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聆听理查·施特劳斯四首最后的歌 郑艳作为德国后浪漫主义的重要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涉及了交响诗、歌剧、艺术歌曲等重要音乐体裁。他的艺术歌曲主要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艺术歌曲经历重要变革的时代,他的200多首歌曲反映出了这样的变化,从早期的具有强烈的德国浪漫传统的艺术歌曲,到晚期的管弦乐伴奏的演唱,同时也显示出了歌剧对其产生的影响。四首最后的歌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正是以该作品结束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的。聆听这部作品,会觉得深奥而富有哲理性,这令笔者忍不住去探寻它的创作溯源、挖掘它的韵味与意义理查·施特劳斯去世的前一年,他以黑塞和艾兴多夫的诗歌为歌
2、词,创作了用管弦乐伴奏的四首歌曲。在瑞士和平、安静的环境下,施特劳斯似乎很快找到了创作这些愉快歌曲的活力和灵感。他首先于1948年5月6日创作了“在黄昏”,取自艾兴多夫的诗歌,之后约在同年的7月18日、8月4日、9月20日以黑塞的诗歌谱写了“春天”、“入睡”和“九月”。这四首歌曲组成了这部声乐套曲四首最后的歌,其歌词均是浪漫主义的四节诗,以ABAB的形式押韵,在作曲的构思上施特劳斯采用了十九世纪的的乐队编制。据说施特劳斯曾指出他期望以“九月”为整部套曲的开始。1950年5月22日,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指挥了爱乐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
3、在伦敦第一次上演了“四首最后的歌”,弗拉格施塔特(Flagstad)担任其中的女高音,其演出顺序是“入睡”、“九月”、“春天”、“在黄昏”。随后,施特劳斯的朋友,也是一位出版商罗斯(Dr Ernst Roth)以 “春天”、 “九月”、“入睡”、“在黄昏”的顺序出版了这些歌曲,由此,这部小型的声乐套曲正式问世,“演唱顺序”也从此定下格局。从春天到九月,从入睡到黄昏,体现出了含蓄的变化,或许是色彩的过渡,或许是人生思想的转变春天是四首歌曲中在配器上最简单的,仅仅使用了竖琴、圆号以及常用的几件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首次倾听春天,给你最深印象的或许是它的旋律走向,乐曲开始,弦乐器组和木管乐器组显现出了一
4、种曲线向上延伸的效果,始于c小调然后逐渐转向a小调,似乎是各种植物刚刚从泥土里露出脑袋,一切都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很快的,小调则退出舞台,大调占据上风,就如从对冬天的回忆转向对茂密枝叶的期待,调性也自然地过渡到了B大调。从歌词内容上看,也能感受到这个动态的、积极向上的过程。如下:在那阴暗低洼的地方,我久久的梦想着:你的那些丛林与晴空的微风,你的那些花朵的馨香与雀鸟的歌声。在灿烂的盛装中,你彰显出了自己。在明亮的光辉的沐浴下,你奇迹般地出现在我面前。你已再度认出了我,并温柔地向我招手。在你到来的幸福时刻,我的四肢都不免激动地颤抖。春天一曲在三处地方呈现了“一词对多音”的完美线条,且都是在每段歌词
5、即将结束的地方。第一次在Vogelsang(歌声)一词上展开,之后,又在Wunder(奇迹)和Gegenwart (现在)这两个词上再现了这一手法,这也是施特劳斯所写过的较长的用以歌唱的乐句了,他强调线条的绵延、曲折,这就需要足够强大且流畅的气息来支持该旋律,因此对歌唱者来说,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最后的一个“线条”似乎结束的唐突了点,但最终施特劳斯将整个乐曲圆满地结束在了A音上。施特劳斯如画般的勾勒出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九月,这是一个忧郁的季节,悸动的空气里充满着一丝沉重感,这一情绪一直贯穿了接下来的几个乐章,正如诗中所写的“叶子从高大的洋槐树上落下”一样。同时,你也能感觉到歌曲将“夏日
6、战栗的时光”和“冰冷的雨水”表达的是如此淋漓尽致和意味深长。见诗歌:花园在悲伤,雨水冰冷地滴落在花朵上。夏日的时光在战栗,安静地走到了它的终结。重叠在一起的金黄的叶子低垂着,从高大的洋槐树上落下。夏日带着惊奇的微笑,在那破灭了的梦幻中耗尽自己。它仍逗留在玫瑰花从中,渴望着安息。慢慢地把已困乏的双眼,闭上了九月在管弦乐配器上,仅弦乐器组就分成了11个声部第一、第二小提琴均为三个声部;中提琴和大提琴均为两个声部;再加低音大提琴。同时还用运用了三个木管乐器(没有使用低音大管)、四个圆号、两个长号等,造就了非常“花哨”切动听的音响效果,在13-15小节处,女高音的旋律走向与管弦乐同步成拱形状态。由于没
7、有使用音域较低的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这就有助于求得管弦乐与歌唱者之间织体上的平衡。这四首最后的歌,尽管是融合成的一部完整声乐套曲,但每一首的管弦乐谱都不是千篇一律的,他们各有其特色。在入睡这一乐曲中,短笛和钢片琴的运用将其推向顶峰,同时,独奏小提琴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乐曲始于A大调,低音提琴最先进入,然后由低往高,大提琴、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分别进入,有一种打破平静的感觉,尽管听起来是在很远的地方。紧接着人声的进入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是一个很明确的开始,似乎是对已经开始的事情的继续。第三部分的第一个音与第二部分的最后一个音重叠在一起,类似于鱼咬尾的结构形式,在人声出现之前的这段间
