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对比阅读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1.gif)
![陋室铭对比阅读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2.gif)
![陋室铭对比阅读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3.gif)
![陋室铭对比阅读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4.gif)
![陋室铭对比阅读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e7c16060-341f-4d1f-8a54-c24a4e8e9f4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陋室铭1、写作手法:马说:托物寓意 陋室铭:托物言志2、作者的情感或追求: 马说:表达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鞭挞。陋室铭:表达诗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豁达胸襟。3、断句练习:(只划一处)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调/素琴,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第一组:空前绝后式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栎之 )2)(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4)(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5)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6)( 南阳诸葛庐 ),西蜀
2、子云亭第二组:理解性填空1)表现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用排比句写出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全文的主旨句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陋室铭中统领全文的句子(主旨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7)表现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9)文中以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第三
3、组:应用型填空1)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栎之间 。3)谈到平凡中见伟大,人们常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令我们想起陋室铭中的: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4)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国庆长假让人们暂时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这种欣喜之情可以用陋室铭中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来表达。7、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显露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饲养3)其真无马邪 其,同“岂”,难道8、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1)策之不以其道 2)执策而临之 3)有仙则名 4)斯是陋室9、翻译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何陋之有9、“说”和“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的含文体标志的文言文题目:序,记,赋10、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傲岸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
5、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的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作者有点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13、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吗?21世纪的社会,人才济济,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这个问题?14、积累有关“马”的成语和诗词名句。陋室铭对比阅读(一)、(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6、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以: 期: 劳: 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答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以:以此 期:期望 劳:使.劳累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醉了之后就回家,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里聊天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来来往往的人没有平民.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答:表现了作
8、者清闲自在,不贪慕荣利,安贫乐道.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短文从思想内容到表现手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面从两文的层次结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结构上,两文开头都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从别的事物着笔,引出主旨,转入正题。陋室铭开头两句设两个比喻,引出第三句,以山水引出陋室。爱莲说开头第一句泛写“水陆草木之花”,再特举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两文开头以宾衬主,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除此之外,两文都从多方面对所描写的事物作了细致而传神的描绘。陋室铭从室外景色、朋友交往和思想情趣等三个方面刻画了陋室主人的胸襟、气度,由表及里。爱莲说从七个角度描写莲的可
9、爱之处,比喻君子的品格。 两文结尾同样含蓄隽永。陋室铭引证典故得出“何陋之有”的结论。爱莲说结尾对菊、牡丹、莲花三种花的不同作用进行评价,不仅肯定了莲花的品质,也点明了莲花的比喻义,表达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在思想内容上,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爱莲说表现了自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态度,都表现了作者傲岸清高的思想。 在写作特点上的共同之处是托物言志。陋室铭借陋室传达自己讲究道德修养的思想。爱莲说借莲花比喻君子洁身自好的情操。(二)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10、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玢) (1)淡笑有鸿儒
11、0; (2)花之隐逸者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无丝竹
12、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3、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1、(1)大学问家 非常有学问的人 (2)隐藏 2、C 3、没有嘈
14、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4、托物言志 对莲花的赞美5、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座右铭完成1519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5、 (刘禹锡陋室铭)【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子玉座右铭)注释: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
16、伤到自己呢? 臧:褒奖。 在涅niè贵不缁z: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行行:刚强的样子。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15解释下列加点短语。(2分)惟吾德馨 ( ) 无案牍之劳形(
17、 )往来无白丁( ) 行之苟有恒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8、160;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19、; 17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2分)
21、160; 18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2分)
22、; 19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
23、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 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
24、情趣,但同时也应该摒弃 的落后思想。(2分).答案一。15 品德高尚。 &
25、#160; 使身体劳累。 没有学问的人(或知识浅薄的人)。 如果能坚持(有恒心)。16(1)苔藓痕迹碧绿,长到了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了竹帘里。(2)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共4分,每句2分。略有欠缺的可以不扣分)17在涅贵不缁(2分。答成“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的建议不扣分。自己概括不得分)18参考:“无说己之长”,“隐心而后动”,“守愚圣所臧”,“暧暧内含光”,“慎言节饮食”。(共2分。答出1句给1分,得满2分为止。有偏差的可以考虑给1分)19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孤芳自赏、清高孤
