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联简易教程_第1页
诗词曲赋联简易教程_第2页
诗词曲赋联简易教程_第3页
诗词曲赋联简易教程_第4页
诗词曲赋联简易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曲赋联简易教程入门篇文/封刃献给末和所有国学爱好者前言本文针对的是爱好古诗词却对格律之繁琐望而却步的朋友,因此写得很简单,有些地方为了说明方便不免有错,笔者也是已经做好了挨前辈们批评的准备。以下都是以中华新韵为前提,即普通话。 声律第一四声:四声有古四声和今四声之分。所谓今四声,就是小学所教的第一声调(-,例:婀)、第二声调(,例:鹅é)、第三声调(,例:恶心的“恶” )、第四声调(,例:厄è),关于轻声,将在下面谈到。所谓古四声,就是平、上(念shng)、去、入,平声又分阴平、阳平。阴平者,就是今四声中的第一声调(-);阳平者,就是今四声中的第二声调();上声者,就是

2、第三声调();去声就是第四声调()。那么剩下的那个入声呢?在语音规范化之后,入声字已经在普通话中被分派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了,但在吴闽粤等南方地区的方言中仍有不少入声字,在入门篇中暂且不谈入声字。轻声的作用在于区别词义或词性,不属于四声。平仄: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诗律第二格律诗: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只有4句,分为2联(首联和尾联),律诗有8句,分为4联。联:格律诗中的1句是以逗号为结,而不是以句号为结,而2句就是1联。下面以古今七律第一(明代胡应麟诗薮语)杜甫的登高为例说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万

3、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绝句:常见的有5言、7言两种,又可分为古绝和律绝,我们这里只谈律绝。律诗:常见的有5言、7言两种,又可分为小律、律诗和排律(长律),我们这里只谈律诗,即8句4联的律诗。五绝四式:由于律诗演自绝句,7言演自5言,故而五绝可谓律诗最基础之格式,其有四种句式: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起”指首字,“收”指末字,下同)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只要记住了以上四式,那么,恭喜您,律诗的句式您已经记住一半了,而这四式记起来也是有规律的,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是对仗的,仄起仄收和平起平收又是对仗的。当然,这

4、句式的确定绝不是古人一时兴趣,而是与音韵学有关,每个句式中的音步都达到了一定的和谐,入门篇不作探讨。5言怎么演为7言?只要在每句前面加2个与首字平仄不同的字就行了,如5言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演为7言,只要在前面加上仄仄就行了(仄仄平平平仄仄),不过这就不是7言平起仄收式了,而是7言仄起仄收式。以下附上7言四式:平起仄收 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 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起仄收 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起平收 平平 仄仄仄平平 韵脚:由于绝句和律诗押的都是平声韵,所以偶句都是平收。粘对:联内用对,联间用粘。所谓对,就是平仄上的对仗,1联中的2句是要对仗的;所谓粘,指的是2联之间相连的那2句的平仄是要相同

5、的(指偶字),如绝句中2、3句之间要粘,律诗中2、3句之间,4、5句及6、7句之间要粘,如果平仄不相同,那么就是“失粘”了,以下以拙作五绝·通宵创作(新韵·九文)为例说明粘对:残烛燃碎影, 平平平仄仄豸啮亦惊心。 仄仄仄平平弱手执纤笔, 仄仄平平仄疾思越古今。 平平仄仄平 首联中1、2句为对仗,首联与尾联之间,即2、3句之间为粘。因为首句的选择是由自己决定的,所以可以是平起仄收,也可以是别的,正是由于粘对的存在,再加上押平声韵的关系,所以第一句确定后,后面推起来也就简单了,如首句用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则第2句对仗,当为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因为要押平声韵,偶句末字必须是

6、平声,所以对仗后不是平起仄收)。下面2、3句要粘了,偶字相同,但由于偶句末字是平声,所以奇句末字必是仄声(除第一句),依此可推知第3句当为平起仄收,而不是平起平收,最后句根据对仗可知是仄起平收。绝句怎么演为五律?上面第4句是仄起平收的话,粘一下,可知第5句是仄起仄收,粘对下去到第8句为止,律诗与绝句相同,只有第1句可以随意挑选(不过首句若选平收的句式,就必须押韵)。接下来我们把五绝演为七律,首句挑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第2句当为平起平收,第3句当为平起仄收,依此可推:五绝(平起平收式) 到 七律(仄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

