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方法 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患者6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中药+常规西药)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比较2组病例治疗前后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4项言语功能的得分和患者神经功能(NIHSS)积分变化,以及中医证候学和构音器官的症状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自发言语和复述两项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候学及构音器官症状的改善率
2、观察组也有更好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Aphasia in Patients of Acute Ischemic
3、 StrokeDING Zhao-lin, GAO Li, GU Shi-zhe1.The Central Hospital of Beijing Judicatory Bureau, Beijing 100054, China;2.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
4、jing 100053, China;3.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in
5、0;treating aphasia in patient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 63 patients of aphasia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2 patients re
6、ceiving combining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 Chinese medicine + routine western drug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31 patients receiving routine western drug treatment). Comparison
7、;between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as made including the speech functions of spontaneous talk, comprehension, repeat and denomination, the integral calculus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s
8、;(NIHSS),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the symptoms of sounding organ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ment of spontaneous talk and repeat of the speech ability in ob
9、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In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the symptoms of sounding organs, the combining therapy also showed the
10、 tendency of better improvement. Conclusions The combining therapy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peech ability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11、#160;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phasia. Key words:aaupuncture;combining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ischemic stroke;aphasia 致残率高是脑卒中四大特点之一。研究表明,至少1/3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语言或言语障碍,由此引起的心理负担或情绪变化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针灸和中药
12、常用于脑卒中失语症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而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应用是否有益尚缺乏研究支持。本研究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进行针灸、中药结合常规西药的综合治疗,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和北京博仁医院内科2005年10月2006年9月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63例。全部病例符合以下条件:既往无语言功能障碍史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缺血性脑卒中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
13、疾病诊断要点);首次发病且在脑卒中后710 d内来诊;母语为普通话;均经头颅CT或MRI 证实为新发梗死灶;采用北京医科大学高素荣等制订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1确诊为失语症者;意识清楚,病情基本稳定,定向力基本完整,无明显记忆障碍和智力障碍,排除心肺等严重并发病。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中药+常规西药)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其中观察组32 例,对照组31例(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针刺治疗+中药汤剂+常规西药治
14、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5 d。 1.2.1 针刺穴位及手法 观察组针刺治疗的部位有焦氏头针语言一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百会、哑门、通里和颌下部的上廉泉及舌下的金津、玉液等穴。百会、头针语言区用1.5寸毫针与头皮呈30°角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34 cm,得气后用拇食指快速捻转35 min,频率200次/min;哑门向下颌斜刺1.52.5 cm,患者有胀感后捻转1 min出针;金津、玉液用3.0寸针自舌系带两侧静脉处向舌根部方向快速刺入45 cm深,行强刺激,当患者喊
15、“啊”时起针,刺络出血为宜。上廉泉按穴位方向刺入3 cm;通里直刺11.5 cm;电针用华佗牌SDZ-型电子针疗仪,连续波,频率120 次/min,输出电流强度以能引起下颌部肌肉收缩为宜,直至患者可以接受的最大强度,30 min/次,1次/d。 1.2.2 中药治疗 用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将患者分为4个证型,即气虚型、痰湿型、痰火型和阳亢型,按证型分别给予宣武医院中药制剂室制备的气虚汤、痰湿汤、痰火汤和阳亢汤,每次100 mL,每日2次,饭后温服。 1.2.3 西药治疗 丽珠集团利
16、民制药厂生产的血栓通注射液10 mL(350 mg),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必存30 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双鹤玻璃瓶)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100 mg,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按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检查评分,记录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4 项言语功能的得分(鉴于本研究部分病例为文盲患者,故省略了阅读和书写两个部分的检查);患者神经功能(NIHSS)积分变化;精神、面色、舌象等中医证候
