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质量标准(-)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人文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职业理论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写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并能适 应学习本 专业其他课程的需要,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懂得写作与生 活、做人的关系,重视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写作的自觉性与 积极性。(一)质量标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写作基础理论及文学文体、理论文体等常用文体的写作要求,并用以指 导实践, 进行常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具备较高的辞章修养和较强的表达技能,能写出内容充实,感 情健康

2、,结构严密,语言流畅,文理通顺,具有一定文采的文章。2、结合各章节的单元要求,认真阅读范文和其他有关作品,加深对所学写作理论知识的 领会程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分析、鉴赏文章的能力。3、明确写作基础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增强写作基本功,为学好新闻采访与写 作及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2)掌握写作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基本素质: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审美理想基本能力: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2、能力培养要求:学习和培养写作者必备的能力。第二章主题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识记、理解“主题”的涵义。(2)识别

3、、辨析主题与课题、论题、标题等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3)理解并能解释说明主题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一一它能决定材料取舍,支 配谋篇布局,制约表达手法的运用,影响造词造 句。(4)理解并能解释说明确定主题的要求:明确: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实证的科学立场和艺术的审美色彩;集中:简明,单一;贴切:能同材料完美有机地结合;深刻:能充分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2、能力培养要求懂得提炼主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就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性质意义,理解时代和社会的 需求,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寻找新颖独特的切入角度,并能反复锤炼,开掘举深化。第三章材料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识记、理解“材料”概念的涵义,辨析与素

4、材、题材、资料、文献等相关概念的联 系与区别。(2)识别文章中可能用到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材料:事实材料和观念性材料;个别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原始材料和 转手材料的具体形 态。(3)理解并能具体说明材料的把握、使用,对于提炼、形成、表现、深化主题、传递文 章信息,影响、制约结构安排上的作用。(4)解释说明“观察”、“体验”、“调查”、“检索”等几种获取材料的方式方法 的 特点和具体要求。(5)理解并能具体说明文章材料的选择为什么需要以及怎样体现可靠、确凿、典型、生动、新颖等原则。2、能力培养要求在写作实践中能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处理好材料的取舍、详略、组合和联系

5、等问题。第四章运思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识记运思的基本方式。(2)理解写作运思的过程以及“运思”活动中四个程序的主要任务:定向、择 体、选 材、理序。2、能力培养要求能够在准确把握有关材料性质、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体会和其他主客观因素, 确立观察、表现的角度和切入点。第五章结构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识别、理解“结构”、“线索”、“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等概念 的涵义。(2)理解并能具体说明安排文章结构的原则:反映对象的内在联系;适应文章的体裁要求;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3)辨析、识别“记叙型”、“论证型” “说明型”、“综合型”等常见的结构类型 的

6、主要特点。(4)理解、说明“完整性”、“连贯性”、“严密性”、“灵活性”等文章结构要求 的 具体涵义。2、能力培养要求提高安排材料的能力。弟八早倍曰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语言”不仅是沟通认识,传递情感的工具,而且是审美对象,在写作实践中 提高学习语言的自觉性。(2)理解说明运用语言应力求“准确”、“简练”、“生动”等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 以及适体、个性化的审美要求,并能运用到对于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评价中去。2、能力培养要求理解并能具体掌握学习语言的途径和方法,不断积累,提高语言素养:多读、多听、 多体验、多练。第七章写作技法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和识别传统及现代写作常用技法

7、:聚焦与立骨、悬念与那辗、巧合与误会及意识 流与蒙太奇、反讽与黑色幽默、象征与变形等。2、能力培养要求理解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并能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第八章文学文体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识别、理解“散文”的主要特点以及记人、叙事散文与小说、通讯等文体的异同。(2)理解并能具体说明写作记人、叙事散文所需要处理的几个问题:写“真”记“实。 善取典型;“人”见性格,事有波澜;合理想象,真实再现;情理相生,深化主题。(3)理解、识别“诗歌”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的打情,大胆神奇的想象,分 行排列 的精炼优美的语言。2、能力培养要求(1) 提高对于记人、叙事散文的分析欣赏能力,培养散文写作能力。(2

8、) 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第九章理论文体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 识记、理解“文学评论”的文体特征和社会功能:既是作品客观效应的信 息反 馈,也是评论者独特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结晶。积极、健康的文学评论,既 能帮作者总 结经验教训,也能指导读者提高思想认识和鉴赏水平。(2) 理解、说明文学评论的写作对于作者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上的要求:以马克思 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艺方针为指导,为社会主义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尊重艺术规律,拓 宽审判视野;提倡实事求是,防止以偏概全。(3) 理解并能具体说明写作文学评论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精研作品;抓住特点,写出新意;叙议结合,有理有据;“析” “赏”交融,文情并茂

9、。(4) 识记、理解“学术论文”的文体功能。(5) 理解和具体说明学术论文的选题要求:有实际或学术价值;难易适中,既不难 入手,也能往纵深处开掘。(6) 理解并能具体说明做好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资料收集工作的要求:广泛收集,整 理分类,分析研究,正确引用。(7) 了解并能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及一般写作要求:绪论:用以说明研究的动机、目的和意义,要求语言简洁、开门见山。 本论:主体部分,要求能以充足有力的资料阐述观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 确、庄重。结论:总结全文,归纳要点,还可对自己或他人在该领域的研究上进一步提出展望。2、能力培养要求(1) 掌握理论文体的语体风格。(2) 初步掌