7、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可平可仄:所谓可平可仄,指的就是句式中有些字用平声也可以,用仄声也可以的。在绝句中,可平可仄处一般在第1个字处(例外:平起平收式为第3字,为何下面将谈到);在律诗中一般是第1、3字(例外:仄起平收式中为第1、5字),以拙作七绝·一个人的七夕(新韵·八寒)为例说明可平可仄:年年乞巧总潸然, 平仄仄平平(韵)灿灿银河几度寒? 仄平平仄平(韵)纵有鹊桥连两岸, 仄平平仄仄何来素手与吾搀? 平仄仄平平(韵) 上面律谱中的符号标示的就是可平可仄处,第3句本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8、的,但因为七律句式中第1、3字可平可仄,所以第3字用仄声也可以。变格:上文所说的五绝四式是为正格,但诗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出现了几个变格(其实是拗救的结果),变格用得多了,也就渐渐成为了“正格”。因为不赞成初学者用变格创作,所以这里就介绍一个常用变格:由平起仄收演化来的平平仄平仄(注意,变格第一字不是可平可仄的了),可以演为7言(下同)。附:诗律检验(请选择中华新韵)诗病第三这里讲的诗病,并不是南北朝沈约的“四声八病说”,而是初学者应该避免的一些常见错误。出韵:即韵脚处没有押韵。失对:这里的失对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上文“粘对”中的“对”,即平仄上的对仗,另一个就是要着重讲下的律诗中的对仗,我们

9、主要讲后面一个含义。这个错误一般在律诗中比较容易犯,因为绝句不追求一定要对仗 (但平仄上一定要对)。实际上律诗中的对仗可谓五花八门,曾有“上官八对”之说,对仗种类至少有10种,我们不学那么花哨的,就学比较宽的对仗就可。对仗的要求:1、字数相同(这个是废话);2、平仄相谐(见“粘对”);3、结构相同(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4、词性相合(如名词对名词);5、意义相关(但不能相同,相同就是“合掌”了,也不能毫无关系,毫无关系就成了对联中的“无情对”了,下文将述)。下面我们以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来说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0、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就不说了。结构相同,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并列结构,对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也是并列结构,其中“风急”、“天高”、“猿啸哀”又都是主谓结构,对句“渚清”、“ 沙白”、“鸟飞回”也都是主谓结构,下面几句依此可推。词性相合,如“无边”对“不尽”,都是形容词;“落木”对“长江”,都是名词;“萧萧”对“滚滚”,都是副词;“下”对“来”都是动词。意义相关,如颈联2句写的都是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但着眼不同,出句着眼于空间,对句着眼于时间,更多赏析请朋友们自己查阅资料。无怪乎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赞其“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

11、者”,“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那么律诗是不是每联都要对仗呢?也不是,要求上只要中间2联,即颔联和颈联对仗即可,其他2联随自己的喜好了。失粘:见“粘对”。孤平:这个也是诗家大忌,对于孤平的定义,自古各家说法不一,笔者取王力老师的定义为绳矩,孤平指的就是除韵脚(即收字、末字)以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了,不过孤平这个概念是仅对五绝四式中的平起平收句而言的,以下为详细说明:5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该句式的可平可仄处为何是第3字,而不是第1字?因为若第1字可平可仄,就会犯孤平仄平仄仄平。7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

12、仄仄平,该句式的可平可仄处为1、5字,其第3字是不能改平仄的,否则就会犯孤平仄仄仄平仄仄平那么其它句式是否会犯孤平呢?答案是否定的,如仄起仄收句,即使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仄仄仄平仄,这也不算孤平,而算拗句。三尾:三尾有三平尾、三仄尾两种,三平尾就是末三字全平,三仄尾就是末三字全仄,就不举例了。拗句:除上述所说的诗病以外,平仄不谐的句子,统称为拗句,如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等。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管是孤平、三尾,还是拗句,多是由于动了偶字而使平仄不谐,那么是否不动偶字,改下奇字就没关系呢(第七字是韵脚或和韵脚相对的字,若看到这里的朋友还会问“第七字的平仄是否可以改的问题”的话,

13、您下面也不用看下去了)?首先,后半句原则上是对的,偶字必须分明,平仄不能乱改,偶字的平仄若改了,那就属于大拗了,是一定要救的(入门篇不谈拗救)。前半句有个很严重的错误,第五字可以不论(就是可平可仄)的句式,只有七言仄起平收式,而这个句式的第3字的平仄又是不能改的,第三字不能不论的还有五言仄起平收式,会犯三平尾。词律第四如果您已经学完了上面3章,那下面的内容学起来就轻而易举了,我只是说些词律上的常识即可,填词对于会律诗的人而言,可谓依葫芦画瓢。词的分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据笔者所知,最短的是竹枝,仅14字,最长的是莺啼序,达240字。词牌:也就是词谱,前文所说

