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房屋拆迁报道研究(2008-2012年)_第1页
《南方都市报》房屋拆迁报道研究(2008-2012年)_第2页
《南方都市报》房屋拆迁报道研究(2008-2012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方都市报房屋拆迁报道研究(2008-2012)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激增,而房屋拆迁成为提供土地的重要形式。房屋拆迁涉及政府、拆迁户、开发商的利益调整,其中政府代表的所谓“公共利益”,与拆迁户代表的所谓“私人利益”,在房屋拆迁进程中发生激烈碰撞。由于制度滞后、法规执行不利等因素影响,房屋拆迁带来了利益纠纷、矛盾冲突等社会问题,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提高了社会风险,引发媒体关注。但是,媒介在进行房屋拆迁报道时,既会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约束,也会受到媒体报道策略、自身定位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媒介呈现。框架理论者认为,框架是选择、强调和呈现的原则。进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后,框架理论

2、重点关注的是传播者在组织新闻文本时渗透的一系列准则,以及对新闻文本的框架分析。因此,探讨媒介房屋拆迁报道中遵循着何种框架,可更为深刻地认知媒介的房屋拆迁新闻生产的特征与规律。南方都市报是关注房屋拆迁的典型媒体,2008-2012年间,共刊登房屋拆迁报道1086篇(约每1.71天1篇),抽样后,本研究的得到358篇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运用新闻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对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房屋拆迁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究该报房屋拆迁报道的框架选择。针对报道时间、主题内容、消息来源、事发地点、文本形态与情感倾向等类目进行内容分析与统计。根据报道数量、报道主题和当时社会情境等信息,总结出

3、该报2008-2012年间的房屋拆迁报道可分为两个区分明显的阶段,其中2008-2010年为研究期内的“震荡”期,2011-2012年为平稳期。此外,在房屋拆迁报道的框架选择方面,该报主动或被动地遵循了政治框架(重官方消息、重社会稳定),法治框架(呼吁规范拆迁、推进法治进程),冲突框架(反映冲突、凸显矛盾),亲民框架(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权威框架(信息权威、观点权威,大事在场),平衡框架(话语权、情感倾向的平衡),批评与建设框架(既为“拍砖者”,也是建设者)。最后,笔者还指出框架在新闻生产中有利有弊,它们既为新闻生产提供样式、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对报道产生限制。而媒介的房屋拆迁报道,是对社会进程的非完整记录,会受到来自政府、公众的影响,是一种对社会妥协后的选择。同时,作为社会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媒介在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