.3.3 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功能266.3.4 农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示范功能266.3.5农业观光和休闲示范功能266.4 规划结构与总体布局266.4.1 主入口区276.4.2 大棚区276.4.3 休闲垂钓区276.4.4 竹子种植区276.4.5 生态餐饮区286.4.6 新品种引种区286.4.7荷花观赏区286.4.8 果树种植区296.5 交通规划296.5.1出入口设计296.5.2道路设计296.5.3停车场设计306.6 主体工程方案306.7 给水排水系统规划306.8
5、电力规划306.9电讯工程规划316.10 环境卫生规划316.11 防灾工程规划31第七章 农业生产技术可行性分析327.1 油牡丹种植技术347.2 果树种植技术36第八章 现代设施技术可行性分析438.1智能温室建造技术438.2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458.2.1温室类型468.2.2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与建造468.2.3日光温室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的设计488.3冷库建造技术488.3.1冷库的原理和特点488.3.2冷库分类498.3.3冷库容量及造价49第九章 技术与工程方案509.1 采用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509.1.1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509.1.2生态农业种养结合
6、技术509.1.3生态旅游模式509.2高新技术内容509.2.1立体种植技术509.2.2节水灌溉技术509.2.3绿色农作物栽培技术519.2.4有机农业作物栽培技术53(3)病虫害防治技术569.3 工程方案的建设原则57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5810.1建设工期58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8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5911.1 设计标准5911.2 环境影响5911.3 治理措施5911.3.1施工期治理措施5911.3.2 运营期治理措施6011.4 环境影响评价6011.5 节能减排措施6011.5.1节能措施6011.5.2 减排措施61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621
7、2.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6212.3 管理措施6312.3.1项目建设期管理措施6312.3.2项目竣工后的管理措施6412.4 技术培训6412.5 劳动保护64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6613.1 投资估算6613.1.1估算原则6613.1.2项目投资估算6613.2项目收益估算7113.2.1园区经营收入7113.2.2项目总成本7113.2.3效益指标计算71第十四章 效益评价7414.1社会效益评价7414.1.1技术贡献7414.1.2产品贡献7414.1.3就业贡献7414.2 生态效益评价74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7615.1 综合评价7615.2 论证结论7615.3
8、建议76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汝州市米庙镇1.1.2 项目单位名称及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名称:所有制形式:私有1.1.3 项目建设规模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位于汝州市米庙镇。总规划面积为30000平方米。该项目建设分为三期:一期总面积为 ;二期总面积为 亩;三期总面积为 亩。(1)一期建设(2016.052017.05):果树种植区( 亩)、有机水稻区( 亩)、 办公餐饮区( 亩)、 竹子种植区( 亩)、大棚种植区( 亩)、主入口区( 亩)。(2)二期
9、建设(2017.062018.05):有机稻田( 亩)、 果树种植区( 亩)、木材产业区( 亩)。 1.1.4 投资规模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39448.05万元。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004年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2)2013年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3)2012年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2005年国务院常委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5)2000年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6)2002年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7)2004年国家发改委农、林、牧、副、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8)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
10、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 (9)2011年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10)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豫政办201183号)(1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 (12) 河南省及汝州市经济、社会、市场的调查材料; (13) 上级有关批文与工程建设规范; 1.3 综合评价1.3.1综合评价项目充分利用企业优势把原来综合效益较低的平原地貌整合规划成高效农业园区,将其建设成为高科技、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给园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技术服务。另外,通过项目的实施对生产性农业的农业结构
11、的战略性调整将起到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一批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一批优良品种得以引进和推广,农产品的质量和种植效益将大大增强,农民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方面实行蔬菜配送制,创新“菜篮子工程”的新模式,让消费者享有安全生态绿色的纯绿色产品;另一方面农户通过参与农业开发增加收入,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加速地方经济发展。1.3.2论证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科学,资金用项合理。同时,主要财务指标均有良好预期,项目具有较好的效益和较大的抗风险能
12、力,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适应市场要求,选项准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宗旨。方案设计科学,应用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成后,将较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建设,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发展高科技农业,走集约高效发展的道路,促进农村经济的优化组合,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总之,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同步、与农业结构调整同步、与市场需求同步、致力于推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1 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内涵项目建设结合汝州市的地理优势,努
13、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真正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旨在建设以高科技农林种植业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从本质上看,现代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是应用现代先进的工业装备、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武装起来的生态农业。它的基本特征是: 生产工具工业化、包括机械化、电气化等;生产手段科技化,包括各种现代先进的农业技术、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必要过程;经营管理社会化,主要是指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产品商品率、生产者收入水平等不断提高;农业人口持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
