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新课标内容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基本要求1.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2.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3.理解昼夜更替的形成,并能区别晨线与昏线。4.了解地方时、区时的概念及国际日界线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5.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6.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7.知道四季的天文含义,了解五带的划分。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黄赤交角本节重难点1. 了解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 了解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近日点、远日点、二分二至;3. 说出黄赤交角的形成过程。4. 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知识梳理(一)地球运动的一般
2、特点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 的,其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方向旋转。 方向:自 向 从南极上空看,呈 方向旋转。1自转 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 ,用时 。 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 ,用时 。 角速度:极点为 ,其他各处相同,即 。 速度: 线速度:自 向 减小(赤道处最大)。 方向: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从南极上空看呈 。 周期:一个 年, 日 时 分 秒。 形状:近似正圆的 。 2公转 轨道: 近日点: 初。 远日点: 初。 角速度:平均: , 点较快, 点较慢。 速度: 线速度:平均: , 点较快, 点较慢。(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地
3、球运动是 与 的叠加。2黄赤交角:指 平面与 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3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探究材料教材P13图1.15地球自转示意和P14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1“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的说法是否正确?在右图的短线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总结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规律。探究点二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探究材料教材P14图1.17地球公转轨道。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否相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否一致? 2据下图分析,地球从图中A点公转到B点
4、与从C点公转到D点所用时间相比有何差异(AB与CD等距)?为什么? 3地球从A点开始公转,又回到A点时所用时间是多少? 在上图标出地球公转方向。探究点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探究材料教材P18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1黄赤交角是怎样形成的?2黄赤交角有哪些特点?“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特点含义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来源:Z。xx。k.Com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三个基本不变指向不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
5、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大小不变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方向不变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黄赤交角的直接结果,2012年9月10日是第28个教师节,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南/北)?正向哪个方向移动?4.根据黄赤交角的形成原理及特点,如果黄赤交角增大1,试分析地球上热带、温带和寒带范围将如何变化?5.结合左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描述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并在右下图中绘出太阳直射点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知识升华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极点法: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反之,看到地球
6、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南极上空。(3)经度法:东经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减少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排列也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2.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在高中阶段对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上左右两个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因此判断的时候可根据此特点进行判读。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7、第三步:做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即图3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即图3中的C。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典例剖析例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解析:A、B两图提供的是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的信息;C、D两图提供的是依据经度排列的信息,据此判断东西方向,从而推断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A、B两图均错;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应该是和西经度数变小的方向相同, 故C图错,D图对。答案:D例2.读“地球公转及
8、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一月初 C.地球从A点出发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公转运动规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涉及的知识有: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由于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日地距离随地球公转而变化,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地球位于近日点时是一月初,远日点时是七月初;地球公转线速度随日地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则相反。对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同学解此题得心应手。【答
9、案】D例3.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表示黄道平面的是_。(2)在图中用a表示出黄赤交角。(3)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为零,太阳直射点将会如何移动?(4)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25,地球上的五带将如何让变化?【解析】(1)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为赤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斜交大致成2326的平面为黄道平面。(2)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为黄赤交角。(3)由于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假如黄赤交角为零,太阳直射点将始终位于赤道上。(4)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25,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将会达到25,即热带变化为南北共跨50,南北温带所跨纬度将
10、会缩小为40,南北寒带所跨纬度分别扩大为25。【答案】(1)B(2)略(A、B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3)太阳直射点将始终在赤道上。(4)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例4.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如何?解析: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动至D点期间为冬至日至春分日,地球首先到达近日点,然后远日点,因而速度先变快后变慢。答案:先变快,后变慢。课堂反馈1.读右图,若图中的大圆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从教师节到国庆节这段时间,有关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射北半球,向南移动B先直射
