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解析几何复习教材_第1页
平面解析几何复习教材_第2页
平面解析几何复习教材_第3页
平面解析几何复习教材_第4页
平面解析几何复习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高数学 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轮复习曲线与方程一、高考要求: 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会根据曲线的特征性质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曲线方程,会求曲线的交点.二、知识要点: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与方程F(x,y)=0之间具有如下关系:(1)曲线C上的点都是方程F(x,y)=0的解;(2)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 曲线C叫做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叫做曲线C的方程.即:P(x,y)C F(x,y)=0或C=.2.求曲线的方程求曲线的方程的主要步骤是:(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即动点)的坐标为(x,y)

2、;(2)根据给出的几何条件写出曲线上点集的特征性质;(3)用x,y的关系式表示这个特征性质,列出方程;(4)化简方程;(5)证明化简后的方程是所求曲线的方程.3.求曲线的交点如果两曲线C1,C2的方程分别是F1(x,y)=0和F2(x,y)=0,那么, C1与C2有交点(C1C2)方程组有实数解,且方程组的实数解就是交点的坐标; C1与C2无交点(C1C2=)方程组无实数解.即:求曲线的交点问题,就是求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的问题.三、典型例题:例1:已知方程x2+(y-1)2=10.(1)判断点A(1,-2)、B(,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若点C(,-m)在此方程表示的

3、曲线上,求m的值.解:(1)把x=1,y=-2代入方程x2+(y-1)2=10得左边=12+(-2-1)2=10=右边,所以点A(1,-2)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把x=,y=3代入方程x2+(y-1)2=10得左边=()2+(3-1)2=6右边,所以点B(,3)不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 把x=,y=-m代入方程x2+(y-1)2=10得()2+(-m -1)2=10解得m=2或m=.例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2,3)、B(-3,1)、C(-2,-4).(1)求ABC的重心G的坐标;(2)如果点P为坐标平面内一动点,且,试求P点的轨迹方程;(3)根据P点的轨迹方程,试判断它的图形.

4、解:(1)设G(x,y),则x=-1;y=0.所以G的坐标是(-1,0).(2) 设P(x,y),则依题意,得,化简得P点的轨迹方程是5x2+5y2+14x+8=0.(3)将5x2+5y2+14x+8=0配方得,P点的轨迹是以(,0)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例3:已知抛物线y=x2-kx+3和直线y=kx.(1)若它们没有交点,试求k的取值范围;(2)若它们相交于一点,求此直线倾斜角的正弦值;(3)若它们相交于A、B两点,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解:(1)联立方程得消去y,得x-2kx+3=0,抛物线y=x2-kx+3和直线y=kx没有交点,=4k2-12<0,解得k的取值范围是;(2) 抛

5、物线y=x2-kx+3和直线y=kx相交于一点=4k2-12=0,解得,设直线y=kx的倾斜角为(0<),则tan=或sin=;(3)设A(x1,y1)、B(x2,y2)、AB的中点M(x,y),抛物线y=x2-kx+3和直线y=kx相交于两点=4k2-12>0,解得又x=( x1+ x2)=k,y=kx=k2.消去k,得AB中点的轨迹方程是y=x2().四、归纳小结:1.满足了曲线和方程关系的两个条件,就在曲线这个点集和方程间建立了一种一一对应关系.2.求曲线方程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不可缺少的一步,若化简过程是同解变形,可省略步骤(5).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有:(1)直接法;(

6、2)定义法;(3)消参法;(4)代入法.3.一般求直线L:y=kx+b与二次曲线C:F(x,y)=0的交点坐标就是求方程组的解,方程组有几组解,直线与曲线就有几个交点;由两方程消去y(或x)得到关于x (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由判别式判断解的个数;若L与C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有弦长公式:或.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 (1)与x轴距离等于2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2;(2)过点(2,-1)且斜率为1的方程是;(3)与两坐标轴距离之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y=1;(4)与两点A(-3,0)、B(3,0)距离的平方和等于38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2+y2=

7、10. 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2.已知两个方程:(1) x2+y2=0;(2) x2-y2=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方程(1)(2)都表示两条直线 B.方程(1)(2)都表示点(0,0)C.方程(1)表示两条直线,方程(2)表示点(0,0) D.方程(1)表示点(0,0),方程(2)表示两条直线3.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x轴、y轴对称 D.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4.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是( ) A.一个点 B.四条直线 C.正方形 D.四个点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 A.y=x B. C