17、学和构音器官的症状变化。 1.4 疗效评价标准2 恢复:治疗后得分达总分的90%以上。显效:治疗前总分达50 %以上,治疗后有10%以上进步;治疗前总分在50%以下,治疗后20%以上进步。有效:总分有进步,但未达以上两项成绩,且至少一方面以上言语功能有1级以上进步(按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法3)。无效:治疗后总分无明显变化,各方面言语功能均无显著改变。恶化:治疗后总分无变化或下降,且某方面言语功能有退步。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Ridit分析
18、,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2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说明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能力的比较 (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语言能力得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
19、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4 种语言功能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自发言语和复述两项语言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证候学比较 (见表4)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一般证候学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组患者经治疗后精神、面色、食欲、大便及舌象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大便改善2组差异非常显著。
20、2.4 2组治疗前后言语相关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5)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言语相关症状的变化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导致的构音器官症状的改善率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在自觉舌不灵活症状方面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2.5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见表6) 表6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21、160;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减少,但组间比较未出现明显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脑卒中引起的失语症是由于病变损害语言功能区或其联系纤维,使患者对语言的听、说、阅读和书写功能残缺或丧失,属中医学“音痱”、“舌强”、“舌喑”、“语言蹇涩”、“不语”等范畴。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失语的患者可能很快发生局部语言网络激活模式,并可发生由病损侧半球语言网络激活向对侧半球语言网络激活的模式转化。当脑卒中完全性的损害语言区时,在3 d内能很快发生1
22、个对侧半球同源区域的激活,并且在6个月内继续向对侧偏侧化4-6。早期的介入治疗可能会加速脑侧枝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的修补或重建,及对侧脑组织相应区域的代偿,发挥脑的可塑性7-9;针刺头部穴位有明显增强脑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改善颅内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代谢功能的作用10-12;针刺舌下和颌下穴位可促进舌根和舌体的活动功能,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调节增加脑部受损害部位的血流量,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13-14。 本研究根据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和现代解剖学对头颅的认识,选择性地用电针刺激颅表相应的语言一区、二区、三区,百会、哑门、通里及上廉泉、金
23、津、玉液,同时根据证候表现联合使用中药汤剂对患者进行整体调节,体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 以往用单纯的针灸或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失语症的报道是有效的,但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失语症进行康复治疗的报道不多。从表1表6可以看出,经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体现出明确的整体疗效,尤其对失语症自发言语和复述功能以及中医证候学的改善更加明显。可能是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证患者全方位多靶点干预的结果,亦可能是对脑细胞和发音器官发挥了重叠的治疗作用或综合治疗方案对患者全身状况整体调整后的一种连锁反应。 确切的疗效说
24、明为脑功能的可塑性提供了依据,为早期开展对脑卒中失语症的康复治疗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56.2 获岛秀男.(临床老年医学大系17)M.情报开发研究所,1983.240.3 Goodglass H, Kaplan E.The assessment of aphasia and related disordersM.2nd.Philadphea:Lea and&
25、#160;Rebiger,1983.2950.4 Thulborn KR,Carpewter PA,Just MA,et al.Plasticity of language related brain function during recovery from strokeJ.Strock, 1999,30(4):749754.5 Annett M, Alexander MP. A ty
26、pical cerebral dominance predictions and tests of the right shift theoryJ.Nenropsychologia,1996, 34(12):12151227.6 Cappa SF, Perani D, Grassi F, et al. A pet follow-up study of recovery after stroke in acute aphasiasJ.Brain-lang,1997, 56(1):5567.7 Sherrill SR. Early intervention care in the acute stroke patientJ.Arch Phy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体行业内容创作授权合同
-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合同
- 建材购销合同简单范本
- 协议酒店年度合同
- 标准体育场地租赁合同范文
-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范本
-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 员工借调服务合同
- 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法律知识一本全-记录
- 基于膜解剖的腹腔镜与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学-随笔
- 外观判定标准
- 江西上饶市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 工行人工智能风控
- 2023风电机组预应力混凝土塔筒与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一年级的成长历程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节介绍课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课件
-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练习附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