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_第1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_第2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_第3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_第4页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疗卫生系统招聘测试公共卫生治理专业知识-2总分:100.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型为最正确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总题数:50,分数:50.001 .以下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A.虫媒传染病B .寄生虫病C.呼吸道传染病 D .肠道传染病分数:1.00A. VB.C.D.解析:解析呈现严格季节性的传染病一般为虫媒传播的传染病,由于其传播媒介的生长繁殖受到季节的 影响.2 .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氨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设计是A.现场干预试验 B .病例对照研究C.横断面研究D.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铀矿工人从暴露于氨气到

2、发生肺癌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用前瞻性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时间,因此用回忆性研究更适宜.3 .同病率是指A.由于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因此.其所患疾病或病症也相同B.同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数C.异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数D.双生子中某种疾病或病症的一致性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同病率的定义就是双生子中某种疾病或病症的一致性.4 .有关病毒性肝炎,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B.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类似C. HBV和HDVB发生联合感染 D . HEVS水传播不易实现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HEV主要经

3、粪-口途径传播,即通过被病人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因此D选项错误5.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种类包括 A.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C.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都可发生,因此D选项正确.6 .以下哪一项关于筛检的说法是正确的A.从有病的人群中确诊病人B.是一种诊断方法C.从无病的人群中找出病人D.从外表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

4、有病或缺陷,但表 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它是从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可疑病人的一种举措,不是对疾病 做出诊断.7 .以下哪项不是前瞻性研究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C.多用于罕见疾病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前瞻性研究的缺点之一就是不适用于研究罕见病,而罕见病的研究主要用回忆性研究的方法.8 .描述定量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是A.B . G C. M D. S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用于描述定量变量离散趋势的指标有极差R、四分位数间距OR、方差S2、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因此此题选

5、择Do9.某地区某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a0,以后历年为a1, a2,4,那么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开展速度-1 ,平均开展速度=10.用来反映率的抽样误差的指标为 A. p B. S C.9 D .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率的标准误是用来描述率的抽样误差的指标,其表示符号为11.有序分类变量比较宜用A. t检验B . x2检验C.秩和检验D. F检验异,因此选项C正确.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有序分类变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12.直线回归方程中,假设b>0,说明A.B.C.D.X每增

6、减一个单位,丫平均减增b个单位 X每减增一个单位,丫平均减增b个单位 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上方 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下方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直线的走向为左下到右上,说明X, 丫为同向变化,即X每减增一个单位,Y平均减增b个单位,应选Bo13 .某研究者打算利用横断面调查资料描述职业与肝炎患病率的关系,其统计图宜采用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直方图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条图是用等宽直条的长短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大小及它们之间的比照关系,此题欲描述 不同职业与肝炎患病率的关系,应选择条图.14 .在病伤死因统计分析中,用作死因顺位的指标是

7、A.发病率B .死因百分构成比C.死因别死亡率 D.死因别病死率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死因顺位是指各类死因构成比按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故 选Bo15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是A.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B .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C.医学的社会化趋势 D.预防医学的开展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是:医学开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 普遍提升;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开展.16 .教育有哪两种职能A.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改变人的行为17 促进生产力的开展,标准人的行为C.按社会需要传

8、授知识,促进生产力的开展D.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传播社会准那么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教育属于一种标准文化,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标准;二 是传播社会准那么,即对人的行为标准.17.当测得某一个体三项危险因素的危险分数分别为0.5、2.5、0.8,那么其组合危险分数应该是A. 1.9 B , 2.8 C , 2.9 D , 3.8分数:1.00A. VB.C.D.解析:解析组合危险分数计算方法如下:2.5- 1+0.5 X0.8=1.918 .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要素不包括A.健康教育B .增进必要的营养,提供平安饮用水C.慢性病防治D.妇幼保健和

9、方案生育分数:1.00A.B.C. 7D.解析:解析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根本要素包括: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平安饮用水;根本的环境 卫生;妇幼保健,包括方案生育;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地方病的预防和限制;目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 预防限制方法的宣传教育;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保证根本药物的供应.19 .社区卫生效劳的特点之一,持续性效劳包括A.人生各个阶段的效劳B.健康、疾病、康复的各阶段效劳C.任何时间、地点对各种健康问题的效劳D.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社区卫生效劳是“从生到死的全程健康效劳,其持续性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生的各个 阶段的效劳;健康-疾病-康复的

10、各个阶段的效劳;在任何时间、地点,对各种健康问题的效劳.20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算是一项保健举措.A.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B .高投入、低产出、高效益C.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D.低投入、高产出、低效益分数:1.00A. VB.C.D.解析:解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算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保健举措.21 .诊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社区人群的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A.流行病学诊断 B .社会诊断C.行为和环境诊断 D.教育学和组织诊断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社会诊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22