11、北半球后直射南半球,一直向南移动C直射南半球,向南移动D直射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并回答34题。3.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2011昆明学情分析)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56题。5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620
12、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7.(2011太原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即一个_。(3)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_,角速度相同的是_。8.(2011重庆质检)读图,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各角中与目前黄赤交角相等的是()XOFXOTEOYFONA B C D(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和EF与EF之间分别
13、为_带和_带。(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什么?(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选)()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E无大气环流现象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归纳总结第二部分 昼夜交替和时差本节重难点1. 描述昼夜交替的原理。2. 能熟练判断晨线和昏线。3. 掌握地方时时间的计算方法。4. 说出时区的划分,并掌握计算时区和区时的方法。5. 掌握日期变更的原理。6. 掌握地转偏向
14、力的规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梳理 产生原因:地球是 、 的球体。 昼夜 分界线(圈): 线(圈)。 原因:地球不停的 。1产生昼夜更替 周期: 小时(太阳日)。 昼夜更替 意义:制约人类的起居作息;地球表面 变化不大,生命有机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时间的确定:根据同一纬度地区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 概念:因 而异的时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小时。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分钟。 划分的目的: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 国际标准:全球共分 时区,每个时区跨 ,东西十二时区,2地方时 区时 各跨经度 合为一个时区。 计时方法:以 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15、 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小时 ;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 。 不同时区计时法,如美国。 各国实际使用的特别计时法 使用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如中国。 使用本国东部时区的区时,如朝鲜。 原则上指 经线。 国际日界线 日界线 向东过日界线 天,向西过日界线 自然日期变更线(即 经线)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赤道 偏转。课堂探究探究一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1. 在乙图中的短线段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将甲图中的点标注在乙图中。2. 根据乙图中的经纬度,找出甲图中A、B、C、D、E、F、H点的坐标。3. 找出甲乙两图中的晨线和昏线,确定甲图中个点的时间,并总结判断晨
16、昏线的方法。探究二 地方时的计算在右图中纬度为的一条纬线上有不同经度的两个点A和B,当A的地方时为2013年9月1日8时,求此时B点的时间。总结:时间计算的步骤探究三 时区的划分及区时的计算探究材料 教材P17图1.2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1. 计算长宁县(105E,28.2N)所处的时区2. 北京(116E,40N)处于哪个时区?其中央经线的度数为多少?区别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3. 如果北京时间为2013年9月2日20时,计算此时位于西五区的纽约时间。4. 总结时区的计算方法;中央经线的计算方法;区时的计算方法。探究四 日期变更1. 日期变更线有几条?分别是那几条?2. 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
17、期变更线,时间是如何变化?反之,自东向西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又如何变化?3. 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是如何变化?反之,自东向西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又如何变化?4. 通过上图,确定“今天”的范围。试计算右图中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知识升华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圈)上晨线、昏线各占一半,纬度最高的两点为其分界点。2晨昏线(圈)是过球心的大圆。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昏线自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5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同为0,但地方时不一定相同。6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7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但不一
18、定平分其他纬线。8.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当春分、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当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典例剖析例1 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解析:由晨昏线的判定方法可知,如A图所示随地球自转过a进入夜为昏线、b为晨线与题干不符;C图同理判断b为晨线,D图a为昏线均与题干不符。答案:B例2(2011长沙高一质检)2010年南非世界杯总决赛于当地时间7月11日20:30在约翰内斯堡(26S,28E)开赛。上海的王先生要去约翰内斯堡观看这场比赛。自上海经迪拜至约翰内斯堡,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据此完成(1)(2)题。(1)在下列假设的上海
19、约翰内斯堡的航班起飞时间中,王先生适宜选择()A10月21:00 B11日3:30C11日7:00 D11日9:30(2)该场足球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日期发生了变更的是()A纽约(74W) B伦敦(经度0)C布宜诺斯艾利期(5824W) D伊斯兰堡(7308E)解析:(1)由题意可知,王先生出发时约翰内斯堡(东二区)时间不晚于7月11日3:30(相当于北京时间11日9:30),由于约翰内斯堡机场距比赛场地还有一段路程,出发时间还要提前一些。另外还应注意上海机场的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2)比赛开始时,位于东五区的伊斯兰堡时间为11日23:30,比赛结束时伊斯兰堡时间已经进入了12日。答案:(1)
20、C(2)D例3应俄罗斯总理普京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俄罗斯当地时间2008年10月27日17时20分抵达莫斯科(5545N,3735E),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温家宝总理抵达莫斯科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A12时04分 B22时20分 C22时36分 D12时20分(2)温家宝总理抵达莫斯科时,北京(3954N,11630E)的地方时约是()A12时04分 B22时20分 C22时36分 D12时20分【解析】温家宝总理抵达莫斯科为当地时间17时20分,因当地经度为3735E,为东三区,与东八区相比,要偏西五个时区,故北京时间应是17时20分加上5小时即22
21、时20分,北京的地方时应为东经11630E的时间,相对于北京时间,要早330的时间,即14分钟,故北京的地方时为22时36分。【答案】(1)B(2)C例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A BC D【解析】根据纬度可判断出上图为北半球;下图为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故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剧,左岸淤积,最终小岛可能和岸相边。南半球则相反,小岛与岸相连。【答案】C课堂反馈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是个球体A B C D(2011 年珠海摸底)第26 届世界大学生运
22、动会于2011年8 月12 日晚上8 时在中国深圳举行。据此完成23题。2.此时在美国纽约(74W) 的华人华侨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为(区时)( )A8 月 13 日 9 时 B8 月 12 日 7 时C8 月 11 日 19 时 D8 月 11 日 21 时3.此时全球处于 8 月 12 日的理论范围是(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全球4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有关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位于昏线上 B若a点经度为20,则b点经度为160ECa、b两点地方时相同D若a点地方时为10点,则b点地方时为22点5.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
23、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到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A华盛顿时间14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C华盛顿时间21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6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7.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 B C D8.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
