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101-05水泥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CP101-05水泥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CP101-05水泥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CP101-05水泥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CP101-05水泥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题:水泥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日 期日 期日 期修改概要修改号修 改 内 容 概 要修改人审核人批准日期水泥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本方法依据GB1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的泥强度检验、GB1344-9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检验;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的抗折和抗压强度试验。仪器设备胶砂搅拌机:采用双转叶片,搅拌叶和搅拌锅作相反方向转动。搅拌叶片和搅拌锅由耐磨金属材料制成,叶片与锅底、锅壁之间的间隙为:±;搅拌锅的转速(负载)为65±3r/min,搅拌叶片转速(负载)为137±

2、;6 r/min;搅拌机拌和一次的工作时间为180±5s;锅内径为195mm,锅的深度为150mm。胶砂振动台:由机座、台面、振动系统、支撑系统、夹紧装置以及电器制动装置所构成;振动系统由两个对称偏重轮的电动机产生振动,振动频率为28003000次/分,振幅为±(指放上空试模和下料漏斗时台面的中心全波振幅);振动部分重量为32±(包括台面、夹具、电动机、拉杆和下弹簧、垫圈、螺母等);台面到电动机中心距离为200mm,偏重轮尺寸为120×250mm;振动子重量,每个8090(包括垫圈和螺钉),振动台台面面积约为360×360mm,台面上装有卡具的

3、两个立柱间有效间距为166168mm,振动台应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电器制动装置应使振动台振动120s后自动停车,并在停车5s左右完全停止振动。试模及下料漏斗:试模为可装卸的三联模,由隔板、端板及底座等组成,试模模腔的基本尺寸为A160;B;C39.8mm,底座外形尺寸为245×165×160mm,由铸铁制成;隔板和端板应由45号钢制成,并应有编号;试模组件安装紧固后,隔板与端板的内壁各接触面应相互垂直,而最大对角线0101及0202的长度差不大于0.3mm,隔板与端板表面及底座的上表面必须磨平;下料漏斗由漏斗和模套组成,漏斗用白铁皮制做,下料口宽度一般为45mm,模套高度为

4、25mm,用金属材料制成。试体成型:成型前将试模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水灰比按同品种水泥固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为;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为。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材 料 用量水 泥(g) 540标准砂(g)1350搅和水(ml)硅酸盐水泥 238 普通硅酸盐水泥 238 矿渣水泥 238 火山灰水泥 248 粉煤灰水泥 248胶砂搅拌时,先将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入搅拌锅内,开动搅拌机,拌合5s后徐徐加水,加水应在2030s钟内加完,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5s后停车.并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

5、搅拌锅。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及下料漏斗紧卡在振动台台面中心,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然后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入试模的下料时间应控制在2040s内,振动120±5s后停车。振动完毕后取下试模,用刮平刀轻轻刮去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接着在试体上编号;编号时应将试模中的三个试体分在二个以上的龄期内。试验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应将搅拌锅、叶片和下料漏斗等必须擦洗干净,以备下次试验时用。试体养护:编号后,将试模放入20±3养护室内进行养护,养护24±3h后取出,脱模时应防止试体损伤。试体脱模后,立即放入20±2水槽中进行养护;试体之间应留有

6、一定的间隙,水面至少高出试体20mm,养护水每两周更换一次。强度试验:各龄期的试体必须在下列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 龄期 时间 3d 3d±2h 7d 7d±3h 28d 28d±3h抗折强度试验:每龄期取三条试体做抗折强度试验;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应使侧面与圆柱接触。采用杠杆式抗折试验机试验,试体放入前,应使杠杆成平衡状态;试体放入后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体折断时尽可能接近平衡位置。抗折试验加荷速度为50±5N/S。抗折强度按式(1-5)计算: 3PL Rf= = 0.0234P (1-5) 2bh²式中:Rf抗折强度(MPa); P破坏荷重(N); L支撑圆柱中心距即使100mm;b,h试体断面宽及高,均为40mm。试体抗折强度取三块试体抗折强度的平均值并取整;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的±10%的应剔除,然后取剩下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的结果。抗压强度试验:用抗折试验后的两个断块进行抗压试验,试验时以试体的侧面作为受压面,试体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板中心。压力机的加荷速度应控制在5±的范围内,在接近破坏时更应严格掌握。抗压强度按式(1-6)计算:PRc= = 0.4P (16) S×100式中:Rc抗压强度(M Pa); P破坏荷载(KN); S受压面积(4cm×6.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