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了解人们在减少噪声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及运用到的一些技术和设备。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噪声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尝试用不同方法使声音减弱。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通过设计“无噪声阅览室”的活动,初步认识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和科技的密切联系。 探究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体验、实验认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方法。建议一: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真切体验噪声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实验感知使声音减弱的方法。实验环境和器材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组织好体验和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全部完成的探究实验,可以根据条件进行删减。建议二:探究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如何减弱声音的
2、两个实验,教师应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在实验探究指导时,强调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获取数据,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活动三要求设计一个无噪声的阅览室,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较高,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条件及知识面所限,设计活动是本子主题的难点。建议一:一定要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开展活动三;建议二: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启发学生在设计活动中运用知识。 活动任务分别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测量脉搏,探究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活动内容1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播放一段音频素材城市噪声,组织学生安静的倾听。(2)提出问题:对于乐音和噪声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知道噪声都有哪些危害?(
3、3)学生回顾物理课上学习过的有关噪声知识。(4)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噪声真的对你的身体有不良影响吗?2指导探究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测自己的心率。学生摸到自己的脉搏跳动,练习数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测量脉搏的方法取站位,右臂屈肘呈90,将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同时按在右臂桡动脉表面,以能清楚触到动脉波动为宜;如取坐位,则右臂屈肘放在桌子上,将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同时按在右臂桡动脉表面。(2)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要求同学们自主设计一个用脉搏跳动的次数来探究噪声对人是否有影响的实验。 提示:实验环境如何选择,测量工具应如何选择,设计记录表格。为使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应运用控制变量法
4、:测脉搏时,只改变环境的声音强度,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即要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在人体处于同样安静状态下(同样温度,测前不作运动),测出在同样时间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参考实验方案一实验器材:带秒针的手表(或分度值为秒的电子表) ,多媒体音响及有关噪声的音频、视频资源。操作步骤:1在教室里安静环境中测量脉搏。(1)测量脉搏前安静休息片刻;(教师可播放一段关闭声音的视频,让学生安静下来。)(2)当秒针指向零刻度时开始记录你的脉搏跳动次数,数出内脉搏跳动的次数N1。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3)休息片刻再重复测两次,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2在有噪声的教室中测量脉搏
5、。(1)教师可播放有关噪声的视频或音频,音量开到最大。(2)用同一测量工具,按照步骤1中的方法测出你此时内脉搏跳动的次数N。(3)用相同方法再测量2次,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3其他建议:也可以学生分组,自己制造出噪声环境,进行测量。可三人一组,制造噪声、计时、测脉搏,轮流进行。实验参考二实验器材:带秒针的手表(或分度值为秒的电子表)。操作步骤:1测量在家里安静环境中的脉搏。(1)将家里所有声源关闭;测量脉搏前安静休息片刻。(2)当秒针指向零刻度时开始记录你的脉搏跳动次数,数出内脉搏跳动的次数N1,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3)休息片刻再重复测两次,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2测量在声音过大的环境中的
6、脉搏。(l)慢步走到附近喧嚣的路口,稍休息片刻。(2)用同一测量工具,按照步骤1中的方法测出你此时内脉搏跳动的次数N。(3)用相同方法再测量2次,将测量数据填入数据表。3其他建议(1)声音过大的环境也可选择吵闹的工厂、建筑工地,农村可到磨面房、有电锯的木材加工厂等声音过大的环境中。(2)到上述单位活动,要注意安全,应有教师和单位安全人员带领。记录表格参考 姓名_ 脉搏测量数据表 环境脉搏次数/1min123平均值安静的环境声音过大的环境姓名_ 小组数据表 姓 名安静的环境脉搏次数/1min声音过大的环境脉搏次数平均值/1min3实验探究,收集实验事实和数据。(1)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在安静环境