14、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技术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2.2 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位置和作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指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旨在通过现代农业的试验、示范,推动周边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园或示范区。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农业正由分散、
15、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由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向既注重数量又重视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剩余劳动力安置过程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当地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产业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方向发展的重大科技措施;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科技举措;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粮食安全生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支撑。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是核心,现代农业推广又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努力推进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展示
16、窗口,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样板,农业产业化示范旗帜,成为移民安置工作乃至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和不竭动力。2.3 我省正处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大好时机现代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建设既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业在机构调整、农产品产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我省传统农业规模小、投入低、产出低、科技含量低,其导致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
17、方面与先进省市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农业结构调整势必在行。2.4 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态日益迫切经济的繁荣,带给了人们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也产生了体验乡村生活的渴望。这种现象越是在城市化的地区,越普遍。由于紧张劳累的都市生活,使人们得不到宁静与安逸,“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热点。随着绿色生态新观念的普及,人们渴望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心态日益迫切。项目单位选择油茶种植、活力农耕和休闲观光为突破口,顺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并在经过科学调研、仔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项目。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项目建设符合
18、国家的产业政策我国农业目前大部分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第三产业比例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是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项目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农村资源综合开发、农业“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体现和延伸,是农业与旅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新型产业。同时项目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
19、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同步、与农业结构调整同步、与市场需求同步、致力于推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进程。3.2 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主要是掠夺式的生产模式,它专注于对土地本身的耕作,生产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及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开发,将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使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引导农民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并在农业生产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同时走上一条“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并且,现代农业既展示生态农业的内容,又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
20、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方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项目正是应用了先进的规划理念,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积极筹措资金,实施发展高科技农业,走集约高效发展的道路。为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传统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等问题探索经验,为整合农村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发挥示范作用。3.3 项目建设加速当地农业技术创新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们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
21、阔的前景。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周边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现代农业,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和青睐,同时,也成为扩大农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这一发展也为现代大型企业的进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机遇,实践证明,通过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参与农业开发具有投资少、回报快、经济效益显著、风险低的优势。3.4 项目的实施是调整就业结构的需要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农产品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持续下降,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在“农内”增收的潜力,致富农民必须到“农外”寻找出路。一般而言,农民转移就业有两
