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ppt222鲁教版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222鲁教版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222鲁教版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222鲁教版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222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董爱华电话学科语文年级高一邮件单位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材分析这首词位于鲁人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 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 篇。无论是从本册教材还是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 其地位都是举足轻 重的。一是苏轼突破了词必香软的藩篱,于婉约之中开创豪放词风。二是高考时 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三是诗词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了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在必修二中已经学过赤壁赋, 因此对苏轼文风和人生经历并不陌生, 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 理解 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用一定的方法来鉴赏

2、 分析诗歌还不熟练。所以这节课将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法、诵读法、分析法、 对比法来鉴赏诗歌。三、教学目标1. 多形式朗读文本,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2. 在朗读中把握内容,明确思路。3. 在涵咏中品味语言的表现力,感知人物形象,赏析词中的表现手法4. 体会作者深刻含蓄的情感,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 播放音乐朗诵,品味领悟意境诗词鉴赏离不开诵读,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播放电视剧三国

3、演义片头音乐,引导学生朗诵,在音乐中学生很好地进入了情境, 取得较满意的效 果。2. 提供背景资料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 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 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 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 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 怎能说是消极的呢?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 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

4、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 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对比英雄自愧自己功业无成的 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 支持(资 源、方法、手段等)1、导入文本1. 播放播放三国演义 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 水2. 赤壁因孙刘抗曹的辉煌 胜利而名垂青史,像这样 的历史场景,自然是文人 雅士吟咏感怀的对象。这 其中,就有苏轼。他多次看视频,听曲意素材.rar利用教室 里的多媒 体播放视 频泛游赤壁,在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的江面上赏山水 之美好,品人生之苦涩, 发思古之幽情,抒胸中之 块垒。前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

5、三篇文章,足以印证他对 赤壁的痴情和挚爱。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2、探究文本(1) 朗读文本把握内容明确思路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对阅读而言,这句 话亦可解读为:千里之行, 始于阅读。第1遍,自由读,正字音。 第2遍,个体读,抓落实。第3遍,整体读,知内容。 第4遍,读局部,明思路。“作者通过哪一 句话把景与人连接起 来?有什么作用?”第5遍,冉齐读。(2) 品味语言感知人 物第一步,布置任务 找出上片中具体描写赤 壁之景的句子,用恰当的 词语概括景物的特点,选 出在体现景物特点中最富 有表现力的字,并加以分 析。 找出下片中缅怀古人的 句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6、出人物形象的特点,选出 一点作简要分析。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可任 选一个来元成,提倡有余1. 多形式朗读文本, 能读准字音,读出 节奏,读出情感。2. 自主思考3. 先自主思考,再小 组交流,1.PPT展示力的小组去探究其他任 务。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 探究第三步,展示成果说明关于任务一:A. 学生找出上片中 具体描写赤壁之景的 句子,共两处:一是“大 江东去”;二是“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有的学生因 为粗心,往往会落下第 一处,及时启发,相机 引导之下,再要求学生 多读几遍。B. 用恰当的词语概 括出景物的特点。学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 答后,再加以归纳。C. 分析取富有表

7、现力的字。关于任务二:A. 找出下片中缅怀古人 的句子:遥想公瑾当 年,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檣橹灰飞烟 灭。B. 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出人物形象的特点,选 出一点作简要分析。难 点有两个:写小乔嫁给周瑜有什么 作用?小乔是美女,周瑜是 英雄,以美人来衬托 周瑜,用婚姻的美满 衬托事业上的功成名就。羽扇纶巾是周瑜的装束 吗?羽扇:用鸟羽制成的 扇子;纶巾:古代用青 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 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 用装饰。拿着羽毛扇子, 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 容态度从容。苏轼为了 刻画周瑜的形象,从裴 松之注引三国志里蒋干 拜访周瑜时“布衣葛巾” 而进行艺术升华到周瑜 身上的“羽

8、扇纶巾”, 虽然是蒋冠周戴,但是 诗词一般可以忽略历史 真实而抒发作者的情 感。牛刀初试作者形象: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加以 分析。关于成果展示:选出一个小组来展 示,让同内容的其他 小组进行补充,及时 给学生中肯的评价, 还要让学生读出自己 的理解。展示完一项 成果后再展示另一项 成。(3)体悟情感古人云:“登山则情 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尤其是迁客骚人在 “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 类之盛”的同时,往往把 自己的情怀诉诸于文字, 那么,本词中包含了作者4, 用词语概括人物特点,有 理有据进行分析.5. 学习知人论世,通过时代 背景认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呢?第一,让学生说

9、出自己理 解,指出相应的句子,并 按自己的体味把相应的句 子读出来,让学生参与评 价。第二,积极调动各方面的 内容,引导着学生去理解。 课下的注释,文章的写作 背景,运用的表现手法 都是极佳的资源,也是医 治此类病症的良方。第三,整理串连。按照内 容的先后顺序,从前往后 依次排列,然后穿成一条 情感脉络。本文就能连成 这样一条线: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 到黄州后,仕途失意卜去 游览赤壁,以排解胸中苦 闷一一看到雄奇壮美的赤 壁美景后引发对美好自然 景物的喜爱一一想到周瑜 年轻有为、英姿潇洒,施 展雄才流芳千古,不由升 起一种渴慕之情,希望能 像英雄人物一样建功立 业。现实却疋异常残酷的,自己年

10、龄老大、壮 怀未酬,有心报国却备受 排挤,苦闷之情溢于言表。 既然现实无法改变, 那就不如改变自己。与清 风为伴,与明月为邻,归 隐山水,忘却宠辱,“小 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壮志消磨殆尽后的一 种安慰,更是直面挫折磨 难时的一种洒脱。他虽然 在仕途上跌倒,却在山水 中兀立。这就是苏轼的人 生观。6.诵读作者同一历史时期 的作品理清了文章的情感脉络, 就更深刻地理解了文中的 苏轼,明白了豪放派的词 风,更抓住了古典诗歌的 脉搏与灵魂。课外拓展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 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 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一

11、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豕里畀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宫宫。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4)品味人生人应该怎样看待人生的顺 逆?7.结合作者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思考人生(5) 赏析手法步骤一:让学生具 体谈谈文中所使用的 表现手法;然后教师补 充,指出术语的名称, 结合例句说明相应的 特征;再将这些内容分 好类别,哪些是修辞手 法,哪些是表达技巧, 哪些是抒情方式,让学 生条分缕析地记下来, 这样对诗词鉴赏有很 大帮助。步骤二:通过示

12、范 让学生掌握提问方式 和答题思路。典型例题“乱石穿空”一句 中使用了那一种修辞 手法,有什么作用,试 做简要分析。答题模式先准确写出修辞 手法的名称,然后结合 语境分析作用有哪些。答案夸张,写出了江边 石头的多、高、险、怪、 奇步骤三:仿照示例,任 选一种手法进行赏析(6) 归纳主旨背诵课文8. 总结答题模式9. 概括主旨10.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 默写.3课堂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谈论自己的心得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语言明了,内容也不生疏,学生结合注解能读懂。因此鉴赏这首词,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作深层的品味,去实践创造。借助多媒体手段能很好地实现 这一目标。一、三国演义片头导入 ,奠定鉴赏基调。一堂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以引导学 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但是,要学生领会这首词的豪放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