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战守策教学活动单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与影响。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3、了解对策类文体的主要特点,体会文章表达清晰而得体的特点。4、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句。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3、学习并领悟“教战守”的“教”在全文中的贯穿作用。教学内容:字词疏通,整体感知课文。课前活动一、了解背景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
2、张。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文体介绍及解题 策是一种文体,可分为两类: 1、应诏陈言,称为对策 2、探视献说,称为进策 本文原为苏轼于宋仁宗朝,上时务策二十五篇之一。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原题是教战守。作者苏轼针对腐败的宋王朝面临来自辽、夏的严重威胁,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并提出具体措施。三、预习检测1、字音整理斩刈 讹 豢 顿眊 痿蹶 浸渍 狎 重屋 乘舆 狃 2、整体感知,分析本文的结构。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居安思危(表明观点
3、)分析问题兵不可去(昔者先王/今之迂儒;安史之乱可证)天下之势,譬如一身(不可养之太过)战不能免(四方有事,西北二虏: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解决问题“使”士大夫尊崇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预习检测组内交流并展示活动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找出读音和断句易错的地方学生齐读。活动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第一段:“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作者明确指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开门
4、见山,提出论点)第二、三段:“兵之不可去也”。作者广征史事,借古见今,使读者悟得道理,产生共鸣。(援引史实,正反论证)第四段:借“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雪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然后可以身体强健,即使跋山涉水都无妨的道理。(浅近设喻,正反论述)第五段:联系当今,说明“教战守“的重要。作者先指出当今国家受到西夏和辽的威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接下来再谈使民耽于安乐无事,则必有不测之患,再次重申“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当今之大患”的论点,以示论题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分析形势
5、,重申观点)第六、七段:陈述“教战守”的具体主张和建议。作者提出要使士大夫、民间招募的乡兵、民间抽调的防盗人员都必须尚武勇,有所学,并要有赏罚。结尾再补充一条如能实践则将获得的一大收益:发动百姓备战可以消除军队中骄气,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文章再一次时弊。4、概括主题。明确: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文章开头提出:“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意思是说:目前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说百姓之忧在于不能居
6、安思危,在文中是中心论点。苏轼针对当时的形势,在进策中提出“教民战守”的主张和具体建议,很有现实意义。活动四:自主活动1、思考问题: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2、再读课文,尝试概括本文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第二课时活动一:前节自主活动讨论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
7、、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也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活动二:探究文本1、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2、图解“教民战守”之策。“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可盗者以击刺之术注释:(1)“庶人之在官者”为特殊句式,
8、定语后置,倒装句。调整后为“在官之庶人者”,翻译为“在官服役的平民”。“役民之司盗者”句式同。(2)“教以行阵之节”为特殊句式,介词短语作状语后置,倒装句;省略句,动词“教”的后面省略宾语“之”。调整后为“以行阵之节教(之)”,翻译为“将列队布阵的法度交给(他们)”。“授以击刺之术”句式同。3、摘录本文中富含意蕴的语句并加以点评。例句: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典故之名,则掩耳而不听。点评:用妇人孺子暗嘲天下之人的“骄惰脆弱”,别有意味。论战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作“掩耳”之状。语言形象生动,可谓将世人胆小懦弱的情态画得入
9、木三分。活动三:探讨本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作者综合运用了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第三段分析“后世”“去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申说“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第四段以“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做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
10、措。教战守策活动检测题一、语言点检测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患:祸患果:副词,究竟安在:即“在安”,在哪里?宾语前置句安:安乐危:危险逸:享受安逸于:在计:谋划、考虑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兵:军备去:放弃致:招集、招致以:表目的、用来习:习惯、熟悉安:安适、安定刈:割。斩刈就是“斩杀、杀戮”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11、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及:等到用:采用以为:把作为去:这里指“解除”顿弊:顿,同“钝”,不锋利;弊,破、坏日:一天天,名词作状语卒:同“猝”,突然相与:互相,彼此走:逃跑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惟:因为、由于安于:习惯于复:再乘:乘机兽:像禽兽一样,名词作状语,“鸟”亦之乞:乞求以:因为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
12、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试:尝试 论:论述所以:用来的 至:极、最平居:平日、平素 故何:即“何故”变:变化 生:发生力作:奋力劳作 冲犯:冒着轻:轻视 为:给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处:居于、居住凡:凡是患:疾
13、患备:完备养:保养入:侵入狃:习惯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治平:太平论:谈论、讨论未尝:不曾以为:认为扰:干扰长:这里指“发展”此不亦欤?:这不也是吗?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自:从然:正确奉:奉送岁:每年,名词
14、作状语厌:同“餍”,满足势:趋势于:从免:避免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以:凭借蹈:踏上、走向不测:不可估量的危险习:演习节:节度司:主管击刺:扑击刺杀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聚:聚集、会集行:实行以:按照挠:扰乱、阻挠果:果真驱:驱使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怨:怨言陵:欺凌邀:邀功请赏知:懂得惟:只有习:熟悉以:用来二、句子翻译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危险源定义课程
- 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
- 简述重症超声诊疗规范
- 管路护理操作流程
- 复古花纹模板
- 化工单元操作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烟台职业学院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 新高考2卷散文《放猖》
- 管桩引孔施工方案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册
- 《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的竞争》
- 生产经理季度工作计划
- 化肥利用率研究
- GB/T 30595-2024建筑保温用挤塑聚苯板(XPS)系统材料
- 《智能家居系统》课件
- 病历书写(门急诊病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