11、.不属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是A.儿童和青少年 B .妇女C.壮年人群D.老年人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象中重点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妇女、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 疾人等弱势人群.壮年人群虽然是属于教育的对象,但不属于重点人群.23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健康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A.开展相关人员培训 B .组织相关专家座谈C.开展调查研究 D .迅速有效的信息传播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信息传播活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关键环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公众往往 焦虑、情绪不稳,非常渴望了解相关信息,此时健康教育工

12、作者应该反响灵敏,行动迅速,运用传播学的 理论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向社会公众传播准确清楚的信息以及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自我防护方法.如 果由于疾病的突发性,尚未掌握疾病发生开展的全过程,也不要坐等,应尽快将最新动态先行传播.如果 等到有了完整结论再发布信息就失去了信息的时效性和指导性.24 .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次生环境是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很多都是利于人类开展的,但是当

13、人类过分索取, 不考虑自然规律,就会造成生态失衡.25 .吸收由太阳放射出来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损害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B .平流层C.中间层D.逸散层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臭氧能吸收由太阳放射出来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损害,它位于平流 层大气层.26 .水俣病是一种慢性A.镉中毒B .氟中毒C .铅中毒D .甲基汞中毒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镉中毒引起痛痛病,汞中毒引起水俣病,甲基汞是环境中的汞进入机体后的反响产物,最终 导致水俣病的是甲基汞.27 .与人为污染无关的是A.烟雾事件B .光化学烟雾C.水俣病D.地

14、方性氟病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烟雾事件是人类燃料燃烧产物污染所致,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水俣病是含汞 废水污染引起,地方性氟病是自然界中某些地区天然的非人为影响情况下,氟含量高,导致生活在当地的 居民长期摄入过多引起.28 .常见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有 A. 一氧化碳B .氮氧化物C.甲烷D.细菌总数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常见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有CQ、细菌总数、悬浮颗粒、SO等.29 .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A.加氯量B .有效氯C .余氯量D .细菌学指标分数:1.00A.B.C. VD.30min,解析:解析加氯量指氯化消毒

15、时使用的消毒剂的量,有效氯指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水平的有效成分, 细菌学指标是评价饮用水水质的.只有余氯量能说明是否消毒合格,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与水接触 水中游离性余氯不低于 0.3mg/L.30 .限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B.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C.增强通风排毒D.个体防护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个体防护是生产性毒物预防举措,但并不能限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故应选Do31 .哪项不是慢性汞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A.类神经症B .腹绞痛C .震颤D . 口腔炎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详见汞中

16、毒的临床表现.32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中,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常温下为固体或液体B .沸点高,但易挥发C.难溶或不溶与水 D .易溶于脂肪、醇和醛等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在常温沸点高、挥发性低,呈固体或液体状态,难溶或不溶于水,而 易溶于脂肪、醇、酸、氯位及其他有机溶剂.33 .氯乙烯的清釜工人可患A.视网膜动脉瘤B .肢端溶骨病C.下颌骨坏死D.氟骨症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肢端溶骨病为聚乙烯慢性中毒典型临床表现,肢端溶骨症,多发生于工龄较长的清釜工,发 病工龄最短者仅一年.早期表现为雷诺综合征:手指麻木、疼痛、肿

17、胀、变白或紫纠等.随后逐渐出现末 节指骨骨质溶解性损害.34 .碑引起的职业性肿瘤是A.肝血管肉瘤B .膀胱癌C .白血病D .皮肤癌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碑致肺癌、皮肤癌.35 .引起“电击型死亡的是哪种生产性毒物中毒A.铅B .苯C .聚乙烯D .氧化氢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氧化氢重度中毒后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极度困难,瞳孔散大,出现惊厥,皮肤和黏膜呈鲜红 色,逐渐转为紫甜,最后由于呼吸中枢麻痹和心跳停止发生“电击型死亡.36 .下面对脂溶性维生素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常与脂类物质共存 B .缺乏病症出现加快C.长期大剂量摄入,易引起中毒 D.随脂

18、肪经淋巴系吸收分数:1.00A.B. VC.D. 解析:解析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是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其吸收与肠道中的脂类密切相关,易储存于 体内,而不易排出体外,摄入过多,易在体内蓄积而导致毒性作用,假设摄入过少,可缓慢出现缺乏病症. 应选择Bo37 .胆固醇含量最高的部位A.脑B .内脏C .瘦肉D .肥肉分数:1.00A. VB.C.D.解析:解析含胆固醇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脑、肝、肾等内脏和蛋类,肉类和奶类也有一定量的胆固醇,其 中脑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38 .我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指A. 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B.某一特定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C.可以满足

