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硫及其化合物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1.gif)
![第29讲硫及其化合物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2.gif)
![第29讲硫及其化合物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3.gif)
![第29讲硫及其化合物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4.gif)
![第29讲硫及其化合物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b9656d56-cb5b-4439-a67d-7e75b39069c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 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污染与防治。考点一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夯实基础豊破疑腿D知识梳理i.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i) 硫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一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形态一化合态一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2) 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 体,如单斜 CS;有多种同素异形硫.斜方硫等。(3) 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F氧化性罰还一!北错误!(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 体积水溶解约4
2、0体积SQo(2)化学性质使品红谱液腿色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氧化性(如与H祷溶液反应儿SOz- HzS3S还原性尺川L+3-2H2竽SQ.与HmO反应:SO 土 HQ H?S0w与和)H (足量)反应土 醸性氧化 .2gOH二;SQ、Ia痔® + HQ 物的通性2Hn-RSQC12-E 0:Ch-SCt-2H20漂口性:可使鑒溶液等有机邑质褪色生成不稳定的化台物3三氧化硫(SQ)SO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0+ H0二=2SQ,放出大量的热,SO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4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
3、的冶炼等。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小于5. 6) °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使催化剂2SQ+ 02 催剂 2SQ、SQ+ HQ二二二bSQ4。途径2: SQ+)2SQ、2H2SQ + Q2二=2HSQ。深度思考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答案 硫单质易溶T CS且可以与热的强碱液反应:3S+ 6NaQH工二2Nd2S+ NstSQ + 3 “。所以当试管壁上沾有单质硫时,可用CS或热的强碱液洗涤。2哪些事实能说明硫的氧化性比C12的氧化性弱?答案 与Fe反应,产物中Fe的价态不同:Fe+ S二二二二FeS
4、(Fe为+ 2价) 2Fe+ 3Cb二二2FeCb (Fe为+3价)。利用置换反应:H2S+ C12 二二二& + 2HC1。3将SQ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回答有关问题。反应物浪水酸性KMnQ溶液氢硫酸(H2S溶液)滴有酚酥的NaQH溶液石蕊溶液品红溶液反应现象褪色褪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褪色变红褪色SQ的性质还原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解析so可使品红或某些有机色质褪色,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并且生成的无色化合物不稳定,易分解。so使滴有酚瞅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SO是酸性氧化物;SO使浪水.酸性KMnO溶液褪 色,是利用SQ的还原性。递进题组思维建模总结
5、升华题组一 SQ性质的多重性1.关于SQ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SQ通入氯水后,溶液褪色,酸性减弱B.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得稳定的亚硫酸C. SQ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定得到NqSOD. S. SQ、Si02三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答案D解析A项中,C12+ 2H20+ SQ二二二2HCI+ HaSQ,酸性增强;B项中,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C项,通入SO的星不同,产物可能是NqSO,也可能是NaHSQ还可能是二者的混合物;D项,S和SQ都能和硝酸反应,Si02能和氢氟酸反应。2.下列说法止确的是(A.因为SO具有漂口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浪水、酸性KMnO溶液、石
6、蕊溶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QC. SQ.漂口粉.活性炭、NqQ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但原理不都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SQ和CI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口效果更好答案BC解析A项,SC2使浪水、酸性KMnO溶液褪色是因为SQ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 为SQ具有漂口性,SO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D项,SQ和CI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 反应SO + CI2+ 2比0二二二b6Q+2HCL从而失去漂口能力。3.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SO的性质。实验时向NaaSO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表面皿扣在上面。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B aCTI
7、 2 溶蝦 +"7 -NiiiSO.订S1 休K怖6溶餓胡红浴酒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BaCl2溶液变浑浊SO与BaCb溶液反应产生了励SO沉淀BNazS溶液变浑浊SQ与NqS溶液反应产生了 S单质CKMnQ溶液褪色SQ具有还原性D晶红溶液褪色SQ具有漂0性答案A 解析SQ与BaC12溶液不反应;SQ溶于水生成HzSQ,进而与NS溶液反应生成S单质。C12(g)NH NQ4.在BaC12溶液中通入SQ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再通入下列四种气体 H2S均会产生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四种气体时产生的沉淀分别是:(2)用方程式表示和产生沉淀的原因答案 ®BaSQ ©B