22、种途径:一是向“农外”的二、三产业转移;二是向“农内”的二、三产业转移。但由于受到农民个体素质、知识差异、技能门槛和投入精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二、三产业很难下沉到传统农业领域,因而给传统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难度。本项目以采摘和休闲观光为主,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很好途径。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农业生态观光园是以农业为基础,又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交叉性产业,也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改变单一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生态观光园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健身、欣赏田园风光、享
23、受农家乐趣等提供全新的空间场所。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发展观光旅游的需求会日益增强,这为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较好的客源市场。由此可见,河南省发展观光农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十分广阔。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对汝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当在规划设计中强力推进产村融合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使之成为汝州市农业园区建设的标杆和示范。并通过合适的定位和合理的功能选择,增强园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4.2市场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4.2.1 风险因素分析(1)自然灾害
24、风险:汝州市米庙镇就其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而言,具有发展农林业充分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也应该考虑当地存在倒春寒及冬季低温和夏季持续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这对农林业生产构成一定威胁。(2)行业竞争风险:我国农业观光园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生态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益,展现了观光农业的强大生命力。但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行参与竞争,目前,该行业的市场竞争已日益激烈。(3)技术风险:本项目提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进较新的栽培技术和果树品种,在实践环节中技术和措施实施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园区农业生产的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4) 市场风险:项目中
25、的水果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这与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形成尖锐的矛盾,如果一旦决策失误,公司将遭受严重损失。此外,项目的农产品在生产、包装、储运、保鲜、销售、配送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同样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4.2.2 风险因素对策(1)自然灾害对策:为了提高基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项目规划和建设时,根据地理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露地栽培生产区域,加强抵抗低温、干旱、水涝的设施和措施。(2)行业竞争风险对策: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本项目结合自身优势认真贯彻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和高壁垒进入战略以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加大资本和技术的投入,进行科学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26、并应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和销售网络参与行业竞争,回避市场风险。(3)技术风险对策:对引进的专业技术要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前期的示范和培训工作,实施过程由专人进行,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规程和企业的产品标准。(4)市场风险对策:为了缓解果菜生产季节性和市场需求易变的矛盾,要认真做好市场的需求调查和预测工作,以长远的眼光理性分析市场,把握市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慎重选择种植和经营的蔬菜种类。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现代手段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加大对市场配送渠道网络的建设和投入,建立稳定和广泛的销售
27、关系网络。同时,加强购、销、调、存等生产环节硬件的投入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4.3 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销售的主题以游客进入园区进行农业观光为主题,辅以果树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垂钓和生态餐饮等,同时以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方式占领市场,以科技优势稳定市场,以诚信经营赢得市场,以强大的销售网络拓展市场。扩大宣传,确保服务水平。有针对性的利用新闻媒体、报纸杂志、专业性会议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设立网站,以网络平台开展营销;加强与老客户的密切联系和信息交流,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不断扩大市场占有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5.1 建设地点选择5.1.1
28、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2)满足项目所需的电力、水利、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要求;(3)要体现节约和效益的原则,尽力做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费,减少成本,提高利润;(4)要体现安全的原则,考虑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等;(5)要体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6)要体现环境保护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7)要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5.1.2建设地点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位于汝州市米庙镇5.2 建设条件规划农业产业园园位于汝州市米庙镇,园区总规划面积30000平方米。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于汝州市米庙镇境内,交通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5.2.
29、1 自然条件汝州农业结构合理,汝州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烟叶、花生、棉花、花卉苗木、蔬菜等,全市已形成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2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和6万亩蔬菜基地。无公害蔬 菜、食用菌、林果业等三大产业迅速兴起,农业特色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基本实现了农产品优质化、专业化,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等主导产品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已成为全国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5.2.2 交通条件汝州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南阳五市的交叉辐射地带,焦柳铁路纵贯南北,洛界公路横穿东西, 207国道与省道侯饭线相连,上海至洛阳高速公路和太原至澳门高速公路交汇,在汝州形成十字型高速公路构架。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