19、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D.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分数:1.00A. VB.C.D.解析:解析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指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组每 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39 .老年人蛋白质摄入应质优量足并维持氮平衡主要原因如下,但不包括A.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B .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C.蛋白质吸收利用率低 D .肝、肾功能降低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老年人容易出现负氮平衡,即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且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降低,摄入 蛋白质过多可增加肝、肾负担.所以,老年人膳食蛋白质的摄

20、入应以适量优质蛋白质为宜.40 .Aw的意义A. Aw小不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 B. Aw小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C. Aw大不利于食物中微生物繁殖 D. Aw大霉菌不产毒分数:1.00A. VB.C.D.解析:解析通常使用Aw来表示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在许多情况下,食品稳定性和Aw是密切相关的.总的趋势是 Aw越小的食品越稳定,较少出现腐败变质现象.Aw低于0.06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是无法生长.故A是正确答案.41 .组胺中毒的机制A.扩张支气管B .收缩毛细血管C.降低体温D .扩张毛细血管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组胺是一种生物胺,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支

21、气管痉挛;循环系统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病人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骤停.所以D的描述是正确的.42 .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顶峰在A.婴儿期B .幼儿期C .童年期D .青春期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整个生长发育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 两次生长突增顶峰,第一次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43 .能较客观、精确反映发育成熟程度的是A.第二性征年龄 B .齿龄C.骨龄D.体重年龄分数:1.00A.B. C. V D.解析:解析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各有其适用范围,发

22、育年龄中的骨龄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从出生到成熟 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发育水平.44 .我国?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内空气中CO最高允许浓度为A. 0.50% B, 0.30% C, 0.15% D, 0.10%分数:1.00A.B. C. VD.解析:解析我国?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内空气中CQ最高允许浓度为0.15%45 .在学校建筑设计中,小学适宜的效劳半径应是A. 500m以内 B , 0.5 1.0km C . 1.0 1.5km D . 1.5 2.0km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城市学校布点时,效劳半径可按小学生上学走路需10分钟左右,中学生需

23、1520分钟左右计算.中小城镇的上学距离规定为小学0 500m中学0 1000m农村居民居住较分散,效劳半径可适当增大, 推荐走读小学生不超过 1500m,中学生不超过2500m为参考.46 .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A. 1天B , 1周C. 2周D. 3周分数:1.00A.B.C. VD.解析:解析国内外许多毒理学平安评价程序规定,急性毒性的观察时间一般为714天,如有必要可延长至14天以上.47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肠道B .唾液C .汗液D .肾脏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最重要的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液排泄,其次是随粪便排泄,经肺排出的主要是气态物质.48 .未观

24、察到作用水平是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 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分数:1.00A.B. VC.D.解析:解析未观察到作用水平NOEL: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机体比 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有害或非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49 .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 .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o D .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数:1.00A. VB.C.D.解析:解析绝对致死量

25、或浓度LD100或LC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50 .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A.效应B .反响C .量反响D .质反响分数:1.00A.B.C.D. V解析:解析反响即质反响,表示暴露某一化学物质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属 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异,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反响.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型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总题数:10,分数:10.0051 .以下疾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些较适宜 分数:1.00A.联系的强度

26、大 V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 7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 VD.存在剂量反响关系 V解析:解析病因推断的标准包括联系的强度、联系的时间顺序、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特异性、分布的 一致性、剂量反响关系、实验证据、生物学合理性.52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分数:1.00A.q检验 VB.t检验 VC.Dunnett-t 检验D.LSD-t 检验 V解析:解析q检验用于多个样本均数全面的两两比较;Dunnett-t检验主要用于多个处理组与一个对照组的两两比较;LSD-t检验用于一对或几对在专业上有特殊意义的比较.因此ABD正确.53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是分数:1.00A.特异性弱V

27、B.多因多果C.潜伏期长 VD.联合作用强 V解析:解析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是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明显;广泛存在.54 .传播媒介的选择原那么分数:1.00A.保证效果原那么 VB.针对性原那么 VC.速度快原那么 VD.可及性原那么 V解析:解析传播媒介的选择原那么:保证效果原那么、针对性原那么、速度快原那么、可及性原那么、经济性原那么55.以下哪些是污染物的室内主要污染来源分数:1.00A.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VB.家用电器 VC.相邻住宅污染D.室内燃料燃烧V解析:解析室内污染来源主要是室内燃料燃烧室内人的活动、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室内生物性污染、 家用电器、生活用水污染等.相邻住宅