8、aSQ ©BaSQ S(2) SQ+ C1 2 + 2fQ二二二sQ + 2CI【+ 4H'> sQ r+ 二二二BaSQj (或 SQ+ C12 + 2fQ+二二二BaSQj +2c r+ 4H-)2HzS+ SQ二=3& + 2fQ (或 2fS+ H2SQ二=3SJ + 3fQ)I归纳总结I一一1二氧化硫的复习方法在复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复习:(1)属性.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具有酸CQ的区别。性氧化物的通性,可类比CQ气体的化学性质,但应注意与(2)价、态:二氧化硫中的硫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能升,也能降,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9、,但主要表现还原性。特性:漂口性。2.常见的能用于漂口的物质的比较用于漂白的物质实际参与漂白的物质漂口原理变化类别漂白特点能漂口的物质活性炭活性炭吸附漂白物理变化物理漂口不可逆一般用于溶液漂白氯气次氯酸利用次氯酸化学氧化还原漂可以漂白所(潮湿)的强氧化性进行漂白变化口,不可逆有有机色质次氯酸盐次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化学变化氧化还原漂口,不可逆可以漂口所有有机色质过氧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有 色物质化合生 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化学变化非氧化还原漂白,可逆具有选择性,如晶红、棉、麻、草等题组二SQ与CQ的检验5.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Q和CQ气体的是(澄清的石灰水HS溶液 酸性
10、KMnQ溶液 氯水品红溶液A.C.除以外D .全部 答案C 解析SQ和CQ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盐,所以不能利用 这一性质来区别SQ和CQ° SQ具有氧化性,能将HzS溶液氧化生成单质硫(有淡黄色沉淀生成):SQ也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Q溶液和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Q还具有漂口性,能使品红SQ 和 CQo溶液褪色。而CQ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以用、来区别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Q的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使晶红溶液褪色 通入足量NaQH溶液中,再滴加BaC12溶液,有口色沉淀生成,该沉溶于稀盐酸通入浪水中,能使浪水褪色,再滴加
11、Ba (NQ) 2溶液有口色沉淀产生A. 都能证明B .都不能证明C.均能证明D.只有能证明答案DSQo解析CQ也能产生中的实验现象,酸性气体一般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 色。实验说明气体有还原性,结合后续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7.如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Q和CQ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作用是B中加入的试剂是(2)C中加入的试剂是(3)0中加入的试剂是察到的现象是I 1:C D实验时,C中应观解题指导一定要理解题意是检验气体成分,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必须除尽二氧化硫,因为
12、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SO并检验SQ是否除尽,所以酸性高镭酸钾溶液颜色变浅,但不能褪成无色,若褪成无色则不能证明二氧化硫己除尽。答案(1)品红溶液检验SQ(2)酸性KMnQ溶液 除去SQ并检验SQ是否除尽(3)澄清石灰水检验CQ(4)酸性KMnQ溶液的颜色变浅但不褪成无色(或不褪色,或不褪成无色)I答题模板I1. SQ鉴别的一般方法(1)利用物理性质鉴别气味:用标准的闻气体气味法,SQ有刺激性气味。(2)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氧化性:与硫化氢气体混合,有淡黄色固体生成。还原性:将气体通入稀氯水中,使氯水褪色;将气体通入稀浪水中,使浪水褪色;将气体 通入酸性高猛酸钾溶液中
13、,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将气体通入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溶液 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将气体通入硝酸钺溶液中,产生沉淀。漂口性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又恢复。2.检验SQ和CQ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SQ和CQ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者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为选用试剂品红溶液酸性KMnQ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预期现象褪色褪色不褪色变浑浊注意有时为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和检验so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用较浓的酸性KMnO溶液,现象是酸性KMnQ溶液颜色变浅。(如木题组的7题C装置的作用)题组三SQ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1)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硫B 氟
14、氯代坯C二氧化碳D 甲烷(2)现有以下几种措施: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少用原煤作燃料;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B.C.D.答案(1)A解析(1)SQ2溶于雨水生成亚硫酸,进而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降落到地而即为酸雨;氟氯代坯破坏臭氧层;CQ、CH4均属于温室气体,不能形成酸雨,故答案为Ao (2)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含硫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所以减少酸雨的重要措施是对煤等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或者开发新能源来代替煤等燃料。9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Q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都完全反应。下
