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1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2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3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4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科 目生物教学对象高二计划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第3册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该节内容与必修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利用和供应有联系。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

2、(2)分析、应用碳循环过程 (3)说明温室效应、生物富集作用的形成 (4)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培养学生迁移和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四、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了

3、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认知特征: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 结构功能间的联系。动机与风格: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5、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展示法:利用PPT课件展示碳循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关系图;讲演法:教师边讲解碳来源与去路问题驱动法:以具有逻辑思维、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法:学生讨论温室效应的危害、防治措施。练习法:学生完成学案和练案上的习题,巩固提高知识。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池塘生态系统图片,食物链、

4、食物网图片。学生准备:课本、笔记。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入课件呈现并解读三维教学目标、联系高考 齐声读一遍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以及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有目的学习问题探讨 引出物质循环概念思考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物质循环的概念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各小组以课本P101碳循环模式图,通过讨论总结概括出碳循环概念图,。课件展示图,分析碳物质的来源与去路,另外讲解水、氮的循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示讨论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展示并分析流程图,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一起分析图培养

5、识图分析图的能力现学现用温室效应:教师讲解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各小组讨论温室效应的危害、防治措施。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生物富营养化:教师讲解:产生生物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的措施; 认真听讲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构建知识、能力体系 整理笔记巩固知识练案拓展出示练案习题 完成练案上的习题巩固提高讲解练案习题 纠错打分知识巩固评选明星小组及个人根据小组量化评价法,评选出本节课的明星小组及明星个人相互鼓励,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8、 教学流程图教材碳循环模识图开始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展示导学案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物质循环概念教师巡视指导思考、回答多

6、媒体课件“问题探讨多媒体课件碳循环流程图现学现用温室效应富营养化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多媒体课件构建知识与能力体系观察、思考、总结小组成果展示评选明星小组与明星个人结束习题巩固练习,构建知识与能力体系图符说明开始、结束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九、教学评价设计(一)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评价主体评价参考标准学生自评同学评价老师评价课堂上提问(15分)习题检测(60分)小组合作(15分)模型制作(10分)总分(100分)二)测试内容(共60分)知识清单:(每题5分,共10分) 1、物质循环是指: 2、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 质和菌

7、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学案检测:(每题5分,共15分) 1、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2.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 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 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

8、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练案拓展(共35分)练案拓展(共35分) 1.(2009·重庆理综,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 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 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向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2、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

9、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被利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 径为图1中的 (填数学序号)。 (3)图2中A表示 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原因 是 。 ( 4)从图2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5)狼是该生态系统没有的生物种类,现将它引 入其中。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上用曲线表示狼的数 量最可能的变化情况(纵坐标上的点表示狼的起始数量)。 10、 帮助和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第一部分内容包括物质循环的“物质”“范围”“循环”“特点”;第二部分内容包括碳循环的过程、特点及温室效应。第三部分内容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于联系。本节内容上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下接生态系统的稳定,还以第三章中新陈代谢特别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为基础,对生态系统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创新教学的尝试,我体会到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