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系梁施工计算书_第1页
上系梁施工计算书_第2页
上系梁施工计算书_第3页
上系梁施工计算书_第4页
上系梁施工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墩柱上系梁施工方案设计计算书1、设计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5-2003、建筑施工碗扣 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桥梁施工图。2、总体方案本标段桥梁上系梁采用钢模板、和系梁以下部分墩柱同时施工。在墩 柱模板上焊接牛腿,采用 QL32型千斤顶支撑145a工字钢,工字钢上利用 14b梢钢搭设系梁底模平台施工。上系梁施工设计图:14b曹钢,0.45卜I-I I上系梁系梁底标高145a 士当冈 L=12mQL32起升高度20cm .20槽钢焊接牛腿3、设计参数14b梢钢:理论重量16.7

2、3kg/m惯性力矩I=609.4cm4弹性模量 E 206000N /mm2设计抗弯强度fm 215N/mm2I45a工字钢:理论重量80.4kg/m弹性模量 E 206000N / mm2惯性力矩I=32240 cm4设计抗弯强度fm 215N / mm24、荷载分析4.1、 永久荷载钢筋砼重量G1 :标段内上系梁分1.8便4m、1.6便2m两种规格截面尺寸,其中截面尺 寸为1.8务4m的系梁硅数量12.29m3,截面尺寸为1.6务2m的系梁硅数量 10.9m3,设计计算时采用截面尺寸为1.8 Mm的上系梁进行验算,钢筋硅比重按2.6t/m3 (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的规定)。上 系梁钢筋砼重量G1:G1 = 12.29 m3X2.6 t/m3X10KN=319.54KN。系梁模板重量G2:根据模型设计图得知,系梁模板采用钢模板,重量(侧模和底模部分)为 2.38t,即 G2=23.8KN。槽钢重量G3:根据上系梁设计图,采用14b梢钢,梢钢按0.45m间距设置,每根长 度4m,放置11根。密度16.73kg/m。梢钢重量G3:G3=11 X4X16.73 10T000=7.36KNI45a 工字钢重量G4:采用两根长12m 145a工字钢,理论重量80.4kg/m。145a工字钢的重量 G4:G4=12 X2X80.4 10T000=19.296 KN

4、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永久荷载G 为:G=G1+G2+G3+G4=319.54KN + 23.8KN + 7.36KN + 19.296 KN = 369.996KN4.2、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包括施工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根据系梁施工搭设结构及施工地点气候特点,不考虑雪荷载和水平风荷载;施工荷载(作业层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取3KN/m2;硅振捣附加荷载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 范(JTJ041-2000)取2KN/m2;硅采用吊车入模,不考虑硅入模的冲击荷 载。可变荷载合计为5KN/m2,根据系梁底模面积,计算出可变荷载G5为:G

5、5=5X6.83=34.15KN4.3、 偶然荷载根据系梁施工搭设结构,不考虑撞击力等因素引起的偶然荷载。4.4、 顶反力计算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分别按12 1.4的分项系数计算千斤顶反力为:永久荷载:369.996 1.2=444.0KN可变荷载:34.15 1M=47.81KN根据上系梁施工结构设计图,上部荷载由4个千斤顶承受,每个千斤顶反力Q为:Q=(G+G514= (444.0+47.81) M=122.95KN根据上系梁施工方案得知,系梁施工采用 32吨千斤顶12.295吨 (千斤顶考虑与盖梁施工共用),满足要求。6、焊缝强度验算根据上系梁施工结构设计图,上部荷载通过焊接在墩柱模型上的

6、牛腿 承受,需对牛腿与墩柱竖向梢钢焊缝进行验算。根据上系梁施工结构设计 图,牛腿与墩柱模型竖向梢钢焊接,焊缝形式为直角角焊缝,作用力平行 于焊缝长度方向,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焊缝的强度计算为:T fhelwN fw下一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he一焊缝的计算厚度,直角角焊缝等于0.7h,hf为焊脚长度,取he=5mm 计算;lw焊缝计算长度,每条焊缝长度取其实际长度减去2hf ;fw一焊缝的设计强度值,fw=160N/mm2(牛腿及墩柱模型竖向梢钢为Q235钢材,采用E50型焊条手工焊)。根据以上的公式计算,焊缝长度lw:122950rlw2 信 167.98mm