15、列说法正确的是(玄的堪吒空代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Q+ Q二二二2SQB.可用酸性高猛酸钾溶液检验溶液 C中是否含有Fe>C.由以上流程可推知氧化性:Fe>Q>SQ -D.此工艺的优点之一是物质能循环利用答案BD解析木题以综合处理SQ废气的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结合题中流程可以分析得出其中涉及2 个反应,依次为 2Fe' + SQ+ 2H2Q二二二2F8 + SQ+ 4H> 4尸/+ Q + 4于二二二4Fa + 2HQ故A错,同时由以上两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知C错;用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能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Fe B正确。四种常见的SQ
16、尾气处理方法方法一J钙基固硫法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生石灰、C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为Ca3 SQ=CaS02CaS0+ Q二二二二2CaSQ,总反应方程式为2CaQ 2SQ+ Q=八二二2CaSQ。方法二:氨水脱硫法该脱硫法采用喷雾吸收法,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C2直接接触吸收SQ,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 SQ+ H2Q二二二(NH2SQ,2(NH4)2SQ+ Q二二二(NH) 2SQ。或生成 NHHSQ,然后进一步氧化)方法三:钠、碱脱硫法钠、碱脱硫法是用NaQH/NaCQ吸收烟气中的SQ,得到NqSQ和NaHSQ
1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NaQHFSQ二二二NaSQ+ H2Q, NaaCQ+ SQ二二二NaSQ+ CQ, N*SQ + SQ+ H2Q二二二2NdHSQ 方法四:双碱脱硫法先利用烧碱吸收SQ,再利用熟石灰浆液进行再生,再生后的NdQH碱液可循环使用,化学反应原理为 吸收反应:2NaQHF SQ二二二NaSQ+ H2Q, 2NaaSQ+ Q二二二2NdSQ。 再生反应:NqSQ + Ca (QH) s=CaSa + 2NaQH NqSQ + Ca (QH) s二二二CaSQ + 2NaQH考点二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I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疑难1 硫酸的物理性质H2SQ是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
18、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HSQ稀释的方法是将浓一H2SQ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硫酸是强电解质,写岀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铁:Fe+ 2H 二二二Fe + H4;MgQ MgQ 2H'二二二Mg + HbQ;Ba(QH)2: Bf + 2QH + 2H" + SQ - 二二二BaSQ j + 2HANaSQ: SQ+ 2H'二二二HQ+ SQf:BaCb: Ba + sQ 二二二BaSQj。3.浓HSQ的特性(1)填写下表实验实验现象硫酸的特性少量胆矶加入浓硫酸中蓝色固体变口吸水性用玻璃棒醮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沾有浓H2SQ的滤
19、纸变黑脱水性将铜片加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热铜片逐渐溶解,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强氧化性的气体(2)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2H2SQ (浓)CuSO+ SQf + 2fO C+ 2H2SQ (浓)CQf+ 2SQ f + 2f0o钝化常温下,铁、铝遇浓H2SQ-生可用铝槽车运输浓H2SQo4. set的检验检验sQ-的正确操作方法: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取清液滴加一C?溶液有无口色沉淀(判断有 无sQ) 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CQr S3、Ap干扰,再加BaC12溶液,有口色沉淀产生,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Q+ 2H'二二二CQf + HQ SQ 丨 + 2
20、H" =SQf+ HbQ Ag+ C r=AgCIJ. Ba' + sQ =BaSQjo深度思考1. 下表是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浓硫酸稀硫酸物理性质加水放岀大量热无明显变化观状态油状液体液态密度P 浓 HSQ> P 稀 HLSQ化学性质铁片无明显变化(钝化)铁片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铜片(加热)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不反应白纸变黑无明显变化胆矶蓝色变口胆矶溶解形成蓝色溶液2将64g铜箔加入到盛有含2molH2SQ的浓HLSQ试管中加热。(1)铜箔能否完全溶解?请解释原因。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硝酸钠晶体,铜箔表面又有气泡冒岀,其原因为答
21、案(1)不能,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2SQ变为稀fSQ,反应停止。(2)H +与NQ又能氧化铜片,发生反应3CU+ 2NQ + 8H" =3Ctf + 2NQf + 4H. Q递进题组思维建模总结升华题组一硫酸的性质及应用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铁槽车,结果发生了爆炸。下列对引起爆炸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 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铁与水(常温下)反应产生的氧化物爆炸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空气中遇明火而爆炸答案D解析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用水冲洗,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
22、限,遇到吸烟时的明火发生爆炸,D项正确。2以下每个选项中的两组物质都能反应,且能放出同一种气体的是A.铜与稀硫酸,铜与浓硫酸B.铁与稀硫酸,铁与浓硫酸C硫化钠与稀硫酸,亚硫酸钠与稀硫酸D.硫化钠与稀硫酸,硫化钠与稀盐酸答案D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A项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氢气,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B项错误;硫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硫化氢,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C项错误。3.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催化作用,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锌和稀HzSQ制H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
