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Q汽车轮胎压力监视标准系统_第1页
QSQ汽车轮胎压力监视标准系统_第2页
QSQ汽车轮胎压力监视标准系统_第3页
QSQ汽车轮胎压力监视标准系统_第4页
QSQ汽车轮胎压力监视标准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JDQi企 业 标 准Q/140000 SQ8052-2007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2007年1月12日发布2007年11月1日实施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发布本标准由汾西机电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汾西机电有限公司批准;本标准由汾西科技处标准化室归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楠王轶荣陈荣海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的检验规则、检验方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的研制、生产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

2、各方探讨使用其最 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规程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规程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试验规程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10 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

3、9022.1-1994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计量确认体系3要求3.1性能特性3.1.1工作电压DC12 ± 3V3.1.2显示方式数字及图案显示3.1.3传输方式无线传输3.1.4工作频率433.92 ± 1MHz3.1.5监视器灵敏度:不低于-75dBm3.1.6传感器发射功率:不低于-60dBm3.1.7监视器静态工作电流:w 150mA3.1.8工作环境湿度:w 90%3.2.整机功能3.2.1初始显示监视器开机/上电,鸣笛一声,自动巡检一次,巡检顺序:左前t左后t右后t右前 ,巡检完成后关闭 LCD背景灯,进入监控状态-即关闭LCD背景灯并循环显示各个轮胎状态。3

4、.2.2 即时轮胎状态显示按VIEW键-即右键,查看即时轮胎状态,查看顺序同巡检顺序,停止查看后系统自动巡检一次 ,关闭 LCD背景灯,进入监控状态。3.2.3 设置长按SET键一即左键3s,系统进入设置轮胎压力标准值状态 ,鸣笛一声;进入后按SET键减0.1Bar, 按VIEW键加0.1Bar,可设置范围为(0.14.5)Bar,循环显示;长按 SET键3s保存设置并退出,鸣笛一 声;长按VIEW键3s不保存设置并退出,鸣笛一声。退出后系统自动巡检一次 ,关闭LCD背景灯,进入 监控状态。3.2.4 换位同时长按SET键一即左键和 VIEW键一即右键3s,系统进入轮胎换位模式,鸣笛一声;按V

5、IEW键调 整轮胎换位。长按SET键3s保存换位并退出,鸣笛一声;长按VIEW键3s不保存换位并退出,鸣笛一声;1 / 10退出后系统自动巡检一次,关闭LCD背景灯,进入监控状态。325 报警325.1当有轮胎的压力达到报警值时,立即显示该轮胎的状态,开启LCD背景灯,并发出鸣笛声a.压力超过标准值的b. 压力超过标准值的c. 压力减少标准值的d. 压力减少标准值的50%,快速报警,红灯和对应轮胎快速闪烁25%,慢速报警,红灯和对应轮胎慢速闪烁25%,慢速报警,红灯和对应轮胎慢速闪烁50%,快速报警,红灯和对应轮胎快速闪烁(高压二级)(高压一级)(低压一级)(低压二级)3.2.5.2当有轮胎的

6、温度达到报警值时,立即显示该轮胎的状态,开启LCD背景灯,并发出鸣笛声a. 快速报警,红灯和对应轮胎快速闪烁(高温二级,温度超过85C )b. 慢速报警,红灯和对应轮胎慢速闪烁(高温一级,温度超过75C )3.2.5.3无信号报警系统每(4-7)min检测一次全部轮胎的接收状态,如果有一个或多个轮胎在上述时间内没有收到信号,将同时闪烁无信号轮胎的标志/天线标志/红灯以及启动声音报警,约15s后自动巡检一次,关闭LCD背景灯,进入监控状态。3.2.6休眠传感器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发射。3.3环境适应性3.3.1 恒定湿热按5.3.1规定进行试验,产品应无机械损伤,应能正常工作。3.3.2 低温贮存按

7、5.3.2规定进行试验,产品应无机械损伤,应能正常工作。3.3.3高温贮存按5.3.3规定进行试验,产品应无机械损伤,应能正常工作。3.3.4 振动(不带包装)按5.3.4规定进行试验,产品应无机械损伤,应能正常工作。3.4外观产品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机械损伤,标识上的文字、符号应清晰。4质量保证规定4.1 检验分类本标准的检验分类如下:a.定型试验(见 4.3);b .质量一致性检验(见 4.4)4.2 检验条件4.2.1 环境条件除另有规定,应在下列条件进行所有检验:a. 温度:1535C;b. 相对湿度:不大于80%c. 气压:试验场所大气压。4.2.2 实验设备和检验装置实验方应建立和

