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反思(2)_第1页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2)_第2页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2)_第3页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荷塘月色教学反思荷塘月色教学反思荷塘月色讲完了,用了四节课。成与败,得与失,记之。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备课时,我花了一些心思,阅 读了多篇文献和课堂实录,积累了九千多字的资料,教案五易其稿,收获如下:、对朱自清的生平事迹有了较多理解。朱自清,1898年出生,1948年离世,年华虽短,但生命璀璨。我提炼出四个关键 词一一懂事、能力、才气、骨气,从求学、成长、治学、做人四个角度来讲述朱自清的 一生,重点突出,言简意赅。二、根据不同的文段设计多个问题。以前,我比较会“依文答题”,但往往不会“依文提问”。现在,有了长进。荷塘月色的第4段、第5段是重点段,我设计了 10个问题,有难

2、,有易,还有趣味性。 比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否改成“叶子出水很高,像锅盖”?为 什么?“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可以换成哪些动词?它们和 “泻”相比,谁更好?三、弄懂了“以动写静”和“以动衬静”的差别。以前我没有课文中有好几处“以动写静”的句子,它和“以动衬静”有什么差别, 深究;这一次备课,我弄懂了。“以动衬静”的目的是要烘托环境, 使静景更静,它主要运用反衬手法来表现;“以 动写静”的目的是要写活静物,让静物呈现出动态的形象,它主要通过想象来刻画。另 外,“以动衬静”的“动景”可能是现实中存在的自然之景,而“以动写静”的“动 景”则完全是虚构的、想象

3、的。四、部分知识讲解,做到了“活学活用”。讲“以动写静”时,我以教室里的灯管为例,要求学生把静止不动的灯管,通过想 象,让它动起来。(灯管亮着,就像一只白烛正在流泪。)讲“反衬”时,我以学生午餐为例,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不去食堂吃, 而是争前恐后地拥到校门外的小吃摊前,为什么?(“反衬”学校食堂伙食差。)讲“通感”时,我以“听班主任讲话,就像”为例,让学生造句,试着把“听觉”分别转化成“视觉”“嗅觉” “味觉”“触觉”。 学生真是太聪明了,有两个答案, 我难忘:听班主任讲话,就像投进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幸福极了。听班主任讲话,仿佛美丽的春天就在眼前。五、重视了课堂结束语。以前讲课,我多是

4、“虎头蛇尾”。开篇语,反复酝酿;结束语,却草草收场。这一 次,我特地写了一个结束语,以托物言志为主线,串起了文章的两大内容(柔美恬静的 荷塘、素淡朦胧的月色),表达了“荷、月是朱自清的精神栖息地”的观点;以一副对 联为副线,勾勒了朱自清一生的平凡与辉煌,表达我对他的钦佩与敬意。对联如下:自华改名,因家庭,勤奋求学,终成文化学者;秋实拒粮,为祖国,凛然抗争,铸就人格丰碑!欠缺之处,多,且显而易见。其一,忽视了朗读。由于要开展小组学习,学生交流、讨论后,还要给他们汇报学习成果的时间,课堂 流程紧巴巴的,朗读就退居了“次席”。教学时,除了一次齐读全文,两次朗读重点段 落外,教室里再也听不到琅琅书声。

5、不读,文章的美感和韵味,就感觉不到;不读,语 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无从落实。忽视了朗读,教学就丧失了应有的“语文味”。其二,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没有调动起来。学校实行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采用“一学二练三考核”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小 组讨论,老师少讲,学生多动”。学生分组了,开始讨论了,他们真的在“研读文本,寻找答案”吗?真的在“探究问题,交流思想”吗?即便是真的,为什么我看不到喧闹 的互动场面?听到不激烈的争辩声音?教室里,总能发现有几个学生趴着,根本不说话;有的在说话,却是闲聊。设置问题,小组讨论。学生讨论不起来,怎么办?那就改变设置问题的方式,让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

6、够“变得”生动、有趣的啊!如果不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那又该采用什么方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呢?我的招数不多,难。其三,学生学习被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培养。对于文章的重点段,我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做,有它的好处,可以起 到“一衣带水”、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但问题是,这些问题都是我一个人发现的、设 置的,学生被我“牵”着走,他们思考的习惯、质疑的精神、 养。自学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培“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 而是学生学习的园地。 也慌。”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心难安,其四,多与少,换与不换,难以找打一个平衡点。分组教学,小组讨论,好是好,但班级人数多,教室小, 人,六人,还是八人?

7、分好后,学生如何坐?分多数人为一小组呢?四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时,只能派一个代表。一个小组,也容易养成组内其他成员的惰性。 换一个代表发言后,他(她)的声音小,且吞吞吐吐, 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听”,这又该怎么办?如果总是这个代表发言, 单调,多与少,换与不换,难以找打一个平衡点。我不会随机应变,只能“顺舟顺水”, 任其“从流飘荡”。这是一个“结”。其五,重点段,讲不出精彩来;思想性,讲不出濡染来。荷塘月色的重点处,有三:一是月色下荷塘的柔美,二是荷塘上月色的朦胧, 三是采莲赋中的浪漫怀想。讲课中,虽然我穿插了一些案例,进行了一些拓展;但 总觉得,重点段没有讲出精彩来,思想性没有讲出濡染来。有一位领导曾对我说,说我掌控课堂的意识太强。他的潜台词是,我太喜欢“独霸”课堂了,总喜欢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