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市09-10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附详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上饶市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语文考试(说明: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将18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格子里,919题则分别在各题标示的答题处作答。)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伶俜(png) 相勖(x) 潭柘(sh)寺 夙(s)兴夜寐B箜篌(hu) 激湍(tun) 琉璃榻(t) 义愤填膺(yng)C踯(ch)躅 枕藉(ji) 褒(bo)禅山 流觞(shng)曲水D庐冢(zhng) 匏(po)樽 齐彭殇(shng) 方枘(n)圆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望 落寞 妖童媛

2、女 安之若素B肄业 袅娜 终南捷径 偃苗助长C班驳 幽僻 大笔如椽 蓊蓊郁郁D诅咒 惊咤 越陌度阡 旁稽博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整理通过“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等语言刻画了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市侩嘴脸。B这篇散文语言华丽,但整理缺少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因而没有什么深度,读者有隔岸观火之感,看的时候很是热闹,过后却一无所得。C据介绍,由著名影星王宝强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创下了2009年央视收视率新高,它播出时致使万人空巷。D第11届全运会男篮决赛中,尽管山东队有巴特尔等老将坐镇,但广东队在进攻中草木皆兵,多点开花,最终以大比分

3、战胜了山东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作品没有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文风和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符合造成的。B根据迈克尔杰克逊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整理的纪念电影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于2009年10月28日第一次在全球首映。C为了解电脑用户对垃圾邮件的态度以及垃圾邮件久禁不止的原因,我国反信息滥用工作组今年对全国范围内的电脑用户进行了一次调查。D给自己定位要有自知之明,因此当有两忌:一是不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二是不能妄自菲薄,自惭形秽,以为自己处处不如人。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情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培育

4、成诗,还必须找到适合它的媒介物,这就是景。 至于哪一类情胚借哪一类景媒表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同一民族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习惯。中国诗歌常借兰以示高洁,借柳以示惜别,外国就不一定如此。诗经里用石表示动摇:“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今天则用石表示坚定,发生了变化。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A B C 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每小题3分)章大家行略 刘大櫆先大父侧室,姓章氏,明崇祯丙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年十八来归,逾年,生女子一人,不育。又十余年,而大父卒。先大母钱氏,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章大家。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

5、大家生寒族,年少,又无出,及大父卒,家人趣之使行,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时吾父才八岁,童然在侧,大家挽吾父跪大母前,泣曰:“妾即去,如此小弱何?”大母曰:“若能志夫子之志,亦吾所荷也。”于是与大母同处四十余年,年八十一而卒。大家事大母尽礼,大母亦善遇之,终身无间言。櫆幼时,犹及事大母。值清夜,大母倚帘帷坐,櫆侍在侧,大母念往事,忽泪落。櫆见大母垂泪,问何故,大母叹曰:“予不幸,汝祖中道弃予,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回首见章大家在室,因指谓櫆曰:“乃父幼孤,以养以诲,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汝年及长,则必无忘章大家。”时虽稚昧,见言之哀,亦知从旁泣。大家自大父卒,遂丧明。目虽无见,而

6、操作不辍,櫆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僮奴皆睡去,独大家煨炉以待。闻叩门,即应声策杖扶壁行,启门,且执手问曰:“书若熟否?先生曾朴责否?”即应以书熟,未曾朴责,乃喜。大家垂白,吾家益贫,衣食不足以养,而大家之晚节更苦。呜呼!其可痛也夫。(选自续古文观止,略有删改)注大家,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称。行略:人的品行概略,是记叙死者生平的文体。先大父:对已故祖父的称呼。侧室:妾。垂白:头发将白,已近老年。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十八来归 归:回来 B家人趣之使行 趣:催促C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 没:通“殁”,去世 D即应声策杖扶壁行 策:

7、拄着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大母亦善遇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D启门,且执手问曰不出,火且尽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逾年,(章氏)生女子一人 B见言之哀,(大家)亦知从旁泣C且执(櫆与伯兄、仲兄)手问曰 D即应(之)以书熟,未曾朴责9文章通过哪三件事刻画了章大姑的形象?答: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乃父幼孤,以养以诲,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译文: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3分)读山海经 陶渊明精

8、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注精卫:传说中炎帝的女儿。游于东海,被溺死,化为鸟,总是衔西山木石,投到东海里,想把东海填平。刑天舞干戚:刑天,兽名。传说刑天与天帝争神,天帝砍断了他的头,他就以乳为眼,以脐为口,拿着盾牌、大斧继续战斗。化去不复悔:意即死后变为异物也不后悔。在昔心:过去的雄心壮志。讵:怎能。、读山海经中的陶渊明和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陶渊明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22分)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迟子建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

9、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加它身上几声骂。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地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

10、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上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冬春之交的一天,是满月的

11、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赏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

12、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

13、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在那个时刻,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月亮才美得夺目。(

14、选自2009年第7期都市文萃,有删改)12在文中,整理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月光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 13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进行赏析。(6分)答: 14月亮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说明。(4分)答: 15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写了月亮,但两者在选材和主题上有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 五、文学常识、名句名篇和名著阅读(10分)16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7分)(1)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扬的是我国文学家 。(2)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3)狗吠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

