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_第1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_第2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_第3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_第4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第 4期(总第 363期No. 4, 2010General , No.363EDUCATIONAL RESEARCH 一、 问题的提出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 量, 是关系到我国教育能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 一个关键因素。教师教研活动特别是城乡教师共 同教研活动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 径, 但对于农村教师来说, 传统形式的城乡教师教 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传统的旨在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教 研活动受时空限制, 费时费力, 活动成本高。为了 观摩一节城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 农村教师需要 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 需要 为参加观摩课的教师支付较多的交通

2、、 食宿费用, 经济压力大。对江西省铅山县农村学校的调查显 示, 阻碍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前三位主要因素为 “资金不足” 、 “ 培训机会少” 及 “没有学习时间” , 分别占 34.20%, 32.03%和 30.30%。 1正是由于传统教研活动在组织方式、 活动时间和观摩地 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难以分期、 分批、 常 态化地开展下去, 而不定期的城乡教师教研活动 达不到全面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效果。二是传统形式的教研活动往往是很多观摩教 师现场听课, 影响公开课的教学。在正常的教学 过程中, 突然出现许多陌生的听众, 无论是授课的 教师, 还是听课的学生, 都会承受不小的心理压

3、 力。教师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影响教学技能的 自然发挥。学生注意力分散, 拘谨不敢提问, 难以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等, 这都会严重影响观摩课 的教学质量。更有甚者, 为了追求公开课的 “优质 *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资助项目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优质教育资 源区域共建共享模式与机制” (项目编号:CCNU09A02004 和第 45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资助 项目 “信息技术环境下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建共享途径与绩效” (项目编号:20090450675 的研究成 果之一。本文得到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悉心指导, 谨致谢忱。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 *熊

4、才平 杨薇薇摘 要 传统的旨在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教研活动存在调课难、 集中难、 活动 成本高、 现场观摩影响教学、 农村教师缺乏话语权、 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合作少等缺陷。基 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城乡教师异地同步或异地异步教研活动, 可以实现点评专家同步 点评, 教学活动真实, 观摩教师积极、 平等地参与网络互动研讨, 从不同角度有感而发的跟 帖本身可以转化成后来学习者持续反思学习的 “活资源” 。 研究证明,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 的异地教师教研互动, 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关键词 网络教研; 教研互动模型; 城乡教研互动作者简介 熊才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

5、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武汉 430079 ; 杨薇薇,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浙江金华 321004性” 、 “ 观摩性” , 在上公开课之前组织者让授课教 师和学生 “预演” 多次, 牺牲了授课教师和学生的 正常工作、 学习时间, 造成公开课课堂真实性的丢 失, 变成了 “表演” 、 “ 作秀” 。三是农村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缺乏话语权, 城 乡教师互动性差, 交流合作少。城乡教师教研活 动的主要形式是集体备课、 观摩课以及讨论疑难 问题等, 活动时间有限, 且活动过程中多是城市骨 干教师及教育专家拥有绝对话语权, 农村教师基 本只是忠实的听众。这种教研

6、活动很难让普通农 村教师真正参与讨论, 提出问题。活动组织者过 于重视与发挥个别优秀教师的作用, 却忽视了调 动全体观摩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这使得普通教师 不能够真正与专家有效地交流, 而城乡教师之间 也难以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二、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 教师教研互动的理论模型在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今天, 利用网 络教学平台开展城乡教师同步或异步教研活动, 是信息时代以技术促进教研活动信息化变革的有 益尝试, 其体现出跨地区、 跨人群、 多角度、 低成本、 高效率的优势。 2我们的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 项目, 在过去的一年 时间里, 通过行动研究, 反复修改、

7、 完善, 最终形成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模型” (见下图 :以 “无教师旁听的随堂授课观摩课” 网 络直播为主, 以 “有教师旁听的优质课观摩课” 网 络点播为辅, 开展异地同步或异地异步网络教研 活动。其中 “无教师旁听的随堂授课观摩课” 网络直播教研活动, 授课教室内只有主讲教师和学生 正常上课, 视、 音频同步直播到观摩和点评终端; 观摩教师不用集中到现场观摩, 只需在本校计算 机终端同步或异步观摩学习即可; 点评专家可以 在授课教师讲课的同时进行点评, 视、 音频单向传 输给观摩终端, 但上课时间教室内屏蔽点评专家 和观摩终端的视、 音频; 授课结束后, 研讨期间开 通

8、全部双向视、 音频, 授课教师、 点评专家和观摩 教师可以自由发言; 整个教研活动全程视、 音频同 步录像后, 和 “有教师旁听的优质课观摩课” 一起, 作为资料通过教育资源平台发布, 供未能同步观 摩的教师异步学习; 课后观摩学习者可以利用网 络教学平台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在线评论, 将纯 粹的录像观摩这样的 “死资源” 变成了有跟帖评论 的 “活资源” 。三、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异 地教师教研互动实证研究(一 异地同步网络直播互动教研活动 具有代表性的异地同步网络直播观摩研讨教 研活动是 “粤浙两地高清视频技术教研交互应用 研讨会” 。授课教室设在广州番禺钟村中学, 由该 校初中三年级的一位

