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折叠伞_第1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折叠伞_第2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折叠伞_第3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折叠伞_第4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折叠伞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折叠伞 员: 院: 机械工程学院 级: 机英1002 20132013 年 1111 月 9 9 日 我们组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折叠伞。我们首先研究了有关伞结构方面的背景材 料,结合自己手中的伞,对折叠伞的结构和大体尺寸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后查阅 了有关伞结构方面的相关专利,从中选取了一个感兴趣的进行了机构再生运动链 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伞的运动过程和实际中使用的情况, 提出了若干条 件和要求。在这些条件和要求的约束下,最后得出了六种可能的实现的结构, 其 中一种是原形结构。在对5种新结构进行结构分析后,选取了其中一种最合理的 结构,进行了尺寸设计,使之能完成整个伞张

2、开和伞关闭的运动。 并用Inventor 软件进行了运动仿真,得出了关键点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证明 了整个方案可行可靠。 指导教师: 董惠敏 关键词:机构运动链再生设计;结构分析;运动仿真Abstract Our group s curriculum design subject is about folding umbrellas. To get a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and dimension of the umbrellas, we study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m, com

3、bining with our own ones at the meanwhile. Then we look up some related patents and pick some interested in out to do regeneration of kinematic design. Considering practical situations and the motor process, we come up with several requirements and finally get six structures available concluding the

4、 original one. Aft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wechoose the most reasonable one and design dimensions, in order to make the umbrella 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motor process. Last, we use Inventor to do the motion simulation to prove the project feasible. 摘 要 . Abstract . 题目介绍 . 1.1 背景材料 . 1.2 折叠伞的基本结构

5、 1.3 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现有结构分析 . 2.1 现有结构分析 . 2.2 相关专利举例 . 机构创新 . 3.1 3.2 3.3 3.4 原形机构 . 主运动链的一般化 主运动链数综合 . 主运动链特定化 . 6 7 8 9 机构设计 . 4.1 机构的选择过程 4.2 尺寸要求 . 4.3 图解过程 . 运动仿真 . 5.1 机构运动与仿真 参考文献 . 心得体会 . 小组分工 . 机械原理搭接实验图片 1 2 2 3 3 4 9 9 9 10 11 15 15 16 16 21 21 23 24 25 26 1题目简介 1.1背景材料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 按伞

6、面收起后伞的骨架(龙骨)可以折的叠次数,伞具市场目前主要分为四大类: 直杆伞(一折)、两(二)折伞、三折伞、五折伞。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各种类形伞具的优缺点。 直杆伞:或者叫一折伞。其优点是伞骨一般都为钢架,结实耐用。缺点是较长,一 般携带不是很方便,占空间。 两折伞:这个折数一般多为高档遮阳伞、洋伞。它们一般骨架设计稳固,主要优点: 质量好,外形漂亮,携带方便,防风防晒效果好。缺点:比五折、三折伞重量大。 三折伞:三折伞分布甚广,一般大部分雨伞、阳伞都是这样设计的。这是比较中庸 的设计,从质地、使用等方面来看都是比较适中的设计。质量好,使用寿命较长,防晒 防风较好,重量适中,长短也适中。整体

7、也是适中,是比较大众化、实用化的设计理念。 五折伞:这类伞以短小精悍、携带方便着称。主要争对一般伞具长而沉的毛病,由 树脂骨、高级铝合金骨架设计而成。主要弊病就是伞骨的承受力,风雨的情况下,伞骨 是很难承受住的。 我们小组在学完机械原理的相关课程后,对各种单人折叠伞的构造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因此选择“折叠伞”作为我们课程设计的题目。 1.2折叠伞的基本结构 折叠伞处于完全折叠的状态,忽略伞面上的褶皱,大体上可以看做一个 50 mm , 长260 mm的圆柱体。 将拉杆拉开。拉杆是两段式。拉开后拉杆总长约为 560 mm 将拉杆上的滑块向伞顶滑动可以将伞撑开。可以看到,伞面上的骨架,全都是一些杆

8、 结构。 将伞完全撑开后,伞面是八边形。这个八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长为 拉杆上有一弹片可以将伞面固定住,按下这个弹片可以将伞面收起。 拉动拉杆上的滑块,伞面在伞骨杆结构的牵引下逐渐收起。 恢复到收起的状态。520 mm 1.3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所设计的伞为单人折叠伞。尺寸初步设定为与图中单人伞一致。撑开后伞高560 mm, 伞面外接圆直径520 mm折叠后,总长260 mm,忽略伞面褶皱,大体上是一个 50 mm 的圆柱体。 设计的伞应该是可以折叠方便携带的,伞骨结构应在满足受力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 的简便,轻快。 设计出的伞应该与现有的折叠伞结构上有所创新。2现有机构分析 2.1现有结构分析