30、里50公里,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全市8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5.2.3 社会经济条件 汝州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95所,在岗教师108965人,各种科技人员9437人。医疗机构健全,全市现有总类医院28家,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49人,市中医院被全国示范中医院。另外,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等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市各行各业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盛世新汝州,明珠正生辉。汝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已经绘就,人们将满怀豪情,把汝州建成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文明,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的中原名城
31、。5.2.5 政策、科技支撑条件(1) 政策条件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河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先行区。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有利于土地的集中,便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国家、省、市林业部门指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生态工程建设、林果基地建设、森林旅游建设的目标任务。生态观光园的建设也是林业发展的需要
32、。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汝州市提出建设农业生态园是恰逢其时的。第六章 项目规划方案6.1 规划指导思想6.1.1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项目立足于本地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进行整体开发,利于资源的内部调控和形成独特个性风格。园区建设要重点围绕花德米特活力农耕、设施农业建设、果树种植等核心问题,通过合理规划,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加工、果树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基地,转变传
33、统的农业种植结构,以科学、高效、绿色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挥科技高效农业的推广作用,积极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1.2 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突出农业高新技术的导入与先进适应技术的组装配套,强化技术集成和科技产业化,注重产业园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传播能力建设。6.1.3 科技主导生产与示范结合力争在农业技术、产品生产、运行管理模式上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接轨,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园区核心技术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发挥核心
34、区的技术集成和示范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保证园区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效性,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以核心区带动示范区,以示范区拉动辐射区,形成互通互动的技术传播体系,做好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功能区的技术转移和衔接。在园区基本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范围网络化。6.1.4 效益兼顾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园的规划建设和园区内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最高原则,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保护,开发,培育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的开发和利用,确保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此外在加大乡土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整合力度的同时,力求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园区特色景观的和
35、谐统一。在保护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同时,加大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的开发建设力度。6.2 规划原则6.2.1 科技先导原则综合运用国内国际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集成、提升、展示和推广,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实现农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6.2.2 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大、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遵循市场规律,实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
36、统一。 6.2.3 机制创新原则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项目审批与管理制度、科技支撑与服务制度等,增强发展活力,实现园区自我良性发展,并为全省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6.2.4 统筹发展原则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推进。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环境友好化的进程。同时,注重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相互配套和相互促进,促进农业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6.2.5多元投入原则园区建设突出公益性和基础性,政府主要
37、是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6.3功能定位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区以汝州市地理地势区位条件为背景,以生态绿色农业生产为主体,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宗旨,在规划中进行基地的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而展开园区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规划,并且同时考虑基地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 (1)种植设计的科学性:满足种植作物栽培、管理的需求,达到产量和质量的高标准要求。(2)规划内容的功能性:各功能分区及规划内容要满足各分区的实用需求。(3)设计手法的艺术性:景观设计要满足空间层次、色彩等审美的艺术性要求。6.3.1 特
38、色和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功能充分发挥园区科技优势,建立标准化的产业生产基地;按照先进的农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带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果树等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6.3.2 现代农业研发孵化的基地功能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示范农业培育的主体。孵化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是农业园区的重要特征。充分利用园区优越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支撑条件,发挥其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优势,开发农业领域新型产业,以农业科教单位与专家学者的有关成果、专利为基础,引进风险投资机制,在园区内争取到更集中的绿箱政策,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实验和研究开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制现
