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的使用方法()_第1页
珠算的使用方法()_第2页
珠算的使用方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珠算的使用方法(一)第 1 章 珠算概述 第一节 珠算的起源与发展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数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手指拨珠,进 行运算的一门计算技术,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重要的发明 创造之一,千百年来这一技术不断扩散,传播到世界各国, 推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珠算和算盘是由我国古 代的“筹算”和“算筹”发展演变而来的。算筹是小竹棍。 用算筹 表示数和进行计算叫“筹算”。从我国最早的天文学、数学著 作周髀算经中可以知道“筹算”至少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广 泛的应用。近年我国考古学者已从秦汉古墓中发现了古代算 筹。 据史书记载,南宋时代已有珠算歌诀出现,珠算 自产生之日起发展到今, 已有 1800 多年的

2、历史。 由于 珠算所具有优越的计算功能、教育功能和启智功能,即使社 会已进入电子时代,计算工具中的传统算盘仍然具有广泛的 适用性,发挥着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 领导人十分重视珠算事业的发展。 1972 年,周恩来总理在 接见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时说: “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 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 ” 1979年,薄一波同志为 珠算 杂志题词“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一千多年以来, 在金 融贸易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用算盘和用电子计 算机并不矛盾。现在还应充分发挥算盘的功能,为我国经济建设事业服务。 ”我国的珠算及算盘, 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 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

3、发明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科学文 化遗产之一,即使在当今计算机盛行的时代,仍不失为一门 实用的科学和一项优良的计算技术。 第二节 珠算基础 知识 一、认识算盘 算盘的发明历史悠久,在长期 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各种精美的算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算盘作为一种计算工具 也不断得到改进和革新。现就算盘的结构与种类分述如下: (一)算盘的结构 算盘呈长方形, 由边(框)、梁、档、 珠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改进后的算盘又增加了清盘器、计位 点和垫脚等装置(见图 1-1 )边、梁、珠多为木质,档用细竹(或细金属条)制作。目前有以塑料、牛角、金属材 料制造边、梁、珠的算盘。边(框):

4、是算盘的四周框架,用以固定算盘的梁、框、珠各部分,它决定了算盘的大 小及形状。 梁:是连接左右两边的一条横木,将盘面 分为梁上、梁下两部分。 档:是连接上下边并穿过横 梁的细柱,用以穿连算珠并表示数位。珠:又称“算珠”或“算盘子”,梁上部分叫上珠,梁下部分叫下珠。七珠算盘 最上面的一颗叫顶珠,最下面一颗叫底珠。 清盘器: 是近年来改革新加的。它是安装在横梁下面用以使算珠离梁 的装置,其操作按钮装置在算盘上边的左端。主要用于提高 清盘的速度与质量。 垫脚:装在算盘左右两边底面,共三个。其作用是使算盘底面离开桌面,当推拉算盘下面的计算资料时,防止算珠被带动。 计位点:是在梁上做 出的计位标记,每隔

5、三档一点,主要作用是为计数与看数方 便。 (二)算盘的种类 我国目前使用的算盘大致 分为三类。 1. 圆形七珠大算盘。 这是我国的传统 算盘,算珠上二下五,又分为九至十五档等几种。这种算盘 手指拨动算珠的幅度大,使用时声音响,处于被淘汰的趋势 (见图 1-2 )2.菱珠中型算盘。这种算盘是在圆形七珠大算盘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算珠上一下四,比圆形 七珠算盘缩短了档距,减少了算珠,增加了档位,并装有清 盘装置及垫脚。它克服了圆形七形大算盘的缺点,是我国目 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算盘 (见图 1-1 )3. 菱形小算盘。这是一种上一下四(或下五)珠条形菱珠小算盘,一般档位 较多,便于手握移动。档距短,利

6、于提高速度。该种算盘目 前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有大力推广的趋势(见图1-3 ).二、打算盘的基本功 (一)握笔方法 珠算运算需 要用手拨珠,又要用手持笔书写计算结果,所以要求握笔方 法正确:一是用无名指和小指握住笔头部分,笔身横在拇指 和食指间,使拇指、食指和中指能够灵活拨珠(见图 1-4 ); 二是将笔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笔头在小指方向,笔身横 在拇指和食指之间(见图 1-5 );三是菱珠小型算盘握笔法, 将笔身横在右手拇指与食指间,笔杆上端伸出虎口,笔尖露在食指与中指之外 (见图 1-6 ).(二)正确坐姿: 打算盘的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运算的准与快。因为眼、脑、 手要并用,配合要默契,

