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题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单元 7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13 / 11本节教材简要介绍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即“称量地球的质量”、“计算大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预言哈雷彗星回归”。教材首先通过“称量”地球的质量,在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情况下,认为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引力相等,进而得到只要知道了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引力常量,即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这种设计思路既给出了应用万有 教材 引力定律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也展示了万有引力理论的魅力一一”称量地球 分析 的质量”。教材随后作为示范,以计算太阳质量为例,给出了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思路清晰
2、,表述规范。最后从科学史的角度,简要介绍了亚当斯和勒维耶发现海王星的过程,哈雷预言彗星的回归时间,都显示了 万有引力理论的巨大成就。因此,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能体会到科学定律对 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2. 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3.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二、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建立天体运动模型的物理观念,培养学生
3、的时空观念、和相互 作用观念。科学思维: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科学探究:探究重力与地球自转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略物理学的优美。1 .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2 .通过数据分析、类比思维、归纳总结建立模型来加深理解。点教 学 难 点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质量可以 用天平来测量,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常用电子 秤或台秤来称量。出示图片:天平、电子秤、台秤阿基米德曾说过:“给人个支点,我
4、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出示图片:阿基米德撬起整个地球那么如果给你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或足够 大的天平你是否就可以称量地球的质量了 呢?/、口以0对于地球,我们怎样“称量”它的质量 呢?观察图片积 极讨论思 考:对于地 球,我们怎 样“称量” 它的质量 呢?创设情境,激 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称量”地球的质量上T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 F=Gmrm2,这t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利用它 来算出卜向地球的质量。思考讨论:计算地球的质量时,我们应 选择哪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哪些物理 规律?需要忽略的次要因素是什么?出示图片:地球如图以地球表向物体为研兖对象,物体学生阅读课 文并思考讨论明确在忽略自 转的
5、影响卜力 启引力大小近 似等于重力大 小。m在纬度为8的位置,万有引力指向地心,它可分解为两个分力:m随地球自转围绕地 轴运动的向心力Fn和重力Go实际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向心力远小于 重力,在忽略自转的影响下万有引力大小近 似等于重力大小。学生推导出锻炼学生的计m地是地球的质量;R是地球的半径, 也就是物体到地心的距离。由此解出:地球质量的算能力,规范解题步骤练习本上进行定量计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 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等于地球对物体的 引力,即:mm地 mg=G r2已知重力加速度g=9. 8m/s2,地球半径 R=6. 4Xl0m,引力常量 G=6. 67X10 11N m2
6、/kg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解:gR2 9.8 X(6.4X106) 224m 附=-11 kg = 6 X10 kg地 G 6.67X10yy答:地球的质量约为6X 104kg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半径R在卡 文迪什之前就已知道,一旦测得引力常量G,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m地。因此,卡 文迪什把他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 重量”。出示图片:卡文迪什二、计算天体的质量应用万有引力可算出地球的质量,能否算出太阳的质量呢?学生思考讨论并说出基本思路锻炼学生的总 结以及语言表 达能力,为下 面的计算做铺 垫1、基本思路(1)简化模型: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 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2)万有引力充当向
7、心力 F弓尸Fn(3)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 律列出方程,从中解出太阳的质量。设m太是太阳的质量,m是某个行星的 质量,r是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解: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mm太2G -2= m 3 r r行星运动的角速度 不能直接测出,但 可测出它的周期T。把和T的关系学生推导出 太阳质量的 表达式,在 练习本上进 行定量计锻炼学生的计 算能力,规范 解题步骤2兀二一T代入上式得到:Gmmm =m(2U)2r r T行:2 34冗rm太= T太 GT2, 2 3思考讨论:m太弁该表达式与环行天体质量m有没有关系?学生思考讨论明确中心大体 的质量与环行天体质量m无 关。测出行星的公转周期T
8、和它与太阳的距 离r,就可以算出太阳的质量,与环行大体 质量m无关。只能求出中心大体的质量。思考讨论:已知太阳与地球间的平均距 离约为1. 5X1011m,你能估算太阳的质量吗?换用其他行星的相关数据进行估算,结果会相近吗?为什么?m mm太 2no解:G =m(M)2r rT2 34兀rm± =2太GT4X3.142 X(1.5 X1011) 3-11、 26.67 X10 X(365 X24 X60 X6。kg_ _ 30= 2.0X10kg换用其他行星的相关数据进行估算,结 果会相近。虽然不同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r和绕太 阳公转的周期T各不相同,但是根据开普勒学生思考讨 论并计算
9、太 阳的质量锻炼学生的计 算能力并让学 生明白换用其 他行星的相关 数据进行估算 结果不会改 变。的质量?学生思考讨 论:怎样计 算木星的质 量和月球的 质量?巩固测量中心大体的方法。要计算木星的质量,对木星的卫星进行 测量,只要测得一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 期,就可计算木星的质量。出示图片:木星和它的卫星要计算月球的质量,由于人类发射的航 天器会环绕月球运行,只要测得航天器绕月 运行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就可计算月球的质 量。三、计算天体的密度1、已知太阳某行星的公转周期 T、轨 道半径r,太阳的半径R,求太阳的密度?解:由 G? =m(M)2r得rT2 3锻炼学生的推 导能力,掌握 计算天体密度
10、 的方法4冗rm太=2-太 GT2在教师的引 导下求太阳 的密度?43<V =-近 <3把代入得:p二 4三P GT2R32、已知地球的一颗近地卫星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周期为Ti,已知引力常数为G,则 该大体的密度为多少?若这颗卫星距轨道半 径r,测得在该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2,则地球的密度怎样表示呢?2八一 mm地 4冗一斛(1) mg = G 2 = F RRTi3则:4 m地=一/R3GT;4 一地球的体积:V=-tR3 3一,23一m 地 4 % R 3 Ttp =2VGT”东3GT11 32.mm +用4 7t zt=I(2)由 G 二 $r得:rT2m地GT224
