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网络流行语之比较-2019年文档_第1页
中日网络流行语之比较-2019年文档_第2页
中日网络流行语之比较-2019年文档_第3页
中日网络流行语之比较-2019年文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日网络流行语之比较一、流行语产生的原因随着信息系统飞速发展, 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了, 人们之间 的交流也变得短、 频、快。于是出现了一种新兴语言,它就是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由谐音、缩略和符号等构成的 语言。在汉语中,人们把它称之为“网络流行语”、“火星文” 等;比如:符号语(如 "O" ,代表一只可爱的小猪),谐音语(如“酱紫”,这样子),字母语(如 GG哥哥、MM妹妹)等。日语 中,把这种流行语称之为“ KY式日本语(0丸巾、“头文字”等。什么是 KY呢? 2007年朝日新闻的一篇 评论中批评当时在任的日本前首相安倍在参议院选举中大败却 坚持不辞职时,政治家

2、和媒体等指责“首相真KY,于是很快就流行起来了。发展到后来,就出现了KY式日语,这里的KY其实就是“头文字”,用日语写出来是“空 ?荬i,意指不识时务、不会按照当时的气氛做出合适的反应。此外,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 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 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同时, 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 素质,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二、中日流行语的异同“流行语”是一种受社会认同和关注的时尚语言, 它聚集社会百态、多层面、全方位地反映了社会现状和人们的文化心理。 由于中文和日文的语言体系不同, 两者之间的网络流行语也有不 同的特点。 经过对近年来汉语和日语流行语的研究, 发现中

3、日流 行语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并且还呈现出相互影响的特点。(一)中日流行语的相同点 首先,无论是中国的“网络流行语”还是日本的“ KY 式日 本语”, 它们都是以网络为媒介所产生的, 多为一些日常交流中 常常会用到的, 体现了年轻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在网络环境 中使用这种语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率地得到信息交流。其次,中日的网络流行语大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折射出了 某些新生社会现象。例如:在中国,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出现了 代人排队的“代排族”;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出现了“蚁族”; 新的经济形式下,出现了“车奴”、“房奴”;还有反映住房问 题的“蜗居”等。在日本,出现了 “了,才?'

4、;”一词,是指40 岁左右的独身女性,她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较高, 事业有成, 然而却在婚姻问题上屡屡受挫, 类似于汉语中的“剩 女”;此外,2009年在日本的“ UCAN新语流行大奖”中获奖的 “草食男”一词,这个词的意思是指 40岁以下,有稳定工作, 长相佳,有良好人际关系但却对爱情和婚姻不积极的男性。再次,中日的网络流行语都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创新能力,KY式日本语还有一种数字式构词法, 比如:?o理(不 该如此,但已无办法),不写成 MMM而是3M。这种3M构词法, 中国的流行语中当然也有,比如“三好”就用3H表示,把thanks 写成3X, thank you写成3q,创意指数显

5、然已经超越了 “头文 字”的水准了。(二)中日流行缩略语的异同点KY式日语和中国网络流行语有几分相似,但是,其实质大 不一样。 中国年轻一代用的流行语大多是一些俏皮话, 或者反映 社会上某些现象的语言。例如:BT (变态)、杯具(悲剧)、885 (帮帮我) 等。它们的特点是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 传播速度快。 但是,一般都是没有实际意义。KY式日语虽然也为年轻一代所用,不过,KY式日语和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更为密切。比如,火 影忍者疾风传 ED7Iong kiss good bye中的一句:any time 喋ky。可翻译成“有时总是说太多不合适的话”。另外,从构词方式上来看, 汉语流行语主要由前

6、缀或后缀构 成,比如说:“奶粉门”、 “电话门”或“低碳族”、 “啃老族” 等。根据添加前缀或后缀,人们可以灵活地制造出不少新词;而 日语的流行语,通常是将日语短语写成罗马字略语。具体来讲, 就是取相应日语短语的罗马音的前字母,如AM後Tta(回头再见),或者多为直接用片假名对英语词汇进行翻译的形式, 它的特点是独立性强, 缺乏衍生性, 无法进行类推或复制。 而且, KY式日语是一种隐语,只在狭小的社会圈内使用,可以说是一 种封闭的语言。(三)中日流行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中日流行语在许多方面相互影响。 比如: 从日本传到中国的“族”,在中国出现了 “啃老族”、“啃椅族”等新词;此外, 除了借用日语词汇习惯来制造汉语新词外,某些日语词汇传入中国后出现了转义;例如:选宅”在日语中指痴迷于某种事物, 类似于汉语的“发烧友”,而汉语中使用“宅男”、“宅女”, 把日语中的“宅”等同于“家”,用以指“待在家里,不爱外出的人”。另一方面,日本人也很关注汉语流行语的发展,他们把许多汉语中的流行语都翻译成了日语,最近,甚至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组照片,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