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设计思路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节课的设计通过一系列课内外活动和大量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设计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其创新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合作交流等能力。精心设计教堂教学,在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
2、,促进稳态概念的构建,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例来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和感受每个过程。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机制的认识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内环境稳态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
3、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在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细胞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又是学生理解和学习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达到了解水平即可。2、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 (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教学难点是(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
4、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达到了解水平即可。三、学情分析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较少涉及,初中新教材仅就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常识性介绍,但由于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印象不深刻,需要教师创设教学
5、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必修 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章节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学习新知识有一定帮助,但需教师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构建内环境概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将抽象的内环境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立体结构。主要采用的学习策略是课前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学生利用单细胞生物生存的液体环境为依托点,类比推理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多媒体材料来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稳态概念是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
6、难以捉摸。因此在本概念的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5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5 知道稳态的生理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 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2.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体温的测量活动、血液生化检查项目) ,来理解内环境稳态概念和认识内环境动态变化。3.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生理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2关注个体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3、养成自我保健的意
7、识和习惯。4 、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课时安排: 2 节五、教学策略(一)教法设计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如体液、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等概念都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本节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图表教学法”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设计归纳图、多媒体图像等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开展师生互动。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比如:首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去完成
8、体温的日变化调查,让学生从情境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在分析内环境动态平衡时采用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启发学生如何分析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再比如对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进行分析时采用的自主探究的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二)学法设计本课时通过指导学生如何从本节的学习中掌握观察、比较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如何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形象,如何从图形中获取信息,及分析图形的能力。本课时还通过创设情景导学,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体温的日变化调查,以及当堂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等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点拨导议,启发学生思考、概括
9、、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展示小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媒体选择1、多媒体课件:用 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2、当堂实验:展示血浆维持其 pH 的动态平衡实验六、教学程序(一)流程图引起 数提 示学呈 现经阐 明 新学注 意生 回忆过 组织旧 知 识展示 教前 两模的知识的 关 系学目标块 核心促 进 新知 识知 识 的理解引出学提供技生的反能运用应提供情境促反馈与进知识矫正的迁移利用“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稳态失调病例的讨论分析。(二)教学过程:
10、教学教学内容环节利用实例( pH 稳定演示实验和血液生化检验)说明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预防稳态失调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行总结内环境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和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小结,强化知识的记忆和联系。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封面照片,引观看图片回顾所学模块,引导学生回顾两模块的核心,引入稳态与环境模块,分思考回答出本模块的学习。模块导入析“环境”和“稳态”的内涵,模块核心为“稳态”。复封面照片,引导学生回顾两模块的核心,引入稳态观看图片,思培养从材料中获习与环境模块,分析“环
11、境”和“稳态”的内涵,模块核考问题取信息的能力;初引章节导入心为“稳态” 。步了解稳态。新稳态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导入第一章人体的复习旧知,内环境与稳态,以人体为例了解稳态。复习模块一知识浏览课本第一章扉页图片和文字内容。体温稳定是稳态的引出新知一个方面,人体处于稳态,构成人体的细胞处于稳态,细胞稳态的维持应该与它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展示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展示在屏幕上默读引起有意注意目 标一、体内细展示图片:变形虫和草履虫液及其生活环境观看图片,思引起学生的注意,讲授新课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思考:它们生活在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怎样
12、获取营养物质?变形虫(左边)和草履虫(右边)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中,直接从生活的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营养进入细胞内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构成人体的细胞什么样的环境中?以水为基础构成的液体环境。体液: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哪些成分是体液?(血液,唾液,胃液)考回答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分析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误区。展示图片:人体消化道详解体液概念。体液概念的关键词:体内和液体。皮肤向内凹陷成腔道形成人体的重要结构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如消化道。大家说的唾液和胃液都是液体,表面上回答问题通过图片观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消除误区。看它们在
13、人体,实际上它们没有真正的进入人体内部,所以不是体液。尿液是不是体液?听,理解展示图片:血液( 红细胞 )分析血液成分。血液是液态,但血液中含有细胞不是体液,而血浆不含细胞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是体液。回答问题深化概念理解。认识血液,消除误区体液的分类 :分布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2/3;分布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约占1/3 。哪些成分是细胞外液呢?展示人体局部放大图:分析哪些是细胞外液。两端开放的管状结构是毛细血管。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管状结构是毛细淋巴管,封闭的一端称为盲端。 其余是组织细胞, 细胞间隙中充满液体。总结 :血浆 血管中血细胞间的液体,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
