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2)_第1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2)_第2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可见信息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呢? 一、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含义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

2、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夸美

3、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奥秘。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在此氛围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1课前“激趣”。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在课的开始,我先以动画形式出现话题:动画中,几条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游着游着,竟游上一张白纸。这时,引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动画中,生动的画面再配以有趣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这时,同学们肯定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题后,我问学生:“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活跃起来,纷纷

4、提出问题:“鱼真的游到了纸上吗?”“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急于想从课中探个究竟。2练中“持趣”。练习时,多媒体更充分地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采用人机“对话”的互动形式,保持学习的兴趣。(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素材,丰富积累,灵活运用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这些材料,解决了学生在阅读与作文中的“困惑”

5、的问题。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例如写一次比赛活动,传统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场面等活动。可有时候往往会受天气、时间、地点、场所制约,大部分学生记忆只停留在大声地“加油”声中,而忽视了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场外观众的表情和场上气氛等,通过多媒体录像,可放映精彩的特写镜头,可定格场面,跨越时空,启发和诱导学生“重返”比赛场面进行搜寻和提炼,作文的素材也一幕幕重新在孩子们心中鲜活起来。这样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作文就应运而生了。正是因为有了多媒体,我们才实现了时间、空间的转移,作文课也乐趣多多。提高了阅读、作文水平。(三)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提高课

6、堂效率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为了克服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缺点,缩短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距离,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学登鹳雀楼这首五言绝句时,可以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图景:太阳正沿着远处层层山峦下落,霞光笼罩着沉静的原野,黄河水后浪推前浪,浪涛滚滚地从鹳雀楼的前方向东

7、流去。这种落日、霞光、高山、大河,一远一近,有动有静,壮丽多娇的画面,既有利于把学生引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情画意之中,又有利于引起他们的联想,领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同时,使学生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受到美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一) 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培养发散思维是触发创造才能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

8、象几种可能性。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课件。学生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这些资料的使用,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如草原、海上日出、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

9、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可以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持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自己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以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