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1.gif)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2.gif)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3.gif)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4.gif)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2/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67e079c9-ad3c-4076-b1e5-63c7744c991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省 2019 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31. 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A.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B. 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 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D.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甲骨卜辞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由此可知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故 D 项正确;甲骨卜辞能够反映我国早期社会的一些状况,但未必真实,故 A 项说法错误;甲骨卜辞反映了“ 自然
2、与人的关系” ,体现不出自然与人的和谐,故B 项说法错误;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 项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2. 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获得的情报A. 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B. 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区域C. 推动了汉朝开拓西部疆土D. 促进了汉朝丝织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 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
3、定”说明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汉朝向西域地区的开拓,故 C 项正确;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是通过设立西域都护实现的,故A 项不符合题意;“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说明汉朝还没有实现对西域的管辖,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开辟,故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3. 宋朝时,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南方的开发、农作物的传播与发展,原来的作物种植结构几乎全被突破,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A. 稻麦轮作使耕地亩产增加B. 粟的产量已达传统农业极限C. 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D. 北民南迁刺激江南麦类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
4、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小麦种植扩展到南方,并形成了稻麦二熟制,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从而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取代了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故A 项正确;没有数据表明宋代粟的产量已达传统农业极限,故B 项错误;中国的玉米种植开始于明朝,故C 项错误;北民南迁刺激了南方麦类发展,这是粮食种植结构变化的前提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D 项错误。4. 明清时期,出现了众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商人群体。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的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促进社会风气的更新,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下列对明清商人群体评价错误的是A. 商品经济繁荣的推动者B. 社会经济转
5、型的推动者C. 社会风气更新的促进者D. 特色商业文化的构建者【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 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的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促进社会风气的更新,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 可以得出明清商人群体推动了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风气更新,构建了特色商业文化,故ACD 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明清封建经济繁荣,并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但是社会经济还未出现转型,故B 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 项。5. 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一个根本性的内容,就是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希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张A.
6、 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脉相承B. 通过立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 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D. 实际上否定了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这提倡的是私有制,与天朝田亩制度提倡公有制是相矛盾的,故A 项错误;洪仁玕主张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 资政新篇在反封建的革命性上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但这一主张是实际上是否定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6.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写道:“在城市武装起义失败之后,保存下来的起义队伍被迫转移到农村,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
7、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条“新道路”A. 是对过去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B.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C. 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针D. 成功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答案】B【解析】【详解】“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条“新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故B 项正确;过去革命斗争是城市包围农村,故A 项错误;这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故C 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成功指导了新民
8、主主义革命,故D 项错误。7. 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 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A. 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B. 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C. 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D. 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指的是二战后期中国积极参与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故C 项正确;这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
9、增强,但不是前所未有, 中国古代的外交主动性更强,故 A 项错误;中国 “ 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 并不代表中国就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美苏才是新的国际秩序的真正缔造者,故B 项错误;反应式外交是消极被动的外交,主要以防范姿态主导外交行动,这和国家实力密切相关,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近代史上中国外交一直没有脱离反应式外交,故D 项错误。8. “民工潮”在城市就业体制改革难有突破之时,促成了一个“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它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这反映了“民工潮”的出现A. 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B. 引发了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
