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_第1页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_第2页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_第3页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_第4页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适用范围本工艺示范卡适用于机组控制室、电子间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各配电室配电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就地控制箱、端子箱、接线盒、事故按钮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等,其他接线施工作业的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工艺流程幵始施工准备盘前电缆整理固定和标识 电缆头制柞r绑扎分线' 理蛭、员子压接线芯弯圈或束工艺质量标准、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3.1盘前电缆整理由该盘接线人员负责整理,3.1.1电缆接线前,进盘电缆(桥架水平段与盘之间) 根据端子排的位置,以“从下到上,从内到外”为电缆编排原则,对所有电缆进 行合理的编扎。3.1.2进盘电缆采用桥架作为引上电缆的固定

2、装置,如图所示。采用电缆桥架引入3.1.3如进盘电缆的引入装置采用支架式时,电缆一般采用从桥架底部引出,应事先在电缆引出的横档上绑扎临时扎线,如下图所示,引出电缆的底部及弯曲半径应一致如下图所示。下引的电缆应先采用临时固定引出电缆的弧度一致、排列整齐*3.1.4进盘电缆垂直段编扎间距约为 20cm (若桥架每档绑扎),绑扎线应与电缆 轴线垂直,电缆间隔均匀;层叠的电缆绑扎线应在同一高度,绑扎后应整齐美观。3.1.5电缆排列之前,施工人员要按图纸全面核对电缆,并根据电缆数量及方位, 全面规划盘柜内的电缆排列方式, 要坚持对称均匀的排列原则,坚持“先中间后两边”的排列原则,并考虑后续电缆敷设的空间

3、,如图所示。iL1(吁illVt* I J > V B V kV > *'.电缆在盘柜内排列固定(单层)3.1.6当盘内电缆较多时,电缆采用分层固定,排列宽度按照盘内空间取舍,要 求接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内层,接远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外层;第一层电缆固定在 柜体上,第二层电缆固定在第一层电缆上, 以此类推。电缆排列以不超过2层为宜,如图所示。£1II里41Hlliirnr也_电缆头排列固定(双层并列)3.1.7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3.2电缆头固定、制作和标识 3.2.1电缆排列固定后,应做好盘柜的临时封堵,以防接线时的废料掉入下方桥架

4、内。羽1盘柜临时封堵322电缆号牌采用四孔机打型 PVC电缆牌,用专用打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字迹 清晰,不得脱落,字体统一为黑色。盘柜、接线盒内用腊线悬挂,再用白色扎带 整理固定在每根电缆的电缆头附近, 一般固定高度为电缆头剥切位置向下 10mm 同排高度应一致,蜡线应隐蔽处理。电动门等就地设备使用尼龙扎带固定在与之 连接的软管接头附近。并与盘内其它电缆的预电缆头固定位置可根据3.2.3电缆头制作前应首先考虑电缆有适当的预留长度,留量保持一致。由于不同类型的盘柜内部结构差异较大,盘柜内部空间实际大小设定,但须高于盘底电缆封堵层lOOmmr 300mm 同时注意电缆头不能靠端子排或线槽太近, 避免

5、不合理的布线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 电 缆固定应用黑色电缆扎线、线束绑扎应用白色扎带。3.2.4电缆整理完毕后宜用木条将电缆作临时固定,防止剖割电缆时移位影响工 艺一致性;剖割时用切割刀围着电缆剖割点环切,切割深度应刚好把电缆外层(绝 缘层)剥离,不得伤及电缆内部的绝缘层和线芯;电缆头的切割位置保持一致。3.2.5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黑色热缩套管,热缩套管下料长度 要求为60mm套入电缆的位置应以电缆剖割点基准线,基准线上方(芯线处)为20mm基准线另一端为40mm如图所示。电缆线芯热缩管绝缘填充电缆头制作示意图326电缆绝缘填充物采用黄色绝缘带包扎,包扎应均匀、严密,包扎后的外径

6、宜略小于电缆外径的2-3mm 327铠装电缆钢带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将钢带用黄绿接地线焊接后引出; 屏蔽电缆采用铜线屏蔽时,可沿着铜线穿入相应的同色塑料管引出; 电缆内无屏 蔽铜线时,则用接地软线与屏蔽层焊接牢固后引出; 所有接地线应在套热缩管前 引出、彼此绝缘,且引线宜从电缆头上部背后引出,使电缆头保持匀称。328计算机电缆应在盘柜侧接地,若属于柜间信号电缆,应在该电缆编号所属 的盘柜侧接地,另一侧不接,以保证屏蔽线一点接地。329对热缩套管处理应采用电吹风均匀加热,加热时热缩套管不能移位。为防 止积存空气,要求从热缩管中间向两端烤,不得有过烤,欠烤现象,热缩后其套 管应该与芯线紧缩,无多