14、的“葫芦”就是这个词谱,填词必须依词谱填,所以它没有一定的句式,词谱对平仄的要求如何,你就要怎么填(个人认为,词比诗自由,所以笔者词作更多)。那么根据什么词谱呢?词谱网上有,最“流行”的白香词谱和钦定词谱,前者简便,后者全面,个人认为初学者宜照龙榆生老师的唐宋词格律填,但对前两者最好也要有一定了解(原因下述)。阕:词还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和四叠,我们这里只谈前两者,单调的话就只有1阕了,也就是1段,而双调有2阕,即2段,成为上阕和下阕。变格:词的变格比诗多多了,如忆秦娥当以李白之仄韵格(指押仄声韵,不同于诗多押平声韵,词平声韵与仄声韵差不多)为定格,而以贺铸之平韵格为变格(选自龙榆生老师所

15、著唐宋词格律):忆秦娥定格: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上阕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下阕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变格(平韵格):中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平(韵)。平平平(韵),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韵)。上阕仄平平仄平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平(韵)。平平平(韵),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韵)。下阕 贺铸忆秦娥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

16、。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这是首双调,上面的“中”就是可平可仄处,表示重复前面3个字,可以不用在意,该词不能用中华新韵念,所以可以不必在意其平仄(韵书将在下述)。对于这类变格,古今有些词谱的定格说法是不同的,如眼儿媚,白香中以刘基之作为定格,而钦定和唐宋词格律中则以左誉之作为定格,可见应以钦定为绳矩。有些别格是用特定手法谱成的,以下了解即可:摊破:也成为“添字”,可以简单理解为将其中一句添字后分为了两句,如浣溪沙摊破后是摊破浣溪沙。偷声:也称为减字,如木兰花减字后是减字木兰花入慢:所谓入慢,就是将一首双调根据音乐节奏演为慢曲,如卜算子入慢后就成了卜算子慢叠韵:就是用原韵重叠一遍,如梁州令

17、叠韵后就成了梁州令叠韵。还有转调等手法。押韵:词的押韵有时不是只押平声或只押仄声的,有时平仄相错地押,但要属于同一韵部的,如都属于麻韵;但有些词牌的韵脚不仅平仄相错,而且在转换平仄时,连韵部也换了,这就称为“平仄转换”了(韵部将在下面讲到)。以上所述的平仄相错或韵部转换的词牌在词谱中还是属于少数的。如拙作定风波·怀东坡:乱风挟云布雨愁,飘零花落叶湿眸。回首平生虚度岁,惭愧,无为功业竟白头。断瓦破屋风雨漏,抖擞,穿云残照异常柔。问遍青山皆不老,绝妙!仙风道骨任逍游。 词谱:中仄中平仄仄平(A韵),中平中仄仄平平(A韵)。中仄中平平仄仄(B韵),平仄(B韵),中平中仄仄平平(A韵)。中仄

18、中平平仄仄(A韵),平仄(A韵),中平中仄仄平平(A韵)。中仄中平平仄仄(C韵),平仄(C韵),中平中仄仄平平(A韵)。 此例不仅平仄相错,而且有韵部的转换,不过这个概念大家了解就行了 (后面ABC是笔者所加,词谱本无)。对仗:词的对仗与律诗中的对仗有些许不同,如位置不固定,以词谱为准;不忌同字,律诗中的对仗是不能用同一个字的,如,你不能在“寒冰释春绿”后,对“暖日泻春红”,这样“春”字就重复了,但词中不忌,如苏轼水龙吟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一句,用“一分流水”来对“二分尘土”,不过总的来说,对仗中有同字还是少数。曲律第五曲又称“词余”,可见其格律上比词更宽,我们这里指介绍一些常见

19、的概念,规范大家对曲的认识。元曲:元曲分为北曲和南曲,我们这里只谈北曲(原因下述) ,北曲又可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大家说的元曲一般指的是这个小令,套数就是把几个、十几个小令串在一起。曲牌:也就是曲调,根据其与词牌的相似性可分为3类。同名同律,如忆秦娥、风入松;同名异律,如捣练子、满庭芳;异名异律(占大多数),如山坡羊、叨叨令。宫调: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北曲共六宫十一调。六宫:1、正宫 2、中吕宫 3、道宫 4、南吕宫 5、仙吕宫 6、黄钟宫十一调:1、大石调 2、双调 3、小石调 4、歇指调 5、商调 6、越调 7、般涉调 8、高平调 9、宫调 10、角调 11、商角调