39、代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研究成果的孵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 6.3.3 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功能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技术扩散途径,进行农业科技梯度示范和辐射。利用园区作为基础,建设农业技术转移和技术传播体系,通过产业样板示范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及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吸收与应用能力,同时成为本地区的科普教育基地。6.3.4 农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示范功能以产业园为实验和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区域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在园区内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应农业高新技术产
40、业发展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市场环境和社会服务支撑体系。6.3.5农业观光和休闲示范功能充分展示现代农业体系中高效生产,生态服务及传统农业文化继承的多功能性,既服务于本地区城市居民农业休闲观光,也服务于外地游客的旅游观光,并将园区的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与乡土文化形成互补,通过旅游业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促进农业园区的发展。6.4 规划结构与总体布局河南省陶然果蔬有限公司天赐良园农业生态园以汝州市地理地势区位条件为背景,以高科技绿色农业生产为主体,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宗旨,在规划中进行基地的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而展开整个园区的功能布局和结构规划,并且同时考虑基地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项目
41、总规划区域为 亩。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年( 年- 年)分 期建设:一期总面积为 亩,主要为果树种植;二期总面积为 亩。6.4.1 主入口区共规划设计三个入口:西侧和南侧两个主入口,北侧一个生产性次入口。农业园的入口设计是展现园区的主要窗口,从入口位置的选择,到入口的整体设计风格,都要考虑整个园区的综合情况,既不能太过于城市化、现代化,又不能照搬农村的入口形式。园区入口设计元素比较简单,风格相对简洁,针对整个园区,在满足各种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形象展示作用。在西侧主入口处,结合地形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果品销售、公共厕所等服务型建筑和生态停车场,形成园区外部集散空间。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
42、及售票等服务,帮助游客解决游玩过程中的问题,为游客在园内的游玩起到一个很好的向导作用。入口处的生态停车场可提供100个停车位,上有大树为车遮阴,下面有草坪铺地,降低车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增加人的舒适感。6.4.2 大棚区大棚区占地约 亩,根据地形需要,大棚设计两种样式,分别是6m×110m×3m和8m×83m×3m,或根据地形适当调整大棚大小。大棚主题结构为镀锌钢管,规格为25/1.2m,间距为1m一根。用卡具、管套连接棚杆组装棚体,覆盖薄膜,用卡膜槽固定。大棚间距为1.5米,大棚造价为22元/平方米。6.4.3 休闲垂钓区垂钓区占地约 亩,设计中合理
43、修葺驳岸,搭建木质平台,形成供游人休闲垂钓的特色景观区,可以使游人在在体验渔业活动时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6.4.4 竹子种植区该区占地约 亩,位于园区西南角,南部紧邻石山口水库。种植适应信阳当地气候、水文的竹子品种,为游客提供一个清幽舒适的环境,营造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加强对竹林的抚育管理,保留适当密度,砍除老竹、病竹、倒伏竹,使竹林通风透光。 6.4.5 生态餐饮区占地共计 亩。生态美食园是在我国北方及中原地区出现的一种餐饮新模式,它是以生态环保为主体,建在市郊田庄等处,具有面积大、设施全、景色美、环保绿色等特点。园区的生态餐饮区共设置6间木屋,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人就餐,
44、在提高客人容纳量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较好的观赏视角,为就餐增添情趣,该生态餐饮区是一个能为游客提供就餐、休闲的公共区域。6.4.6 新品种引种区新品种引种区占地约 亩,位于果树种植区北侧,新品种苗木包括鹅掌楸、连香树、杜仲、银杏等。引种苗木可作为园内行道树,也可产生经济效益。6.4.7荷花观赏区园区有大小不等的荷花塘21个,散落在园区各处,面积大小从2.5亩到9亩不等。选取不同的荷花品种进行种植,有大洒锦、红合莲、大粉莲、处州莲、大紫莲、粉州合、王莲、睡莲、红莲、并蒂莲、湘莲、白莲等。在夏季荷花盛开的季节,能为游客提供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6.4.8 果树种植区园区保证了果树品种的多样性,充分
45、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性需求。种植设计具备科学性,满足现代果树栽培、管理的需求,达到产量和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共种植水果七种,包括品种十余种。6.5 交通规划6.5.1出入口设计主入口分为主入口和次入口。主入口共两个,分别位于园区西侧和南侧,方便交通;次入口位于园区北侧。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推广示范作用,入口的设计自然成为展示园区的首要窗口。从入口的位置选择到入口整体景观的选择,都要考虑园区的综合情况。主入口设计简洁大方,既不过于乡村化,也具有城市化的气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展示作用。6.5.2道路设计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示范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
46、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内部交通致力于通达性,确保整个中心区域的游览通畅,道路系统分为四级设置。一级道路结合现有道路纵观全区,宽度7m,水泥路;二级道路连接各个分区,宽度6m,双向二车道,水泥路;三级道路是各个园区内部的主要游览道路,宽4m,单向车道,沥青铺设。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呈现垂直网格化布局,目的是为了充分满足生产的需要;游园道路采用自然式,弯曲的道路增加了游园的趣味性;自行车道环绕采摘园,可以增加游客对采摘园的兴趣,其次游客穿行于彩叶树、珍稀苗木间,会产生不同的游览心情,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了园区的游览性。6.5.3停车场设计园区内部规划建设有生态停车场,位于园
47、区的主入口。此外主要公共场所如餐饮区、办公区也规划设计有生态停车场。6.6 主体工程方案项目的主体建筑见表:主体工程建筑物一览表序号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占地面积(亩)层数1餐饮区新建2办公区新建3大棚区新建4服务性建筑,管理房新建5停车场新建 合计6.7 给水排水系统规划(1)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为深井供水。项目需辅设通往生产技术服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接待中心等区域的供水管线。一般选用管径为DN20-80的管线,平均深埋1.8m,管材选用PE100,压力等级为0.8MP。(2)排水工程:各项目区就近与已有的沟壑、坡地贯通,形成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
48、形成排水系统,雨水就近排入沟渠或坡地,汇聚排涝站,再排出。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沟渠。6.8 电力规划供电负荷为三级,采用低压供电,电源为380或220V,埋线电缆直接接入。园区供电电源由配电间变压器供给,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供电至各建筑。6.9电讯工程规划(1)市话配线引自市话主干网,在管理区设总机和交接箱。(2)有线电视等其它信号传输线与市话线采用同一管位,同沟敷设,园中电信线路的管线位置应预留以上信号线路所需信道。(3)园区内的建筑物应预留道路管道或信道,并考虑分线设备的使用空间,应满足管理网络化对传输信道及管位的潜在需求,与电力线平等布置的电信应与电力线保持足够间