11、3V = - tR332 3-3_m 地_4tt r _ 3 仃P=" =-24 二3=GT22二 R3GT2 二九R3四、发现未知天体1、海王星的发现178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威廉。赫歇尔 发现了天王星,但人们观测到的天王星的运 动轨道有些“古怪”: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 算出来的轨道与实际观测的结果总有一些偏1945年英国的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 和法国年轻的天文爱好者勒维耶根据天王星 的观测资料,各自独立地利用万有引力定律 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轨道各自独立计算学生思考讨 论并计算地 球的密度学生阅读课 文并发表自 己的看法。明确近地卫星 和距地面有一 定高度的卫 星,地球的密 度的不
12、同表达通过万有引力 定律成功地预 测未知的星体,这不仅巩 固了万有引力 定律的地位, 也充分展小了 科学理论的预 见性。出来。1846年9月23日晚,德国的伽勒在勒 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人们 称其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后来,这颗 行星被命名为海王星。出示图片: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一海王星2、海王星的发现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过程充分显示了理论对于 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所用的“计算、预测 和观察”的方法指导人们寻找新的天体。近100年来,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冥王 星、阅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出示图片:冥王星、阅神星五、预言哈雷彗星回归在牛顿之前,彗星被看作是一种神秘的 现象。出示图片:哈雷彗
13、星学生阅读课 文预言哈雷彗 星回归。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依据万有引力定律, 他大胆预言,彗星周期约为76年,并预言 它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 1759年3月这颗彗星如期通过了近日点, 它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它的下次回归 将在2061年左右。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海王星的发现和哈雷彗星的“按时回 归”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也成为科 学史上的美谈。牛顿还用月球和太阳的万有引力解释了 潮汐现象,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学定 律,推测地球呈赤道处略为隆起的扁平形状。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于分析地球表面重 力加速度微小差异的原因,以及指导重力探 矿。课堂练习1 .随着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
14、,人类登 陆其它星球成为可能。假设未来的某一天, 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质量是 地球质量的8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 球的相等,则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 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A. 0.5倍 B. 2倍 C. 4 倍 D. 8 倍答案:B学生练习2、(多选题)航天飞机在围绕地球做 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宇航员的说 法中正确()巩固本节的知识A.宇航员不再受重力作用B.宇航员受的重力提供其做匀速圆周 运动的向心力C.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为零答案:BCD3、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已 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神 舟”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15、运动的轨道半径 为r,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A. rB. 1GM C. 'MrMD. &答案:A拓展提高1、2018年12月8日,我国发射的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升空,并于 2019年1月3日实现了人造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 面软着陆。在探测器逐渐远离地球,飞向月 球的过程中()A.地球对探测器的引力增大B.地球对探测器的引力减小C.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减小D.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变答案:B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 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 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 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飞船在月 球表面软着陆之前,在靠近月
16、球表面的轨道 上运行,若要估算月球的平均密度,唯一要 测量的物理量是()A.飞船的轨道半径B.月球的半径C.飞船的飞行周期D.飞船的线速度答案:C3、若地球半径减小1%,而其质量不 变,则地球表回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情况是 (填“增大”、“减小”、“不 变”),增减的百分比为。(取一位启效数子)。答案:增大;2.4.两个行星质量分别为 m1和m2,绕 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门和则它们 与太阳间的力后引力之比为,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233m1r m1r2r1答下.2 , i-3m21r22课堂小结课堂总结1、中心天体的质量与环行天体质量 m 无关,且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2、解决大体问题的两条思路第一种思路:重力等于物体与大体间的Mm丁金口img = G-2力令引力R第二种思路:力启引力充当向心力MmG _2 - manR2mMv22 兀 2G 2 - m - m w r - m(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热力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全国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鄂州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用户界面设计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2025届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中南大学《植物生物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No k ia战略基础知识
- 一呼百应招商手册
- 第三单元《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课件 七年级音乐下册 花城版
- 奶龙小组汇报模板
- 二零二五年矿泉水品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范本2篇
- 夜间城市背景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 混凝土桥梁预应力钢筋锈蚀的研究进展
- 医疗设备维保服务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 湛江房屋租赁合同书范本
- 2025下半年江苏盐城响水县部分事业单位招聘7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艾滋病知识培训课件
- 0-3岁婴幼儿常见疾病与伤害防护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杭州师范大学
- 博士科研计划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