20、之所以要在曲牌之后注明宫调,大家只要记得因为有些曲牌属于好几个宫调,如端正好有正宫端正好和仙吕端正好之分(其它原因不在入门篇中赘述)。以下以拙作端正好正宫·新年快乐(中原音韵·一东钟)为例说明:舞金龙,迎鸾凤。别银鼠,牛气方冲。礼缘情谊无轻重,暖暖春风送!其曲调为:仄平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去(韵)这首元曲的曲牌是端正好,宫调是正宫,题目是新年快乐 ,用韵用的是中原音韵,而不是中华新韵。平仄:用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端正好的末句中,收字竟是去声,不错,曲和宋的一个差别就是某些仄声要分清上、去(其实词中有些地方也是要分清上、去、入的,

21、只是没有曲那么明显)。押韵:词中平仄通押或平仄相错,还是少数,但在曲中就比较常见了,如上例端正好。 不过元曲是一韵到底的,不能转换别的韵部。衬字:衬字是曲的一大特点,它是在曲牌规定字数之外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可以是实字或虚字),或者加在句中(多为虚字),但是不能在句尾,如王实甫西厢记长亭折里的叨叨令中有一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其中下划线字为衬字,注意,“也么哥”不是衬字,而是唱腔上所需的定格。赋律第六押韵:我们知道,诗词曲赋,同属韵文(广义上的),赋当然也是要押韵的喽,赋可分为古赋(主要是骚赋和汉赋,不过我们只谈汉赋)、俳赋、律赋和文赋,其中律赋押韵最严。赋的押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22、需要换韵,由于赋的篇幅一般较长,要一韵到底,是不太可能的;2、赋的押韵间隔不定,可以句句押,也可以隔句押;3、韵脚不一定在句末,也可以在句中(一般在句末虚词前);4、尤忌重韵,但形同义异的字可以重复。赋就说到这里,毕竟会去写的人少,留到进阶篇中再论吧。联律第七楹联实际上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韵文,因为它不押韵。尾字: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如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其中“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称

23、为联脚即可。对联四要素:一、字数相等“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对联从内容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对应方式达到整体统一。 (一)上下联内容的正向关联正对 上下联的具体内容相同或者相似,但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这叫“正对”。例:登楼看月胸襟阔,把酒临风感慨多。 (二)上下联内容的反向关联反对 通过一正一反(常使用反义词)的描写

24、或说理,表达同一个主题。例:多言即少味,无欲斯有为。 (三)上下联内容的连续性关联串对 串对也叫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例: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根据正对、反对和串对的特点,大致可以这样来分析出句:如果出句已经具有完整的意义,对句就考虑从另一个侧面去写;如果出句含有表达正面意义的形容词或副词,对句就使用反义词从反面去写(反之亦然);如果出句只说了一半,对句就需要顺着出句的思路写完另一半。 三、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基本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关于词组对仗,可参考律诗中讲对仗

25、的部分)。 上下联避免出现“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允许“异位互重”。 病例:且咏春风寻皓月不教春雨问浮云 “春”同位重字,是词性规则中的的禁忌。此例应将上联或下联的“春”字换用其他字。 病例:业流不住勿贪境命运相同不恨人 “不”异位重字,也是禁忌。此例下联改为“莫”字即可。 作为特例,虚字、虚词的同位重复是允许的,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之”字可以重复)同位、异位单个字词的重复是禁忌,但两个字或两个词的“异位互重”作为一种修辞技巧而被联律所允许,称为“换位格”,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四、平仄相谐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

26、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 楹联在平仄上的对仗类似于律诗“粘对”中的对,偶字平仄必须相反,奇字可以不相反(除句脚和联角),这只是对初学者而言,一些特殊格式,如鱼竿韵等在进阶篇中讨论。对仗:与律诗的对仗类似,忌“合掌”,内容不相关而具备对联其他三要素的作品,称为“无情对”。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使用了同义词。撰写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字数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例如

27、下面一副合掌联: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即为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例如:神州滋雨露,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避免。然而,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视,即使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 无情对:无情对作为“内容相关”要素的特例,别具情趣。不过需留意:无情对和“内容不相关”的“准对联”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无情对要求上下联尽可能字字相对,且最好是小类相对(名词即为义类相对),但是联意却毫不相干。如: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树”“果”皆草木类;“已”“然”助词;“半”“一”数字;“寻”“点”转义动词;“休”“不”副词;“纵”“相”副词;“斧”“干”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