9、教师主讲 “诗词鉴赏” 复习 课。点评教室设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由一位 教研员主持点评。观摩教师在各自的电脑终端同 步观摩。本次教学研讨会以观摩初中语文公开 课、 专家评课、 两地教师互动交流为主要内容。钟村中学的主讲教师以初三语文 “诗词鉴赏” 复习课为授课内容, 以历年中考考题为例, 分析归 纳中考答题技巧。授课过程通过远程交互平台同 直播 重播点评 研讨评价反馈直播 录制图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模型步直播到点评终端和观摩终端, 但授课教室内屏 蔽了其他影像和声音, 所以浙江会场的点评专家 和观摩教师可以同步即时交流, 但不影响广东授 课教室的教学活动。课后粤浙两地专家、

10、 观摩教 师和主讲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声画同步地实施 了 “面对面” 的远程教学研讨。本次研讨内容广 泛, 交流氛围热烈, 参与人员众多, 是一次非常成 功的利用网络实施跨省教学研讨活动的尝试。 (二 异地异步网络观摩互动教研活动为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在异地异步网络互 动教研活动中的优势,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于 2008年 12月开通了浙江教育资源网 (http:/www. , 其中的 “优秀课例” 、 “ 农远课 堂” 和 “名师工作室” 栏目, 收集了大量中小学各科 任课教师的教学实录, 供会员点播、 下载和跟帖研 讨。其中 “优秀课例” 栏目收录了 63条符合新课 程改革的优秀示范课堂实

11、录, 一年时间里, 如 “Describe Your Friends” 课堂实录被点击 3840次, 下载 430次。 “ 名师工作室” 栏目开通了三位特级 教师工作室, 供浙江教育资源网全体会员全面了 解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 教学风采、 教学引领及教 学心得等, 并通过在线研讨、 跟帖研讨、 个人信箱 等直接与特级教师异地同步或异地异步交流。一 年时间里, 三位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点击量分别达 到 136313次、 72319次和 53837次。浙江省各市、 县教育局积极组织辖区教师广 泛参与浙江教育资源网上的异地异步网络教研活 动。有的地区、 学校和个人还主动发起分学科组 建基于即时通讯软件的

12、教师网络研讨联盟 (如 QQ 学科群, 目前应用广泛 , 在一周或数周内共同观 摩浙江教育资源网上发布的同一个课堂教学实 录, 然后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有针对性地集中研 讨。研讨主题广泛, 如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效果的 研讨, 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讨, 对教学媒体的 运用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研讨, 对新课程改革的理 解和经验的研讨等。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异地教师教研互动效果分析(一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及样本构成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 异地教师教研互动的效果。问卷由 A、 B 两部分 组成, 其中 A 部分主要用于了解被调查者的特征, 如学校所在地、 教龄、 任教课程、 参加传统教研活

13、动和网络教研活动的次数等; B 部分主要了解被 调查者对传统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的评价, 由三大类 14个问题构成。我们在浙江省内发放问卷 1000份, 收回问卷 869份。因规定必须同时参加过传统教研活动和 网络教研活动的教师所填的问卷才是有效问卷, 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246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构成 为:高中教师 43.1%, 初中教师 53.7%, 小学教师 3.2%; 市、 县所在地教师 27.2%, 乡、 镇、 村所在地 教师 72.8%; 两年以下教龄教师 27.2%, 310年教 龄教师 59.4%, 11年以上教龄教师 13.4%; 中学高 级以上职称教师 3.3%, 中学一级或

14、小学高级职称 教 师 21.1%, 中 学 二 级 或 小 学 一 级 职 称 教 师 62.2%, 中学三级或小学二级及以下职称教师 13.4%; 语文教师 28.9%, 数学教师 10.2%, 英语教 师 35.7%, 其他教师 25.2%; 参加传统教研活动 1次的教师 2.8%, 25次的教师 65.1%, 6次及以上 的 教 师 32.1%; 参 加 网 络 教 研 活 动 1次 的 教 师 17.9%, 25次的教师 77.6%, 6次及以上的教师 4.5%。总体来看, 样本具备代表性。(二 网络教研活动效果总体调查分析设计 “网络教研活动平台的评价” 、 “ 网络教研 活动过程的

15、评价” 和 “网络教研活动效果的评价” 三大类共 14个子问题, 每个问题设置完全同意 (5分 、 同意 (4分 、 基本同意 (3分 、 不同意 (2分 、 完全不同意 (1分 五个级别, 让同时参加过传统 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的教师比较评价网络教 研效果。14个子问题统计结果均超过 3分 (3分即 表示基本认可网络教研活动 , 得分超过 4分的有 9项, 达到 64%, 说明网络教研活动获得充分认 可。其中, “ 场景切换及时, 虽在观摩终端, 也有身 在现场的感觉” 认可度最低, 也获得 3.78分, 对 “观 摩教师拥有和点评专家同等的话语权, 改变了一 言堂局面” 的认可度最高,

