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架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_第1页
掩架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_第2页
掩架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_第3页
掩架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_第4页
掩架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煤矿工 作 面 名 称:东翼 +430+450m阶段掩架回采工作面 编 制:生产(安全副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矿 长:编制时间:二 OO 年 月 日一、 概况:(一 回 采范围、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本工作面属于 +430m水平东翼采区 K1煤层东翼下段回采工作面, 回采上限:+450m,回采下限:+430m,工作面推进由东翼边界采 至主石门采止线。走向长:最大:590m ,最小:550m ,平均:570m ;倾斜长:最大:82m ,最小:67m ,平均:74.5m ;煤层厚度:最大:1.7m ,最小:0.8m ,平均:1.25m ;煤层倾角:最大:74度,最小:66度,平均:7

2、0度;地质储量:7.7万吨,可采储量:6.2万吨 , 回采率:80%,可采期: 13个月。(二 简 明地质:1、 煤层特征及赋存情况:根据掘进揭露表是, 该回采工作面无大的地质构造影响, 只是 在井田边界切割上山受 F5断层影响,煤厚压薄,给回采工作面前期 落煤和安设掩架造成一定困难,切割上山揭露煤厚 0.8m 。该区域平 均煤层厚度:1.25m ,平均倾角:70度,煤层含 12层夹矸。2、 顶、底板岩性及厚度:该区域煤层底板为深灰色砂质页岩, 富含硫铁矿结核, 煤层顶 板为灰白色铝土岩和杂色角砾岩,遇水易膨胀。煤层柱状图 3、 煤质: 4、 地质构造及对开采的影响:该工作面区域边界有一小型

3、F5断层影响,煤层变薄,煤厚为 0.50.9m,煤层顶底板较破碎,井田内走向长约 120m ,其他无大的 构造影响, 局部有底板褶皱对回采放架产生影响, 但无大的安全威胁。 5、 本工作面煤层与地表及采空区的关系:本工作面开采标高为 +430m+450m范围,距地面井口 +609m标 高相差 160m ,对应地表无建筑物和明显的水体、水系。工作面上部 为已经回采的老空区, 东面为井田边界煤柱, 下部为未布置的延深采 区工作面原生煤体,西接主石门护巷煤柱。6、 水文地质情况:该工作面据地质资料表明:回采过程中无大的水害威胁, 其主要 涌水为上部老塘水和地表水径流渗入,回采中必须加强雨季防洪工 作

4、,井下加强风巷积水引排和运输巷水沟清理,保持排水畅通。 7、 瓦斯及有害气体、煤层自燃发火情况:本矿属高瓦斯矿井。 回采中必须加强采区独立通风和合理分配风 量;对工作面进风巷中间上山进行封闭,防止风流短路,同时在回采 时加强工作面浮煤回收,减注煤炭自燃发火因素。二、 采煤方法及工艺:(一采煤方法的选择及依据根据该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和回采安全因素考虑,为提高回采 率、 降低回采坑耗和确保回采安全性, 选择成熟的俯伪斜柔性掩护支 架采煤法回采工艺。采用风镐落煤, 5t 回柱绞车配 5t 手动葫芦回架, 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二巷道布置示意图:(三采煤方法:1、 采煤工作面立面布置示意图: 2、 采

5、煤工作面剖面示意图: 3、 支护形式及顶板管理方法:、 工作面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对工作面进行全封闭控顶。 掩护支 架间用木制夹心板夹背, 工作面上口必须保持 35m平架掩 架, 架尾保留一个下煤口和一个人行出口, 架尾最大控顶长 度距煤壁不得超过 8m 。、 掩架采用 11#工字钢加工制。安设时,采用废旧钢丝绳配夹 板用螺丝卡固连接, 要求钢丝绳连接时, 其对应相连的钢丝 绳搭头错距不得小于 3m 且 “ U ” 型卡不少于 5个, 安架时, 边安边撞击掩架和夹心板靠紧实,钢丝绳螺丝卡紧稳固。 、 要求掩架内地沟采卧面积不得小于 1.5m 2,控架支柱沿工作 面伪倾斜方向每间隔 35m一根,架尾

6、 5m 范围内每米一根 控架支柱。、 工作面下口副巷至运输巷采取伪斜上山木支柱架厢支护, 规 格为:上宽:1. 0m ,下宽:1.4m ,巷高:1.6m 。伪斜上山 长度:58m,倾角:30度。4、 回柱放顶(方式及机具 :、 该工作面风巷采用 5t 回柱绞车回撤木支架,保持掩架架头 超前回撤撤点 23m,上口每安架 35m,就回木厢 35m。 、 架尾采用人工配 5t 葫芦进行掩架回撤,先拆收掩架垫板、 螺丝,将钢丝绳返收到煤壁,再用葫芦牵引进行掩架回撤。 5、 降低支护材料消耗的技术措施:、 安架时, 必须用木支柱撞实接紧掩架, 防止夹心板在放架过 程中脱落;、 必须加强撤架回收管理, 要

