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刑事违法抑或行政违法一起非法采伐枯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理性反思第9卷第1期2010年3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01.9Mar.NO.12O1O刑事违法抑或行政违法一起非法采伐枯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理性反思蒋兰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院)摘要:村民宁翔浩在已取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但没有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砍伐了一棵已经枯死lO年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樟树,被江西婺源县人民法院认定为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而被判处了刑罚
2、.本文认为,枯死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失去了重点保护价值,不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范畴;宁翔浩非法采伐枯死樟树的行为没有侵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宁翔浩的行为属于滥伐林木,不构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而应属于违反行政许可的行政违法行为,只需对之进行行政处罚即可.关键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采伐;刑事违法;行政违法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l67l一6116(2010)一O1-0048-06CriminalIllegalityorAdministrativeIllegality:RationalAnalysisofACaseofIllegalLoggingNational
3、KeyProtectedPlantWitheredtoDeathJIANGLanxiang(LawSchool,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andTechnology,Changsha,410004,P.R.China)Abstract:VillagerNINGXianghao,whocutdownawitheredupfor10yearscamphortreewhichisnationalkeyprotectedwildplant(categoryII),withthegatheringlicenseofnationalkeyprotectedDlants
4、butwithoutforesttreefe1linglicense.HewascondemnedtopunishmentbecauseofhisviolatedillegalloggingnationalkeyprotectedwildplantbythePeople'SCourtofWuyuanCounty,JiangxiProvince.Thispaperbelievesthatthenationalkeyprotectedplantswitheredtodeathhavelostthepreciousvalue,whichdonotbelongtonationalkeyprot
5、ectedwildplantscategoryanymore.NINGXianghao'Sbehavior,fellingacamphortreeillegally,doesn'tinfringethebenefitsprotectedbycriminallaw.Hisbehaviorbelongstoillegaldenudation,donotconstitutecrimeofillegalloggingnationalkeyprotectedwildplants.Itshouldbelongtoadministrativeillegalactivitiesofviolat
6、ingadministrativelicensing.Soheshouldobtainadministrativepunishment.Keywords:nationalkeyprotectedplant;illegallogging;criminalillegality;administrativeillegality一,基本案情江西省婺源县镇头镇镇头村委会东坑村小组方先生家住房旁边有一株樟树(又称"香樟"),已经死亡约逾10年.该树枯死后,经日晒风吹雨打,常有枯枝烂桠散落在方家屋顶上,不但常有瓦碎屋漏之苦,且对其居住安全也有一定影响.为此,方先生请求村小组,村委会,镇政
7、府将该死亡的樟树砍收稿日期:2009910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湘教通2006180号).作者简介:蒋兰香,教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刑事法.电话:0731.85658505Email:jlanxO01sohu.corn地址: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院.案件来源于江西法院网:/xwzx/more.php?sub=3.第1期蒋兰香:刑事违法抑或行政违法一起非法采伐枯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理性反思49去.村委会和镇政府从村民的居住安全考虑,对方先生书面请求砍掉死树的申请,表示同意并盖了公章,赋春林管站也盖了公章.2006年
8、9月21日,被告人宁翔浩为取用该死亡樟树,到有关部门办理了该树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后,于同年10月2日与该树所在的村小组签订了"购买已死樟树合同".同年10月10Et,被告人宁翔浩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就组织民工采挖了这棵死樟树.经林业部门技术测算,被告人采挖的该株死樟树计活立木蓄积14.43m.婺源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宁翔浩违反国家森林法规,在没有依法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仅凭已取得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就擅自采挖虽已死亡,但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樟树,是非法采
9、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且情节严重,已构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但鉴于被告人采挖的是已枯死多年,影响村民居住安全,又是镇政府,村委会和辖区林管站同意砍去的死树,且被告人有认罪悔罪的表现,系初犯,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原则,依法对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344条,第72条之规定,以被告人宁翔浩犯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二,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又称珍稀植物,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里
10、约热内卢召开的由各国首脑参加的最大规模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了该公约,1992年11月7日得到批准,1993年1月5Et交存加入书.生物多样性公约有3个主要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为了贯彻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保护国内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没有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对珍稀植物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广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植物资