10、C. 为体制创新提供了动力D. 推动了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民工潮”促成了一个“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反映了“民工潮”的出现为体制创新提供了动力,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故A 项错误;材料和社会变迁无关,故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故D 项错误。9. 有学者认为,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的部分演说家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 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由此 可知,这些演说家的活动A.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自身的堕落B. 在一
11、定程度上助长了公民的非理性心态C. 造成公民与演说家间的恶性互动D. 促使城邦理性精神和公民精神逐渐消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演说家的鼓动下雅典公民集体丧失理智,这是直接民主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公民的非理性心态,故 B 项正确; 演说家为迎合这种心态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自身的堕落与题意主旨无关,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公民与演说家间的恶性互动,不是结果,故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城邦理性精神和公民精神逐渐消解,故D 项不符合题意。10. 瓦特研制蒸汽机的成功既是科学家的天才展露,也是一首科学家与企业家联姻的颂歌。他研制成的蒸汽机遇到了有眼光的企业家的赏识,发明
12、家和企业家共同缔造了伟大的“蒸汽时代”。这从本质上说明瓦特的成功在于A. 企业家的赏识与支持B. 书香家庭的熏陶C. 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D. 自己的好学深思【答案】C【解析】【详解】蒸汽机的研制成功是因为有眼光的企业家和发明家共同缔造,这归根结底是市场需要和经济利益的作用,故C 项正确;企业家的赏识与支持、书香家庭的熏陶和好学深思都是部分原因,不符合材料的本质,故 ABD 错误。11. 从 1929年起,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先后发生了经济大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而此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苏联A.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
13、的政治制度不同C.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D. 实现了农业集体化【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之所以在西方经济危机之时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是因为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和国际社会接轨,故C 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政治制度不同与避免经济危机无关,故AB 项错误;1934 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故D 项错误。12.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 20 世纪西方哲学思潮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理性思考、理性反映的话,那么 20 世纪西方文学艺术就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感的爆发。”这说明 20 世纪西方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变化是A. 浪漫主
14、义文学获得新生B. 与西方哲学思潮对社会变化的反映一致C. 否认理性的作用与地位D. 努力表现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验与感受【答案】D【解析】【详解】“20 世纪西方文学艺术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感的爆发”,这说明 20 世纪西方文学艺术表现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验与感受,具有现代主义特色,故D 项正确;这一文学艺术是现代主义文学,故A 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20 世纪西方文学艺术与西方哲学思潮对社会变化的反映是不一致的,故B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否认理性的作用与地位,故C 项错误。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代,我国已有了茶叶生产,在四川地区还出现了茶叶贸
15、易。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兴起了许多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基地,江南兴起尚茶风习。入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经济力量增强,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隋代开通的大运河,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较为便利,南方饮茶之风北传,北方地区的人们开始喜欢饮茶吸著,影响甚至及于塞外少数民族,他们也逐渐嗜茶。北方的茶叶市场递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展,这就加速了茶叶商品化过程,南方农户开始大量种植茶树。由于茶叶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与种植稻麦的农户不同,他们是从事以出卖茶叶为目的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出售多余的产品。因此,这类农户已兼具商品生产者的功能了。宋政府不断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兼营茶业农户 的
16、生产实际,规定可以用茶叶折税。孙洪升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与商业资本的关系材料二 1630 年左右,中国的茶叶被荷兰商人带到英国。1637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来广州运茶。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到了 18 世纪初,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欧亚贸易进入“茶叶世纪”。 18 世纪 70 年代,茶叶占东印度公司自华输出商品总量的90%以上,进口量是1750年的 3 倍。茶叶走私贸易盛行。在18 世纪,英国茶叶消费量足足增长了200 倍。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入的英国产品却打不开销路,英国的贸易逆差在继续扩大,英国人担心:到哪儿去弄那么多的银子从中国购买茶。摘编自【
17、英】艾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茶叶种植销售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茶叶贸易在中英贸易中的地位,分析其对英贸易及中英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 ( 1 )特点:我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比较高;销售范围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原因:大运河开通,经济重心南移,饮茶之风北传,政府税制的调整,有利的种植加工条件。( 2)地位:取代了丝绸,称为第一大宗商品;影响:使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英国处于逆差;英国走私鸦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当中国出现禁烟运动,特别是在
18、虎门硝烟后,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解析】【详解】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 “汉代,我国已有了茶叶生产方的茶叶市场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展,这就加速了茶叶商品化过程由于茶叶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与种植稻麦的农户不同,他们是从事以出卖茶叶为目的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出售多余的产品”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茶叶种植历史、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销售范围的变化等角度概括。“原因”,依据材料一 “隋代开通的大运河,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较为便利,南方饮茶之风北传宋政府不断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兼营茶业农户的生产实际,规定可以用茶叶折税”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交通改善、政府税制的
