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教学设计_第1页
《拾穗》教学设计_第2页
《拾穗》教学设计_第3页
《拾穗》教学设计_第4页
《拾穗》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拾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8 个生字, 会写 6 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2. 通过图文对照、理解重点词句,了解 19 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 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教学过程:结合四年级微型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2、自主读识,初步感知3、合作读议,解决重点4、读写提升,适度拓展5、质疑再究,课内增量 6、课堂检测,轻负高效、激趣导入,明确目标:诗歌导入(师白:闭目聆听,想象画面)师: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晨雾中, 弥散在田野上。太阳偏西

2、, 收割过的麦地里已经堆起好几排金黄色的麦垛, 有人在往车上装捆好 的麦子, 更多的人正忙着弯腰割麦。 监工骑在马上, 看着田野里的一 切。三个妇女正在收割过的麦地里捡拾麦穗。这是一幅举世闻名的油画作品, 诞生于 100 多年以前,具有时空 不可抵挡的魅力。(出示插图)知道创作者是谁吗?(米勒简介)3、师:让我们再次走近米勒,走进拾穗 ,一起来分享这幅画 和课文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收获 拾穗(生齐读)4、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读识,初读感知。 (出示自主读识)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自主读识的要求。2、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测认读字词弥散描绘联想

3、 攥着搜寻逼真切身 欣赏承担埋头苦干落下了毛病4、指名读、开火车读、听写。5、出示文图:结合课文及插图,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这幅画的 ?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合作读议,解决重点: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妇女的呢?一)出示合作读议:1)默读 2 4 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画中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用“”画出作者推想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和体会。2)小组读议,在表格里填上关键词句:画中人物动作神态推想感受中间的妇女她是个的右边的妇女人,很。左边的妇女出示:1每个小组选一个人物进行讨论,准备展示。2、展示交流:一个组代表说,其他学生都可以补充。可以有评价的方法。(3)、班级展示中间的

4、妇女描写: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 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她正深深地弯着腰,左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做做“攥”的动作,这个动作还能用什么词表示? “攥”能换成别的词吗?)推想: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因为 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 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融入你的理解,把这段话读出来。教师读描写的句子,学生读推 想的句子。右边的妇女描写: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 身了。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直不起身”、“攥着”、“搜寻”体会她的辛

5、劳。 )推想:也许是中年妇女的婆婆。 一辈子的辛劳, 腰已经落下了毛 病。可是,这是她能为家里增添一点食物的宝贵机会。因此,家里人 不让她来,她还是坚持来了。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一二大组读描写的句子, 三四大组读推想的 句子。左边的妇女描写:左边穿深色衣服戴蓝色帽子的妇女很年轻。她手脚麻利, 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瞧,她平平地趴下身子,右臂伸向前方,拿着麦穗的左手弯在背后。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抓住手脚麻利” 、“趴下”、“伸向前方”、“弯”体会她的勤劳能干。 )推想:可能是中年妇女的女儿吧。艰苦的生活刚刚开始,生活的道路还很长收获的季节, 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 一派丰收的景象,那

6、么这几个辛苦的农妇捡拾麦穗能算是收获吗?回到家她们能不 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呢?等待她们的是什么?同学们,捧起课本,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读读这几段话吧。5、小结:读到这里,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离不开作者仔细地观察和透过画面合理的想象, 所以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 抓住人物的动作、 神态进行描写, 并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 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真 实感人。四、读写提升,适度拓展1、我们跟着作者欣赏了这幅拾穗,我们该怎样评价这幅画呢?(读最后一段话。)2、为什么这幅画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出示油画拾穗,学生欣赏,并结合倒数第二自然段及课后资 料卡谈谈感受和联想。3、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抓住图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说几句话。结: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收获。五、质疑再究,课内增量欣赏完这幅油画,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我们来共同欣赏。(播放课件:欣赏米勒的做作品)我们中国也有许多流芳百世的艺术家,他们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 杰作,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请同学们课后欣赏。六、课堂检测,轻负高效1、按课文内容填空:(1)她手脚,捡拾麦穗的动作像瞧,她平平地身子,一只手前方,另一只手拿着麦穗,背后,艰苦的生活刚刚开始,生活的路还很长(2)由于他对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