8、.x2=y2 D.x2+y2=06.若曲线y= x2-x+2和y=x+m有两个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R B.m(-,1) C.m=1 D.m(1,+)(二)填空题:7.已知点A(4,9)到y轴上一点P的距离是,则点P的坐标是 (0,0)或(0,18) .8.若点A(3,m)在方程x2-xy+2y-1=0的曲线上,则m= 8 .9.到两点A(1,1)、B(3,-1)距离之和等于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x+y-2=0(1x3) .10.两曲线x2-y2=0, x2+y2=2的交点坐标是 (1,1)、(1,-1)、(-1,1)、(-1,-1) .11.直线y=x+1被曲线y=x2所截得线段的

9、中点坐标是.(三)解答题:12.点M到点A(-1,0)和B(2,0)的距离之比是2:1,求点M的轨迹方程.13.已知平面上有两点A、B,且=2,平面上一动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比是2: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14.已知定点A(2,0),Q是曲线C:x2+y2=1上的动点,M为AQ的中点,当Q在曲线C上移动时,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15.已知抛物线y= x2-3x+2,直线过定点P(,-1),问:直线的倾角为何值时,直线和抛物线 (1)有一个交点;(2)没有交点;(3)有两个交点,并用表示此时抛物线截直线所得的弦长.线段的定比分点一、高考要求: 理解线段的定比分点概念,掌握有向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

10、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二、知识要点:1.有向线段定比分点的概念有向直线上的一点P,把上的有向线段分成两条有向线段和,和数量的比叫做点P分所成的比,点P叫做的定比分点,设其比为,则有=,或=(-1).当>0时,与同向,点P是线段AB的内分点;当<0(-1)时,与反向,点P是线段AB的外分点; 当=0时,点P与A重合.2.定比分点公式设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点P(x,y)分有向线段成定比,则三、典型例题:例1:(96上海)已知点O(0,0)和A(6,3)两点,若点P在直线OA上,且,又P是线段OB的中点,则点B的坐标是 .解:设P(x,y),

11、由定比分点公式得P(2,1),由中点公式得B的坐标是(4,2).例2:已知点A(x,-3)、B(2,y),在直线AB上有一点P(3,-1),使,求A、B两点的坐标.解:(1)若P是的内分点,则=2,由定比分点公式得A(5,-2)、B(2,0).(2)若P是的外分点, B为AP的中点,由中点公式得x=1,y=-2.A(1,-3)、B(2,-2).四、归纳小结: 运用定比分点公式的关键是求定比,不是线段的长度之比,而是有向线段的数量之比,顺序特征是:,即起点分点,分点终点.这个顺序不能弄错.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设点P在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则点P分所成的比( ) A.<-1 B

12、.-1<<0 C.0<<1 D.<12.若点P分有向线段的比为,则点B分有向线段的比为( ) A. B. C. D.3.点P在直线AB上, ,则点P分所成的比是( ) A.2 B.3 C.±2 D.2或(二)填空题:4.已知A(-9,-2)、B(7,-5)、C(x,y)在同一直线上,B点分的比为,则点C的坐标是(39,-11).5.已知点A(2,3)、B(10,5), 点P在直线AB上,且,则P点的坐标是.(三)解答题:6.线段AB的端点A、B的坐标分别是(-1,1)、(-2,2),且,求A、B、C三点共线时点C的坐标.直线方程一、高考要求: 熟练掌握直

13、线斜率的概念,会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斜率;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掌握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及其系数的几何意义.二、知识要点:1.直线斜率的有关概念(1)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用表示,范围是0<.(2)倾斜角不是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用k表示,即k=tan ().经过两点A(x1,y1)、B(x2,y2)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是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1)两点式: 经过两点A(x1,y1)、B(x2,y2)的直线方程是 (2)点斜式: 经过点A(x1,y1),斜率为k的直线方程是y-y1=k(x-x1); (3)斜截式

14、: 斜率为k,在y轴上的截距为b的直线方程是y=kx+b; (4)截距式: 在x轴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的直线方程是 (5)一般式:Ax+By+C=0(A、B不能同时为0).当B=0时,直线没有斜率,方程为, 当B0时,直线的斜率为,方程为.三、典型例题:例1:求证:点A(-2,12)、B(1,3)、C(4,-6)在同一条直线上.证明:(方法1) =+=A、B、C在同一条直线上.(方法2) A、B、C在同一条直线上.(方法3) 设P(1,y)是的一个分点,则解得=1,于是即P与B重合,而P在上, 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例2:求经过两点A(-5,0)、B(3,-3)的直线两点式方程