49、距,以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6.10 环境卫生规划(1)公厕:按服务半径400m设置及位于人群集中地为原则,公厕形式为水厕,按每个公厕6个坑。(2)垃圾:沿路约200m和游人集中处设专用垃圾箱及一定范围内设置垃圾收集点,采用定时收集,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3)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集中处理,作为生态肥料再利用。6.11 防灾工程规划(1)火灾防治设计沿主干道布置消防栓,另外建立园区综合巡逻队,分片负责,消除隐患。(2)病虫害防治设计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力争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在建园阶段,首先严格执行植物检验检疫制度,加强病虫害的预防报,做到早发现
50、、早预防。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运用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第七章 农业生产技术可行性分析7.1 油牡丹种植技术油牡丹种植区占地约 亩,位于园区西部主入口附近。油牡丹不仅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用牡丹是一种结籽多、果荚大、籽粒饱满、含油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a-亚麻酸)含量高而且产量稳定的牡丹品种!该作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资源,适生分布广、出油率较高。油牡丹深加工还有花蕊茶,能补充人体所需氨基酸,富含维生素、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药食成分。精油胶囊进人体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清理血浆、抑制心脑血管。牡丹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油牡丹种植技术:(1)栽植地
51、块选择 油用牡丹栽植,宜选高燥向阳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适宜PH值6.5-8.0. (2)整地 土壤深翻30-40,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000-1500公斤,40-50公斤复合肥作为底肥。 (3)栽植时间及苗木处理 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一般选择2-3年生“凤丹”实生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5-10分钟,晾干后栽植。 (4)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定植株行距一般为40×50,即每亩3300株。如果是1-2年生种苗,为有效利用土地,栽植密度可以暂定为
52、每亩6600株,株距×行距=20×50。 (5)栽植 栽植时,用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为5-10、深度为25-30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务必保持根部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牡丹籽清理剥壳仁壳分离仁烘炒压榨机榨油真空过滤清毛油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吸附脱色成品油蒸馏脱臭杂质籽壳籽饼发展油牡丹的重要意义生态效益防风固沙效益。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一千亿元人民币。而在我国荒漠化土地中,以
53、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到全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0%以上。这些地区气候较为恶劣,干旱、少雨、高寒,土地瘠薄。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的凤丹牡丹八个月不下雨没有旱死;甘肃兰州一带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岭上,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400斤左右,并且这种地方生产出的牡丹籽油-亚麻酸含量高达49%。据科研部门测定,在风沙区种植油用牡丹(覆盖度60%以上),能有效降低风速22.7%,减少风蚀达50%,是今后我国进行防风固沙的首选灌木树种之一。水土保持效益。目前,水土流失仍然是我国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导致
54、江河湖库不断淤积,致使水患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国家也不得不年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防汛、抗旱和救灾济民。油用牡丹是一种多年生小灌木,栽植密度(定植)为每亩25003200棵左右。这种植物种上后,可以30年不换茬,堪称铁杆庄稼。不换茬就意味着有效避免了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每年翻耕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同时,油用牡丹根系发达,据监测数据显示,栽植油用牡丹的地块比荒山荒地每年每亩能减少水土流失0.8立方米左右,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效益。其它生态效益。据测算,一亩油用牡丹每年能涵养水源168立方米,而在其整个生长期内,一亩油用牡丹可以固定和积累
55、碳1.7吨。因此,油用牡丹在水源涵养、固碳增氧等方面也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从第一产业来讲,按油用牡丹每亩地每年结籽500斤、每斤籽10元计算,那么籽的收入每亩地就达到5000元人民币,而农民辛劳一年种植传统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等每亩地收入大约在10001200元左右,还不包括化肥、农药、浇水等成本。因此,种植油用牡丹要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地多收入几千元。从第二产业来讲,加工环节能从一亩油用牡丹全部实物中(不算根茎等续长部分)加工出高档食用油、高档化妆品、高档日用品、高档药物和防辐射产品,加工成成品后价值十几万元(根据加工技术和加工精细程度不同而有区别)。3、社会效益粮油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把发展粮油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橄榄油、豆油、菜油等成品食用植物油960万吨,进口大豆、油菜籽等食用油籽6228万吨,进口总额达到485.5亿美元。目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早已超过了国际安全预警线。与其它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于促进我国粮油生产、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7.2 果树种植技术园区保证了果树品种的多样性,充分满足不同游客的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小区火灾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化训练探讨
- 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与实践
- 班级环境卫生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 4《机械摆钟》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 等积变形和行程问题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Part A Let's lear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Unit 3 The world meets China预习 新知早知道1(教用文档)说课稿 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2025日本食品业A公司特许合同样本
- 2025年银行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1小蝌蚪找妈妈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初一年级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 课件四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 大单元教学理念及其定义、特点与实施策略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技术要求
- 职业技术学院《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与管理》课程标准
- 2023光伏并网柜技术规范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