7、中测量脉搏1min内跳动的次数N1,并记录数据。在有噪声的环境中测量脉搏1min内跳动的次数N2,并记录数据。(2)教师巡回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对实验事实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分析比较自己在两种不同环境下测量的数据,得出初步结论;将小组中每个同学的数据汇集在小组数据表中。分析比较本小组全体同学的测量数据,归纳出结论。(2)将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3)归纳出结论。实验结论:比较两次的测量数据,可以得出N1 N2,也就是说,外界噪声强度的增大能使一个人的脉搏跳动次数增加。5联系实际作总结。演示一组图片资源,学生联系实际说明噪声的危害。活动组织方式教师指导下
8、的分组活动。活动评价方式小组互评。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时间1课时。活动任务通过实验探究用吸音材料和隔声材料可以使声音减弱。活动内容1实验引入,提出问题:(1)教师演示在塑料罐或易拉罐里放入几粒黄豆,做成一个“发声罐”。摇晃“发声罐”让学生感受发出的声音。(2)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使你听到的声音变弱?2指导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猜想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听到的声音变弱; 可能的猜想 轻摇“发声罐”,声源发出的声音变弱,听到的声音就会减弱 远离声源,听到的声音减弱 把“发声罐”用厚纸包起来 把“发声罐”用泡沫塑料包起来 把“发声罐”用盒子扣住 把“发声罐”用铁桶扣起来在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将各种方法
9、进行归纳,总结出几种使听到的声音变轻的主要做法,再通过比较这些方法的相同和不同,归纳出这些方法从本质上看可分为控制声源和阻碍传播途径两种方式。 (2)分组讨论,设计检验自己猜想的实验。 教师介绍准备的实验器材:定时器(或小闹钟)、报纸、棉布、毛巾、棉花(或包装用泡沫塑料、海绵)、纸盒、木盒、陶瓷茶杯或碗(大小应能扣住定时器)、塑料小桶或铁桶(大小应能扣住茶杯或碗)。 引导学生在控制声源和阻碍传播途径两个方向上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参考实验一:(1)转动定时器,使它处于计时状态,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注意听它发出音量的大小。(2)分别用报纸、棉布、毛巾、棉花、海绵包住嘀嗒作响的定时器,听声音的响度是否
10、有变化;现象:用棉花、海绵包住定时器,传出的声音最弱。结论:柔软多孔的材料能吸收声音。实验二:(1)转动定时器,使它处于计时状态,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注意听它发出音量的大小;(2)把定时器放在桌子上用纸盒将它扣住、听一听嘀嗒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取下纸盒,换用一只茶杯把定时器扣住,听一听定时器的嘀嗒声是否有变化;(4)用一个更大的容器扣在有定时器的茶杯上,再仔细听定时器的滴答声;(5)再重复一次实验步骤2、3、4。现象:扣在纸盒中响声变小了;扣在茶杯中响声变得更小了;罩上两层罩子,声音更小了。结论: 实验说明罩上罩子一部分声音被阻隔了; 隔声的罩子越厚、越重,越结实,阻隔的效果就越好; 月
11、空气夹层的双层罩的隔声效果更好些。解释:这种方法叫隔声。工程上常用的是隔声间和隔声罩。声波射到单层墙或单层板上,会引起这些“罩子”的振动,把声能传出去。罩子越沉重,越不容易推动,隔声效果越好,尤其对于高频噪声,效果更佳。隔声结构一般都是密实、沉重的材料,如砖墙、钢板、钢筋混凝土等,都是些“沉重的罩子”。为什么有了空气层就会提高隔声性能呢?这是因为声波传到第一层壁时,先要引起第一层的振动,这个振动被空气层减弱后再传到外层壁上,声波的能量就小多了。再经过外层壁的阻挡,传出的声音就很小了。实验三:提出问题:你用定时器做实验时也许会发现,虽然罩上了两层罩子,钟的响声还会通过桌面传出来怎么办呢?实验:1
12、把定时器放在桌面上,用杯子扣住定时器,听一听声音。2在桌面上放一块棉絮(或,毛巾、海绵,泡沫塑料等软而有弹性的物品),再把定时器放在桌面上,用杯子扣住定时器,听一听声音。3比较听到的声音。4外边再扣上一个纸盒和一个铁桶,再听一听声音。实验现象:定时器的响声几乎听不到了。结论:有弹性的物体能减弱声音。解释:噪声是可以通过墙、楼板、地板等固体向外传播的。例如机器产生的振动可以传给这些固体,再通过它们传到邻近的房间,有的甚至可以传到相当远的地方。如果在机器和它的基础之间放上具有弹性的物体,就能把固体传出的噪声“罩”住。这种技术就叫隔振。工程上常用橡皮、软木、沥青毛毡等材料隔振,也可以用各种弹簧来隔振
13、。(3)设计一个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实验记录表格参考实验记录表格采取的方法声音减弱的效果1234563学生实验探究(1)实验一 探究用不同材料包裹声源,对听到的声音大小的影响。(2)实验二 探究用不同材料的隔音罩遮盖声源,对听到的声音大小的影响。(3)实验三 探究有无空气隔层,对听到的声音大小的影响。(4)实验四 探究声源下不同支撑物,对听到的声音大小的影响。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柔软多孔的材料能吸收声音; 实验说明罩上罩子一部分声音被阻隔了; 隔声的罩子越厚、越重,越结实,阻隔的效果就越好; 有空气夹层的双层罩的隔声效果更好些; 有弹性的物体能减弱声音。5联系实际教师演示图片素材,展示实际生
14、活中减弱噪声的一些装置。活动组织方式教师指导分组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活动评价方式小组互评。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时间1课时。活动任务设计一个“无噪声图书阅览室”,用文字或图示表述。活动内容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控制噪声的方法,引入探究问题:假如要在学校中新建一个图书阅览室,使同学们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你认为应该怎样设计这个无噪声的图书阅览室?2教对师学生进行指导(1)向学生提出设计前要考虑的问题: 设计前要考虑用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 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无噪声阅览室”对周围环境有什么要求?(2)教师提出最终要展示的设计成果形式:要求画出设计图并加文字说明。(3