11、源.从法律措施上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保护制度:其一为行政法律法规保护制度,其二为刑事法律保护制度.行政手段是国家最早动用公力保护珍稀植物资源的措施,也是我国最为广泛地采用的措施.但是,由于行政制裁措施的力度有限,保护珍稀植物资源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刑法是所有法律中最为严厉的法律,是最后的保障法,刑事措施的严厉性正好可以满足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护珍稀植物资源的需要,刑法强大的威慑力也可以发挥行政法律法规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刑事手段介入珍稀植物保护机制,还可以实现宽严相济的法律政策,充分发挥法律的不同调控机能.我国在认识到破坏珍稀植物资源引发的严重后果后,开始尝试动用刑法手段保护珍稀植物资源.在我国,
12、运用刑事手段保护珍稀植物资源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1979年刑法制定之时,用刑事手段保护珍稀植物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1979年,刑法的第128条规定了盗伐,滥伐林木罪,但该条并未对盗伐,滥伐珍稀植物的行为进行特别的惩治.根据这一条文,非法采伐珍稀植物的行为,除非符合盗伐,滥伐林木罪的构罪条件,否则不予以刑事制裁.为弥补立法上的缺陷,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987年9月5日发布了关于办理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应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解释规定,盗伐,滥伐破坏珍稀树木者,应视为情节严重的盗伐,滥伐林木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解释从司法上加大了打击盗伐,滥伐珍稀植物
13、的力度.但司法解释不可能完全弥补立法漏洞,如当时对于毁坏珍稀植物资源的行为就无法(刑法)可依.这一时期,"由于刑事制裁手段的严重脱节和滞后,珍贵林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故当时有学者建议在刑法中设立破坏动植物资源罪.刑法在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上的缺位和行政法在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上的软弱无力,使得珍稀植物资源破坏日益严重.为加大刑法对非法采伐,毁坏珍稀植物行为的打击力度,1997年刑法第344条规定了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刑法的空白,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效果凸显.1997年刑法典实施以后,"有关部门提出,除珍贵树木外,根据国家关于野生植物保护的规
14、定,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植物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科学研究价值.考虑到近几年来毁坏珍贵野生植物的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建议对指一定范围内土地上全部树木蓄积,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50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刑法第344条进行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刑法修正案(4)第6条将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修改为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刑法保护的对象由珍贵树木扩大到了所有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大大增加了刑法保护的对象范围.根据刑法修正案(4)第6条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是指违反国
15、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需要具备如下条件:1)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及其重点保护制度.如前所述,我国早已加入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我国珍稀植物保护的法律渊源,其具体保护制度主要体现在国内法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内法关于珍稀植物保护的立法目的应当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立法目的一致,即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在国内法中,这种立法目的不仅应当反映在行政立法中,同样应当体现
16、在刑事立法中.学界对于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侵犯的法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侵犯的是国家林业资源的管理活动或者是国家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第二种认为侵犯的是国家保护珍贵树木的管理制度.上述观点对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所侵犯客体的界定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范围不同而已.从立法体例上分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规定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中."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破坏的法益自然是环境和资源,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就是国家对环境和资源的各种保护制度.就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侵犯的直接利益来说,应当就是国家珍稀
17、植物资源以及国家对珍稀植物资源的重点保护制度.对犯罪本质进行分析,一种非法采伐,毁坏植物的行为只有在破坏了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资源,破坏了国家珍稀植物保护制度的情况下才可能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2)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野生植物,犯罪对象只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根据刑法第96条的立法解释,"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
18、发布的决定和命令".我国运用行政法律法规保护珍稀植物较世界一些先进国家起步要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O年代.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年进行了修订),这一举措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从一般野生植物中专门列出,凸显了重点保护的意图.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也零星地规定了一些珍稀植物保护的内容.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珍稀植物进行保护,加之上述行政法律法规对保护措施的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19、,故这一时期我国珍稀植物资源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破坏现象十分严重.为加大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我国于1996年专门制定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第9条规定了对野生植物的禁止非法采伐制度:"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第16条对野生植物特殊保护制度进行了落实和细化:"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
