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伤寒论》法治疗“非典”的刍议_第1页
用《伤寒论》法治疗“非典”的刍议_第2页
用《伤寒论》法治疗“非典”的刍议_第3页
用《伤寒论》法治疗“非典”的刍议_第4页
用《伤寒论》法治疗“非典”的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典专论】应用伤寒论法治疗“非典”的刍议杨麦青(辽宁省对外贸易总公司医院,辽宁沈阳116001关键词:伤寒论;非典型肺炎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23250(20030720033203On the T 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R espiratory Syndrome mith the methods from Shan H an LunY ANG Mai2qing汉张仲景著伤寒论,1700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伤寒为外感时令流行病,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即今之急性传染病之总称,“非典”应涵盖其中。自晋以来,历代医家莫不遵为规

2、范,且均有所发挥,其云伤寒方:“施之于人,其效若神”。今临“非典”大疫,举国同心,和衷共济,正宜救死扶伤,不应束之高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伤寒论是一部临床病理生理学。其六经传经规律,涵盖机体的基本病理过程,即指不同器官、系统许多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炎症、发热、微循环障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水肿、缺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乃至各系统、器官出现的一些常见的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如心血管系统的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的呼吸衰竭,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伤寒论是从临证观察症状连锁的关联关系,通过方证反馈找出了机体基本病理过程的变化规律以及系统间病理生理变化的相关性,

3、亦即六经传经过程。由于微生物因子种属、数量与流行期间毒力差异,作用于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情况、易感性、敏感性增高程度、传播途径、入侵部位、季节因素等不同,机体以不同反应形式发病。或为阳证,或为由阳入阴,或为直中,这些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都被概括于伤寒论中。40年来笔者与诸同道既往曾用伤寒论法,中西医结合抢救麻疹肺炎、小儿重症肺炎、暴发中毒型菌痢、流行性出血热等热性病,皆获得其不同传经规律。今从报道中获知“非典”的一些症状、体征、病程与病型演进,从中推导出其主要传经规律,拟请参与治疗“非典”的中西医同道与伤寒学界共同探讨,不当之处,敬希指正。致病性冠状病毒侵入呼吸道,引起肺实质性改变,若毒力较轻

4、,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程初起,则止于轻型。1轻型属太阳表证或太阳少阳并病,症状多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肢节烦痛,方用:111柴胡桂枝汤,解表去邪桂枝15g,黄芩10g,人参10g,甘草10g,白芍15g,柴胡20g,清夏10g,生姜15g,大枣6枚。用1000 cc水煎成45O cc去滓,每服150cc,日3服。若兼咳重,有痰,胸闷,方用:112柴陷汤(即小柴胡场、小陷胸汤合方涤痰除结柴胡20g,黄芩15g,人参15g,清夏15g,甘草15g,生姜10g,大枣6枚,黄连15g,糖栝楼25g,煎法、用量同前。若兼热重,舌苔黄厚、谵语,为热入阳明,方用:113大柴胡汤涤除热滞柴胡30g,黄

5、芩15g,白芍15g,清夏10g,生姜10g,炒枳实15g,大枣7枚,生大黄10g,煎法用量同前。若转胃肠型,出现心下痞,下利,腹中雷鸣,干呕时,方用:114甘草泻心汤消痞满和脾胃。甘草20g,黄芩10g,干姜10g,人参15g,清夏10g,黄连15g,大枣7枚,煎法用量同前。若表症未解,方用:115桂技人参汤温中解表桂枝20g,甘草15g,白术15g,人参15g,干姜10g,煎法用量同前。页315第总(332003年第9卷第7期20031V ol.9.N o.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 edicine in T raditional Chine