9、 现在,伞的作用被广大的人们所承认,它已经成为日常旅行、外出的必带物品。随 着制伞工业的发展,各具特色的伞:带收音机的伞、有香味的伞、能照明的伞、防暴催 泪伞、盲人探路伞等都相继问世,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乐趣。 现在人们应用最多最广的就是三折伞, 现有的便携式雨伞和遮阳伞一般都采用了这 样的结构。 以应用广泛的三折伞结构为例: 结构简图如下: 2.2相关专利举例 形的伞骨结构,令撑杆 连动性的撑合构造,在 改变两者枢接支点及 距离下,并藉由伞面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描述 图示 本实用新形是一种新 DOF=3*7-2*10=1 CN00250362.X 一种新形的伞骨 结构 形成为其 伞

10、杆 CN02237319.5 所能达到的有效距离 变化,使伞支骨与撑骨 间,产生高抗性弹力, 进而提高整个伞具的 抗翻的强度。 一种一个人雨伞,其特 一个人雨伞 征在于,雨伞伞杆处于 雨伞正中间旁 雨伞半径的三分之一 处,伞左边的长度是伞 右边长度的两倍,伞左 的支架为四根小支架 组成,伞右边的支架由 两根组成,左边的三根 支架与右边的五根分 支架的伸尺方式相反。 新形自行车雨伞,其目 新形自行车雨伞 的是解决骑车遇到雨, DOF=3*13-2*19=1 DOF=3*5-2*6=3 因为其由固定绳 和螺栓可固定,所以不为 1 3机构创新 3.1原形机构 我们小组研究的对象是一柄具有六杆机构的直

11、杆伞。实物图,以及机构简图如下。 它的主运动机构是单自由度机构。 它由伞杆、两个滑块、支撑伞面的伞骨以及两根连杆构成。 它是六杆七副的平面结构。 它具有5个转动副和2个移动副。 3.2主运动链的一般化 接下来将原形机构的主运动链一般化。取消伞杆,将其变成三个独立的机架。然后 将两个移动副一般化为转动副。如下图。 3.3主运动链数综合 为了消除尺度影响,可表示为更一般化的运动链,如下图,属于“Watts linkage ”。 杆七副结构还可以转化为等价的“ Ste phen son s lin kage ”。如下图。 对于新设计的伞结构,运动链特定化时,我们小组希望其符合以下设计要求与约束 条件

12、: 中, 再增加一个移动副。(2个移动副,5个转动副) 为了保证伞能够成功的折叠起来,而且折叠后的伞占的体积尽可能小,新结构 设计中不应归纳它的拓扑构造特性如下: 将伞杆作为新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机架。为满足强度要求,伞杆应该是三副杆。 保证整个伞结构可以动作,而且为了方便开伞关伞,原动件应该是一个移动副。 考虑到伞面撑起时的运动情况,撑起伞面的伞骨应该和伞杆以转动副相连。 撑起伞面的伞骨(以下称其为执行伞骨)和原动件应该是两个连架杆。 为满足之前提出的尽可能使结构简便紧凑的要求,我们决定在新结构设计过程 该出现焊点。 伞面为编制材料,所以新结构中不应该出现会与伞面相交的长滑块导轨,这会 刺破伞面

13、。 如果伞杆上同时出现两个移动副时,为了保证伞的使用者能够将伞打开,原动 件所在的移动副应该在最下方。3.4主运动链的特定化将伞杆作为机架,考虑到运动链的对称性, linkage ”都只有一种可能性。如下图所示。 “Watt s linkage ” , “Stephenson s 按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原动件和执行伞骨应该是两个连架杆。而且原动件应该是 移动副,不出现焊点。所以可能情况有如下 3种。 先分析A11。因为原动件和执行伞骨都是连架杆,而且整个结构不能出现焊点。所 以执行伞骨的位置只有一种情况。 如A111。现在增加一个移动副。考虑到设计要求和约 束条件,只剩一种情况。如 A1111