7、余空间。3.2.10电缆线芯理直后,统一在离电缆头上方 4cm处用白色小扎线捆束;根据电缆及端子排的位置,折弯汇成线束,汇成后的线束应离电缆头顶端10cm如 图所示。-二电缆头处线束整理固定3211接线盒内的电缆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上部背后引出,接在接线盒上。3.3线号、芯线整理和绑扎 3.3.1线号套尺寸应根据芯线截面选择,长度一般为30mm线号套上应标明电缆 编号、端子号、线芯号和电气回路号。3.3.2接线前先进行电缆校线,先核对电缆号牌无误后,再使用通灯来确认、核 对电缆的每根线芯。3.3.3线芯确认后,应及时套入芯线线号套,套入的方向应根据端子排安装的方 向确定,当端子排垂直安装时,线号

8、套上编号(字)应自左向右水平排列;当端 子排水平安装时,线号套上编号(字)应自上而下排列。3.3.4线束绑扎的材料要求为塑料扎带,而且同一盘内的绑扎材料颜色应保持统,备用芯要求统一放置在端子排的终端, 要求可以接到该柜的最远端子排, 铜 芯不得露出。Is3.3.5IO ijyvy II J JI5I-if®謬咤_ .A损伤缘同Ig £E 11一盘内的线芯束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排列, 排列整齐美观,主线束与小线束分 线处必须圆滑过渡,并在线束背后引出,小线束与主线束绑后应保持90度直角,如图所示。匚丫 - IA 一- 二; L,丄线束排列整齐美观,圆滑过渡3.3.6盘柜内同一

9、走向电缆线芯应绑扎成一圆把,线束绑扎间距一般为100mm 分支处的两端、每芯分线处均应绑扎;对同一位置的多线束布置绑扎点基本保持 在同一水平线;绑扎点一般位于线束的背面。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保持整齐、美观(见图10、图11)。337盘柜内若采用线槽式,在线槽内预留电缆芯线的接线余量;若无线槽时, 电缆线芯一般需要弯制弧度,弧度的大小(4mm*3m)应一致、整齐美观。3.4接线 3.4.1多股软线芯接线须采用接线鼻子压接,并用专用的压接工具。压接前需注意线号套的方向先套上,再压接线鼻子,鼻子处裸露线芯穿出压接区前端1mm不得将线芯绝缘层压住,同时检查压接好的线鼻子外

10、不得有松散的线芯。Xa财多股软线芯接线须采用接线鼻子压接3.4.2芯线上的氧化物和绝缘屑应用电工刀背刮掉,电缆芯线不应有伤痕。343单芯硬线与螺接式端子连接时,线芯绕圈方向为顺时针,绕圈直径控制范 围大于螺接端子直径0.5mm 1mn之间,如图所示。0a_iaMlI单芯硬线与螺接式端子连接时,线芯绕圈方向为顺时针聲口1商"辽 UWA » _, ,1.亠 3.4.4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 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应采用过渡端子连接;对于螺栓连接的端子,当压接两根导线时,中间要加平垫。线芯与端子的固定必须牢固,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11、,绝缘体不得压入端子。345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 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 面不应小于2.5mm;其他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 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 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 mm2截面的绝缘导线。346将3-5根电缆屏蔽接地线为一组压好线鼻子、并用热缩套绝缘后,接在盘 柜内部的屏蔽层专用接线柱或接线排上,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以接地,如图所I!注意屏蔽线要接在专用的接地排上,不得接在零排347接线完成后,接线工应进行自查,其中接线是否正确、

12、规范(多股线连接 处应无毛剌、电缆皮割开处的电线外皮应无损伤)和接线是否牢固,将列入质量 验收重点考核内容。4成品示范图11 1q-4 h卫显J _E-<CJ- _M美观 P * P s帀 r .r , J._色-,-< N L 壬2美观的二次接线1:W1 j:起r益J,3sJ a. 口I* MMird *垄 U R1 :om 型xl j二-i |' I - I 匚I -二*型4H7、bHH4za因軌剔h - I I lblb L I ! - - I - 血 I"tefM;弓旷遼ti衲j,* i,v>1*ifHrl hl If 匸上 IFf 力”.:ir. :二 J"°:十亡运X""咔Sr*.二法二-11 .F聲门百 mjy rlTJ- 上- -LI kT - - - - - p fl I SJJ- - J. - r f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