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FID物与物沟通的语言RFID 寸公众来说已经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技术,从物品追溯到生产线的自动化应用,从各 种卡片的识别到未来商店的货物自动识别, RFID 将在我们身边建起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 以让物与物之间相互通话,而与许多新兴技术的结合,使 RFID 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进入2007年,RFID技术对公众来说已并非一项遥不可及的技术,不论 是已经换发了数亿张的居民二代身份证, 还是日常使用的公交卡、 饭卡、借书卡 等,以及在诸多领域正在铺开的应用,RFID技术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许再过一年, 我们还会习惯在超市买菜时查看一下食品的来源, 或者朋友聚会时验 证一下白酒的真伪, 再或者
2、感受一下使用电子门票便捷观看奥运赛事等新的生活 方式和体验。正是由于RFID技术具有非人工干预、自动识别的特点,所以它给 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RFID 发展现状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典、瑞士及南 非等国家目前均已有较为成熟且先进的 RFID系统,如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 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文档追踪 /图书管理、身份标识、移动车辆的自动 识别、运动计时、身份认证、智能交通、网络家电控制、门禁控制 / 电子门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都已经或正在投入实际应用。其中,近距离RFID系统主要使用125KHZ 13.56MHz等LF和HF频段,技
3、术最为成熟;远距离RFID 系统主要使用 433MHz 860MHz-960MHZ等 UHF频段,以及 2.45GHz、5.8GHz等 微波频段,技术处于发展期。而在中国,除了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之外,主要 应用是在近距离125KHZ和13.56MHz等频段的非接触IC卡方面,特别是第二代 公民身份证和学生证铁路优惠卡等量大面广的实际领域。 此外,中国众多的制造 企业在沃尔玛等商家的推动下,也需要尽快完成条码到RFID电子标签的过渡。结合RFID技术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就可以开拓出更广泛的应用市 场,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各国的研究人员也在做 着各种努力,包括标
4、准、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由美国、德国、意大利、中国、 韩国等近 20家研究机构在 EPCGlobal 框架之外于 2007年 3月成立了 The Global RF Lab Alliance (GRFLA) ,目的是促进各实验室间的人员、技术和思想的交流 与合作,推动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以及更多的领域中成功应用。目前中国的 成员有两家,一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二是香港科技大学。GRFLA寸RFID技术发展的设想如下:随着生物特征识别( Biometrics )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 技术 的兴起,促成了一些集成多种功能的RFID应用,比如集成指纹、虹膜等身份信息的机器可读旅
5、行证件( MRT,D Machine Readable Traveling Document ,又称 电子护照),或集成微传感器的电子标签传感器等 ; 利用电子标签上存储物品的 形状、大小以及空间位置等信息, 可以帮助机器人系统进行定位导航, 进一步提 高机器人自主行为能力,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 使得用电子标签对物品进行精确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产生, 如高价值资产管理、 危险品 跟踪、食品安全追溯等 ; 在手机支付解决了移动通信运营商和银行间的结算问题 之后,也将促进NFC技术和产品的大规模推广;有源电子标签还有待突破集成 化、模块化等问题,但是其在通信距离方面的优势也将
6、使其大有可为,特别是 RFID技术与卫星定位及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组成的无线传感 网络可以应用于室内定位和未知环境探测等方面。RFID 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Biometrics )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 针对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 人类本身固有的生理特性 (如指纹、人脸、虹膜等 )或行为特征 (如笔迹、声音、 步态等 )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由于其具有唯一性、防伪性能好、不易伪 造或被盗、 随身" 携带" 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目前己经成为身份识别的重要手 段。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特
7、征识别技术中的一种,自 20世纪 90年代起获得 了较大发展, 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互功能, 对被验证者的侵犯最少, 被认为是最 易接受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领域,RFID和Biometrics二项技术均有着 广泛应用,如二代身份证、电子护照等。然而, Biometrics 只能验证"是不是那 个人",RFID只能验证"是不是具有那种权限",将两种技术结合,则可以解决" 是否是合法的持卡人在操作合法的指令 "这类较为复杂的逻辑问题。实现双重认证。 此方法属RFID非接触式、高加密性也使个人隐私得到了较好RFID和人脸识别的智能终将R
8、FID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的双重认证方法,采取以 RFID电子 标签的UID作为索引,链接持卡人的面部信息方式。在认证过程中,首先认证卡 号是否合法注册, 通过后再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的流程, 于在线系统方法,适用于网络操作 ; 同时充分发挥了 和人脸识别易于接受的特点, 使用时更加安全、 便捷, 的保护。以银行ATM机和图书馆借/还书为背景的基于 端就是这样一个应用方向。RFID 与机器人定位技术在物联网的概念中,RFID电子标签用来标识每一件商品。在生活中,RFID 同样可以用来标识家中每一件家具电器以及每一本重要证件和图书。 当家用机器 人更加普及的时候,RFID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据
