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复习专题一、课文内容理解1、 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3、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描写议论。(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第一层: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描绘了庭中月光的澄澈。(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
2、怀)惋惜无人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赏月,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5、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 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 亦幻的美妙境
3、界。7、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 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遂至承天寺。2怀民亦未寝3相与步于中庭。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理由:关系亲密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落寞
4、自我排遣的旷达9、 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意思对即可)二、2006年山西省(实验区)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长久,千里共婵娟。乙记承天寺
5、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把洒问青天(2)念无与为乐者(2分)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天上宫阙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1分)B.我/欲乘风归去D.相与/步于中庭
6、(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译文:_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殊心情。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的认识。(2分)分)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
7、的境界; 乙用形象的比喻、 传神的文字,参考答案:3、(1)端起洒杯(2)考虑 或:想着4.B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6.(C)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一一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 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三、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_袁宏道西湖游记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月色入户。户:一2分)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4分)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安可为俗世道哉!,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8、门评分:每小题9、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2分)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这种心得乐趣只能于山中隐逸
9、的僧侣闲游的人共享又怎么能和俗世中人一起谈论。 意思大体对即可。10、前者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 光的明亮;后者则是单纯用直接描写来表现“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月光的别样趣味。四、2007年荆州市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9-12题。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 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参考答案:9.消散(或“消歇”“散去”)门院子(或“庭院”)只是(或“只”)(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0. B (2分)11.太
10、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相近即可)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12.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闲 仙(1分,每对一处给0.5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
11、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耳。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晓雾将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C11.月色入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水
12、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2.简答。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五、(2011真题)临沂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 【甲】亦未寝,人者耳。6-9题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 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月色入户。户盖竹柏影也。盖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安可为俗
13、士道哉?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写月语句描写方法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6.窗户原来仅仅,只是美妙7.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8.【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 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9.【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
14、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2011丽水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2题。(8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 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15、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 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念无与为乐者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选文时间景情甲文月景闲情乙文更定【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16、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5分)2分)八、相与步于中庭 (8分)20.考虑、想到 我在21.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22.夜(晚上、夜晚) 雪景 痴情 评分标准:第20题3分,每空 天一色”也可。第22题3分,冰花弥漫水天一色1分。每空第21题2分,每小题1分,第题答“空明清丽”,第题答“水1分。七、山西(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小石潭记(节
17、选)柳宗元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 洁”即可得分)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往来翕忽()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2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分)怀民亦未寝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其岸势犬牙差互:2念无与为乐者:_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售园林铺面合同范本
- 保洁物料供货合同范本
- 企业策划宣传合同范本
- 农机割台租售合同范本
- 出口螺杆验货合同范本
- 公司分期手机合同范本
- 企业职员培养合同范本
- 企业终止租赁合同范本
- 化粪池安装合同范本
- 2024年深圳市南山区蓓蕾幼教集团招聘考试真题
- 杭州市淳安县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花盆市场分析现状
- 2025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时事政治模拟题及答案
- 物业服务行业礼仪培训
- 退市新规解读-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同证券
- 教育部中国特色学徒制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治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研究
- 外墙真石漆施工方案
- 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工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