20、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据此,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应该按照上述规定取得采集证.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3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第18条还规定:"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珍稀植物如果是林木,则采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康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4)(草案)
21、的说明.第1期蒋兰香:刑事违法抑或行政违法一起非法采伐枯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理性反思51时除需申请野生植物采集证外还需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可见,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所要求的"违反国家规定",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外,还包括上述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国家为保障生物多样性的需要而予以专门,特别保护的珍贵,稀有植物,即通常所称的珍稀植物,包括珍贵树木和其他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2条的规定,珍稀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
22、的濒危,稀有植物".珍稀植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原生地天然生长;第二,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第三,属于濒危,稀有植物.3)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主观上是故意,且必须明知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而予以非法采伐,毁坏.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知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而予以采伐,毁坏,不能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4)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行为人的非法采伐行为必须符合上述4个方面的构成要件才可能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三,宁翔浩案件的具体分析宁翔浩案属于实践中比较特殊的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23、quot;案件.婺源县人民法院的判决证实了以下事实:樟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宁翔浩采伐的樟树已枯死l0年,且影响村民居住安全;为了砍伐这颗枯死的樟树,宁翔浩已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但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宁翔浩采挖的该株死樟树计立木蓄积14.431'13.;宁翔浩采挖该株死樟树得到了镇政府,村委会和辖区林管站的同意.上述事实表明,宁翔浩组织采伐的这棵枯死10年的樟树,根据行政法律法规应该是属于可以采伐的树木,如果办好两证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和"林木采伐许可证",应该属于合
24、法采伐行为.然而,宁翔浩在仅取得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而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就采伐了该樟树,显然采伐手续没有完全到位.但法院仅在宁翔浩采伐手续没有完全到位,且砍伐对象是枯死10年的樟树的情形下就将其采伐行为犯罪化,无论从公众的犯罪感还是从刑事立法的价值进行评价,都不合理.根据刑法对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规定,宁翔浩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其一,宁翔浩砍伐枯死樟树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规定;其二,宁翔浩客观上实施了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且采伐的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三,宁翔浩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
25、为破坏了国家珍稀植物保护制度和珍稀植物资源;其四,宁翔浩主观上具有故意的违法性认识,即认识到非法采伐,毁坏的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从法院判决的情况看,宁翔浩仅取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但尚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就对枯死樟树进行采伐,其非法采伐行为显然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实施的违规采伐行为也客观存在,主观上对违法性的认知也不用怀疑.但对于宁翔浩案件,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行进一步探讨:第一,枯死樟树是否还具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价值,因而成为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对象?这一问题学界没有进行过探讨,但在论及盗伐,滥伐林木罪的对象时,大多
26、数学者主张其犯罪对象只限于在地面上处于生长过程中的林木,但也有人认为应当把枯死木列为犯罪的对象.从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各地法院普遍将枯死珍稀植物认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但笔者认为实务部门的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众所周知,植物属于生物范畴,是有生命的,正在生长中的生物.枯死植物已经失去了生长机能,不再以活立木的形态存在,仅表现为一种木材形态.当然,枯死植物并未完全失去价值,如可以作为木材使用,对森林整体健康也很重要.但是,枯死植物不再具有生命,不能发挥活立木所具有的生态作用,与存活植物相比,无论在功能,价值还是作用方面都存在本质区别.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其他相关保护珍稀植物的法律法规,
27、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没有明确规定保护的必须是存活珍稀植物,但按一般理解应指存活珍稀植物.我国行政法律法规对珍稀植物设立各种重点保护制度的目的就是在于保护珍稀植物资源,防与宁翔浩案相类似的如福建政和县一案.魏某是一名木雕爱好者,为了雕刻红豆杉工艺品,于2007年1O月27日到叶某(另案处理)等人处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了3个已枯死的红豆杉树根.魏某因涉嫌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被政和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案情详见http:/www.risen.tom/fujian/2008-03/19/content_450148.htm?from=814e.corn.52北京林业大学学
28、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止珍稀植物资源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枯死珍稀植物来说,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已丧失,不再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研究和文化价值.枯死的樟树与枯死的一般树木的价值差别也不是很大.国家行政法律法规对枯死珍稀植物的采伐,要求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和"林木采伐许可证",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利用采伐枯死树木之名随意采伐存活珍稀植物,进而破坏珍稀植物资源.从管理部门的角度看,如果宁翔浩采伐的枯死樟树还具有与存活樟树一样的价值,国家有关部门就不可能为其发放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因为宁翔浩采伐该樟树不是出于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
