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1)_第1页
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1)_第2页
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1)    摘 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当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习语中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环境、风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文化差异对习语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而同时习语的文化因素也是翻译中的难点。翻译者应极力探索习语翻译的合适途径,以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

2、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nd h

3、ist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diom 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dioms are difficult points in idiom 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

4、nal.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1习语的含义及特点 1.1习语的含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当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指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习语形成于使用过程当中,经过实践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们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习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由于汉、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

5、、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P78)。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1.2习语的特点 (1)习语具有固定的结构,不能任意拆开、替换。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不能把“leave no stone unturned”改为“leave no brick unturned”,“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也不能写作“live from a hand to a mouth”;而在汉语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

6、下”,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    参见孙凤城:“浅谈新编欧洲文学史”,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李明滨陈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16。  高玉认为:“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两种性质不同的外国文学组成。现实中,相应地表现为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和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它们在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又紧密联系,难以决然分开,可以说异质而同构。从一种研究视角来说,它们并存而互补,对于现实各有其作用和贡献。”参见“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7、009年):161-172。  参见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外国文学研究6(2004)123-129。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外国文学动态6(2007):39-40。第九届年会主题是“走近经典”,与会者主要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性”、“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参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二、三、四、五、六部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57。前文见文艺报2008年11月1日,后文见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参见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

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38-339。  参见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大纲讨论会召开”,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参见孙凤城:“浅谈新编欧洲文学史”,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李明滨陈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16。  高玉认为:“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两种性质不同的外国文学组成。现实中,相应地表现为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和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它们在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又紧密联系,难以决然分开,可以说异质而同构。

9、从一种研究视角来说,它们并存而互补,对于现实各有其作用和贡献。”参见“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61-172。  参见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外国文学研究6(2004)123-129。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外国文学动态6(2007):39-40。第九届年会主题是“走近经典”,与会者主要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性”、“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参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二、三、四、五、六部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57。前

10、文见文艺报2008年11月1日,后文见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参见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38-339。  参见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大纲讨论会召开”,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参见孙凤城:“浅谈新编欧洲文学史”,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李明滨陈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16。  高玉认为:“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两种性质不同的外国文学组成。现实中,相

11、应地表现为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和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它们在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又紧密联系,难以决然分开,可以说异质而同构。从一种研究视角来说,它们并存而互补,对于现实各有其作用和贡献。”参见“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61-172。  参见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外国文学研究6(2004)123-129。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外国文学动态6(2007):39-40。第九届年会主题是“走近经典”,与会者主要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性”、“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四个方面进

12、行了讨论。  参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二、三、四、五、六部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57。前文见文艺报2008年11月1日,后文见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参见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38-339。  参见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大纲讨论会召开”,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    参见孙凤城:“浅谈新编欧洲文学史”,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李明滨陈东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16。  高玉认为

13、:“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原语外国文学和译语外国文学两种性质不同的外国文学组成。现实中,相应地表现为外语学科的外国文学和中文学科的外国文学。它们在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又紧密联系,难以决然分开,可以说异质而同构。从一种研究视角来说,它们并存而互补,对于现实各有其作用和贡献。”参见“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61-172。  参见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外国文学研究6(2004)123-129。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开幕词”,外国文学动态6(2007):39-40。第九届年会主题是“走近经典”,与会者主要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性”、“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四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