8、奏里,乐队的独奏乐器小提琴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独奏乐器造化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处于晚年的施特劳斯似乎在回忆自己过去的整个一生,另一方面,他又告知了听众他将怎样“入睡”,独奏小提琴在这里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歌词上看,也体现了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频繁转换的调性也与之相呼应,因此,可以说音乐与歌词内容是非常吻合的。如下:一日下来已使我感到疲倦,我的心灵渴望那,温柔而满了星斗的夜晚,愿它能像接待一个疲劳的孩子般来拥抱我。放下双手中的一切事物,忘却头脑中的一切思潮吧,我所有的一切感官,都期待着投入睡眠。让那不受任何约束的灵魂,在自由的空中飞翔,在那深邃梦幻般的黑夜里,将千遍,万遍,永久的在其中
9、生存。黄昏与前面三首不同,取自于另外一位诗人艾兴多夫的诗歌,完成于1948年5月6日,这是在他从伦敦回到瑞士的六个月里写完的,同时这也是这四首歌曲中最先完成的。气势盛大而又略加沉重的乐队始于一个清晰、朴素又简单的主题,这首歌曲的开头部分是非常吸引人且异常感人的,似乎所有的乐器都聚焦在一个奇怪的反复无常的思想上,并试图通过符点的形式和多变的时值将其表现出来。诗歌的最后提到了“死亡”,在施特劳斯的笔下,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人生感到疲乏和对未来感到困惑之情,同时,他结合了青年时代之作死与净化的主题,充分体现出了黄昏这首具有高度哲学性的艺术作品。见诗歌:这里我们经过了一生中的苦难及幸福,携手在此流荡着。
10、在这片安静的土地上,让我们做片刻的停留吧!倾斜的山谷环绕着我们,气氛变得更为暗淡。两只百灵鸟却依旧向,向睡意渐浓的天上飞翔。让它们尽情地唱吧、飞吧,睡眠的时候即将到来了。在这孤独的路途中,千万不要迷失了方向。啊!前面更有充满宁静的平安,在那夕阳渐沉的红光中。我们漫游后的心何等疲倦,难道这就是死亡吗?!聆听到这里,不禁让笔者将此曲与马勒的大地之歌相联系,大地之歌根据一组6首汉斯·贝特格的汉诗德译中国笛子而作。歌词悲喜交加,一会儿疯狂抓住不放那转瞬即逝的如梦人生,一会儿因无可奈何花落去、告别欢笑在即而悲伤。“生命是幽暗的,死亡是幽暗的”一句话不断反复出现。施特劳斯和马勒都选用了思考自然界
11、中死的意义的诗篇,在音乐形式上,两部作品也都采用了人生和管弦乐伴奏相结合的形式,但是两者的侧重点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则不同。笔者认为,马勒提到死亡,其目的是与前面的美梦形成对比,是为表现尽情享乐和死之预感的矛盾,为体现一种特殊的双重性;而施特劳斯在黄昏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则跟马勒截然不同,他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似乎很平静地来面对“死亡”这件事情,没有马勒那么“神经质”,更多地强调内省性。大地之歌是一部声乐交响曲,人声只是其中的一件乐器,也就是说马勒在交响曲中用人声以歌词充实音乐思想;而四首最后的歌则是一部由管弦乐伴奏的具有交响性的声乐套曲,还不能说是交响曲,人声处于主导地位,管弦乐则是为人声来服务的
12、。施特劳斯用总谱写成的管弦乐伴奏的歌曲总共有十二首,其中也为极少数歌曲创作了钢琴伴奏的版本,但是其相应的钢琴版本一般仅用于排练和研究。此外,施特劳斯在写作管弦乐伴奏艺术歌曲的创作主流背景下,也专门写作了一些仅用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这两种伴奏形式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总的来说,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施特劳斯是以“管弦乐”的思维方式在构思和写作的,这使得他的艺术歌曲更加充实和丰富,而且与其他只为歌曲与钢琴作曲的作曲家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因为作为歌剧院的指挥家和作曲家,施特劳斯终生都会与管弦乐队联系在一起,四首最后的歌这么技术高超的管弦乐曲谱确实值得我们关注与深入研究。笔者趋向于认为,如果将最后四首歌称为“管弦乐艺术歌曲”,我们就可以更加了解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创作在创立新类型的艺术歌曲方面的成就他总是在内心中构思着有较大伴奏音响效果的作品,然后走出书房和私室,进入交响管弦乐和主音乐厅的世界。这就是最后四首歌所应处的位置,绝对需要一位具有美妙嗓音的歌唱家来演唱它们。在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曾提到:“马勒和施特劳斯走上了用管弦乐队替代钢琴这一步,歌曲的历史也就终结了,因为这样一种表达方法和这样一种环境与主要在于亲切真挚的歌曲的原本性质完全背道而驰。”在我看来,理查施特劳斯的晚期杰作可以说是对浪漫主义艺术歌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内容
- 威伯科WABCO ABS系统培训报告
- 学前课程内容学时安排
-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方案
- 演讲比赛活动设计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高温防中暑全攻略
- 2025汽车买卖合同版范本
- 2025个人借款合同范本参考
- 小班国庆假期安全
- 2025钢筋供应合同(版)
- 幼儿园成语故事《朝三暮四》课件
- 病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梳理(最新最全)
- 安全施工作业票(模版)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