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_第1页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_第2页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_第3页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_第4页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素养表现在对技术的热情和关注、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勤于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由于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研究氛围不浓,多数技术课堂教学就像语文课一样对技术进行着解读,而这些解读有的连教师自己也没有真正搞清楚,至于实验,由于受到器材和场地的限制,总是草草收场,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现技术的过程,更没有让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有实质性的体验,最终难以达到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技术概念,使之了解最基本的技术常识外,更应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

2、结合,使每个学生都在观察、调查、模仿、设计、制作、试验、交流等活动中获取丰富的操作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改善情感态度,树立价值观,形成技术思维方式,最终提高运用技术、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课堂起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通用技术学习起点分教材学习的知识起点和生活积累所提供的知识、技能积累起点。通用技术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技术,课本学习的起点不会相差太大,但对于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学生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同时,通用技术教材提供的例子涉及到各个方面,如要实现的目标中有“铁锹的作业效率”的案例,许多城市同学根本没有实际使用经验,难以

3、提供有效方法。对此,教师可以将身边的例子作为课堂切入点,或者拿一个铁锹让学生试用一下,使之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的起点,最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2.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2006年,媒体报道广东出现技工荒,技工荒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不愿做蓝领工人。因此,技术课应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特别是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思想,并使之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用技术课本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教师应特别给予关注,如技术与设计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价值”中,用爱迪生的故事实例“技术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故事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培养其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的人生观;在第二节“技术的性质”中

4、,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助听器的发明过程,使他们学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事,从而努力实现美好生活;第三节“技术与未来”中,以无线家庭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创新设计,树立远大的抱负。在每章节的学习中,都可以通过这些细小实例,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1.揭示技术的来龙去脉。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的案例中,关于都江堰水利博物馆的介绍只有200多字,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就通过演示都江堰图片,介绍都江堰的特点来说明人利用技术改造自然的伟大。事实上,这种说明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料,从李冰父子所处的朝代、都江堰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要修都江堰、都江堰的设计思想等,进行层层分析,学生不仅

5、能从这些详实的资料里获得更广博的知识,还能更进一步了解技术产生的来龙去脉,从而正确理解人类可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自觉保护自然。2.引导学生掌握技术的思维方法。掌握技术的思维方式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实验报告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是对实验过程的总结,也是对实验中思维方式的总结。在技术与设计课本中,并没有强调要对每一个制作都写实验报告,但笔者认为,让学生写好实验报告是提高其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例如,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对便携式小凳的设计,笔者让学生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根据“信息收集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实验制作”的实验步骤写一份实验报告,在写

6、的过程中,学生又一、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二、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揭示技术的核心意义1【摘要】【关键词】根据现阶段通用技术的教学实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目标的提出、课堂教学的进行、学生学习的完成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方法,根据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以促成学生动手动脑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通用技术技术素养笔者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江苏常州田家炳实验中学沈建光 171教学相长素质拓展2010年2月(上旬总第176期 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想法,实现了创新思想的再提升。同时,要求学生把所做的小实验的步骤都写下来,即自身的思维步骤,从而逐渐形成了技术设计的思维方

7、式。3.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实验经验。实验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内容设计实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一节结束后,笔者让学生设计一个任意形状的稳定结构,上面可以压书,要求美观、有个性,且具有一定的强度,材料为20根火材梗,2米长的布线。这些材料准备简单,价格低廉,20根火柴的拼接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通过将线扎紧,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结构。但实验发现,火柴的连接比较困难,且易引起结构不牢固,很多想象都不能很好地实现。第二节结束后,再让学生设计一座桥,材料是30根火柴和10根小竹棒,换用学生常用的胶带纸做连接物。这次取材更容易,且胶带纸作为连接物

8、,比线的效果要好,但连接难度仍然较大,稳固性不够,火柴梗也容易断。于是,第三节结束后,改用30根牙签、橡皮泥和胶带纸搭建椅子。有了橡皮泥,结构的搭建连接比前面两种大为简化,加上用了一点胶带纸,连接的强度也大大增强,连接的简单化使学生作品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实验,发现如下问题:学生动手机会较少,虽然在纸上设计有创意,但实际作品难看。一些学生的作品虽然结构美观,但由于连接件不好,引起强度不够,与理论知识有差异。由于完成第三个制作设计了两节课,在第二节课中,一些同学丢了材料,因而难以完成第二节课的设计。第一节课使用的橡皮泥在第二节课中会变僵,影响了第二节课对作品的改进。但通过系列设计,学生对实验

9、取材、实验的实现有了很深的印象,感受到了从理论到实现的艰难,且对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有了重认识,实验经验也在不断地丰富。1.创设情境,选择最佳的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情感。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中,课本中从户外活动这一生活的需求出发,提出设计小凳,但学生没有太高的设计热情,且认为必要性不大。如果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展示凳的各种造型、一些奇异凳的图片来说明我们生活中因为需求不同,设计也就有所不同。由此,学生对这些图片会感到很惊奇,思维中潜在的创新意识会被激发,从而产生动手做一个更新颖的小凳的设想。这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关注设计步骤,关于凳的设计学习也就顺利完成了。2.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技术课的教学中,调动

1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不能一成不变地讲技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课堂草图设计、课堂小实验,课堂小制作、实验室操作应相互结合。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学生中有擅长绘画的、有擅长动手的、有擅长逻辑思维的,都可以经常得到锻炼,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发展多元智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3.积极参与制作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来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制作材料取材容易,制作作品人人都能完成,制作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前面所讲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的三个实验取材都比较容易,实现也比较容易,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且制作难

11、度不高。从结果看,由牙签、橡皮泥组成的作品有创意,学生的制作热情很高,说明制作材料、制作实现难易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教师准备实验必须注意的地方。笔者认为,23个星期进行一次制作活动,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进行,并逐渐形成常规,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结合。1.对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对于通用技术来说,学习反馈有课堂提问反馈、作业反馈和作品反馈,教师应重视作品的及时反馈。作品的创作是学生所学课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创新意识的综合表现,每完成一件作品,他们都有较大的成就感。如果不及时点评和表扬,学生的这种创作热情就会慢慢消失。为此,笔者常常把学生设计的草图、制作过程,学生作品拍成照片

12、,在课堂上进行对比点评。如曾做过“用10张A4纸制一任意结构,在上面放一50克物体,看作品的高度”这个实验,通过当堂演示,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过程,也看到了其他人的优秀作品,激发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一堂课下来,几组同学的作品都在140cm以上,而且人人都动手参与。2.捕捉“意外”灵活调控。在学生用火柴梗和胶带纸制作结构做压书实验时,他们根据书本知识得知,三角形结构最牢固,因此,很多同学都尝试用胶带纸绑火柴进行三角形结构连接,但由于连接较困难,成功率不高。而有一组同学把火柴按规律形状粘到胶带纸上,然后把胶带纸围成一圈,很容易就完成了这个实验,笔者马上抓住这一“意外”,给予评价,结果触发了更多学生的创新思维。3.联系、扩展,加深技术印象,形成余音缭绕。课堂上各种图片展示的结构使学生对结构的形态、结构的稳定和人类对结构的利用有了一定的理解,制作作品使学生对结构设计应用形成了更深的感触。通过带领学生参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