14、。将其运动链具体化,可以得到如下结构。 再分析B 11。执行伞骨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分别为 B111和B112 当执行伞骨位于结构中间时,伞是无法正常打开的。或者打开后伞面外还会有其他 的机械结构,这样的话会影响伞的美观性。我们决定将这种情况舍弃。 再增加一个移动副时,考虑到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满足的可能有两种。 B1111和 B1112 另一种情况B1112如下图所示: 考虑B12,其执行伞骨的位置可能有两种情况。 这两种结构都有可能实现。我们分别分析。 先考虑执行伞骨在伞杆左侧的情况。增加一个移动副后,满足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 的共有两种可能。第一种(B1211): 第二种情况B1212,将其

15、运动链具体化,如下图所示。 当执行伞骨位于右侧时,就只有一种情况,将其运动链具体化,可以得到如下结构。 综上所述,满足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的情况共有 6种。列举如下。 B1212A1 B1 A1111 B1111 B1112 B1211 B1221 其中,B1111机构为原形机构。A1111、B1112 B1211、B1212 B1221机构为新机构。 4机构设计 4.1结构的选择过程 A1111和B1221两种结构需要在支撑伞面的伞骨上加装滑块,考虑到伞面的旋转对 称性,则需要至少8根导轨和对应的滑块。与现在市面上的伞相比增加了很多结构,伞 的质量会变大,造价会变高。舍弃。 对于B1112结构

16、, 在伞杆上有定点, 伞面的伞骨相连接的连杆势必需要很长, 而且由于伞的旋转对称性,这根长杆需要 是一个问题。将这个方案舍弃。 对于B1212结构。需要在与支撑伞面的伞骨相连的连杆上增加滑块。同理,根据伞 的旋转对称性,这个结构,需要 8组。增加了伞的重量和造价。舍弃。 最后,我们小组决定采用B1211,作为新结构进行设计。 4.2尺寸要求 我们小组采用图解法进行结构设计。结合现在市面上的伞的尺寸,提出的设计要求 如下: 1. 伞面张角为135,伞面张开后,半径大概在 260mm 2. 伞杆总长为520mm折叠后为260mm 3. 伞折叠后,原动件(伞杆上的滑块)应在伞杆的底部,方便使用者开伞

17、。 4.3图解过程 1.先画长为520mmi勺伞杆,因为260弓COS62.5 = 293mm,再画一根与 伞杆成62.5。长为293mmi勺执行伞杆。作图如下。 2. 考虑到要使杆的受力情况尽可能好,我们决定将与执行伞杆相连的连杆的节点, 放在执行伞杆的中点处。而且要满足尺寸要求的第 3条。所以,以执行伞杆的中点为圆 可以想象,如果满足了伞的折叠要求,与支撑 那在将伞撑开的时候,这根杆可能将伞面刺破。 8根。如何将8根长杆都通过伞杆上的定点也 心,以执行伞杆长度为直径作圆,交主伞杆于点 A,如图。 3. 我们连接AB两点。同样为了受力情况尽可能均匀,我们取AB中点作水平构造线。 考虑到,整个

18、结构不应出现死点,我们在连杆和构造线之间取一个小夹角,定为 15 如下图。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结合伞使用时的实际情况,在伞闭合时,只需要使原动件 滑块大致与执行伞骨末端平齐,而且 AC CD两杆长度之和小于闭合时A点到限位块的 距离即可。其余位置点不需考虑。也就是说不必再画出伞闭合时的情况,完全可以用右 图中各杆尺寸来验证伞能否完全闭合。通过简单的几何证明就可以知道,图示中的伞结 构是完全可以关闭的。2 4. 根据上述图解过程,计算各杆长标注如下。 1号杆杆长:520 mm(还有520 293= 227mn可以滑进长杆里) 2号杆杆长: 260 260 子 cos62.5cos62.5 = = 293mm293mm 3号杆杆长: 293 2 = 146 .5mm 2 293 汉 sin 62 .5。斗 cos 15 二 134 .5mm4号杆杆长: 5. 去掉辅助线,将各铰接点和滑块加上,按步骤 4算出的结果画结构简图,如下。 5运动仿真 5.1机构运动与仿真 我们小组按在Inven tor软件中建立了模形,并对模形进行了运动仿真。当原动件 以30mm/s的速度向上做开伞运动时,原动件上方滑块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析图示 如下。 位置与时间关系图 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 可以看出在开伞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在初始位置时变化很大, 限位块接触时已经趋近于匀速,加速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