16、达到 4.53分。 (见表 1 (三 城乡教师对网络教研活动的认可程度调 查分析分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教师教龄、 职称、 任 教学科等信息的不同, 最终对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的认可程度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教师任教学校所在的区域, 与网络教研活动的认可程度 具有显著相关性 (2=20.271, p =0.000<0.05 。在问卷调查中, 市、 县所在地教师和乡、 镇、 村所在地教 师对 B4、 B5、 B6、 B12、 B14五个问题总体持赞同态 度, 但认可程度略有不同 (见表 2 。在 “授课教室 内没有观摩教师, 授课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 “ 授课教室内没有观摩教师

17、, 听课学生可以在 自然状态下学习” , “ 通过场景切换捕捉教学细节, 虽在异地, 也不影响观摩效果” 这三个问题上, 城 市教师赞同程度不高, 并有明显的反对意见。可 能的原因是, 城市教师习惯市区内学校之间就近 开展面对面的教研活动, 他们质疑网络教研活动 的教学效果。在对待 “通过跟帖研讨方式, 将一次 性教研活动变成持续性教研活动” 问题上, 城乡教 师大部分持乐观态度, 但农村教师有 17%的持反 对意见, 可能因学校装备、 自身技能素养等因素而 阻碍了农村教师的网络交流。而在 “没有差旅费 等开支, 若经常性开展, 网络教研活动更经济” 问 题上, 农村教师持 “完全同意” 和

18、“同意” 两项之和 的比例高达 88.3%, 城市教师只有 55.2%。合理的 解释是, 对农村学校而言, 网络教研活动更经济。五、 研究结论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的案例分析和抽样调查得出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城乡教 师异地同步或异地异步教研活动。表面上看, 搭 建教研活动的网络平台需要耗费物力和财力, 实 际上 “校校通” 工程推进十年来, 我国绝大多数地 区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具备, 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评价内容对网络教研活动平台的评价B1.同步传输到观摩终端的视频图像清晰, 画面连续 B2.同步传输到观摩终端的声音清楚, 声画同步 B3. 场景切换及时

19、, 虽在观摩终端, 也有身在现场的感觉 对网络教研活动过程的评价 (相对传统教研活动而言 B4.授课教室内没有观摩教师, 授课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正 常发挥B5. 授课教室内没有观摩教师, 听课学生可以在自然状态 下学习B6. 通过场景切换捕捉教学细节, 虽在异地, 也不影响观 摩效果B7. 专家针对教学细节即时点评, 相对课后评价针对性更 强B8. 观摩教师可以即时发表评论, 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B9. 观摩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网络手段点评观摩课, 广泛参 与教研对网络教研活动效果的评价 (相对传统教研活动而言 B10. 观摩教师拥有和点评专家同等的话语权, 改变了一 言堂局面B11. 观摩教

20、师人人参与网络教研, 评价面更广, 评价结果 更客观B12. 通过跟帖研讨方式, 将一次性教研活动变成持续性 教研活动B13. 网络教研活动省去了观摩教师临时调课、 集中观摩 的麻烦B14. 没有差旅费等开支, 若经常性开展, 网络教研活动更 经济得分表 1网络教研活动总体效果调查结果评价内容B4.授课教室内没有观摩教师, 授课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B5.授课教室内没有观摩教师, 听课学生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学习 B6.通过场景切换捕捉教学细节, 虽在异地, 也不影响观摩效果 B12.通过跟帖研讨方式, 将一次性教研活动变成持续性教研活动 B14.没有差旅费等开支, 若经常性开展, 网络教研活

21、动更经济教师分布城市教师 (67人 农村教师 (179人 城市教师 (67人 农村教师 (179人 城市教师 (67人 农村教师 (179人 城市教师 (67人 农村教师 (179人 城市教师 (67人 农村教师 (179人 完全 同意23.9%27.9%44.8%60.9%14.9%25.7%35.8%16.2%38.8%29.1%同意52.2%61.5%25.4%38.0%49.3%54.7%49.3%65.4%16.4%59.2%基本 同意6.0%19.6%17.9%1.1%11.9%17.9%14.9%16.8%41.8%8.4%不 同意11.9%00023.9%1.7%017.0%3

22、.0%3.4%完全 不同意6.0%011.9%0000000表 2城乡教师对网络教研活动的评价统计On Interactive Stud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between Urban and RuralTeachers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Xiong Caiping &Yang Weiwei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aiming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e ru

23、ralteachers, have some defects such as the rural teachers are difficult to change school timetables, difficult to concentrate together; the activities will always cost a lot; the public teaching will influence normal teaching, with the lack of rural teachers discourse power and the lack of intercomm

24、unica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teachers. The long-distance synchronous or asynchronous research activities,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teachers, can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comment of the experts, and achieve the re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viewing and em

25、ulating teachers can energetically and coequally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base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he interaction can alsobecome the learning “ live resources ” for the later learners. The research has proved that the interactive study of asynchronous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

26、ofessional level of rural teachers. Key words:network-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interactive mod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uthors:Xiong Caiping,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of School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 Yang Weiwei, graduate student of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