14、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观察图片聆听理解回答观看图片,听培养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各种成分的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是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三页第三段。分析总结细胞外液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展示循环系统图:讲解淋巴循环与细胞循环之间的关系。展示循环系统局部放大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分析细胞外液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血浆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成为组织液,组织液可以回流到毛细血管壁中重新成为血浆;一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
15、, 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汇集到总淋巴管中通过左右锁骨下的静脉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成为血浆。血浆中的物质怎样通过毛心血管壁呢?(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蛋白质分子能不能自由通过呢?(不能)。组织液到淋巴之间是单向流动,这与淋巴管的结构有关系。(盲端形成负压促使淋巴单向流动,淋巴内壁有瓣膜阻止淋巴回流。 )各种成分之间的转换能够维持各成分之间量的稳定。展示 Flash 动画:阅读教材观看图片,听观看图片,听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进一步归纳总结细胞外液成分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各成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体内各种细胞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与体外环境相比,它位于加深新知理解掌体内所以称为内环境。握内
16、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观看 Flash复习旧知,为后面理解血浆与组织听液、淋巴液成分差异做铺垫二、细胞外细胞外液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水的含量有多少?除观看图表,思引导学生学会利液的成分了水之外还有哪些成分呢?大家看课本第4 页的“资料分考用教材进行自主析”:血浆中的化学组成。学习血浆中的化合物分为几类?提出新概念,升华水的含量占多少?回答问题新知除了水之外还有哪些无机物?这些无机物中哪些离子含量高有机物有哪些?最多的是哪一种?展示图片总结。出示图表比较组织液和淋巴与血浆化学成分的异同。巩固新知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主要的差别观看图表
17、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为什么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少呢?蛋白质不能自由的通过毛细血管壁。培养从图片中获展示图片:“血浆的主要成分”统计图观看图片,回取信息的能力;认在体外,红细胞只能在 0.9 的盐溶液中能保持正常的答问题识各种成分间量形态。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正常状态,说明细胞外液本质的关系,为渗透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压、酸碱度的学习起源于海洋。做好铺垫。培养读图能力三、细胞外细胞要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与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听复习旧知,引出理液的渗透密切相关。化性质的学习压和酸碱(一)渗透压:度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18、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与前面知识回应,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由哪种物质贡献?约90以上来源于听,回答帮助理解渗透压Na 和 Cl 。的形成与维持(二)血浆的 PHH2CO3/NaHCO3 缓冲对维持血液酸碱度稳定。(三)温度画龙点睛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总结:内环境理化性质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适宜范围内有所变动。四、内环境展示图片:“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观看图片,思培养从图片中获是细胞与引导学生思考:内环境为细胞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考回答取信息的能力外界进行细胞生存所需物质怎么获取?物质交换细胞以内环境为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在这的媒介个过程中需要体内各个
19、器官系统参与。帮助学生理解内环境在物质交换展示图片:以水的吸水、氧气的获取、尿素排出为例介绍观看图片过程中的媒介作细胞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用课堂展示反馈题做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反测 评馈矫正课堂总结四个知识要点听形成系统知识小 结课堂技能训练布置: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动手制作促进知识的迁移延 伸(第二课时)【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好!在上一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现在请没个小组汇总交流各自的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 :问 1. 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问
20、2. 和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班级中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问 3. 将人体体温的日变化情况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问 4. 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什么特点?生 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不完全一致。这说明人的体温有个体差异。生 2:同一性别的同学的平均体温有个体差异,但是相差幅度较小。生 3:人体体温的变化不受当地气温的变化所影响,或者说在正常情况下影响非常小。生 4:同一个人的体温白天比晚上高,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师:(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体的人的体温具有差异,同一个人一天中的体温也是有差异的,但是这一差异往往不超过1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
21、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 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 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习目标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一)内环境中pH 的动态平衡师: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我们知道细胞在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下都不能正常生活, 那么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 pH 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分析。师:下面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取甲乙两个洁净试管,向甲内加入
22、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 pH 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 HCl 或 NaOH,摇匀后,再用 pH 试纸检测。教师展示实验结果,提问:问 5. 乙两支试管在加入酸或碱后pH 变化有何不同?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生:甲试管中血浆pH 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水的pH 变化明显。可见血浆pH 处于动态平衡中。(二)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酸碱度外,还有渗透压,内环境的渗透压又如何呢?我们知道内环境中的渗透压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先了解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问
23、6. 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问 7.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问 8. 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生: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因为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师:回答的很好。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
24、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生 1: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生 2:还能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师:说的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常个体的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稳定的,而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既然内环境中的各项化学成分都是稳定的,那么它们综合起来就能说明内环境的渗透压也是稳定的。生 1:肌酐