24、则北京时间为A7日9时 B7日16时 C8日16时 D8日8时9.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 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10.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超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11.读经纬网图,某日巴西利亚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回答(1)(3)题。(1)该日巴西利亚与基多日出时间相差 。(2)居住在巴西利亚的某人,于该日9:00(地方时)出发,坐
25、4小时的飞机到达基多,此人这一天经历的昼长应为 (3)如果在下列四城市的中心广场上测量地球自转线速度,那么线速度最快的是(A)。A拉巴斯 B巴西利亚 C亚松森 D里约热内卢归纳总结第三部分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本节重难点1. 识别不同类型的日照图。2. 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说出昼夜长短规律。3. 描述太阳高度的规律。4. 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5. 能够熟练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知识梳理1、黄赤交角: 与 平面的夹角,目前是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如下图所示 变化;地球公转的意义 变化; 产生 和 。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
26、阳高度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昼夜长短变化(反映日照时间长短)时间上:产生四季空间上:产生五带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 夏半年: 长 短,越向北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夏至日: 最长, 最短, 出现极昼。冬半年: 长 短,越向北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冬至日: 最长, 最短, 出现极夜。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2)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则 长 短,赤道上全年 平分,春秋分的全球 平分。(3)太阳直射点的 方向决定了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昼逐渐 ,夜逐渐变短,南半球昼逐渐 ,夜逐渐变长。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时则向反。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
27、、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是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 。(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纬度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 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的各纬度达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的各纬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秋分日: 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3)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为所求点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
28、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在同半球-,异半球)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 。C点 (40S)正午太阳高度是 。三、四季和五带(1)四季 :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 我国:以“四立”划分 北温带国家:春季: 月;夏季:6、7、8月;秋季: 月;冬季:12、1、2月(2)五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北极圈)、 (南回归线南极圈)、 (北极圈北极点)、南寒带( )课堂探究探究一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如下图所示,计算45N纬线上任意一点的昼长,并总结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探究二 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图1 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图图2 二分二至日光照侧视图图
29、3 二分二至日光照俯视图1. 昼夜长短的衡量方法是什么?2. 将甲、乙、丙图中表示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标示在图1上,并将甲、乙、丙图中的各点分别转绘到I、 II、 III图中,并写出图中各点的时间。3. 甲图反映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此时位于 半球的B、C、F、G四个点的昼夜长短关系为:昼 夜 ;而此时位于 半球的D点的昼夜长短关系为:昼 夜 ;丙图反映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此时位于 半球的I点的昼夜长短关系为:昼 夜 ;而此时位于 半球的L点的昼夜长短关系为:昼 夜 ;总结:太阳直射的半球总是昼 夜 ;反之。4. 甲图中的A、G、C昼长分别为 。讨论:在同一时刻,昼夜长短与纬度之间的关系。总结
30、:同一时刻,太阳直射的半球,纬度越高,昼长 ;反之。5. 图2中的位于 (纬度)上的A、M、K的昼长 。总结:赤道上全年昼夜 。6. 乙图反映太阳直射 ,H、M、O三点的昼长 。总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 。7. 甲图中的B、F位于 (纬线)上,B点的昼长大约为 小时,F点的昼长大约为 小时。总结:同一时刻,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 。8. 甲图中位于南北半球的 纬度上的B和D两点的昼长分别为 ,夜长分别为 ,讨论B、D两点的昼夜长短关系。总结:同一时刻,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同一纬度数的两点,北半球点的昼长 南半球点的夜长,北半球点的夜长 南半球点的昼长。9.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点
31、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夜长达到一年中的 ;南半球各点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夜长达到一年中的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点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夜长达到一年中的 ;南半球各点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夜长达到一年中的 。10. 从乙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乙图所用时间为一个 年,分别对应的节气为 。讨论:在上述四个节气之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时段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昼夜长短情况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极昼极夜及范围变化春分至夏至夏至至秋分秋分至冬至冬至至春分总结: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 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 ,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 ;冬至到次年夏至,太阳直射点 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逐
32、渐 ,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 。探究三 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请在图中画出A、B、C点的太阳高度。2.根据下图,讨论:同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图1 某日昼半球范围分布 图2 某日昼半球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提示:找出图中晨线 ,昏线为 ;A点时间为 点,B点时间为 点,C点时间为 点,D点时间为 点,O点时间为 点;图名中的“某日”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点,该点的太阳高度为 ,分别写出各条等太阳高度线的值:O ,P Q ,R )3.读课本19页图1.23中“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图,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正午太阳高
33、度角的大小,将找出来的这些数据以描点的形式标在横纵坐标图上,然后连结这些点,观察所画的曲线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二分日由 向南北两侧 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 冬至日由 向南北两侧 规律总结由 向南北两侧 延伸结论: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 ,反之,离得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 。4.根据课本19页图1.23中“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图,可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结合上一结论,讨论:“夏至日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小值。”这句话对吗?