7、动作要连贯,所以打算盘时,身要 正,腰要直,肘和腕离开桌面,头稍低,要求视线落在算盘 与练习题交界处,运算时靠视觉转移看数拨珠,不能摆头。 打算盘时肘部摆动的幅度不宜过大,手离开桌面距离大约为 0.5cm ,过低在运算中会产生带珠,过高会发生手指上下跳 动拨珠。要做到指不离档, 手指与盘面的角度, 一般为 45° 60 较好。 身体与桌沿的距离约 10cm ,算盘放在适当的位 置,并与桌边基本平行。使用算盘时,应利用算盘的边与计 算资料的行次进行运算。 这样才能加快速度, 提高运算质量。 (三)记数与看数 1、记数 算盘以算珠表示数码, 靠梁算珠表示数字,离梁算珠表示零。上珠一颗当五

8、,下珠 一颗当一。以档表示数位,计算中各档表示的数位不同,高 位在左,低位在右, 每隔一档相差 10 倍,选定个位档以后, 向左分别为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向右分别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每差一档扩大或缩小10倍。某档下珠满五,需换用上珠表示,称为“五升”;某档算珠满十,需换 用左档一颗算珠表示,称为“十进”。这种上下珠记数和进位 方法称为“五升十进制”。作加减运算时, 选定档位不得变化。 算盘中全部算珠离梁靠边称为空盘,将数码拨入空盘,使算 珠离边靠梁叫“置数”,如置 123456789 于盘上,如图 1-7 所 示。2、看数将数码置数于空盘,或将盘上的数字记录下来,都需要看数。要练习一眼能

9、看几位数字,一般开始 时分节看数,从左到右三位一节,熟练之后要能边看边打。 不要看一个数码拨一次算珠,或看完一个数后再拨算珠。看 数与拨珠要防止口中读出声音,应练成看数反映快、记数牢 而准的基本功。3、写数计算完毕,将算盘上的答案记录下来,这是珠算运算的最后一个环节。表面上看抄 写数字与计算关系不大,但一道题的正确与否,除取决于运 算拨珠是否正确外,还与抄写数字有较大关系。一是数字抄 写是否准确、清晰、整齐;二是抄写是否快捷。 在运 算过程中,要养成笔不离手的习惯,写数时,应在准的基础 上求快。要养成盯盘写数的好习惯,这就要锻炼眼睛捕捉盘 上数字的能力,当一道题计算完毕,左手握住清盘器,眼睛

10、盯盘,在确定写数位置后,一笔数就能从高位到低位很快写 完。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连同小数要一次书写完毕。只有做 到盯盘写数,并认真练习,才能达到书写数字的准与快。 (四)正确的定位与清盘 计算水平的高低,除了计算 各环节相互衔接外,主要是要提高计算效率,尽量减少一些 环节,如定位、清盘等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所占用的时间。具 体做法为:在一道题快要计算到尾数时,位数就已确定,就 应抓紧时间书写答案,当答案书写到末位数时,左手中指按下清盘器随即清盘。这样,定位、清盘就不占用计算时间,大大提高了运算的节秦和运算的效率。 使用装有清盘 器的算盘,应直接使用清盘器进行清盘。使用没有清盘器的 算盘,其清盘方法是:

11、将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拢,顺梁的两 侧从右向左迅速将上下珠排开并靠边,每次清盘要求用力适 当,动作不要重复。 三、拨珠方法 珠算拨珠法又 称指法。拨珠方法的合理、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计算的速 度与准确度。拨珠方法可分为两种 (一)三指拨珠法 为了适合算珠位置和拨动方向,使拨珠迅速,拇指、食指和 中指应有一定的分工。1、单指独拨( 1)拇指:专拨下珠靠梁;(2)食指 : 专拨下珠离梁; ( 3)中指 :专拨上珠靠梁与离梁2两指联拨 (拇指、中指联合拨珠 )为了提高拨珠速度,在熟练单指独拨的基础上,力求应用两 指联合拨珠。 ( 1)双合: 即上下珠同时靠梁 (2)双分: 即上下珠同时离梁 ( 3)双

12、上 即下珠靠梁, 上珠离梁 ( 4) 双下 即上珠靠梁,下珠离梁 2 3、41、2+4 ; 2+43.三指分工练习(1) 拇指:在四个档位上来回加 1共四次。(2)食指:在算盘是 4、4、4、4 的基础上来回减1 共四次。(3)中指:在算盘的上四个档位上来回加减 5 四次。 (4) 双合、双分:在空盘上分别加减 6、7、8、9 各八次(5) 双上、双下:盘上置数 4、4、4、4,然后分别加减 1、2、3、4 各八次。(二)两指拨珠法一般情况下使用菱珠小算盘, 用拇指、食指拨珠,称“二指法” 使用小算盘运算应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进行拨珠,中指、无 名指和小指应向掌心自然弯曲。1、单指独拨(1)拇指