10、握文学评论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三、课程相关实践环节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且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课程,为培养学生实际写 作能力,提高实际写作水平,应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设置相关的课程实践环节。教 师结合例文分析讲授,引导学生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写作理论的认识,并进行作文训练 与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理论付诸实践; 同时通过学生试讲、讨论及建立课外系统写作训练体系,增加训练的形式、种类、层 次,如手抄报、日记,建立写作兴趣小组等,鼓励学生参与,强化实践。四、学时分配建议序与教学内容理论教学1绪论42材料63主题64结构65语言66友思67写作技法88

11、文学文体89应用文体8机动2合计60五、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章次重UJ、难点教学建议(教学方法、手 段)一、绪论学习目的与方法写作能力的综合 培养讲授二、主题培养提炼主题的 能力培养提炼主题的 能力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三、材料取材方法、用才 原则材料的使用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发言四、运思观察表现能力的 培养表现主题的能力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发言五、结构材料安排的原则安排材料的能力讲授、写作训练、课堂讨论、发言六、语言语体类型、语言 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的培养讲授、案例教学、课堂 讨论、写作实践七、写作技法写作技法的运用写作技法的运用讲授、课堂讨论、八、新闻文体新闻语体的

12、运用新闻文体写作能 力的信羔讲授、课堂讨论、写作 训练九、文学文体文学文体的语体 风格散文、诗歌写作 能力的培养讲授、课堂讨论、写作 训练十、理论文体理论文体的语体 风格文学评论和学术 论文写作能力的 培养讲授、课堂讨论、写作 训练六、几点说明(-)大纲适用对象及学时数本教学大纲适用于高中毕业,学制为三年的高职高专人文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的学生。完成本课程教学的建议学时为60学时,允许有2个学时左右的浮动。(-)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与分工本课程为职业理论基础课,属于写作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以写作学为基础,与应 用写作并列,构成写作学的基本内容,它的延伸课程有文秘写作、司法文书写作、新 闻写

13、作等。另外,它与语言课、文学课及逻辑学、文艺理论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 实践性检验对语言课及逻辑学、文艺理论的学习,并以综合性及创造性区别于文学及作 品选课程,在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三)本课程的作业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理解写作理论 知识,开展小组讨论,同时认真及时完成应上交的书面作业,积极进行课外写作训练。上交书面作业如下:第一次作业:设计目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培养与训练题目:1、记一位同班同学2、再谈龟兔赛饱(任选一题,50 ()字以上)第二次作业:设计目的:立意与选材能力训练题目:1、材料作文2、谈“实惠”(任

14、选一题,800字以上)第三次作业:设计目的:文学文体的基本写作能力训练题目:1、尝试2、雨后(任选一题,1000字左右)第四次作业:设计目的:文学评论写作提纲的编写能力训练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拟写提纲,显示主要论点、分论点和主要论据。第五次作业:设计目的:文学评论的基本写作能力训练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文学评论。(1000字以上)(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指导思想(1)考试内容力求具体化基础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具有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知识理 论体系,又有要把实际写作能力的锻炼、培养放在重要地位的特点。因而应对考试内 容作出尽可能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不仅明确地将考试内容限

15、定为基 础理论知识、文体 写作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四个部分,而且对各个部分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都 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将考试命题控制在这一范围之内。(2)考试要求力求标准化为使学生与考试命题者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考试要求可遵循,除了通过规定 试题内 容的各种比例体现考试要求的标准化,更重要的是按照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 用四个层次来规范考试内容的能力程度要求。考试命题时,既不随意提高考核点能力层 次要求,以免增加考试的难度;也不过分地降低考核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免影响考试 的质量。(3)考核目标的表述力求规范化在按照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定具体考核目标时,尽可能采用

16、反映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可测量语言进行表述: 属于识记能力层次的,采用“识记”、“识别”等词语来表述,要求学生能够记住 课程 大纲规定的基本概念和概念的涵义,文章的文体归属和文体的主要特征,区 分有关概 念、定义间的异同等。属于理解能力层次的,采用“理解”、“说明”、“简述”等词语来表述,要求学生 不 仅记住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还能“知其所以然”,讲出一点为什么应该这样理 解、这样 表述的道理。或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有关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或写作特 点。属于简单应用能力层次的,采用“辨析”、“具体说明”、“简评”等词语来表 述,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解释、说明问题。属于综

17、合能力层次的,一是各种各样的写作训练,一是给学生提供成篇、成段的语言材料,要 求学生能从某一角度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评价。2、考核内容与考核 目标以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性质与教学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与教学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按一定的比例组配试卷。具体设想如下:(1)对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牢固性与准确程度的考查(例如,解释 概念的涵 义,写出有关写作知识的要点等)。分数比重可占20%30%左右。(2)对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的考查(例如,分析、评述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写作特点,或是自行找出具体例证来说明有关知识、理论问题等等)。分数比

18、重可占30%左右。(3)对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在一小时内写作800-1000字的文章,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是说明文或其他应用性的文章,分数比重可占40% 50%左右。3、试卷结构包含基础知识考核、知识运用能力及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查三部分内容,三者按3: 3: 4的比例安排。试题类型为: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写作实践题等。试卷难度分三个等级:1、容易;2、中等;3、较难。大致比例为2: 5: 3o4、考试时间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钊、试题量以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 试题为 度。(%1)推荐教材和参考资料1、推荐教材(1)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2)刘孟宇、诸孝正:基础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3)王光祖、杨荫浒:写作,华东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