23、4)实验室用乙醇和冰醋酸制取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的水解纤维素的水解浓硫酸与铜的反应浓硫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后来又变黑答案(1)® (2)(3)(5)(8)r I得分技巧)及它们的应用,特别1.浓流酸的性质及应用熟记浓硫酸的五大性质(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酸性和难挥发性 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重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2. 理清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的区别(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物质中游离的水,可用作干燥剂。(2)脱水性:浓硫酸可将有机物中的H 0以2 : 1比例脱去。3 注意“量变”引起的“质变" 在理解浓硫酸与铜.锌、铁.铝以及与碳、硫等反应时,我们要动态
24、地看待反应过程,例如 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中,开始是浓硫酸,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题组二sO的检验4用下而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最严密的是2-稀硝酸BdCL溶液宀A.检验试液中的SO :试液无沉淀口色沉淀二足量稀盐酸BaCI .溶液B.检验试液中的SO :试液> 无沉淀> 口色沉淀C. 检验试液中的厂:试液一理深黄色溶液淀粉溶液深黄色溶液D. 检验试液中的COr:试液足一一2° 2 口色沉淀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答案B解析A选项中先加入稀硝酸,如果溶液中没有SO,而存在SOr>硝酸可能将sen氧化成sO丨
25、,最终也会岀现口色沉淀,A选项错误;B选项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排除sO Fs Ag+等离子的干扰,然后加入BaC12溶液产生0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Of, B选项正确;如果溶液中存在I I -具有还原性,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溶液显蓝色,但 是C选项中最终溶液没有变蓝色,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如果存在SO丨,也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故D选项错误。5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L、SOH2SO、nHT)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加热时放岀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12溶液,产生的口
26、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A. BrB SO C H2SOD. NHfSQ,因fSO不稳定,答案B 解析加热时放岀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分解产生的SO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碱加热后,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NH产生,说 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lo加入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再加BaC12有口色不溶于稀HX0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C4,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SO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sOfoI易错警示I -sOi检验的易错点1 只加可溶性锁盐,不酸化 误将CCT、P0、S (0等干扰离子判
27、断成S&O因上述离子会产生BaCO. Bsb (P04) 2、BaSO 口色沉淀。2.误将Ag7 P屮判断成SOSO。其错误是未注意溶液中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12溶液,再加稀盐酸有口色沉淀便断定含不含SOf,而含Ag或Pb?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g+ CI二二二AgC叮(口色),Pb'* + 2C二二二PbCb J (口色)。3.误将sO判断成s0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Ba (NQ)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Ofo该错误是未注意NO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中发生反应:B屮 + sO二二二BaSOj (白色),3BaS0+ 21+ 2NQ=3BaSOj (口色
28、)+ 2NOT+ H2Q考点三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町知识梳理夯实哇础_突破疑曜1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4阻£腰单服或钱化物盐输质玉別so、SO是酸性氧化物,"SO、HSO是酸,物质的类别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性质。相同价 态的不同含硫化合物间是通过酸碱反应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如:S0 H20NaOH 溶液NaHSO 稀 0Z疋°稀HSO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2 丄Q (不如:H2S 口、 足)QSQS03H2SNa2S0H2S+ HbSQ (浓)S升高2价J+ S降低2价Qf + 2H20递进题组思维建模
29、总结升华3. 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bS、S和SO、SQ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 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硫元素HbS 足量?SO一仝 SO>SC4° 厶 SQ一SO>HbSQ题组一物质推断与性质应用1.右图表75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 气体,B和C的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 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 1 _ 1将 5mL0. lOmol L
30、 的 E 溶液与 lOmLO. lOmol L 的 NaOH 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后溶液的pH7(填“大于"S “小于”或“等于”),理由是小”),理由是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 (填“增大”、“不变”或“减答案(1)S + H2 二二二二H2S(2)H 2SQ+ 2H2S二=3S! + 3H20C + 2fSQ(浓)二h二二CQ? + 2SQ f + 2f0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HSQ+ 2QH二二二SO-+ 2H0大于NazSQ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增大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使sQ-水解程度增大,因而pH增大解析常见的固体单质除了金属之外还有B、C Si.
