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侧面积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圆柱的侧面积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圆柱的侧面积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圆柱的侧面积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柱的侧面积教学设计和反思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有认识圆柱,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体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加之一年级对圆柱的简单认识,所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圆柱体实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哪些物体是圆柱。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从实物中直观感受圆柱侧面的特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圆柱的 "底面 " 、"侧面 " 和" 高 "。这些都是与图形有关的概念,教学侧面积。圆柱的认识学生经历了由形象 - 表象-抽象的知识建

2、构过程。在认识了圆柱后,接着探索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教材中设计了 " 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的活动,并呈现了剪商标纸的过程示意图,这样通过把圆柱侧面展开成平面的实验,再联系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总结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时,我根据学生所带的实物,设计了让学生给圆柱侧面包装的环节,激发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内心感觉到学习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思路:1.教学圆柱的认识(1)教学圆柱的认识,利用实物直观演示和操作。教师做一些圆柱模型,也可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圆柱形的物体(如纸筒、罐头

3、盒,药盒、药瓶等)。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圆柱形物体的图片做成课件或挂图,让学生找一找: "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并说明理由, 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表象。接着请学生交流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加深对圆柱认识。( 2)探究圆柱特点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中发现和总结出圆柱特征。引导学生探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了解 "圆柱是由哪几部分面组成的? " 在学生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一般学生不太容易发现并指出圆柱的高。教师可出示高、 矮不同的两个圆柱, 提问: " 哪个圆柱高,哪个矮?想一想,

4、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 学生思考得出: 圆柱的高矮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从而揭示圆柱高的含义。教师通过教具或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既可以在圆柱的内部表示出来,也可以在圆柱的侧面上表示出来。学生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后,应让学生结合立体图形认识圆柱图形的底面、侧面和高。第二, 深入对圆柱各部分的探究。如 "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各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动手操作, 发现。如,学生发现圆柱上、下底面是大小一样的两个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 " 你怎么证明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

5、法进行探索,学生可能会把两个圆剪下来比较;也可能把圆柱的一个底面画下来,再把另一个底面放在画好的圆上,看是否重合;还可能量出它们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比较。侧面是什么面?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觉侧面是一个曲面。高可用多媒体演示,使学生理解高既可以在圆柱的内部,也可以在圆柱的侧面表示出来,有无数条。2.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让学生看物体,先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二是沿高剪下并展开圆柱的侧面加以认识;三是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观察思考 " 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与圆柱的什么有关系? " 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出长方形纸的长等

6、于圆柱体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纸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从而探索推导出圆柱侧面积公式。 此时顺势提出 "议一议 "的问题: " 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 "学生就能迎刃而解。最后让学生思考: " 什么情况下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 这样学生通过在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逐步建立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分析:初步认识圆柱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能够辨认,并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到圆柱形物体或类似(近似)于圆柱的物体,但是对圆柱还缺乏更深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学生经历认识

7、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圆柱有无数条高,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学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数学经验:获得解决生活实际的活动经验,体验过程的快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纸及小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说出它的名字和形状。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二、认识圆柱1、让学生先观察圆柱体物品,再闭着眼睛摸一摸表面。然后交流摸的感受。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圆柱的各

8、部分名称。3、让学生拿一个圆柱形实物,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看学生指出的高的位置,进一步强调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柱里面和表面)。4、认识两个底重点在引导学生如何知道两个底的关系。学生可能说到以下方法:( 1)测量底面直径(或半径)来验证,两个底面直径(或半径)相等,两个圆大小就一样。( 2)可以用卷尺或线绳测量周长来验证。( 3)把两个底剪下来( 4)可以用圆柱体物体的一个底面描一个圆,用另一个底面比一比,如果重合,就说明两个圆大小一样。三、圆柱侧面积1、创设情境如果让你给一个圆柱的侧面包装,你怎么做?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想办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

9、发学习兴趣。2、动手操作,探究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根据手里的圆柱,实际包装一下试试。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和纸,包一包,得出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3、说一说:( 1)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与圆柱的什么有关系?(2)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4、议一议:该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呢?四、尝试应用1.同组共同测量出组内一个圆柱的周长和高。2.让同组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尝试计算出它的侧面积,并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设计意图: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再去解决实际问题。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 题。先让学生读题,并判断用哪张纸比较合适

10、。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2、练一练第2 题。让学生自己计算罐头盒包装纸的面积,然后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六、课堂小结你知道了什么?谈一谈感受。七、课堂作业练一练第 3 题。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 d=8cm h=6cm ( 2) r=3m h=1.5m第二部分:课后反思生成 1:探索两个底的关系。教师预设:学生可能说到以下方法:( 1)测量底面直径(或半径)来验证,两个底面直径(或半径)相等,两个圆大小就一样。( 2)可以用卷尺或线绳测量周长来验证。( 3)把两个底剪下来。( 4)可以用圆柱体物体的一个底面描一个圆,用另一个底面比一比,如果重合,就说明两个圆大小一样。学生

11、生成:其一,预设的第二种方法,学生没有说出,但学生吴铮(学生认为是中下等学生)却间接的说出用滚动法测出两个底面的周长是否相等来验证两个底是否大小相等。其二,学生对于教师预设的这几种方法基本呈现出来。教师反思:设计这一环节的几种方法,教师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应付教案,对于学生是否能想到这些方法,没有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在实际的教学巡视中,发现学生的一些想法其实挺让我们感动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俯下身来,去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尊重他们的潜力,正如教研室的评价一样 "巡视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形式而已 "。这也提示我们, 在课堂中有时需要教师发现的眼睛, 需要

12、我们给学生相的时间、 空间,给学生说的权利,表达的愿望和机会,这才能让我们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生成 2:动手操作,探究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根据手里的圆柱(自带的圆柱型学具) ,实际包装一下试试。教师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和纸,包一包,得出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生成: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在圆柱型物体的侧面用纸包一圈,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得出侧面是一个长方形。学生杨俊(学生认为是中上等生) 带的是一个塑料的圆柱型,所以他用剪刀把这个圆柱沿侧面的高剪开,然后展开成长方形。这就是很好的现场说教,不再需要任何课件的支持。教师反思:课堂真的需要交还给学生,学生的思维真的具有很大的潜能,就看我们能不能创造这个环境和机会,有时学生的思想和做法也能给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策略。失败处:一是在动手操作,探究侧面积的计算公式环节中,思索在" 什么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