7、168mm160 50.7根据设计图,牛腿与墩柱竖向梢钢的焊接长度为400mm> 168mm,焊缝强度满足要求。7、14b梢钢强度验算根据上系梁施工结构设计图,梢钢承受上部系梁钢筋硅及模型重量荷 载,上部荷载按均布荷载分布在梢钢上进行计算分析。全部荷载均布分布 在底板上(长度4.7m、宽度1.6m),荷载分布示意图为:q梢钢上承受的均布荷载q:q=( ( G1+G2 ) M.2+G5M.4) (4.7 X6)区45= ( (319.54 + 23.8) X1.2+34.15 务4) >4.7 >6)区45=459.818 752 0.45=27.52KN/m。利用TSSD钢结

8、构计算软件对梢钢受力分析结果如下:右端:简支7.1、 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跨序号跨度(mm)截面惯性矩(106mm4)第1跨2000.06.1支座形式: 左端:简支连续梁结构信息:材料弹性模量(N/mm2): E = 206000.07.2、 荷载数据1 .工况1(恒载)h皿皿皿I皿皿皿血皿叫皿皿皿皿皿WWW则EA上.。,加 LLfrjn7.3、 内力计算结果a.弯矩包络图b.剪力包络图c.截面内力第一跨1234567正弯矩(kN-m)0.007.0911.6813.2111.687.090.00负弯矩(kN-m)0.000.000.000.000.000.00-0.00止剪力(kN)22.02

9、18.359.170.000.000.000.00负剪力(kN)0.000.000.00-0.00-9.17-18.35-22.02挠度(mm)0.002.193.784.353.782.190.00位置(m): 1.000位置(m): 2.000位置(m): 1.800位置(m): 1.000正弯矩最大值(kN-m) : 13.21 负弯矩最大值(kN-m) : -0.00 剪力最大值(kN):-22.02挠度最大值(mm):4.357.4、 梢钢强度验算a、根据以上受力分析得知,梢钢所受的最大弯矩为:fmax=13.21KN-m ,抗弯截面模量 Wz=87.1 10-6m3抗弯强度:S m

10、ax=fmax+WZ3.21KN-m -87.1 10-6m3=0.1517 X06KN/m2=151.7N/mm2<安全fm=215N/mm 2 b、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梢钢允许的最大挠度:L/250=2000 芝50=8 mm14b梢钢所受的最大挠度:4.35 mm< 8 mm ,满足根据以上受力分析可知, 规范要求。C、支点处反力根据以上受力分析得知,梢钢两端支点反力为22.02KN,即145a工字钢 承受上部的集中荷载力。8、145a工字钢强度验算将工字钢承受上部荷载简化为均布荷载 q为:q=( (G1+G2+G3) M.2+G5M.4) (4.7 X6)区8= (31

11、9.54+23.8+7.36) X1.2+34.15 务4) *4.7 >6)区8=468.65 752 0.8=49.856KN/m。利用TSSD钢结构计算软件对工字钢受力分析结果如下: 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支座形式:左端:简支 右端:简支 连续梁结构信息:跨序号跨度(mm)截面惯性矩(106 mm4)第1跨6700.0322.4材料弹性模量(N/mm2): E = 206000.08.1、 荷载数据工况1(恒载)丸;而8.2、 内力计算结果a.弯矩包络图b.剪力包络图rREc.截面内力第一跨1234567正弯矩(kN-m)0.00130.49223.74254.83223.74130

12、.490.00负弯矩(kN-m)-0.000.000.000.000.000.000.00止剪力(kN)117.16111.3555.670.000.000.000.00负剪力(kN)0.000.000.000.00-55.67-111.35-117.16挠度(mm)0.008.8315.2817.6215.288.83-0.00正弯矩最大值(kN-m) : 254.83位置(m): 3.350负弯矩最大值(kN-m) : -0.00 位置(m): 0.000剪力最大值(kN):117.16位置(m): 0.000挠度最大值(mm):17.62位置(m): 3.3508.3、 工字钢强度验算a、根据以上受力分析得知,工字钢所受的最大弯矩为:fmax=254.83KN-m , 抗弯截面模量 Wz=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