8、维持具有足够准确度、质量和数量的实验标准、测量设备和检验装置,以便进行所要求的检验。同时,为控制测量和实验设备的准确度,实验方应按GB/T 19022.1-1994建立和维持其计量校准系统。4.3定型试验4.3. 1总则18个月,如果检定型试验应在试验机构认可的实验室或设施上进行。试验合格资格的保持周期为 验结果表明产品不符合规范的规定,或连续两个周期内未生产,则丧失试验合格资格。4.3.2抽样数量定型试验所使用的样品时在生产中正常使用的设备和程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样品不少于2台。4.3.3检验顺序及项目定型试验应按表1规定的项目进行。4.3.4合格判定按表1规定的检验项目和实验方法进行鉴定实

9、验时,任一项不合格都将导致定型试验失败。实验 中允许修复一次。经修复后的产品应重新进行检验,若实验仍不合格,则定型试验失败。表1检验序 号检验项目鉴定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要求的 章条号检验方法的 章条号A组B组C组1产品标志VV6.15.1.1外观VV3.45.1.22监视器灵敏度VV3.1.55.2.13传感器发射功率VV3.1.65.2.24监视器静态工作电流VV3.1.75.2.35初始显示VV3.2.15.2.46即时轮胎状态显示VV3.2.25.2.57设置VV3.2.35.2.68换位VV3.2.45.2.79报警VV3.2.55.2.810休眠VV3.2.65.2.911恒定湿热V

10、V3.3.15.3.112低温贮存VV3.3.25.3.213高温贮存VV3.3.35.3.314振动(不带包装)VV3.3.45.3.44.4 质量一致性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由 A组、B组、C组组成,A组,B组检验为逐批检验,C组检验为周期检验。4.4.1逐批检验产品的逐批检验应由 A组、B组两组检验组成。逐批检验即为产品的交货检验。4.4.1.1生产批产品应分成可识别的生产批,以满足生产控制和检验的要求。一个生产批应由同一生产线上、采用相同材料和零部件、 在相同的制造技术和控制下生产的同一型号产品组成,生产批应在产品制造的全部准备工作完成时或在第一道制造工序前形成。4.4.1.2检验批产品应

11、组成检验批以满足本规范质量保证和试验要求。检验批应由一个或多个生产批组成。检验 批应由一定数量的一种型号的产品组成。4.4.1.3 A 组检验A 组检验按表1中规定的项目进行。4.4.1.3.1 抽样方案除非另有规定,A组检验采用100 %检查。若某一产品有任意一项未达到的规定,则该产品不合格,3 / 10并予以剔除,剔除率应不大于10%441.4 B组检验B 组检验按表1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进行。4.4.1.4.1 抽样方案B组检验的样品应从经 A组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并按GB/T 2828.1-2003中的一般检验水平II的一次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进行,可接收质量限(AQL)为2.5。4.4

12、.1.4.2 拒收批如果一个检验批拒收,承制方可以返修该批产品以纠正其缺陷或剔除有缺陷的产品,并重新提交进行复检。重新提交批应采用一次加严检验抽样方案进行检验,并清楚地标明为复检批。4.4.1.4.3 样品的处理如果检验批被接受,则已通过B组检验并仍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的样品可以按合同或订单交货。4.4.2周期检验4.4.2.1 C 组检验C 组检验按表1规定的项目进行,对于连续的生产,每12个月进行一次。4.4.2.1.1 抽样C组检验的样品可以从任一或几个已通过A组,B组检验的批中抽取。除寿命试验外,C组检验的样品不少于2支。4.4.2.1.2 样品的处理如果检验批被接受,则已通过C组检验并仍