25、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生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生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师:通过以上的几个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内环境中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什么叫做稳态呢?生 :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师:(重点强调)这里注意两点:一是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二是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那么,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学习目标二】
26、: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一)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师: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 、C02 和水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演示,看完以后分别请3 位同学说一说内环境中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02 和 C02、水的来源与去路。生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所用;代谢废物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最后经过泌尿系统、排泄系统、皮肤等排出内环境。生 2:02 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用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C02 ;C02 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最后经过呼吸系统排出内环境生 3:水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除了为组织细胞所用,也通过泌尿系统、呼吸
27、系统、皮肤等排出内环境。师:(总结)说明这些成分要保持相对稳定,首先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其次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有关。外消化系统循环界营养物质系统环血浆境呼吸系统细胞中组 织02、 C02 、水蒸汽内液的液物淋巴质泌尿系统、排泄系统、皮肤水、尿素、尿酸、无机盐(二)机体内各个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师:简要介绍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过程,指出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三)
28、内环境稳态失调师: 1、内环境稳态遭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2、请举几个稳态失调的例子,说明症状与危害。生 1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内环境稳态会出现失调的时候。生 2: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发烧会头疼发晕,全身无力 体温过高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是因为体温高过一定范围或体温过高持续时间过长都会给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生 3: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生 4: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不适症状是因为高原空气稀薄, 大气压
29、和氧分压低, 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师:(总结)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后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学习目标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师:内环境稳态一旦失调,就会对我们人体造成重大的危害。同学们试着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角度入手,分析分析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生:细胞的代谢过程
30、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只有各种所需物质和条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从另一个角度讲,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 pH 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它们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师: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学生讨论,总结。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
31、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师: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 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知识, 有助于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稳态?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课堂测评(详见纸笔测试)七、板书设计第 1 节“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调节机制”(第一课时)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32、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化学成分 2 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的区别三、细胞外的液渗透压和酸碱度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粒子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 =细胞内液渗透压,人体中相当于0。 9 NaCl 溶液2 pH: 血浆 7.35-7.45酸碱缓冲物质3温度: 37左右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第二课时)五、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六、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八、【实验】 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略,见第四部分)八、教学反思(课后进行总结)主
33、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 从教学理念方面高中生物新课程基本理念。 。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能力。2. 从教学设计方面遵循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预定目标。3. 从三维目标方面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学习方法。 。科学探究方法。 。4. 从教学方法方面探究性学习法。 。培养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5. 从教学实效方面不同程度掌握了。 。理解了。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教学,收获颇多:1. 能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通过图形展示、图解归纳,再配合高考题的分析,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通过练题及时反馈知识。2. 学习中
34、对前后知识有一定联系,如通过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练习,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生物膜等知识联系起来。3. 整堂课课堂气氛较活跃,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4. 这节课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堂课内容可不必设计这样多,虽然内容设计细,有些内容可不必打在幻灯片上,直接让学生回答,再配以实例练习能区别即可。5.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多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反馈知识。 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 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6. 由于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 而且与人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所以在课堂中最好设计出与此知识相联系的内容。这样使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到提高。第二课时1. 在课程预设上:就内环境稳态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构成艺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广东省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
- 孩子上学购房合同摘抄表
- 合同变更及终止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1.2社会历史的主体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2024《秦皇岛市劳动合同》
- 2024年泰安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4工程桩基检测合同书
- 第23课《黄继光》第一课时(分层作业)-【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 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 2022年四川天府银行校园招聘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ppt
- 新外研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Module 6 Unit 1 教案(教学设计)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公共管理硕士(MPA)在读证明
- Q-FT B039-2006汽车产品油漆涂层技术条件
- 留守儿童谈心记录留守儿童谈心记录
- 美术领域知识讲座
- 边坡监测合同(与甲方)
-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