19、调整、种植加工条件等角度分析。第( 2)问,“ 地位 ” ,根据材料二“到了 18 世纪初,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得出:取代了丝绸,称为第一大宗商品。“影响”,依据材料二 “ 在 18 世纪,英国茶叶消费量足足增长了200 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得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入的英国产品却打不开销路,英国的贸易逆差在继续扩大 出:使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英国处于逆差;英国走私鸦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禁烟运动直接导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科技进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
20、现代化进程。厖科技与人文之间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围绕“科技与人文”自拟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评分标准:按照拟定的论点和论述的整体情况,按等级打分【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的观点;然后,围绕“科技与人文”自拟一个主题;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即可。本题材料的观点有科技推动现代化的进步、科技与人文的相互推动等;围绕“科技与人文”可以得出“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相互促进”的主题;依据所学文艺复兴 近代科学 启蒙运动的
21、知识进行论述即可。请考生在第45、46、47 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桑弘羊是具有法家思想的理财家,他具有兴功利的思想,肯定商业活动,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卖私铸。实行“酒椎”即酒类专卖,由官府统一销售。改革币制,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实行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这次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解决了当时的
22、财政困难,从而使正在进行中的对匈奴战争和对边疆的经营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其次,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豪商大贾和地方割据势力;再次,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的政策,不仅是有益于当时的国计民生,而且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 )根据材料,概括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及其措施。2)根据材料,分析桑弘羊经济改革的作用。【答案】 ( 1)经济思想:兴功利,肯定商业活动,本末并重。措施:颁布算缗告缗令,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改革币制,实行均输和平准。( 2)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汉武帝反击匈奴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有利于削弱豪商大贾和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计民生。【解析】【详解】第 ( 1
23、 ) 问, “经济思想”, 依据材料信息“ 具有兴功利的思想,肯定商业活动,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 概括得出:兴功利,肯定商业活动,本末并重。“措施”,依据材料信息 “ 颁布了算缗告缗令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卖私铸。实行酒椎即酒类专卖,由官府统一销售。改革币制,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实行均输和平准” 概括得出颁布算缗告缗令、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改革币制、实行均输和平准等。第(2)问,“作用”,根据材料信息“ 首先,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困难,从而使正在进行中的对匈奴战争和对边疆的经营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其次,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豪商大贾和地方割据势力;再次,实行盐铁官营、均输、
24、平准的政策,不仅是有益于当时的国计民生,而且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 概括得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削弱豪商大贾和地方势力,、有利于国计民生等。16. 【历史选修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中导条约全名为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由美国和苏联于1987 年 12月签署。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 公里至 5500 公里范围内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2014 年开始的美俄中导条约之争,是冷战后新军备竞赛的一个表现,也是美俄全面争斗中的重要一环。俄罗斯希望打破苏联解体后造成的战略劣势,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而美国则想固化苏联解体的成果,
25、维持其世界统治地位,这候然是一场新的冷战。和冷战时期相比,当前的对峙内容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冷战时期,苏联占有常规力量优势,美国和其北约盟国更依赖核力量,包括战术核武器。而如今,美国和北约占有常规力量优势,俄罗斯更为依赖核力量。摘编自凌胜利美国为何执意退出中导条约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导条约签署的背景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指出冷战后美俄军备竞赛的目的和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 ( 1)背景: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积极进攻,苏联全面收缩。影响:可以缓和当时的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减少核威胁;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维护世界和平。( 2)目的:俄罗斯希望
26、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美国则想维持苏联解体后的世界统治地位。重点:双方依赖的力量发生了变化,美国更依赖常规力量,俄罗斯更依赖核力量。【解析】【详解】第(1 )问,“ 背景 ” ,依据所学知识从在美苏争霸中美国攻苏守角度分析。“影响”,依据材料信息“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 500 公里至 5500 公里范围内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核威胁、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等角度分析。第( 2)问,“ 变化 ” ,“目的”依据材料信息 “ 俄罗斯希望打破苏联解体后造成的战略劣势,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而美国则想固化苏联解体的成果,维持其世界统治地位” 概括得出:俄罗斯希望重新回到世界领导国家的地位,美国则想维持苏联解体后的世界统治地位。“重点”,依据材料信息 “ 冷战时期,苏联占有常规力量优势,美国和其北约盟国更依赖核力量,包括战术核武器。而如今,美国和北约占有常规力量优势,俄罗斯更为依赖核力量” 概括得出:双方依赖的力量发生了变化,美国更依赖常规力量,俄罗斯更依赖核力量。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法显(约367 一423)是中国西晋高僧。晋隆安三年(公元99 年) ,法显由长安起步,经河西走廊过西域,由中亚到南亚,留学天竺,探寻并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户外广告行业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2025年度语言学校聘请兼职外教教学支持合同4篇
- 2023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 秋天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3《拍手歌》(第1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品寄售代理委托协议书3篇
- 2025锅炉工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与事故处理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稿2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说课稿(必修3Module1)
- 二零二五年度管沟施工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合同3篇
- 2025年度内墙刮瓷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合同
- 车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劳动法概述劳动法与新经济业态的结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研发管理(6版)
-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腰椎间盘突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