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用心整理9 声音的产生【教材分析】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中的第1 课内容。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本课从建构主义和探究教学的思想出发,围绕物体怎样发出声音,一步步揭示有关声音产生的科学概念,引领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开展研究与发现活动,使其学会在“做”中学。本课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观察不同的发声物体,比较、归纳出发声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振动,帮助学生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感知丰富的声音,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学会辨别和描述不同声音所表达的意义;其次,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
2、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初步将“发声”与“动”联系起来,分析和归纳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运用声音产生的概念解释音叉激水和水鼓的现象,同时结合不同动物的发声方式进一步深化概念认识,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声音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对声音形成了最直观的感受,生成了不同的生活经验,也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取了一些有关声音的科学知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前概念基础。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3、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他们大多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带领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真正奥秘,并且将发声物体振动可视化,实现学生前概念的正确转变,这恰是我们本课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通过感受丰富的声音,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3通过聆听不同动物的发声,认识动物不同的发声方式。4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科学探究: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1 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2通过探
4、究实验,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画图的方式表达实验结论。3能够运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研究结论,解释音叉激水和水鼓的现象。4能够通过反证法,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科学态度:1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2能够参与到探究实验中,与同学合作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观察发声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分析归纳物体发声与振动的关系。【教学难点】将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可视化。【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实验记录表、教学ppt。学生材料:塑料袋、钢尺、音箱、气球、音钹、塑料瓶、泡
5、沫屑、水、水槽、音叉、水鼓。【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声音游戏“听和说”,感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引入新课1 谈话: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适时播放上课铃声和读书声)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琅琅的读书声告诉我们正在读书,校园大课间活动时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闭上眼睛,仔细听2播放音频:学生活动声、大课间跑步声、学生篮球落地声、体育老师口哨音乐3思考:你能听到哪些声音?从这些声音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4学生汇报所听到的声音,以及从中获取的信息。5小结:声音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因此,声音对我们的
6、生活是非常重要的。6谈话: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每一个声音都向我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7板书课题:9. 声音的产生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大课间丰富的声音,让学生运用“听和说”表达从这些声音中所获得的信息, 帮助学生认识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以及从学生最想研究的声音问题中追溯本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本课的展开奠定基础。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通过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运动有关1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2学生交流汇报。3交流: 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要知道,
7、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原于猜测。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刚才大家提到的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4思考:这里有一个塑料袋,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呢?5(示范)学生代表说一说:准备用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用一个动词概括是什么?6全班活动,要求: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7教师控制:开始!停!8提问:谁能把你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用一个“动词”概括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动作方式,是什么?9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动词”。10交流:通过敲、打、拍、吹、摩擦等动作方式都可以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不同的方式都可以使物体运动产生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设计
8、意图:“让塑料袋发出声音”这个活动鼓励学生先“思”后“做”,围绕“用了哪些动作方式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组织学生通过实践去制造声音,使学生能够在参与中去主动发现,并形成探究问题。本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分析和学习,认识到声音的产生离不开力。(二)通过探究不同物体发声的运动,归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 追问:现在你认为物体必须怎样才能发出声音?2学生交流讨论介绍实验器材3谈话:(出示实验器材)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样实验器材。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这些物体不动时,它会发出声音吗?你有什么办法分别让它们发出声音呢?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4 .学生观
9、察实验器材并思考,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的方法。 讲解实验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5 .教师随机指导,完善并讲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A、摸喉咙(摸着喉咙,发出“啊一一”的声音,用手感受 )B、钢尺(一手在桌边缘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一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 )C、音钱(敲击音钱三下,然后轻轻按在肚子上)D气球和音箱(把气球挂在音箱前面,然后打开音箱,观察气球的运动)E、泡沫和矿泉水瓶(把泡沫屑放在空的矿泉水瓶中,然后对着瓶口吹,泡沫的运动)6 .提问: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 的共同特点。因此,要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总结:一个
10、物体发声时,它的运动轨迹有什 么变化?7 .讲解实验记录单并举例示范。活动二:通过探究/、同物体发声的运动,归纳声音产生的原因我的猜测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声物体发声时运动轨迹(画图)我的验证过程摸喉咙如:钢尺音钱气球和音箱泡沫和矿泉水瓶我们的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_停止,消失。8 .实验:按要求进行下面5个发声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并跟着它发声时的运动轨 迹来画图,完成记录单。活动中:看,发声物体有什么现象产生?摸,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发声物体,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运动。画,画出发声物体发声时的运动轨迹。说,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
11、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9小组汇报,教师适时作出引导,使学生注意观察发声物体运动轨迹的变化。10提问:通过这几个活动,对于“物体必须怎样才能发出声音?”你有什么想法?11 学生思考并回答。12小结:物体受力以后,上、下、前、后、左、右做快速地来回往复运动,我们称之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13回看5 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指导学生以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来重新解释和表达结论。反证:14谈话: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会消失吗?是不是这样呢?怎样改变上面的实验去证明?哪位同学来试试?15学
12、生示范如何使发声中的音钹、钢尺、气球、喉咙和音箱停止振动。16交流:通过刚才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17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按要求对5 种发声物体进行活动,使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发声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并跟着物体发声时的运动轨迹来画图,对记录单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又通过反证使学生认识到振动停止,声音消息,加深学生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概念认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做中学”中进行比较与分析五种物体发出声音时现象的共同现象特征,有利于学生得出结论。三、运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原理,解释音叉激水和水鼓现象1 描
13、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这些振动有时还能带来很奇妙的现象(展示音叉和水鼓)2演示1:依次走到部分同学耳朵边,用锤子敲击音叉的侧面。演示2:用鼓槌敲击鼓面3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如何用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这个科学概念来解释?4学生回答.5思考1:敲响音叉后,接近水面,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思考2:在鼓的表面倒上一点水,用鼓槌敲击水鼓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6教师演示音叉激水。7播放水鼓表演视频8追问:物体的振动带来了什么神奇现象?你如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刚才的现象呢?9 .学生汇报。10 .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四、认识动物不同的发声方式1 .谈话: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那么,大自然中的动物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发出声音的呢?2 .播放视频动物的叫声。3 .交流:通过刚才的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4 .学生汇报,教师PPT总结哺乳动物、昆虫、鸟类、蛇类、鱼类发声的方式。5 .小结:无论人、动物、还是生活中的各类物体,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有利于生动形象的为学生解释自然界动物是如何发声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本节课”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知识点的前后呼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阡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购销分期付款设备合作合同
- 道路运输合同范本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箬横镇东浦中学2025年高一下学期综合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二手车消费贷款合同模板
-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合同
- 人力资源培训外包合同2025
- 七里河区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与发展
- 线上众筹股权转让合同
- 上海市二手房交易居间合同2025
- 2025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7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太仓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 上海合作组织-总课件
- 幼儿园外出活动安全目标责任书
- 电容电流测试报告
- 石材检测报告
-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
- 毕业论文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
- 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及技术装备简介
- 储罐计算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