15、 。 (归园田居)(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17名著阅读。(两题任选一题)(3分)(1)家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简要谈谈对他的认识,要求适当列举书中的故事情节,100字左右。(2)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故事,100字左右。答: 六、语言表达(5分)18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的3名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因救两个落水少年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此,网友纷纷发帖,发表见解。现请你也参与讨论,反驳网友甲的观点。要求:态度鲜明,至少运用一个反问句,60字左右。(5分)网友甲: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而且又

16、是三个人为了救两个人而遇难,所以,无论是从教育成本还是从人生价值来看,都太不值。反驳: 七、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站立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活法,一种骨气,一种尊严,一种精神请以“站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必须写记叙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A“柘”读zh,C“踯”读zh,D“枘”读ru。)2A(B偃苗助长揠苗助长,C班驳斑驳,D惊咤惊诧。)3A(“趋炎附势”的意思是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使用恰当。B“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用在句中

17、不合语境。C“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街道上人很多;用在句中望文生义,把它理解为“街道上没有人”。D“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用在句中不合语境。)4C(A句式杂糅,删除“因为”或“造成的”;B“第一次”与“首映”重复;D否定不当,去掉两个“不能”。)5D(本段文字主要阐述诗歌的“情与景”的关系,横线前的语句是观点句,紧承观点句阐述情景关系,句和句分别从两方面进一步加以分说。)6A(应解释为“女子出嫁”。)7C(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但是”。A第一个“则”是连词,“就”;第二个“则”是副词,表示判断,“就是”;B第一个“之”是代词,“她”;第二个“之”是助

18、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第一个“且”是连词,“而且”;第二个“且”是副词,“将要”。)8B(省略的是“櫆”,即“我”。)9(3分)祖父去世后,坚决不肯改嫁。祖母非常感激章大姑。章大姑守候孩子夜归。(各1分)10(3分)你的父亲幼年丧父,抚养教导,使他成人,能够有今天,章大姑出力是最多的。(采分点有:“乃”译为“你的”,“孤”译为“丧父”,“俾”译为“使”,整个句子语意要连贯。)参考译文祖父的妾姓章,明崇祯丙子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十八岁出嫁来刘家,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养活。又过了十多年,祖父去世。祖母姓钱,早年没有生孩子,祖父便娶了章大姑。章大姑来家三年,祖母生育了我的父亲

19、,章大姑后来没有再生育。大姑出生在贫寒的家庭,年纪轻,又没有再生孩子,等到祖父去世,家里人便催促她改嫁,章大姑感慨悲伤,号啕大哭,不吃饭。当时我父亲才八岁,不懂事地站在旁边,大姑牵着我的父亲跪在祖母面前,哭着说:“我如果走了,这弱小的孩子怎么办?”祖母说:“你能记住丈夫的心愿,也是我所感激的啊。”于是,与祖母相处四十多年,八十一岁时去世。大姑事奉祖母竭尽礼节,祖母也和善地对待她,终身没有隔阂。我年幼时,还能得以事奉祖母。逢着寂静的夜晚,祖母靠窗帘坐着,我在身边侍候。祖母想起往事,忽然落泪。我见祖母落泪,问她什么原因。祖母叹息地说:“我不幸,你祖父半路抛开了我。你祖父死时,你父亲才八岁”祖母回头

20、看章大姑在室内,便指着她对我说:“你的父亲幼年丧父,抚养教导,使他成人,能够有今天,章大姑出力最多。你长大后,一定不要忘记章大姑。”我当时虽然幼稚,不懂事,见祖母言语哀痛,也知道在旁边哭泣。大姑自祖父去世,双眼失明。眼睛虽然看不见,可是劳作不停。我七岁与大哥、二哥跟着塾师在外面读书。每当严寒的冬天,北风怒吼,遍地积雪,有时半夜才回家。佣人都已经睡觉,唯独大姑靠着炉火等待。听见敲门声,便答应一声,手拄拐杖,扶着墙壁行走,开门后,拉着我们的手就问:“书读熟了吗?有没有挨先生责打?”当听到“书读熟了,没有挨责打”的回答时,便高兴起来。大姑年老之时,我家更穷,衣食不足以供养,大姑的晚年就更苦了。唉,多

21、么令人悲痛啊!11(3分)读山海经中的陶渊明是一个有愤慨不平之气、理想不能实现的斗士。诗歌通过歌颂精卫和刑天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表达了整理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和愤慨之情。(2分)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是一个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清高之士。(1分)12(6分)特点:春天的月光嫩绿;夏天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新鲜明媚。(2分)作用:引出下文对冬春之交的月光的描写。(2分)与冬春之交的月光没有什么特别动人之处构成对比,先抑后扬,突出了整理对冬春之交的月光的赞美。(2分)13(6分)示例: 拟人。如“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句赋予月光以人的神态和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饱满的月光的特点。比喻。如“在那个时刻,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一句,把“月亮”比作“灯”,写出了月亮的特点,表达了整理对月亮的赞美。(要求:举例正确,赏析具体。)14(4分)月亮起了线索的作用。(2分)文章开篇由太阳引出月亮的特点,然后写了故乡的月亮,接着比较了春夏秋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