13、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的样品可以按合同或订单交货。4.4.2.1.3 不合格如果样品未能通过 C组检验,承制方应向鉴定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失效情况,并根据不合格原因,对材料或工艺对两者采取纠正措施,而且认为适当时,对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制造的,以及认为经受相同失效的,可以修复的全部产品纠正措施。在采取鉴定机构认可的纠正措施之前应暂停产品的验收和交货。在采取纠正措施之后,应对追加的样品重新进行C组检验(由鉴定机构决定进行全部项目的检验或原来样品失效项目的检验)。同时,可以重新开始 A组和B组检验,但在C组复验表明纠正措施是成功的之前,不得进行最后的验收和交货。若复验后仍然失效,则

14、应将有关失 效的资料提供给鉴定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4.5 包装检验包装检验采用自检方法,交货时从待发货的包装箱中随机抽取,一般不少于2台,按6.4条的规定对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的包装材料、装盒要求、运输箱要求的文件和齐套性逐项检查,符合规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5试验方法5.1 目视检查5.1.1 产品标志目视检查产品的标志和编号,应清晰、准确、符合6.1的要求。5.1.2 外观目视检查产品的外观,应符合3.4的要求。5.2 性能试验和整机功能试验除非另有规定,产品的性能试验和整机功能试验应按以下规定进行。5.2.1监视器灵敏度按照3.1.1的要求为被测监视器供电,场强仪和被测监视器均通电预热

15、15分钟;场强仪与被测监视器放置于同一个非金属平台上,场强仪天线与被测监视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0mm启动传感器进入发射状态并确认被测监视器接收正常,将传感器以逐渐远离(或采用逐层增加屏蔽)的方式使被测监视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减小,在间断的发射状态下连续重复记录场强仪测得的信号强度,取最大值,得出被测监视器可正常接收条件下的最小场强值,其结果应符合3.1.5的要求。522传感器发射功率场强仪预热15分钟,与传感器放置于同一个非金属平台上,场强仪天线与传感器的直线距离不大 于150mm启动传感器进入发射状态,在间断的发射状态下连续重复记录场强仪测得的信号强度,取最 大值,结果应符合 3.1.6的要

16、求。5.2.3 .监视器静态工作电流a)按图3所示连接设备b) 按照3.1.1的要求为被测监视器供电, 使其处于稳定显示状态,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应符合 3.1.7 的要求。5.2.4 初始显示按照3.1.1的要求为被测监视器供电,确认自动巡检功能,确认被测监视器显示程序和显示内容符 合3.2.1 的要求。5.2.5 即时轮胎状态显示按VIEW键-即右键,查看即时轮胎状态,确认被测监视器显示程序和显示内容符合3.2.2的要求。5.2.6 设置长按SET键一即左键3s,令系统进入设置轮胎压力标准值状态,鸣笛一声;分别操作被测监视器SET键和VIEW键设置标准压力,并在此状态下,分别操作被测监视器的S

17、ET键和VIEW键,确认设置及两种退出方式,确认被测监视器显示程序和显示内容符合3.2.3的要求。5.2.7 换位同时长按SET键-即左键和VIEW键一即右键3s,令系统进入轮胎换位模式,按VIEW键调整轮胎换位,确认换位及两种退出方式,确认被测监视器显示程序和显示内容符合3.2.4的要求。5.2.8 报警按照3.2.1的要求为被测监视器供电予热15分钟,设定标准压力参数并使之进入接收状态;向上、向下分别改变轮胎的压力,确认被测监视器的显示和报警状态符合3.2.5.1的要求;升高轮胎温度,确认被测监视器的显示和报警状态符合3.2.5.2的要求;人为阻断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信号,确认被测监视器的显

18、示和报警状态符合3.2.5.3的要求。5.2.9 休眠按照3.2.1的要求为 被测监视器供电予热15分钟,设定标准压力参数并使之进入接收状态;确认 被测传感器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发射,符合3.2.6的要求。5.3环境适应性试验5.3.1 恒定湿热按GB/T 2423.3 试验规程Ca和以下规定进行:a.试验时间:48h ;a. 恢复时间:2h。5.3.2 低温贮存按GB/T 2423.1-1989试验规程A和以下规定进行:b. 试验温度:-15 C;5 / 10b. 试验时间:2h;c. 恢复时间:2h。533高温贮存按GB/T 2423.2试验规程B和以下规定进行:a. 试验温度:50 C ;b. 试验时间:2h;c. 恢复时间:2h。5.3.4 振动(不带包装)按GB/T 2423.10试验Fc和导则和以下规定进行:a. 振动频率 10Hz55Hzb. 位移幅值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