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之多解与周期运动问的题目_第1页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之多解与周期运动问的题目_第2页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之多解与周期运动问的题目_第3页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之多解与周期运动问的题目_第4页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之多解与周期运动问的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案考点4.7周期性与多解问题1.带电粒子电性不确定形成多解:受洛伦兹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由于电性不同,当速度相同 时,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不同,形成多解.如图6甲所示,带电粒子以速度v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如带正电,其轨迹为a,如带负电,其轨迹为b.精彩文档2 .磁场方向不确定形成多解:有些题目只已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而不知其方向,此时必须 要考虑磁感应强度方向不确定而形成的多解.如B垂直纸面向里,其轨迹为a,如B如图乙所示,带正电粒子以速度 v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其轨迹为b.3 .临界状态不唯一形成多解: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飞越有界磁场时,由于粒子运动轨迹是圆弧状,

2、2X严XXX6'IIJF11T因此,它可能穿过去,也可能转过180 °从入射界面这边反向飞出,从而形成多解,如图丙所示.运动往往具4 .运动的周期性形成多解:带电粒子在部分是电场、部分是磁场的空间运动时, 有往复性,从而形成多解,如图丁所示.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圆心为O.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圆筒下面有相距为 d的平行金属板 M、N , 其中M板带正电荷,N板带等量负电荷.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 电粒子自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经 N板的小孔S以速度v沿半径SO方向射入磁场中.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仍从 S孔射出.设粒子与圆筒碰撞过程

3、中没有动能损失,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求:M、N间电场强度E的大小;圆筒的半径R.-d保持M、N间电场强度E不变,仅将M板向上平移3,粒子仍从M板边缘的P处由静止释放粒子自进入圆筒至从S孔射出期间,与圆筒的碰撞次数1.如图所示,在纸面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虚线等边三角形ABC为两磁场的理想边界。 已知三角形 ABC边长为L,虚线三角形内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三角形外部的足够大空间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电量为+ 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从 AB边中点P垂直AB边射入三角形外部磁场, 不计粒子的重力和一切阻力,试求:X XXXX X / .

4、 f%XXX x/-J、X1XJK / '*1.*XJ'IrV r '亠*LFAd亠吕XX X XXX(1)要使粒子从P点射出后在最快时间内通过B点,则从P点射出时的速度V0为多大?(2)满足(1)问的粒子通过B后第三次通过磁场边界时到B的距离是多少?(3)满足(1)问的粒子从P点射入外部磁场到再次返回到P点的最短时间为多少?画出粒子的轨迹并计算。2.如图所示,空间某平面内有一条折线是磁场的分界线,在折线的两侧分布着方向相反、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 折线的顶角上的两点,AP=AQ=L.现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微粒从P点沿PQ方向射出,不计

5、微粒的重力。(1)若P、Q间外加一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XV:<XX ' - 、-. Jrt/:XXkXkX XX X A XA>XXXV Xy:.XXX/,X 工買XXX|Q是折线P、V2 y 筑戏90°(2)(3)能使速度为V0射出的微粒沿 PQ直线运动到Q点,求其电场强度。撤去电场,为使微粒从P点射出后,途经折线的顶点 A而到达Q点,求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求第(2 )中微粒从P点到达Q点所用时间的最小值.3.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I、II、III、IV四个场区,y轴右侧存在匀强磁场I, y轴左侧与虚线 MN之间存在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II方向

6、竖直向上,P点是MN与x轴的交点。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的带电粒子由原点0,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水平射入磁场I已知匀强磁场I的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III区电场大小为Bo,匀强电场II和匀强电场III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Bovo,如图所示,IV4Bo8mv0区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OP之间的距离为2qBo,已知粒子最后能回到0点。(1)带电粒子从0点飞出后,第一次回到 x轴时的位置和时间;(2)根据题给条件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3)带电粒子从0点飞出后到再次回到 0点的时间。4. 如图所示,直线 MN上方有平行于纸面且与 MN成45。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

7、B.今从MN未知;MN下方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上的0点向磁场中射入一个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MN成45。角的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R.若该粒子从0点出发记为第一次经过直线MN,而第五次经过直线MN时恰好又通过 0点.不计粒子的重力.求:XXXXx.vXXXXXXXXXXXXXXX电场强度E的大小;该粒子第五次从0点进入磁场后,运动轨道的半径。该粒子从0点出发到再次回到 0点所需的时间。5. 在如图所示,xOy坐标系第一象限的三角形区域(坐标如图中所标注)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 x轴下方有沿+ y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将一个质

8、量为m、带电量为+ q的粒子(重力不计)从 P (0,- a)点由静止释放。由于 x轴上存在一种特殊物质,使粒子每经过一次x轴速度大小变为穿过前的施倍。2(1)欲使粒子能够再次经过应强度Bo最小是多少?(2)在磁感应强度等于第(' 0J.Jx轴,磁场的磁感1)问中Bo的情况下,求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3)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第(1)问中Bo的2倍,求粒子运动的总路程。实用标准文案4E= x104N/C 的匀3强电场,第四象限内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Bi=0.2 T的匀强磁场,第二、三象限内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B2的匀强磁场。在x轴上有一个垂直于y轴的平板OM,精

9、彩文档X X,x XXX XXXXXXXXXF IM XXX护1XXXX6.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分布有沿x轴负方向的场强X实用标准文案平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P, P处连接有一段长度 d=lcm内径不计的准直管,管内由于静电屏蔽没有电场。y轴负方向上距 0点J3cm的粒子源S可以向第四象限平面内各个方向发射a粒子,假设发射的 a粒子速度大小v均为2 X10 5m/s,此时有粒子通过准直管进入电场,打到平板和准直管管壁上的a粒子均被吸收。已知 a粒子带正电,比荷为 =5mxi07C/kg,重力不计,求:S到达P孔的时间;(1) a粒子在第四象限的磁场中运动时的轨道半径和粒子从(2)

10、除了通过准直管的a粒子外,为使其余 a粒子都不能进入电场,平板0M的长度至少是多长?(3)经过准直管进入电场中运动的a粒子,第一次到达 y轴的位置与 0点的距离;(4)要使离开电场的a粒子能回到粒子源 S处,磁感应强度 B2应为多大?精彩文档7. 如图所示,直径分别为 D和2D的同心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0为圆心,GH为大圆的水平直径。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 (I区)和小圆内部(n区)均存在垂直圆面向里的匀强磁m、电场。间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极板间有一匀强电场,上极板开有一小孔。一质量为d量为+ q的粒子由小孔下方2处静止释放,加速后粒子以竖直向上的速度v射出电场,由H点紧靠大圆内侧射入磁场。不计粒子

11、的重力。求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粒子运动轨迹与小圆相切,求I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I区、n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2mv 4mv、,粒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次经过H点,qD qD求这段时间粒子运动的路程。8. 如图,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P是y轴上距原点为h的一点,No为x轴上距原点为a的一点。A是一块平行于x轴的挡板,与x轴的距离PA_hL Q4Jha为-,A的中点在y轴上,长度略小于-。带点粒子与挡板碰撞前后,x方向的分速度不变,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质量为m,电荷量为q (q>0 )的粒子从P点瞄准No点入射,最后又通过 P点。不计重力。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9. 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 NS和MT间充满匀强电A1场,同时该区域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NSTMl.Sh平面向外和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和2B,KL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在NS和MT边h411iIIIHIflhhK兀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