15、,并将其化为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解:由两点式得经过两点A(-5,0)、B(3,-3)的直线两点式方程为,化为点斜式为y-0=(x+5),化为斜截式为y=x,化为截距式为.例3:已知直线ax+by+b=0(b0)与曲线4xy+=0有两个交点.(1)试求直线ax+by+b=0倾斜角的范围;(2)当直线与曲线相切时,求直线倾斜角的正弦值.解:(1)直线ax+by+b=0(b0)可化为,设直线ax+by+b=0的倾斜角为(0<),则tan=,于是方程变为,代入曲线方程4xy+=0得直线ax+by+b=0(b0)与曲线4xy+=0有两个交点tan<又0<0<或<<

16、.(2) 直线ax+by+b=0(b0)与曲线4xy+=0相切, tan=又0<=.sin=.四、归纳小结: 1.坐标平面内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任一条直线都有斜率,当倾斜角=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的直线斜率k=tan. 2.正确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的局限性:两点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确需表示时,须将两点式方程转化为(y-y1)(x2-x1)=(y2-y1)(x-x1);点斜式和斜截式都不能表示没有斜率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也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 3.截距并非距离,而是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横(或纵)坐标.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若

17、图中的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 )A.<< B.<< C.<< D.<< 2.下列命题中: (1)若是直线的倾斜角,则0<(2)若k是直线的斜率,则k(-,+);(3)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4)任何一条直线都有斜率,但不一定有倾斜角.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3.若是直线的倾斜角,且满足:,则直线的斜率为( ) A. B.或 C. D.4.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A.经过点A(x1,y1)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k(x-x1)表示;B.经过任意两点A(x1,y1)、B(x2,

18、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y2-y1)(x-x1)表示;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D.经过定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kx+b表示.5. 已知直线Ax+By+C=0,且AC0,BC0,则此直线不通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6.经过点A(-4,-1)和B(4,3)的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 ) A.1 B.-1 C.2 D.-27.过点(1,-2),倾斜角的正弦值等于的直线方程是( ) A.y+2=(x-1) B.y+2=(x-1) C. y+2=(x-1) D. y+2=(x-1)(二)填空题:8.经过

19、点A(2, 3)和B(4,-5)的直线斜率是 -4 .9.经过点A(3, 5)和B(3,-5)的直线方程是 x=3 .10.过直线4x-3y-12=0与x轴的交点,且倾斜角等于该直线倾斜角的的直线方程是 x-2y-3=0 .11.设直线的斜率为k,且,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12.求过点A(4,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13.一条光线从点A(5,3)射出,与x轴正方向成角,遇到x轴后反射,已知tan=3,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14.求证:不论m取何实数,直线(2m-1)x-(m+3)y-(m-11)=0恒过一定点,并求出此定点的坐标.15.设直线的

20、方程为(m2-2m-3)x+(2m2+m-1)y=2m-6,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确定m的值. (1)在x轴上的截距是-3;(2)的倾斜角为;(3)当直线与x轴平行时.两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一、高考要求: 掌握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能根据直线方程判断他们的位置关系.二、知识要点: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1)当两直线和的方程分别为: y =x+b1;: y =x+b2时,=且;=-1.(2)当两直线和的方程分别为:A1x+B1y+C1=0;:A2x+B2y+C2=0时, A1B2=A2B1且B1C2B2C1; A1A2+B1B2=0.三、典型例题:例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直线的方程:(1)过点P(2

21、,1)且与直线3x-2y-6=0平行; (2)过点P(1,-1)且与直线2x+3y+1=0垂直.解: (方法1) (1)由于所求直线与3x-2y-6=0平行,可设它的方程为3x-2y+C=0.又过点P(2,1),32-21+C=0解得C=-4. 所求直线方程为3x-2y-4=0. (2)由于所求直线与2x+3y+1=0垂直,可设它的方程为3x-2y+D=0.又过点P(1,-1),31-2(-1)+D=0解得D=-5. 所求直线方程为3x-2y-5=0.(方法2)(1)因为直线3x-2y-6=0的斜率为,又由于所求直线与3x-2y-6=0平行,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又过点P(2,1),由点斜式得