28、污染是室外污染来源.56 .以下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分数:1.00A.甲烷 VB.二氧化硫C.硫化氢 VD.CO V解析:解析甲烷属于窒息性气体中的单纯性窒息性气体,硫化氢和CO那么属于化学性窒息性气体.而二氧化硫为刺激性气体,故应排除Bo57 .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分数:1.00A.评估法B.称量法或称重法VC.记账法 VD.询问法 V解析:解析膳食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称量法或称重法、记账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率法.所以选择BCD58.?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用于尘肺诊断的主要 X线影像为分数:1.00A,矽结节B.圆形小阴影 VC.不规那么小阴影VD.大阴影 V解析:解析尘肺

29、患者的X线影像有大阴影、小阴影、肺门变化、肺气肿、肺纹理、胸膜变化等.而尘肺 诊断的主要X线影像依据是小阴影圆形或不规那么形、大阴影.59 .评价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中最根本的指标是分数:1.00A.身高 VB.坐高 VC.体重 VD.胸围 V解析:解析形态指标最根本的有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臂围、腿同和各部位皮褶厚度也可用于评价营养状 况,但不是根本指标.60 .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分数:1.00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局部V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

30、后变成终致癌物V解析:解析经体内的生物转化,有些物质毒性反而会增强.三、不定项选择题此题型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总题数:20,分数:40.0061.以下偏倚中属于信息偏倚的有 分数:2.00A.入院率偏倚B.报告偏倚 VC.易感性偏倚D.回忆偏倚 V解析:解析常见的信息偏倚有:回忆偏倚、报告偏倚、诊断疑心偏倚、暴露疑心偏倚、测量偏倚等.62 .病例对照研究中,不匹配不分层的资料分析包括分数:2.00A.每个暴露因素可整理成四格表形式VB.利用卡方检验,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有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C.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OR VD.计算OR的可信区间V解析:解析此类型的资料分析一般包括四个

31、步骤:1根据资料的数据整理四格表;2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暴露和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3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OR 4计算OR的可信区间.然后根据以上结果得出结论.63 .队列研究中对照人群的选择有 分数:2.00A.内对照 VB.外对照 VC.空白对照D.一般人群对照V解析:解析队列研究中人群的选择一般包括内对照、外对照、一般人群对照和多重对照四种形式.64 .关于可信区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分数:2.00A.99%可信区I优于95%可信区间 VB.可信区间的精密度反映应在区间的宽度C.当样本含量确定时,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互相矛盾的D.可信区间的准确度反映在1- a上解析:解析可信区间即要有

32、一定的准确度又要有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反映在1- a上,1- a越大越好,精密度反映应在区间的宽度上,区间的宽度越窄越好,样本含量确定时,二者互相矛盾.99%置信区间准确度好于95%置信区间,95哨信区间精密度好于 99%置信区间.65 .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误差变异的自由度为 分数:2.00A.N-kB.k-1C.bk-b-k-1D.k-1b-1 V解析:解析v误>=v总-v 处理-v 区组=N-1-k-1-b-1=N-k-6+1 ,结合 N=kb,可得 v误< =kb-k-b+1=k-1b-1,因此选择Do66 .通常对配对四格表资料进行两样本率比较时,在何种情况下需用其校正公

33、式分数:2.00A.T<5B.b+O40C.1<T< 5 且 n>40D.b+c<40 V解析:解析配对四格表资料中,当b+c<40时,需作连续性校正.67 .法国医生盖林把社会医学分成四局部分数:2.00A.社会生理学 VB.社会卫生学 VC.社会预防学D.社会心理学解析:解析社会医学的概念是由法国医生盖林首先提出的,他把社会医学分成四局部:社会生理学、社 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治疗学.68 .狭义文化是指分数:2.00A.精神文化 VB.物质文化C.主文化D.亚文化解析:解析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了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

34、教信 仰、文学艺术、社会道德标准、法律、习俗、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和知识等.69 .危害健康行为特征分数:2.00A.稳定性 VB.危害性 VC.习得性 VD.偏离性解析:解析危害健康行为特征有:稳定性、习得性、危害性.70.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分数:2.00A.恐惧心理VB.孤僻心理VC.自傲心理VD.嫉妒心理V解析:解析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包括:恐惧心理、孤僻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敌意心 理.71.以下哪些是氟斑牙的临床表现 分数:2.00A.釉面光泽度改变VB.釉面着色 VC.釉面缺损 VD.牙齿疼痛解析:解析氟斑牙的临床表现3点: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着色、釉面缺损.72.常见的居室内空气污染物有 分数:2.00A.二硫化碳B.甲醛 7C. 一氧化碳 VD.病原微生物V 解析:解析二硫化碳是工业生产中常见污染物,室内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