6、se M edicine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经基本路线图2重型病毒毒力强,里热甚炽,转属阳明、三阳合病。证见:口燥、咽干、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方用:211白虎汤清阳明热知母40g ,生石膏60g ,甘草15g ,粳米30g ,用1000cc 水煎成去滓450cc ,每服150cc ,日3服,若兼外证,骨节烦痛者,方用:212白虎加桂枝汤上方加桂枝20g ,煎法用量同前。若口燥渴不解,方用:页415第总(4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 edicine in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03年第9卷第7期

7、213白虎加人参汤存津液上白虎汤方加人参15g,煎法,用量同前。若少阳热化,发热持续,有嗜睡,心衰前期症状用四逆散,方用:214四逆散枳实15g,甘草15g,柴胡25g,白芍20g,煎法用量同前。3危重型病毒毒力极强,由太阳、阳明传入成大结胸证。病见:毒气内陷,膈内剧痛,短气燥烦,心下有石硬,为呼吸窘迫综合症,方用:311大陷胸汤除水结胸胁大黄20g,芒硝10g,甘遂末115g,用水600cc先煎大黄取200cc去滓内芒硝二沸加甘遂末,温服100cc得快利,止后服。兼瘀血发狂者,方用:上方加水蛭10g。312逐瘀血若少腹热结见蓄血证有肾功受损者,方用:313桃核承气汤下热散血。桃仁30g,大黄

8、20g,桂枝15g,甘草10g,芒硝10g,以水700cc煮4味,煎取300cc去滓,内芒硝,每服100cc,日3服。若病程长,或机体抵抗力弱,迅即直中少阴者,每出现四肢沉重,手足厥逆,脉微细,但欲寐等心力衰竭状,方用:314真武汤加人参温经复阳茯苓30g,白芍30g,白术25g,生姜15g,附子15g,人参15g,用水1000cc煮成450cc去滓,每服用150cc温服,日3服。4恢复期“非典”后期仍有肺燥津干,气不足者,方用: 411麦门冬汤麦门冬30g,清夏10g,人参15g,甘草15g,粳米30g,大枣10枚,煎法用量同前。若虚烦少气,余热未尽者,方用:412竹叶石膏汤竹叶20g,生石

9、膏30g,麦门冬30g,人参15g,甘草15g,粳米30g,用量同前。如能正确运用伤寒论诸方,将能对轻型缩短病程,对重型可切断向危重病情发展,对危重型及时抢救或可力挽危亡。应用伤寒论法对降低“非典”病死率,保障人民生命建康,减少国家财政开支,弘扬传统医学优势以及为世界医学之发展,必将能做出重要贡献。(仅供伤寒、温病学界及战斗在非典一线中西医同道临床应用参考(上接第32页“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脏象论。胆是奇恒之府中的一府,今取其一配属五脏五腑,使其成为“五六”之数以应“五运六气”之天地常数。由十脏变为十一脏,胆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

10、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本输。五脏六腑十一脏不成对称,胆的进入,使原先五脏五腑的工整性被打破。原先与肝相配的三焦被胆所取代,三焦成为无藏象配属的孤府。为了解决这一缺憾,从三焦的功能出发,三焦为决渎之官,主水道,与膀胱关系密切;又由于肾主膀胱,因而肾便担负起了一脏配属两腑的功能。灵枢本输称此为:“肾将两藏。”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213古天文历法对中医经络学说的影响中医经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是逐步由简至繁,并非一蹴而成,同样受到古天文历数的影响。陈步论经络(大自然探索1983,(2:1242134论述了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记载就有四经、五经、六经、奇经八脉、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等多种模型。其中每一种模型都是天人合一,人副天数先验的历法框架对人体经络现象的归类和思辨。仅就经典的六经十二脉而言,它完全是建立在六爻历的六节或六气(三阴三阳十二月或十二支的天文历法基础之上的思辨框架。十二经脉的循行排列顺序并不是以严格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为基础,而是人为的与历法的天文历数相比附,因而就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流派。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来源于天文历数,故中医学从诊断到治疗整个理法方药无不深深烙下历法的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