22、所求直线方程为y-1=(x-2)即3x-2y-4=0.(2) 因为直线2x+3y+1=0的斜率为,又由于所求直线与2x+3y+1=0垂直,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又过点P(1,-1),由点斜式得所求直线方程为y-(-1)=(x-1)即3x-2y-5=0.例2:已知直线:x+my+6=0、:(m-2)x+3y+2m=0,求m的值,使得:(1) ;(2) ;(3) 与重合.解:(1)由m(m-2)-3=0且2m2-180得m=-1; (2)由(m-2)1+3m=0得m=;(3)由m(m-2)-3=0且2m2-18=0得m=3.例3:已知直线:x+2y-2=0,试求:(1)点P(-2,-1)关于直线的

23、对称点坐标;(2)直线: y=x-2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的方程;(3)直线关于点(1,1)的对称直线方程.解:(1)设点P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P1(x1,y1),则点PP1的中点M在对称轴上,且PP1.解得P1 ().(2)直线: y=x-2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为,则上任一点P(x,y)关于的对称点P 2(x2,y2)一定在直线上,反之也成立. 解得把(x2,y2)代入y=x-2,整理得的方程为7x-y-14=0.(3)设直线关于点A对称的直线为,则上任一点P(x,y)关于点A的对称点P 3(x3,y3)一定在直线上,反之也成立. 解得 把(x3,y3)代入的方程x+2y-2=0,整理得的方程为x+

24、2y-4=0.四、归纳小结:1.运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处理有关问题时,一定要考虑斜率存在与否.2.已知直线:Ax+By+C=0,则(1)和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D=0;(2)和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E=0. 3.对称问题大致有四种类型:(1)两点关于点对称;(2)两点关于直线对称;(3)两直线关于点对称;(4)两直线关于直线对称.对于(1)利用中点公式即可;对于(2)需利用“垂直”、“平分”两个条件;对于(3)(4)通常采取坐标转移法.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直线,则它们的斜率必相等B.若直线与的斜率都不存在,则C.若直线,则必有

25、D.两直线,中,一条直线无斜率,另一条直线斜率为0,则2.直线(2m2+m-3)x+(m2-m)y=4m-1与直线2x-3y=5平行,则m的值为( )A. B.或1 C. D.13.直线ax+(1-a)y=3与直线(a-1)x+(2a+3)y=2垂直,则a的值为( ) A.或0 B.-3或1 C.-3 D.14.点P(2,5)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5,2) B.(2,-5) C.(-5,-2) D.(-2,-5)5.两直线A1x+B1y+C1=0,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 A. A1A2+B1B2=0 B.A1A2-B1B2=0 C. D.6.已

26、知直线ax+4y-2=0与2x-5y+b=0互相垂直,垂足为(1,c),则a+b+c的值为( ) A.-4 B.20 C.0 D.24(二)填空题:7.和直线x+3y+1=0垂直,且在x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方程是 y=3x-6 .8.直线与直线x+y-1=0关于x轴对称,则直线的方程为 x-y-1=0 .(三)解答题:9.a为何值时,(1)直线x+2ay-1=0与直线(3a-1)x-ay-1=0平行? (2)直线2x+ay=2与直线ax+2y=1垂直?10.已知直线:2x+4y+1=0,试求:(1)点P(2,0)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坐标;(2)直线: y=x-2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的方程;(3)直线

27、关于点Q(1,1)的对称直线方程.两直线的夹角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一、高考要求: 会根据直线方程求两条直线的夹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方法.二、知识要点:1.两条直线的夹角0º90º(1)当两直线和存在斜率、,且时,(2)当两直线和的方程分别为:A1x+B1y+C1=0; :A2x+B2y+C2=0时,2.点到直线的距离(1)已知点P(x0,x0)与直线:Ax+By+C=0,则点P(x0,x0)与直线的距离为(2)两条平行线:Ax+By+C1=0;:Ax+By+C2=0间的距离为三、典型例题:例1:求过点(-2,-1),且与直线:x+y-=0的夹角为60

28、º的直线方程.解: 直线:x+y-=0的斜率为,且与所求直线的夹角为60º,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为k,由两直线的夹角公式得,解得k=0或k=,所求直线方程为y=-1或y+1=(x+2).例2: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A(4,1)、B(7,5)、C(-4,7).求A的内角平分线AD的方程.解:(方法1)由定比分点公式得由两点式(或其它形式)得A的内角平分线AD的方程为7x+y-29=0.(方法2)设AB、AC、AD的斜率分别为、,则由两直线的夹角公式得,解得或.由于是A的外角平分线的斜率,故舍去.A的内角平分线AD的方程为7x+y-29=0.(方法3)AB的方程为得4x-3y