31、 P、S. 12,而能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气体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确化合物的只有C、So由A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 定A是单质硫,因为SQ和S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恰为4: 5,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化合物E应为H2SQo将5niL0 lOmol- L的E (WSQ)溶液与lOmLO. lOmol-L的NaQH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NstSQ溶液;由于SQ-+HQHSQ + QH,所以溶液显碱性。根据水解的特点可知加热溶液可以促进水解。题组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实验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Q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澈硫醴T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
32、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B、;装置B中发生反答案(1)蒸锚烧瓶NatSQ +H2SQ (浓)二二二 NSQ + SQf+ H2Q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5SQ + 2MnQ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氧化性(2) 实验过程中,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Q具有的性质是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Q与品红反应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2HbQ二二二2Mn + 5SQ 丨+(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4) NaQH(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带有支管,因此是蒸馆烧瓶
33、(注意与圆底烧瓶的区别)。性,由于SQ中S的价态处于中间价态,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所以通过酸性KMnQ溶液时被氧化,酸性KMnQ溶液被还原,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通过NatS溶液时,SQ体现氧化性,发生归中反应,生成单质硫,可看到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3)SQ 2漂口品红是可逆的,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会恢复为红色。 吸收酸性气体SQ应使用碱性溶液,如NaQH溶液。3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制备方法如下:方法一(1)浓硫酸试剂瓶上适合贴上的标签是(填序号)°BCD甲同学取6. 4g铜片和lOmLlSmo卜Lj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
34、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 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灰口色沉淀。甲同学为了验证其中 灰口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灰口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镭水,边加边搅拌。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所得灰口色固体的化学式为(3) 乙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 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而消失。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 答) 直到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乙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试管中还 有硫酸剩余。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方法二(4)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
35、 022CuQ CuOH2SQ二二二CuSCr HbOo对比甲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方法三(5) 丁同学取一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BD(2)灰口色物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CuSQ(3) S + 2H2SQ(浓)二二2二3SQf + 2H20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溶液由浓变 稀,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4)产生等量的硫酸铜,消耗的硫酸更少不产生有毒气体SQ(5)H 2S0+ Cu+ HO二二二CuS 研 2H2Q解析(1)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选B Db(2) 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在试管底部
36、看到的灰口色沉淀是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的无水硫 酸铜。(3) 反应中生成的淡黄色固体是硫,持续加热,硫被浓硫酸氧化。(4) 丙同学用fSQ的量少,且没有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产生。稀硫酸提供氢离子。(5) 铜片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铜离子,过氧化氢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水,题组三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重要物质的制备4. (2014 海南,17)硫代硫酸钠(NazSQ)可用做分析试剂及糅革的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2NatS+ NatCG+ 4S0二二二3NdSQ+ CO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中试剂为 (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3)d中的试剂为(4) 实验中要控制SQ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岀两条)。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SQ不能过暈:,原因是答案(DSQ亍+ 2戌二二二SQf + HQ或HSQ +氏二二二SQf+ H2Q硫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硫NaQH溶液(4) 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等)(5) 若SQ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解析 根据装置图可知,最左侧装置是制备SQ,中间装置用来制备硫代硫酸钠(Nd2$Q),右侧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SQ)。(1) b用来制备SQ,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小结练习(2)》听评课记录5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题人教版新课标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7.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听评课记录
- 财务人员保密协议书范本
- 宿迁商务楼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购房按揭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影演员主演合约中的票房分成及收益分配合同
- GB/T 29361-2012电子物证文件一致性检验规程
- GB/T 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物业客服培训PPT幻灯片课件(PPT 61页)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工地试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