15、)“无噪声阅览室”对进入阅览室的人员有什么要求?拟定一份读者须知。3学生的设计活动(1)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房屋外部要选择容易反射声音的材料,房屋内部要选择容易吸收声音的材料。 双层玻璃,带皱褶的布帘可以减少噪声的传入。 可以通过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减少噪声。(2)学生按讨论方案画出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3)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进程和情况。教师可用媒体资源给学生提供帮助,介绍一些吸收声音的材料及控制噪声的方法等。4交流(1)各组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听取其他同学的的改进建议。(2)在教室的墙上设一个展示区,将各组的设计图纸贴在墙上,相互观摩交流。活动组织方
16、式分组活动讨论和实施设计方案,完成小组的任务;班级进行交流和展示。活动评价方式小组互评。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时间2课时。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达成情况评价优秀良好合格知识技能知识能再认识基本概念,理解含义,正确应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述中;能运用知识较准确地解释相关现象。能再认识基本概念,理解含义。能运用知识解释相关现象。能再认识基本概念。设计方案作品有特色,有意义,有自己的观点,且观点明确,引用事实丰富、准确。观点明确,能引用事实作说明。有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或设计方案。过程方法收集信息能力能根据探究问题设计实验,运用科学方法正确;观察实验现象,收集相关证据;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并记录完
17、整的数据。能较准确的鉴别数据的有效性。能设计针对探究问题的实验,恰当运用科学方法,参与实验操作,收集到较完整的实验证据、数据。观察了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记录了小组的实验数据,但不够完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物品设计实验和小制作;通过独立操作,调整和改进,解决关键问题,高质量完成实验和制作。能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物品设计实验和小制作,在他人帮助下完成实验和制作。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物品,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和制作。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有团队意识,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善于沟通,与整个小组共享成果,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意见,勇于承认、放弃或修改自己的错误。有团队意识,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
18、,积极沟通,尊重他人的意见。有团队意识,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乐音与噪声探究活动小组评价表姓名_ 同组同学有_评价项目学习目标评价重点达成情况评价优秀良好一般未完成知识技能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知识了解人们在减少噪声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及运用到的一些技术和设备。设计方案作品过程方法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噪声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收集信息能力尝试用不同方法使声音减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合作精神综合 评语: 由小组同学对该同学各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作评价,在符合该同学表现的评价空格中画“”。 综合栏目内请组长综合小组同学的意见对该同学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写简要的评语。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方法1选择探究的内容。2确定科学探究的类型。国际上研究者把科学探究分为六种类型:实验性探究、基于测量的探究、工程设计性探究、技术设计性探究、开放性的探究。不同类型的探究显然有不同的过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8-9年级的学生在物理课程中应主要突出实验性探究。3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探究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应根据科学探究的内容来设计,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学习;分工或分层进行的探究性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产项目评估合同
- 2025年03月安徽池州市青阳县民政局二级机构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四川宜宾市儿童福利院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高级英语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钢筋平法识图与计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邵阳市区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高维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师范学院《现代数字信号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普拉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国水泥回转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档案编研工作》课件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
- 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单词表(按单元顺序)七年级至九年级
- 枪支安全及使用指南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MOOC】科技英语写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动汽车课件
- 原始点医学(201904第1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