29、-13=0,AC的方程为得3x+4y-16=0, 设角平分线AD上任一点P(x,y),则整理,得7x+y-29=0或x-7y+3=0(舍去).A的内角平分线AD的方程为7x+y-29=0.四、归纳小结:1.对公式,只有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两直线互不垂直时,才能使用.2.对公式,只有当两平行直线的方程的x,y的系数都相同时,才能使用.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直线与的斜率分别是方程6x2+x-1=0的两个根,则直线与的夹角是( )A.30º B.45º C. 60º D.75º2.已知点 (0,5)到直线y=2x的距离是( ) A. B. C

30、. D.3.两条平行直线:3x+4y-12=0;:6x+8y+6=0间的距离为( ) A. B.-3 C.6 D.34.点P(1,1)到直线x+y+C=0的距离等于,则C的值是( ) A. B.0或3 C.0或-4 D.-4 (二)填空题:5.过点A(3,2)且与直线x-2y-3=0相交成的直线方程是 y-3x+7=0或3y+x-9=0 .6.过点A(1,1)且与点B(2,4)的距离等于的直线方程是 x-2y+1=0或2x+y-3=0 .7.已知点(1,cos)到直线xsin+ycos=1的距离等于,且0,则的值等于.(三)解答题:8.求经过两直线2x-y-3=0和4x-3y-5=0的交点,并

31、与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直线方程.9.等腰三角形的两腰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3y-2=0和3x-y-1=0,底边上有一点P(3,2),求底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圆一、高考要求: 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方程,会判断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二、知识要点:1.圆的标准方程为: (x-a)2+(y-b)2=r2,它表示以(a,b)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特别地,当圆心在坐标原点时, 圆的标准方程变为:x2+y2=r2.2.圆的一般方程为: x2+y2+Dx+Ey+F=0 (D2+E2-4F>0),它表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3.圆与二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元二次方程

32、Ax2+By2+Cxy+Dx+Ey+F=0表示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0,C=0,4.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的位置关系为: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则相离d>r(或<0); 相切d=r(或=0); 相交d<r(或>0).三、典型例题:例1: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方程:(1)以A(4,-2)、B(-2,8)两点间的线段为直径的圆;(2)以点A(1,2)为圆心,过原点的圆;(3)以点A(1,2)为圆心,且与X轴相切的圆;(4)以点A(3,-5)为圆心,且与直线x+7y+2=0相切的圆;(5)

33、经过三点A(2,2)、B(5,3)、C(3,-1)的圆;(6)过两点A(5,2)、B(3,-2),且圆心在直线2x-y-3=0上的圆;(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A(4,2),底边上一个顶点B的坐标为(3,5),求另一个顶点C的轨迹方程.解:(1)圆心的坐标是AB的中点(1,3),半径是,所以,所求圆的方程是(x-1)2+(y-3)2=34. (2)半径是,所以,所求圆的方程是(x-1)2+(y-2)2=5. (3)半径是2,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是(x-1)2+(y-2)2=4. (4)半径是点A到直线x+7y+2=0的距离,即,所以,所求圆的方程是(x-3)2+(y+5)2=18.(5)设所

34、求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将三点A(2,2)、B(5,3)、C(3,-1)的坐标分别代入方程得解得D=-8,E=-2,F=12.所以, 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8x-2y+12=0.(6)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x+2y-4=0.联立方程得解得,则圆心是(2,1),半径是, 所以, 所求圆的方程为(x-2)2+(y-1)2=10. (7)设顶点C的坐标是(x,y),由题意得,化简得(x-4)2+(y-2)2=10,又由于A、B、C不能在同一直线上,故应除去(3,5)、(5,-1)两点. 所以, 所求圆的方程为(x-4)2+(y-2)2=10(除去(3,5)、(5,-1)

35、两点).例2:求过圆x2+y2=10上一点M(2,)的切线方程.解:(方法1:判别式法)设过M的直线方程为y-=k(x-2),联立方程得消去y,整理得, 由=0得.所以,所求得切线方程为即.(方法2:利用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设过M的直线方程为y-=k(x-2),即kx-y-2k+=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解得所以,所求得切线方程为即.(方法3:利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因为直线MO的斜率为,所以所求切线的斜率为,所以,所求得切线方程为即.(方法4:利用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公式)因为经过圆x2+y2=r2上的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是x0x+y0y=r2, 所