29、等特殊需要,仅仅基于该樟树因自然灾害毁坏或者已枯死需要清理的合法理由.既然枯死樟树属于需要清理的树木,自然不再属于珍贵树木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存活珍稀植物与枯死珍稀植物的关系,犹如活人与尸体的关系一样,杀人与戮尸的定性显然是不同的.所以,将宁翔浩采伐枯死樟树的行为认定为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显然属于对象认识错误.虽然宁翔浩所砍的枯死樟树属于原生地天然生长,不是人工栽种,且枯死樟树砍伐下来也可以卖钱,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枯死樟树已不是植物,已无特别保护之意义.第二,宁翔浩采伐枯死樟树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国家行政立法保护野生植物的目的和刑事立法保护野生植物的目的应当具有一
30、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1条的规定,制定该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刑法设立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目的同样也是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因此,非法采伐,毁坏植物的行为如果破坏了珍稀植物资源或者侵犯了国家对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制度才构成本罪.枯死樟树已经失去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价值,属于需要清理的残枝败叶范围,即使将其砍伐,既不会破坏珍稀植物资源,也不会破坏国家对珍稀植物资源的特殊保护,更谈不上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宁翔浩砍伐枯死樟树的行为应该没
31、有侵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从行政程序上看,国家既然已经给宁翔浩发放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说明国家已经认可枯死樟树失去了重点保护植物的价值.基于清理需要,宁翔浩已经拿到了砍伐枯死樟树的行政许可.其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而进行了采伐,只能说明枯死樟树作为一般林木资源的采伐尚未取得行政许可,宁翔浩砍伐枯死樟树的行为破坏的利益应该是国家的林木采伐许可制度.而破坏一般林木采伐制度的行为在刑法上要么属于盗伐林木,要么属于滥伐林木.宁翔浩既然与该树所在的村小组签订了"购买已死樟树合同",说明其采伐行为得到了村里同意,显然不属于盗伐.唯
32、一可以解释的是,宁翔浩在没有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随意砍伐,应该属于滥伐.这样定性与国家林业局的认定正好一致.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3月3Et对福建省林业厅发出的关于未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火烧枯死木"行为定性的复函(林函策字200315号)基本认可了这种解释:"根据森林法的规定,除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外,凡采伐林木,包括采伐'火烧枯死木'等自然灾害毁损的林木,都必须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未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而擅自采伐的,应当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分别定性为盗伐或者滥伐
33、林木行为.对情节显着轻微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据此,宁翔浩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一般林业管理制度而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管理制度和国家珍稀植物资源,故其行为不能构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第三,宁翔浩的行为是否一定需要进行刑事制裁才能达到惩治的目的?从程序上说,宁翔浩既然已经从有关部门取得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且林管站已经盖章同意砍伐,那么如果其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到林业主管部门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得到林业主管部门许可应是顺理成章之事.宁翔浩在可以正常办理
34、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匆忙采伐枯死樟树,应该属于手续不健全的行政违法行为,但将其按犯罪处理,似有不妥.刑法的特征之一是其谦抑性,刑罚的运用应当节俭.宁翔浩虽然没有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而滥伐枯死樟树,采伐立木蓄积14.43m,虽然达到了滥伐林木罪"数量较大"的定罪标准,但综合考虑以下情况,我们认为其行为不作犯罪处理似乎更为妥当:宁翔浩滥伐这棵枯死樟树具有特定性,数量如浙江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第l9条规定:"因自然灾害毁坏或者已枯死需要清理采伐,以及特殊情形需要迁移,采伐珍贵树木的,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1期蒋兰香:刑事违法抑或行政违法一起非法采伐枯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的理性反思53只有1棵;樟树已经枯死,失去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珍贵价值,且枯死樟树已经影响到村民的居住安全;宁翔浩已经取得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并与该树所在的村小组签订了"购买已死樟树合同",其砍伐行为得到了村里同意;砍伐这棵樟树也得到了樟树所在地林业管理站的同意;枯死樟树既然已经死亡,作为一般林木也已失去了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宁翔浩的行为虽然属于滥伐林木,但无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力系统新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协议范本】石材购销合同
- 2025专业版果园承包合同协议书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范本】设备租赁合同示例
- 预案编制与管理(隋旭)
- 2025个体工商户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协议
- 福建师范大学《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外语(日)(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西亚斯学院《台词表演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警察学院《转化医学与职业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事行政管理培训课程
- 《营养与肥胖》课件
- 绿色生态中小学生校服
- 全宋词目录完整版本
- 支付宝解除账户支付申请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泄密事件报告表
- 单原子催化剂
- 特许经营管理手册范本(餐饮)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之术中保温(手术科培训课件)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 市场管理能力笔试测试题
- 学习探究诊断 化学 必修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