26、傲。三陋室铭论语(节选)比较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 &
27、#160;
28、 。3用【甲】文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甲】文作者 和【乙】文的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案答:1(1)出名(或:著名)(2)品德高尚 &
29、#160;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刘禹锡 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 安一阅读马说,完成1317题。(共22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3、解释句
30、中划线的词语。(8分)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安求其能千里也( ) 执策而临之(
31、160; )或尽粟一石( ) 且欲与常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 ) 食之不能尽其材(
32、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8分)(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3、#160; &
34、#160; (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5、0; (3)是
36、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7、160; 、
38、 、 16、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渴望?(2分)
39、; 17、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
40、明理由。答案13、(1)喂养(2)等同(一样)(3)怎么(4)马鞭(5)有时(6)尚且(7)并列而死(8)同“才”,才能。14、翻译:(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马之千里”解释语序不当扣1分,“或”、“尽”等关键词未正确解释扣1分。(2)、所以即使有名马(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拿“千里马”来称呼它。(3)、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就显现不出来。(4)、驱使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发挥日行千里的能力,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15、策马、食马。(2分。每个1分。如答“策之”、“食之”也可。
41、)16、围绕作者良好的愿望作答。如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也可从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方面回答。(2分。意对即可。)17、答:此题为开放题。问而后答,一锤定音;用问号,发人深省。 (二)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42、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比:副词,接连地。 还:通“环”,环绕。 朝:早晨。 一旦:一天。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才美不外见。 见:_
43、0; 2)执策而临之。 临: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 (4)去而顾之。 顾: _8翻译选文中划“_”的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9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 10、理解填空。(3分)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的 的心理。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5分)_ 7、(1)见,通“
44、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8、. (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 10、“名人效应”的盲目崇拜。11、. 联系“伯乐”、“马”(1),“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2)如:好处是:如同千里马有了伯乐才能被人们所重视一样,好的产品通过名人的宣传,才能广而告之,坏处是名人宣传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千里马”,容易误导消费者。 三、【导读】龙说又名杂说一(马说有杂说四),是与马说同一时期的作品。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探讨了人才与识别人才者之间的
45、关系。同样的,龙说一文,以龙喻圣明的君主,以云喻贤臣(人才),借“龙嘘气成云”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龙说韩愈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注释】嘘气:吹气。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灵:神灵、灵异。茫洋:此处通“徜徉”,自由自在往来。玄间:青天。薄:通“迫”,靠近。伏:遮蔽。水:降雨
46、,滋润。易:指易经,古代典籍。【思考】1 文中铺叙龙之灵的句子是哪些?2 概括出至少两点该文与马说在论述方法上的相同之处。3联系马说,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人才与伯乐之间关系的看法。答案:1“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2第一点,都是借古代故事传说来论述;第二点,都是以比喻来论述。3人才与伯乐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人才与就没有伯乐,没有伯乐也就无所谓人才。同时,伯乐和人才是会相互吸引的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47、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林琴南孝廉纾(
48、sh):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亟:急忙。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呼备:叫人准备。赍(j):携带。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49、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从师读( ) 以袜实米( )负以致师(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
50、0; 19.通“饲”,喂养(喂) 鞭打(驾驭) 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面对 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23.跟从(跟) 装满(装) 背(背着) 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51、?”) 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甲】一匹高头大马被从交易市场牵回了家。主人对所养的牲畜向来赏罚分明,按贡献大小分配粮草。于是,主人让大家来评议评议新来的马。驴子和骡子低头不语,显出谦恭的神态。“我看是匹好马,”一匹老母马说,“是匹千里马的胚子。”驴子和骡子依然沉默。等到主人靠近了,驴子才凑上前去低声说道:“老母马和新来的是亲戚,我怕当面说了伤和气。”主人笑笑说:“我知道你是碍于面子,没关系的,工作需要嘛。”驴子这才正儿八经说开了:“主人,你看那新来的,哪有新来的样子?头昂得高过主
52、人您了,再看它那对前蹄,总是不时地乱踢一通,这是对主人您早就心存不满了,不是吗?”主人正犹豫着,驴子又说:“奴才虽然不才,但奴才能连续拉磨七七四十九天不歇脚,他能吗?一看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货。”“那是,是好是赖拉出来遛遛!”沉默许久的骡子也在一旁帮腔。为了验证驴子的话,主人安排马在磨坊拉了三年的磨,说是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后来又调马去驮东西、犁地,说是要从最基层做起。五年后,马没了光亮的皮毛,两眼也暗淡了下来。主人叹了一口气道:“还是驴子看得准啊!”然后沮丧地把马宰了。好马之死(【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3、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甲】文中“不才”的意思是 ;“沮丧”的意思是 ;【乙】文中的“食”出现了多次,但意思和用法不同,“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食”的意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三角形2.5 全等三角形第5课时 SSS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草房子》说课稿 鄂教版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4 楞次定律说课稿 教科版选修3-2
- 2025深圳市途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租赁合同
- 2025地区代理合同样式详细版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7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02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个人消防安装合同范例
- 俄罗斯电梯采购合同范例
- 一人出资一人出力合伙协议范本完整版
-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
- 施工工法的编写与申报(完整版)
- 歇后语大全500条
- 2024年北京法院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浙江省农发集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慢性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与调理方法
- 杏花乡卫生院岗位说明样本
- 《白蛇缘起》赏析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