36、以,所求得切线方程为,即.例3:已知直线y=kx与圆x2+y2=1交于A、B两点,并与双曲线x2-y2=1交于C、D两点,(1)试求k的取值范围;(2)若,求k的值;(3)求此时直线y=kx的倾斜角的正弦值.解:(1)联立方程得消去y,整理得由>0得,又联立方程得消去y,整理得由>0得, 综上得k的取值范围是(-1,1);(2)由题意,AB为圆的直径,且又由得=3×2=6,设C(x1,y1)、D(x2,y2),则由弦长公式得即 解得;(3)设直线y=kx的倾斜角为(0<),则tan=,又0<四、归纳小结:1.求圆的方程时,应根据所给条件选择使用标准方程或一般方

37、程,如果问题中给出了圆心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或圆心的特殊位置关系时,一般用标准方程;如果给出了圆上的三个点的坐标用一般方程.2.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或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圆的性质,如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相交弦,等等.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如果圆x2+y2=b与直线x+y=b相切,则b的值为( ) A. B.1 C.2 D.2.方程Ax2+By2+Cxy+Dx+Ey+F=0中A=B0且C=0是此方程表示圆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x2+y2+

38、(-1)x+2y+=0表示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1或< D.R4.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则经过圆上的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是( ) A.x0x+y0y=r B.x0x+y0y=r2 C.x0y+y0x=r D.x0y+y0x=r25.设圆x2+y2 +4x-2y+1=0上的点到直线3x-4y-15=0的距离为d,那么d的最小值是( ) A.1 B.3 C.7 D.96.直线x+y-2=0截圆x2+y2=4得的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 A. B. C. D.7.圆x2+y2 -2x=0和圆x2+y2 +4y=0的位置关系是( ) A

39、.相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8.动圆x2+y2 -(4m+2)x-2my+4m2+4m+1=0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 A.x-2y+1=0 B.x-2y-1=0 C.2x+y-1=0 D.2x-y+1=0 (二)填空题:9.与两坐标轴相切,且过点(2,1)的圆的方程是 (x-1)2+(y-1)2=1或(x-5)2+(y-5)2=25 .10.圆心为(1,-2),半径为2的圆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 8 .11.由点P(1,3)引圆x2+y2=9的切线,则两切线夹角的余弦等于.(三)解答题:12.求过点A(10,1)和B(2,1)且与直线2x-y+1=0相切的圆的方程.椭圆一、高考要求:

40、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二、知识要点: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2.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标准方程a、b、c的关系图 形焦点坐标F1 (-c,0), F2 (c,0) 焦距为=2cF1 (0,-c), F2 (0,c) 焦距为=2c顶点坐标(-a,0)、(a,0)、(0,-b)、(0,b)(0,-a)、(0,a)、(-b,0)、(b,0)离心率对称性对称轴为x,y轴,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三、典型例题:

41、例1:已知ABC的一边BC的长为6,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解:以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BC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B(-3,0)、C(3,0)由条件知,故动点A(x,y)的轨迹是椭圆,且c=3,a=5,所以b2=16.所以,所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例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方程:(1)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长轴是短轴的三倍,并且过点A(3,0)的椭圆;(2)离心率是0.8,焦距是8的椭圆;(3)与椭圆有相同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解:(1)由题意,椭圆位于标准位置,若焦点在x轴上,设方程为椭圆过点A(3,0),又a=3b,a=3,b=1,故方程为若焦点在y轴上,设

42、方程为椭圆过点A(3,0),又a=3b,a=9,b=3,故方程为所求椭圆的方程为或(2) 焦距2c=8,c=4,又,a=5,焦点在x轴上时,所求方程为焦点在y轴上时,所求方程为(3)由题意,设所求椭圆方程为,由已知条件得解得a2=20,b2=8.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四、归纳小结:1.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是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用定义法求动点轨迹更是常用方法之一,且简便易行;2.椭圆的几何性质包含内容多,应用广泛.解决椭圆问题时,要考虑焦点的位置.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 (-4,0), F2 (4,0),且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的方程为

