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_第1页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_第2页
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银耳的菌种分离技术与其它蘑菇不同,银耳各级菌种的生产是双菌培养,即不管制作母种、原种或种植种,在每支试管、每个菌种瓶、每个种植袋中都必须让银耳菌丝和伴生菌香灰菌丝在培养基中按比例、协调地生长,才能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可以用于实际种植的有效菌种。为了保证银耳生产上用的菌种之质量,科研人员首先把银耳双核菌丝 ”白毛团 ”、酵母状分生孢子 ”芽孢 ”、香灰菌丝分别单独分开培养,分开保藏。只有到了制种季节才把两种纯菌种搭配起来, 进行混合培养, 制成生产上用的各级母种、原种或种植种供各地菌种场或种植者使用。由此可以知道,研究单位保藏的银耳菌种和生产单位使用的菌种是不同的。研究所用的银耳菌种,可以说是一

2、种始祖菌种,是社会上一切生产种的老祖宗, 育种学家们称之 ”原原种 ”,是单一菌种的纯培养物。 这些纯菌种供育种、 研究专用, 一般不对外供应。而社会生产用的银耳母种、原种和种植种则是双菌培养物,即把银耳菌丝或芽孢与香灰菌丝同时接种在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这样的菌种一般只使用一次。否则在转管时容易人为地把双菌分开,使培养物中银耳菌丝逐渐减少,绝大部分剩下香灰菌丝而致使银耳种植失败。下面介绍银耳菌种的分离、制备及保藏技术:分离技术获得银耳菌种的方法主要有担孢子弹射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耳木分离法。1.孢子弹射法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

3、新鲜银耳作为种耳。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再把种耳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中不会碰到瓶壁或管壁为度,随后用不锈钢小钩钩住小耳片,迅速悬挂在三角瓶或试管内,同时注意勿使种耳碰到培养基表面,以防污染杂菌,塞上棉塞,然后放在 20-25条件下,经24 小时,从耳片上弹射出来的担孢子,落在光滑的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一个雾状的孢子印。此时,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将悬于瓶内的耳片取出,再塞上棉塞, 移到 20-25的室中培养, 经 2-3 天,培养基表面就会出现许多乳白色、糊状的小菌落。此系银耳

4、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当培养基上出现酵母状分生孢子的菌落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污染,应尽快地进行提纯,即挑取少许没有杂菌的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移入新的试管中进行培养。不管银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都不容易萌发成菌丝,所以直接用于生产时有困难,目前已较少采用。不过,为了获得银耳有性繁殖的后代,必须采用担孢子分离法,并使之萌发成单核菌丝,然后进行配对实验。2.组织分离法和香菇、平菇不同,银耳组织分离法比较难操作,实用意义也不大。因为耳片一旦胶质化之后,就不容易再长出菌丝,况且段木种植的或野生的银耳,暴露在外界的生长时间很长,耳片上必定会附着各种杂菌,组织分离时既不容易把附着的杂菌洗掉,又不容易用药品进行表

5、面的灭菌处理,且容易导致银耳和条菌同归于尽。只有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肥厚的耳基比较容易进行组织分离,可以获得银耳的纯菌丝。不过用耳基分离来的银耳纯菌丝常是鹅黄色的或橙黄色的,不是纯白的,菌丝生长的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也不太理想。3.耳木分离法利用长了银耳子实体的段木来进行分离,是目前获得有实用价值的银耳菌种最主要的方法。耳木分离法的主要技术是排除耳木中杂菌的干扰,防止分离时污染杂菌,必须把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离出来。对初学者来说,耳木分离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必须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分离的要领。耳木分离法的主要步骤如下:耳木选择在长第一、二批银耳时,取长耳最多,质量最好,杂菌最少的耳木一小段,作

6、为分离材料。 分离材料经风干,并用熏蒸剂驱虫后,移入无菌箱或无菌室中进行分离。耳木灭菌先把耳木锯成 2-4cm 厚的木轮,然后去掉树皮、耳基,放入接种箱中,耳木表面用 %升汞水或 70% 酒精揩擦灭菌。技术熟练者也可以不经表面灭菌,就进行分离。耳木取种通过耳基着生处把耳木纵切成两瓣。然后,在耳基着生处的正下方木材内部剃取极小的木屑粉末,接种在试管中的培养基表面。接种后,把试管放在 20-28的室温下培养,数天之后接种块的周围就开始长出菌丝来。分离结果由于分离的技巧不同,分离的结果也不一样。大致可以得到如下几种结果:只得到银耳菌丝;只得到香灰菌丝;同时得到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但香灰菌丝占绝对多数

7、;得到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和香灰菌丝。 如果有杂菌干扰, 分离的结果就更复杂了。为了获得有生产价值的银耳菌种,在分离后的第3-7 天内要天天观察,把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离出来。银耳菌丝的特征:白色、淡黄白色以及由白色至黄色之间的各种中间色, 气生菌丝直立、 斜立或平贴于培养基表面,基内菌丝生于培养基里面。菌丝直径微米,有横隔膜,有明显的锁状联合,生长速度比一般蘑菇缓慢。在某些情况下,在培养基表面会出现缠结的菌丝团,并逐渐胶质化,变成小原基,长出小耳片。当双核菌丝开始胶质化时,在菌丝顶端可以发现有若干担子样的膨大细胞,这意味着双核菌丝已进入结实阶段。双核菌丝继代后或继续长出新的菌丝,或迅速胶质化,长出耳片,也可以变成粘糊糊的酵母状分生孢子.由双核菌丝断裂成的 ”酵母状分生孢子 ”在适宜条件下变成银耳菌丝。香灰菌丝的特征:菌丝初无色,大量生长时白色,羽毛状,常有特别细长的主干和侧生的略呈”羽毛状 ”的分枝,老菌丝变淡黄色,淡棕色,培养基逐渐由淡褐色变为黑色或黑带绿色。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灰白色,细绒状,有时有碳渍的黑疤,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