34、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_ _日达最大值;_ _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_日达最大值;_日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_时达最大值,一年_次达到最大值_5如果要想北楼底层在冬季的时候也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两栋楼房必须要满足什么条件?(1) 若已知楼高为H,如何计算楼距?(2) 若已知楼距为S1,如何计算楼高?6.假设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某地的纬度为,求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什么关系时,集热板能最大程度吸收太阳的光照能。知识升华典例剖析例1.(2011年高考北京卷)读图,回答第1题。1.在6月到8月期间,A.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小 B.日出时间比早C. 地白昼
35、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地开展科学考察解析:该题考察地球知识,有一定难度,但仍然属于传统主干知识,设问深度仅限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层面,考生只要认真读图,运用所学知识就能很好解答。为北纬30,为南纬15,6至8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的太阳高度角总体大于,排除A;地位于北半球,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6至8月间,其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先变短后变长,排除C;位于南极附近,最佳考察季节应该为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半球,排除D;经度基本相同,但比昼长,故日出时间早。答案:1.B例2.(2013高考题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
36、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23题。图52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 全球昼夜平分B 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20S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3.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 B C D 解析:第2小题注意关键词“正午”和“一年最大值”,结合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到室内的面积越小,反之,照射面积就越大。该地位于福建省(北半球),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
37、昼现象,因此选D,该题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照射面积关系,学生可能会容易选择B,认为北半球夏季,昼更长,照射面积就更大,该题考查正午时刻,不是一天。第3小题济南的纬度比福建纬度更高,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比福建更小,正午太阳照射室内面积的最大值会更大,因此为了让遮阳板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安装高度不变,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光线更斜,那么遮阳板必须要加长,如图1红色虚线,第2种情况,如果遮阳板长度不变,那么安装高度应该降低,如图2红色虚线。济南图1济南图2答案 2.D 3.A例3. (2011年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处看到了海上日
38、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4题。4.下列四幅图中,与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A B C D(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处位置)解析:从提干可知处为东经450,当地日出时世界时(零时区)为4点可得地方时为7点昼长10小时,当地(马达加斯加)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太阳直射北半球故选C。答案:C例4(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56题。时间当 日次 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9:0023:008:5823:027:1918:417:2018:405:4018:485:3918:495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6若地为北京,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解析:第5小题,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三地在当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8分,在次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4分、11小时20分、13小时10分,根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 差距越大的原理,可知,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第6小题,若地为北京,地在当日的昼长13小时8分,次日昼长13小时10分,北京昼长夜短,且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含答案
- 交易中心合同标准文本
- led户外亮化合同标准文本
- 借用机械设备合同样本
- 二手房交易违约金合同标准文本
- 书面建房合同标准文本
- 主播兼职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共享工位包合同标准文本
- 代付款协议 合同标准文本
- 运动会入场方阵评分
- 实习证明模板(红头文件)
- 隐患排查奖励制度
- 广东佛山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
- 电子课件《英语(第一册)(第三版)》A013820英语第一册第三版Unit5
- IPQC制程检验作业流程
- 《航空气象》课件1.4 空气的垂直运动
- XX小学体育期末考试方案
- 高铁站智能化设计方案
- 35KV集电线路铁塔组立专项方案
- 板的配筋面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