13、 二指法:管下珠靠梁,有时管下珠离梁(2)食指 二指法:管下珠离梁,上珠靠梁和上珠离梁。2、两指联拨 双合(1)二指法:用拇、食指,托拨上下珠靠梁。 同档法:同一档上、下珠同时靠梁。 例:在空盘上拨入 6、7、8、9 或 17、26、36、27。 异档法:左档下珠和右档上珠同时靠梁。例:在空盘上 拨入 15 、25 、35 、45 或 20 15 、10 35 、12 25 。双分(1)同档法:用拇、食指,挑拨上下珠离梁。一是同档上珠与全部下珠同时离梁。例:9 £、8 -8、-、6 -6。二是同档上珠与部分下珠离梁。例:8 -、9 -、9 -6、8 -6、9七、7 -6。(2) 异档

14、法:一是左档全部下珠与右档上珠同时离梁。例:45 F5、35 435、25毘5、15-5、89 435 二是左档部分下珠和右档上珠同时离梁。例: 45-25、 45 -15、 45-35、 35 -15、 35 15、96-15。双上 (1)同档法:用拇、食指,托下珠靠梁,挑上珠离 梁。同档下珠靠梁,上珠同时离梁。例:5-1、5-2、5-3、5-4、 6-1、6-2、6-3 等(2)异档法:左档下珠靠梁,右档上珠同时离梁。例:55、515、525、535、65、75、85、9 5。双下(1)同档法:用拇、食指,拨上珠靠梁,下珠离梁。 一是同档上珠靠梁, 全部的下珠同时离梁。 例:14、23、

15、3 2、41二是同档上珠靠梁,部分下珠同时离梁。例:44、 4 3、42( 2)异档法:一是左档全部下珠离梁,右档上珠同时靠梁。 例:10巧、20 -5、30 E5、40 £5。 二 是左档部分下珠离梁,右档上珠同时靠梁。例:20七、30 -5、 40-25、 62-15扭进:用拇、食指,拨本档下珠离梁,托前档下珠靠梁。例:1 9、 28、 37、 46、 69、 317 、 78扭退:用拇、食指,拨前档下珠离梁,托本档下珠靠梁。例:10-9、 10-8、 10-7、 10-6、 20-18、32-19第三节 数字写法 计算离不了数字,珠算运算必须和书写数字结合起来。只有正确和规范化

16、的书写, 才能保证计算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数 字书写的错误,给经济工作带来损失。常用的数字有中文大 写数字和阿拉伯数码两大类。 一、中文大写数字 一般填写发票、 账单、签订合同收据等用中文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 零在书写中文大写数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书写一定要正规,不可随意简写。 第二、大写 金额前加“人民币”三字,后面接写数。 第三、金额数 字中有几个零时,空位要补零(如贰万零叁佰零肆元整)但两个以上的空位在一起可只写一个零(如肆万零壹元) , 元以下无角、分时,元后面必须写一个“整”字,不应写成“正”。 大写金额有角、分时,

17、元以下不要写“整”字。 第四、 为防止涂改, “拾”字前必须加写一个“壹”(字如壹拾元叁角贰 分),不要只写拾元。 第五、一笔数字不论写错了一 个字或几个字,都不得在原来的数字上单码更改。一般再换 单据或把错误数字全部划上一道红(或蓝)线,表示注销, 然后重新把正确数字写在划掉数字的上面,并在原错字划掉 数字的左端加盖个人印章,表示负责。 二、阿拉伯数 码 阿拉伯数码在一切单据和帐表上的写法是和普遍 写法不同的,它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 第一,在帐表 横格上书写时,上面要空出 1/3 到一半的位置,一是好看, 二是备作改错用。 第二,数字写法是自上而下,先左 后右。 第三,一般数字在格内的斜度以

18、 60°为准(见上 面标准字样) 。第四,除 7 和 9 两个字的上端要低下半格的 1/4 ,腿伸出下一格上半格的 1/4 外,其他 12345680 都要靠在底线上第五, 4 的左竖,上至下半格右边线,下至下半格左边 1/4 处;中竖高度为下半格的 1/2 ,以防改 1 为 4。第六,6 的上竖伸入上半格 1/4 ,防止改 6 为 8。第七, 8 的左上端略出格外,避免把 3 改成 8 的可能性。 第八, 0 字切勿写小了,不要敞口,不要写成扁长型“0”,在连写几个 0 时,不要加连接线如:“ 000第九,整数部分,按“三位一节”的记数方法。在国际和我国有关规定中, 数码字一律不用分节号,但由于珠算的特点,往往还应用分 节号,即由个位起从右至左,每隔三位,用分位点(, )隔 开,如 9, 876 ,543 , 210 ,便于看数打算盘。第十,整数金额以下,角、分位数字下,应划一横线,并在横线左 前端(即角位数字以前,元位数字以后)点一小数点。如捌 元整应写为“ 8.00 ”伍,角叁分应写成“ 0.53 ”但,在账册报表上 已印有数位分隔线的,就不必这样写了,整数后的角分,可 同样写数就可以,不必在数码下划线。数前面加Y,表示人 民币。 第十一,如果在账表上写错了数字,应把错误 的数字用一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