9、相关报道,两家德国公司研发出一种电子地毯,RFID标签以网格状埋在地毯背面。使用一种携带 RFID读写器和网格地图的机器人可以通过无线传输 来标记地毯背面的标签的位置, 使它能够打扫到每一寸地面。 如果前面有东西挡 住了机器人的清扫路线,它就会记住没有清扫的这一区域的传感器ID,之后再回来打理。 日本几家公司也正在福冈的一家商场内测试一种导购机器人。 这种带 有RFID读写器的机器人不仅能为顾客提供商品信息咨询,还可以根据顾客的喜 好为其导游。 只要在机器人的屏幕上选择感兴趣的商品种类, 机器人就可以通过 读取存储在地下的五千枚RFID标签,自动安排合理的路线引领到那些商品的销 售区域。这些新
10、闻都涉及了 RFID的另一类应用,即用来标识某个空间内的地理坐 标及物品属性。 举例来说,人们经常会遇到在一栋从未到过的建筑内失去方向的 情形。而新的智能建筑在地板、墙面、管线内都预埋了电子标签,并根据标签所 在位置绘制了地图。当我们来到这栋建筑时,随身携带的带有阅读功能的手机、 PDA甚至是手表在进门时就下载了该建筑的地图。这样,无论我们想找电梯、楼 道,还是某间办公室, 甚至是维修某条管道, 都可以通过该地图轻松地指引方向, 找到目标。山东金侨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已经生产出内嵌电子标签的防静电地板, 海尔公司和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开发的机器人样机也已经完成。 用不了多久, 我 们就能感受到这类应
11、用带来的便利。RFID 与视觉监控技术RFID 技术能实现对车辆自动收费管理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新一代监控技术智能视觉监控技术。它 和以往监控技术有本质的区别, 其主要特征是采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 在几乎不 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 通过对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来对动态场 景中的目标进行定位、 识别和跟踪,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 从而 做到既能完成日常管理又能在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及时做出反应。然而,智能视觉监控所使用的模式识别方法却不能满足多种复杂场合的 应用。如当监控对象密集时, 使用模式识别的监控方式已经不能起到对特定监控 对象识别实时监控的要求。面对在要求对监控
12、对象进行定位、行迹跟踪和复现、 数量统计、运动速度估算、运动趋势估计、流量疏导等方面的需求,和减少智能 视频监控系统处理的视频数据量等要求,利用RFID技术与视觉监控技术相结合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使用电子标签数据作为视频数据的时间戳, 可以提高视频监 控的智能化,减少无效视频处理量。同时利用RFID技术可以批量、快速和非接触式读取的特性, 新系统尤其适用于对大批量监控对象的定位、 跟踪,对监控对 象的行为特性分析等。将RFID技术应用到视觉监控中,首先需要让 RFID读写器与监控用的摄 像机作用区域重叠,并一一对应。通过 RFID读写器读取进入监控区域的监控对 象所携带的电子标签编号、 记录获
13、取到编号的时间, 而读取到这些编号的所有读 写器都要与本读写器对应的摄像机等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和应用, 通过读取到的标 签的编号、数量、时间等信息对监控对象的行动特性进行判定,尤其通过 RFID 标签作为监控视频数据的时间标签, 可以有效缩短搜索特定监控对象所需要处理 的视频流。特别是,在复杂的天气、密集的监控环境下,RFID受到的影响远小于视觉监控的影响。将RFID技术应用到视觉监控中,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符 合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RFID与NFC技术电子标签中的芯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由诺基亚、索 尼等著名厂商
14、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 不久前, 由多家公司、 大学和用户共同 成立了泛欧联盟,旨在开发NFC的开放式架构,并推动其在手机中的应用。这项 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 线通信技术,发展态势相当迅速。与RFID不同的是,NFC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的特点,工作于 13.56MHz 频率范围,作用距离10厘米左右。NFC技术在ISO 18092、ECMA340和ETSI TS 102 190框架下推动标准化,同时也兼容应用广泛的 ISO 14443 Type-A、B以及 Felica 标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基础架构。NFC芯片装在手机上,手机就可以实现小额电
15、子支付和读取其他NFC殳备或标签的信息。因此NFC被诺基亚称为手机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iication )。诺基亚副总裁及新兴事业部总监 Dieter May表示,预计到2010 年,全球有38疝机都将内建NFC功能。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 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通过NFC电脑、数码相机、手机、PDA等多个设备之间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实 现数据交换和服务。目前NFC的相关应用服务可分三大类:小额付款、分享和服务。"小额付 款"包括各种小额消费、票务、交通运输等 ; " 分享"是指使用者能更加方便与朋 友交换音乐、图片等信息 ; "服务"则是指提供下载服务,例如下载折价券或付费 音乐到手机中存储。3月13日,上海正式推出了 NFC移动认证业务。执法人员 只需持定制防伪应用的NFC手机,即可随时随地读取烟花爆竹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保密合同
- 承包人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高品质内墙抹灰装饰工程承包合同4篇
- 2025版内蒙古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服务合同4篇
- 2025版牛羊肉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回迁房买卖合同标准样本(产权互换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工班组承包节能减排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设备租赁融资借款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公务车辆私人使用管理与责任协议书3篇
-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二)
- 售后工程师述职报告
- 绿化养护难点要点分析及技术措施
- 2024年河北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车位款抵扣工程款合同
-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
- 高中综评项目活动设计范文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2023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2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