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未选择的路》学案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未选择的路》学案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未选择的路》学案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未选择的路》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未选择的路学案课题:未选择的路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曹爱新           审核人:宋新蕊      时间: 学习要点:1. 1.通过品味诗歌,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

2、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重点难点:1. 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2. 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弗( fú ) 涉足(shè) 伫立(zhù ) 萋萋( q ) 幽寂(jì )延绵 (yán ) 2解释下列词语人迹:涉足:伫立:3.了解作者身世及作品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3、。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他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又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 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等。4.有表情朗读课文二、检查导入1.导入: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

4、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2.检查预习,听写生字。3.学生简介作者,老师适当补充。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三、学习研讨(一) 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1. 题目“未选择的路”中“路”的含义?明确:这首诗表面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择的路,而却是那条未选择的路。2. 诗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明确:是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的东西)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上表达。把“人生的道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3.理

5、出文章的结构第一小节:伫立思考第二小节:决定选择第三小节:选择之后的惆怅第四小节:多年后的回顾和叹息 4. 诗人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定了绝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如果有,请提出来, 大家一起研讨研讨。       (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要点二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1). 诗人为何把

6、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这首诗表面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择的路,而却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何要这么写呢?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更能让人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一定要慎重选择!独立选择;不要随波逐流,不可掉以轻心!(

7、2).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明确: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也因为人迹更少,需要人们去开拓,从而拓展成为一条大道;正因如此,这条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见作者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三)品读课文,尝试解决要点三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 把“人生的道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 借“自然

8、之路”来写“人生之路”。 这是象征的手法。又比如:“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松柏”象征“坚强勇敢”。四、迁移提高:拓展延伸,尝试解决以下问题训练点:概括诗歌的内涵读卞之琳的断章,概括诗歌的内涵?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明确:答案并不惟一,意思重在“相对”上,世间的人     物、事物    都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五、反馈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未选择的路是_美国_(填作家国籍)诗人_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诗。 2.

9、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升华全诗旨意的诗句是_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3. 给诗句选择适当的词语。    我在那路口久久_B_(A站立B伫立),/我向着一条路_B_(A极目 B放眼)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4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A黄色的树林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涉足:趟过水进入某种环境。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延绵:延续不断。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

10、得到或达到。5按要求默写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的无怨无悔的诗句。“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二、课内阅读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却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

11、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诗人笔下的路显然不是指行走的路,而是指 人生之路     2、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是因为这条        路“荒草萎委,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人迹更少”。     3、下面的理解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D 

12、60; )    A、选择什么路反映什么样的思想性格,看得出来,       诗人是位好于探索、勇于探索的智者。    B、林间分出的两条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诗人对它们都是向往的,只是“不能同时去涉足”,让他“久久仁立”,因为一旦选定了其中一条路,就失去了再走另一条路的机           会。这里面透出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13、160;   C、诗人依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但他并不因为不能行走另一条路而后悔自责。他领悟到这是人生的必然性,甚至是某种不可摆脱的局限性,因此只能以从容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它。D、诗人告诉我们,他要从荒芜的土地上踏出一条路来,他坚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椰子树像什么?胡世宗椰子树像什么?像芭蕉像棕榈芭蕉没有它高棕榈质地比它细腻椰子树像什么?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榈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1对这首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句是思索起点,由疑而思。B与相互照应,由疑而知,由浅入深地探求。C、把椰树与芭蕉、棕榈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