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片段作文教学的体会_第1页
初中片段作文教学的体会_第2页
初中片段作文教学的体会_第3页
初中片段作文教学的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片段作文教学的体会张群英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可分为大作文教学和小作 文教学。大作文即教材中各单元的作文训练, 小作文即片段作文, 指的是就整篇 作文而言、 以语言形式出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非整篇作文。 大作文写作训练与 片段作文写作训练密不可分。 片段作文训练是夯实大作文的基础, 要写好大作文, 必须要先写好片段作文。片段作文训练是一种“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活动,目 的是训练学生的单项写作表达能力, 是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 逐步 提高,小步前进。片段作文有训练的具体方法、计划和要求,形式上有抓住课文 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 让学生运用某种

2、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有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进行续写;有 让学生学过的某篇古文或古诗词, 把其中某个局部扩展成一个段落; 还有引导学 生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或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展开想象 的具体描写;或就某个事物以说明形式写一段话, 介绍其特点;或要求展开想象, 合理补充一些情节, 用现代汉语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 等等。片段作文训练有 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措施,分步推进,逐步提高。 片段作文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片段练习形式要灵活多变。1. 从模仿入手,从小处落笔,掌握片段练习的技巧。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3、”朱光潜先生在艺术杂谈中说过, “运用语言文字 的技巧,一半根据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一半也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 ”这里 的“范作 ”,指的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榜样示范作用, 能培养起学生写作情 感的一种精神实体。这种以 “范作 ”为基础的模仿教学,能简约、便捷地获得写作 理法,缩短学生探索直接经验的时间。 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创造, “师其神,不师其貌 ”。 优秀的 “范作”,犹如一把金钥匙,给学生打开了通往作 文之塔的大门, 对学生在谋篇布局方面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能使得学生写起文 章来显得更有条理性。 可见作文入门模仿是必不可少的, 这跟小孩子开始学说话 是一个道理。2

4、. 抓住学生对课文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 遇到学生对课文的某一知识点特感兴趣,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懂得抓住时机来激发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对文本的重点、难点、蕴含点、疑 问点、分歧点、创新点、延伸点进行探究。正所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 ”面对同样的事物,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因而要牢牢地把握住学生对课文的兴奋点,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及活动大胆地把自 己的看法充分地表达出来,从而带动写作教学。3. 锻造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陆机在文赋中指出:想象 可以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

5、海于一瞬 ”。可见,想象可以 打破时空限制,纵横数万里。再者,诗词曲的语言高度凝练、内容与结构跳跃、 艺术形象富于想象; 而文言文的形象、 细节或画面等多是运用浓缩了的文字, 但 寓意内涵深刻。 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抓住它们的这些特点, 例如,在鉴赏 一些诗词曲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较为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浓缩了的文字给形象 化、生动化; 在鉴赏一些有关战争的古文时,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基 点,任选文中某一个战斗的场面, 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绘出在战斗中不同人物 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性格更加鲜明,使战斗 的场面更加逼真,更加动人心魄。4. 关注学生的爱好,

6、发掘练习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练习素材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片段练习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练习就成了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生活本身包罗万象,多姿多彩。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指导学生 善于发现生活中值得回味的东西, 正因为是生活中的东西, 才会感到亲切, 也容 易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用现代语言,使它们变简略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变 抽象为形象,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时候我还设计这样的练习: “有哪一部作 品或哪一部电视剧让你看完之后感触颇深 ”;“用你最喜欢的成语或熟语谚语串一 段话或编个小故事 ”;“就自己身边的事情写一则简短的新闻 ”、“结合学校组织的 各项活动,写出

7、比赛前和比赛后的心理或者是评价 ”。设计的练习尽量让每个学 生都感觉很容易写,这样他们就会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地去完成。二、片段练习要讲究时效性。 片段作文批改起来不会像批改整篇作文那么费时, 如果学生的片段作文完成 之后,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恰当的点拨, 会使学生动笔的愿望更强烈。 因为学生在 练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诸如审题错误、 逻辑思维混乱、 语句 表达含糊不清、 用错成语或熟语、 出现错别字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能够有针对性 地得到及时的解决的话, 那么学生下一次的训练就会注意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然 后努力地加以完善, 这对于完成全篇的作文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好的片段应 该