43、( ) A. B. C. D.2.设F1、F2为椭圆的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则P F1F2的周长为( ) A.16 B.18 C.20 D.不能确定3.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16<m<25 B.<m<25 C.-16<m< D.m>4.如果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2) C. (1,+) D.(0,1)5.曲线与的关系是( ) A.有相等的焦距,相同的焦点 B.有相等的焦距,不同的焦点C.有不等的焦距,不同的焦点 D.有相同的离心率6.椭圆的焦点是F1和F2

44、,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 F1的中点在y轴上,那么是的( ) A.7倍 B.5倍 C.4倍 D.3倍7.若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则的最大值是( ) A.2 B. C. D.(二)填空题:8.中心在原点,长轴在x轴上,若长轴长为18,且两个焦点恰好将长轴三等分,则椭圆方程是.9.椭圆上有一点A(m,n)到左焦点的距离为,则m= 1 .10. 若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若PQ的中点的横坐标为2,则=.(三)解答题:11.设一动点到点F(1,0)和它到直线x=5的距离之比为,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12.求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长轴为6,离心率为的椭圆的方程.13.

45、方程xsin+ycos=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方程,求的取值范围.14.求过点(0,1)且与椭圆4x+2y=4的相交弦长为的直线方程.双曲线一、高考要求: 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有关概念,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二、知识要点:1.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且不等于零)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标准方程a、b、c的关系图 形焦点坐标F1 (-c,0), F2 (c,0) 焦距为=2cF1 (0,-c), F2 (0,c) 焦距为=2c顶点坐标实

46、顶点(-a,0)、(a,0)实顶点(0,-a)、(0,a)渐近线离心率对称性对称轴为x,y轴,实轴长为2a,虚轴长为2b;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等轴双曲线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且方程分别为,离心率为三、典型例题:例1:当从0º到180º变化时,判定方程x+ycos=1表示怎样的曲线?解:当=0º时, cos=1, 方程化为x+y=1,它表示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当0º<<90º时, , 方程化为x+=1,它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当=90º时, cos=0, 方程化为x=1或x=-1,它表示两条平行直线;当90º&

47、lt;<180º时, , 方程化为x=1,它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180º时, cos=-1, 方程化为,它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等轴双曲线.例2:求与双曲线有共同焦点,且过点(0,2)的双曲线方程.解:由已知双曲线c=5,且焦点在y轴上,设双曲线方程为,代入点(0,2),得,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例3:给定双曲线,过点B(1,1)能否作直线,使直线与所给双曲线交于两点P、Q,且点B是线段PQ的中点?若直线存在,求出它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设过点B(1,1)的直线的方程为y-1=k(x-1)或x=1(显然不合题意,舍去).联立方程,消去y得,直线与双曲

48、线交于两点P、Q, 且=24-16k>0, 且设P(x1,y1)、Q(x2,y2),若点B是线段PQ的中点,则,即k=2,这与矛盾,这说明过点B与所给双曲线交于两点P、Q,且点B是线段PQ的中点的直线不存在.四、归纳小结:1.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是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用定义法求动点的轨迹更是常用方法,且简便易行;对定义的理解,注意“距离的差”要加绝对值, 距离差的绝对值必须小于焦距.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包含内容多,应用广泛.解决双曲线问题时,要考虑焦点的位置.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曲线:4x+2y-1=0;.其中与直线y=-2x-3有交点的曲线是( ) A.

49、B. C. D.2.已知点F1 (-4,0)、F2 (4,0),曲线上的动点P到F1、F2距离之差为6,则曲线方程为( )A. B.C.或 D.3.若方程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2)(2,5) B.(-2,5) C.(-,-2)(5,+) D. (-2,2)(5,+)4.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2 B. C. D.5.设F1、F2为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F1PF2=90º,则F1PF2的面积是( ) A.1 B. C.2 D.6.双曲线的离心率e1, 双曲线的离心率e2,则e1+ e2的最小值是( ) A. B.2 C. 2 D.4(二)填空题:7.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点(1,3)的等轴双曲线方程是 y2-x2=8 .8.直线y=kx和双曲线相交,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9.下列命题中: 椭圆与椭圆有相等的焦距;椭圆与椭圆有共同的焦点;双曲线与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双曲线与双曲线有相同的渐近线. 正确的命题有 (只写序号) .(三)解答题:10.求下列双曲线的方程:焦点在x轴上,焦距为20,渐近线方程为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渐近线方程为3x±4y=0,焦点为椭圆的一对顶点的双曲线方程.求与双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