7、求夹心板、 螺丝、 垫板回收率必 须达 80%以上,不准用夹心板挡矸;、 备用消耗材料必须整齐堆码在风巷指定料场, 严禁乱堆乱放 或将夹心块挪作他用; 回收复用的材料必须及时转运至风巷 料场,所有材料和掩架的堆放不准阻塞通风断面;、 掩架丢失率控制在每月 1范围内。三、 工作面通风、运输及机械配备:(一 、工作面通风:1、 风量计算:、 按采面每班同时最多工作人数计算:Q=4N=4×15=60m3、 按稀释瓦斯所需风量计算:(预计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0.6m 3/minQ=100QCH4×K CH4/C=100×0.6×2/1=120m3/min、 工作

8、面气候条件计算:Q=60×V ×m ×b=60×1.2×1.7×1=122.4m3/min因此,该工作面最大需风为:122.4m 3/min,工作面按150m 3/min配风。2、 回采工作面通风示意图: (二运输系统:、 材料运输:主斜井 +480m主石门 +450m提升斜坡 +450m回风巷工作面、 煤炭运输:工作面自溜到 +430m运输巷装车 +430m主石门地面。(二 工 作面机械配备: 四、 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一 工 作面循环安排:1、 循环方式:采用“三八”作业制,实行三采三准作业方 式。2、 循环进度:+430m+4

9、50m阶段回采工作面循环进度为 0.8m ,每天 1.5个 循环。(二 劳 动组织及出勤表:劳动组织: (三 工 作面循环图:(四)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目 工作面长度 煤厚 采高 循环进度 循环产量 月进度 月产量 平均日产 日出勤人数 回采工效 坑木消耗 火药消耗 雷管消耗 灰份 含矸率 直接成本 回采率 单位 m m m m/循环 t/循环 m/月 t/月 t/日 人 t/工 m3/万 t kg/万 t 个/万 t % % 元/t % 13.5 85 / / 23.01

10、 指标 104 1.3 1.3 0.8 157 18 3529 121 59 2.06 备注 2、 提高回采率的措施: 该工作面影响煤炭回收率的主要因素为上部采空区渗透 水流入工作面,将工作面煤炭冲走。为此,在采煤过程中,必 须加强+450m 回风巷水沟清掏和积水引排, 减少上部采空区渗 透水流入工作面。 3、 提高煤炭质量的措施: 回采过程中,不准放老塘煤; 工作面内的大块矸石必须分捡,集中装车; 加强坑耗木料的回收利用。 五、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一) 安全制度: 1、 工作面交接班制: 各班组必须严格执行“三汇报”工作制度(进班前、 班中、出班后向矿调度室汇报) ;做到接班时了解清楚上

11、一班 工作状况,交班时对本班工作进度、安全状况、支护状况、 煤层变化情况、设备工具完好情况等详细向矿调度汇报,严 格坚持上不清、下不接。 如当班工作过程中遇安全隐患,当班负责人必须及时 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当班如因客观原因不能处理或处理不完, 则当班负责人必须进行手上交接班。 2、 敲帮问顶制度及巷道维修: 、 各班组当班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后,必须由班组 长或其指定的专人首先进入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断、 脱、 失效支柱必须立即更换、 补齐; 对局部较破碎的顶板进行背护。 、 矿值班领导必须每周定期派专人对全部工作区域的 支护状况进行检查和加固背护,防止局部漏裆、垮冒 3、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12、: 各班组必须实行工程质量交叉验收制度, 由下一班矿级 跟班人员对上一班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严格按作业规程 规定进行检查,发现掩架皱架、背护不严实、断面不等必须 立即整改。 4、 瓦斯煤尘管理制度: a 矿通风部门必须严格坚持矿井定期测风分析制度和 进行矿井粉尘检测,及时合理调节风量分配,保持工作面良 好的通风状态,减少工作面产尘。 b 各班组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瓦斯管理 规定执行,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c 专职瓦检员必须严格坚持巡回检查制度,发现瓦斯 超限,必须立即撤出受影响区域内工作人员至新鲜风流中并 及时向矿汇报,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瓦斯浓度 降至 1%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 5、 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 矿专业机电维修人员,必须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修保 养。施工班组当班作业前,必须对施工设备、工具进行检 查和试运行,发现问题立即汇报进行检修。严禁设备带病 运行。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