8、推荐到班上让大家共赏,甚至可在班里设置 “明星栏 ”,将优秀的片段贴在 “明 星栏”处,既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也能更好的激发出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更 用心地进行片段练习。总之,对学生而言,一个片段他们可以写的有声有色。对 于整篇习作,他们也不再害怕了,学生走出了 “瓶颈 ”之痛,自然就走向快乐。片段练习就如涓涓细流, 然而只要锲而不舍, 终会拥抱大海。 教师们如果能 够灵活地把阅读与活动与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 多角度,多方位地指导学生持之 以恒地进行片段练习, 学生们必然能采集到更多珍珠美玉, 使自己的作文蔚成大 观。大作文写作训练与片段作文写作训练密不可分。片段作文训练是夯实大 作文的基础,

9、要写好大作文,必须要先写好片段作文。片段作文训练是一种“积 土成山,积水成渊”活动,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单项写作表达能力,是把细致的观 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小步前进。片段作文有训练的具体方法、计 划和要求,形式上有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 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让学 生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有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加上或延伸课文中 的情节,再造细节进行续写;有让学生学过的某篇古文或古诗词, 把其中某个局 部扩展成一个段落;还有引导学生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 或从人物的外貌、动 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展开想象的具体描写;或就某个事物以说明形式写一段话, 介绍其特点;或要求展开想象,

10、合理补充一些情节,用现代汉语把古诗文改写成 记叙文,等等。片段作文训练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措施,分步推进,逐步提 高。七年级以写人写事为主,八年级以状物说明为主,九年级以叙述议论为主, 同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训练。在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时,原先我采用的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 式:教师出题一一学生写作一一教师讲评。教学中我发现,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 的写作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写不出话,只有硬着头皮写,结果作文 内容空洞,思维迟缓僵化,更不用说语言优美富有文采了。时间一久,学生就会 “谈文色变”,把片段作文训练看着一件苦差事。此时我明白了,要提高片段作 文教学质量,就

11、必须放活教学方式,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有的班班通 设备,优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作文内驱力,激活学生的 写作灵感,让学生由被动写转为主动写,变“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利用班班通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就是利用美术直观形象,和电脑能“观 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优势,根据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在屏幕上展示一 幅幅鲜活的、精美绝伦的画面。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一时间不禁心旷神怡,惊慕 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一有兴趣,发言就会热烈,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学 就会达到满意的效果。如写我看到了大海这片段作文,本人利用班班通,在屏幕上展示了 几幅大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近景、远景、天空、

12、海面等角度来细致观察大海景 色,从形、色、声、光、动、静等多方面来下笔描写,发动大家讨论,这几幅图, 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怎样来描写,具体使用些什么词,要用什么修辞手法。 由于一幅幅画面就在眼前,学生都能七嘴八舌,讨论热烈,尽量想出词汇,用上 修辞手法来描写。很快,一个个“分镜头”就集体形成了。如写海面,原来很多同学用“波涛汹涌”、“一碧万顷”来形容就没什么 词了,可现在却描绘得很具体形象。有的说:“大海像一望无垠的青翠的草原”,“水面翻起了一朵朵银白的浪花”,“带着腥味的海风吹拂我们的脸”,“海上飘着 薄雾,像给大海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纱衣”;有的观察到了动景:“海浪轻轻地拍打 着岩石,像母

13、亲的手抚摸着自己怀里的孩子”;有的听出了声音:“海水抚摸着细 软的沙滩,发出轻柔的刷刷声”,“海面上,海鸥一面振着翅膀飞翔,一面高声的 歌唱”;有的能从触觉方面说:“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走,脚底下痒痒的,却又觉得 舒服得很”等等,这些学过的词汇到这里都派上了用场。 通过观察图片和发言后, 教师就总结,写景状物,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要调动一切手段来描写, 观察点可以交换,一方面(如外形)没词了,再从其它方面(如色、声)去写,这样,文章就会丰满多采,就会生动多了。再如,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本人就显示出“田地里悠然吃草的老牛”、 “旷野中扬蹄飞奔的骏马”、“花丛中辛勤劳作的蜜蜂”、“土墙边团结协作的蚂蚁” 等画面;写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时,就显示出“带刺的仙人掌”、“微风中的柳树”、 “操场边的小榕树”、“走廊旁的三角梅”等画面;介绍某处景点,就显示出“美 丽的池塘”、“公园里的一角”、“我们的操场”等画面;介绍某个建筑物,就显示 出“家乡的桥”、“我们的教学楼”、“我们的饭堂”等画面;要求写出“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的意境,就显示出“身穿古装的陶渊明扛锄采菊,悠然 见南山”等画面。这些都是来自学生生活里的最熟悉的的东西,在经过屏幕的“直 观”的美的再现,学生写作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上来,在加上同学的讨论、教师 的点拨,写起来就自然成理成章了。言。利用班班通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