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_第1页
传染病护理学_第2页
传染病护理学_第3页
传染病护理学_第4页
传染病护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病护理学1. 感染过程的表现: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被清除2 .传染病的分类:( 1)甲类:鼠疫、霍乱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上报( 2)乙类: 肺炎、艾滋、病毒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构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城镇6 小时农村12 小时( 3)丙类: 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结膜炎、麻风病、流行和地方性伤感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发现后24 小时上报;传播途径:血液、母婴3 .病毒

2、性肝炎:按病原体:甲(HAV)、乙(HBV)、丙(HCA、丁(HDV)、戊(HEAA甲型、戊型一粪口传播,乙丙丁 :血液、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4.临床五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性肝炎、肺炎后肝硬化5 .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消化及吸收障碍有关焦虑:与隔离治疗、久治不愈,担心预后问题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胆炎刺激神经末梢引痛痒搔抓,组织受压有关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护理措施:( 1)隔离:甲戊消化道隔离3-4周,其他三型要进行血液、体液隔离,物品专人专用(2)休息:在目

3、前无特效药的治疗情况下,休息是重要措施,增加肝血流量,降低代谢率,有利于肝炎病变的恢复,出院还需休息1-3月(3)饮食:合理的营养、适量饮食,急性肝炎:给易消化,清淡,有足够热量、蛋白质,维生素c,蛋白质每日1-1.5g/kg,水果蔬菜;慢性:蛋白质,避免高热;重型:低脂、低盐、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少 0.5g/kg,(4)禁酒(5)病情观察消化道黄疸变化,出入量腹水,大小便体重,情绪。(6)对症护理6 .艾滋病(HIV) :存在病毒的位置:子宫、阴道,尿道,汗液,乳汁,血液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母婴7 .高危人群:男同性恋、静脉注射吸毒者、性乱者多次接受输血或

4、血制品治疗者8 .临床分期:可以潜伏2-10年,可短数月,长达15年,窗口期2-6(1)急性感染期:HIV感染2-4周后出现发热皮疹,乏力,头痛,畏食,恶 心,咽痛,肌肉关节痛和颈枕部淋巴结增大,3-14日症状消失。( 2)无症状感染期: 潜伏期2-10 年。( 3)全身淋巴结增大期: 除腹股沟淋巴结外,其他部门可有2 处以上淋巴结增大,直径达1cm 以上,持续3 个月以上。( 4)艾滋病期: 病毒感染9 .艾滋病护理诊断:恐惧:与疾病折磨,预后不良及缺乏社会支持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进食减少,腹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发热,感染和肿瘤导致的消耗过多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感染

5、和卡波西肉瘤有关潜在并发症:各种机会性感染(常见机率性感染咳嗽咳痰)10 .护理措施:( 1)隔离血液体液隔离,保护性隔离。(2.)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期绝对卧床休息(3)给三高,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4)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日测2-4次, 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消化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及皮肤黏膜病变表现 按医嘱正确取痰液,大便标本,(4)对症护理:高热、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皮肤护理(5)用药护理心理护理11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通常6 个月至 5 岁儿童发病率最高12 .麻疹临床表现:( 1)前驱期:从

6、发病到出疹3-5天,上感、卡他症状,发热 2-3日,口腔两侧颊黏膜近第一蘑牙处可见直径0.5-1mm 大小灰白色小点,周围红晕称黏膜斑,对早起有重要意义(2)出疹期:发病3-4日出现典型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2-5 日全身,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3.)恢复期:皮疹出齐缓解,退热,卡他减轻,13 .麻疹护理:( 1)隔离至出疹后5日,有并发症到出疹10日,接触的易感者隔离观察21 日,医务人员接触在流动空气停留30 分钟,(2)卧床休息,室内温度18-20,湿度50-60( 3)饮食给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多次服用,脱水(3)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疹变化,有无脱水酸中毒电

7、解质絮乱、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4)对症护理(5)用药护理(6)心理护理14 .手足口病:( 1)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2)传播途径:污染的手、日用品、玩具、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3)易感人群 :学龄前期儿童,3 岁以下发病最高(4)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手掌混脚掌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出现皮疹有红晕,恶心呕吐头痛;重症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等15 .伤寒:传染源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水污染和食物污染是本病重要的传播途径,可引起暴发流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是伤寒的散发流行的传播途径。( 1)临床表现: 相对缓慢,玫瑰疹,分四期: 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2)并发症:肠

8、出血2%-15、肠穿孔1%-4%、中毒性肝炎10%-50%、中毒性心肌炎( 3)治疗: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药(4)护理诊断:体温过高,营养失调,潜在并发症,(4)饮食:极期营养丰富,少量多餐,清淡流质;缓解期易消化,三高,少渣,恢复期正常饮食16 .细菌性痢疾:A群志贺菌、B群福氏菌,C群鲍氏茵,D群宋氏茵,粪口传播途径17 .确诊依据: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18 .细菌性痢疾:( 1)普通型-典型:高热畏寒,体温可达30,头痛乏力,腹痛里急后重(2)轻型:低热(3)多见2-7儿童,起病急,体温达40,严重全身毒血症状,精神萎靡,昏迷等。按临床表现分: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较多见,脑型(呼

9、吸衰竭型)最严重。19.护理诊断:体温过高,腹泻,组织灌注无效,潜在并发症20 .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性状伴随症状,饮食情况,脱水征象, 24 小时出入量,生命体征,神志,大小便21 疟疾 :疟原虫四种日疟原虫48 小时,三日疟原虫72小时,恶性疟原虫36-48 小时,卵型疟原虫。临床表现:烦躁、高热,大汗22.治疗药点:( 1)氯喹是最有效控制疟疾首选药(2)控制复发和传播伯氨喹(3)预防作用 乙胺嘧啶23 .传播途径为蚊虫叮咬,采用虫媒隔离至抗疟治疗24 .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疟原虫引起的异种蛋白反正有关疲乏:与疟疾发作或红细胞破坏导致贫血有关潜在并发症:颅脑高压症与脑水肿有

10、关黑尿热:与患者缺乏G-6-PD过敏性体质使用药有关(症状:发热,尿痛,红 细胞,血红细胞下降,贫血,寒战;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绝对卧床休息,准确记录 2 小时出入量,补充液体每日3000-4000mL保尿量1500以上)25 .肺结核:低热,盗汗,消瘦,咳嗽咳痰咯血。传染源为带菌的肺结核患者,飞沫传播。辅助检查:痰结核杆菌,胸X线常规检查,结核菌素实验化疗原 则 :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药物:异烟肼、利福平。护理诊断:遵守治疗方案无效:与对疾病认识、治疗的主动性不够、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减退致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加有关;活动无耐力:与营养不良、发热有关;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破坏严重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大量胸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