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扦插用的基质[1]_第1页
如何选择扦插用的基质[1]_第2页
如何选择扦插用的基质[1]_第3页
如何选择扦插用的基质[1]_第4页
如何选择扦插用的基质[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15 如何选择扦插用的基质? 一、基质材料: 1.无机基质 (1)蛭石: 形态特征: 呈鳞片状,鳞片重叠,颜色为金黄、黄褐、褐绿或黑色及杂色,表面带有金属光泽。颗粒不大,质地轻盈,是一种物理特性介于泥炭及珍珠岩之间的栽培介质,常被用来与泥炭混合使用。 形成及特性: 为云母类矿物经过高温(800至1100)处理形成的基质。在加热后失水膨胀状似水蛭,且体积相当于原来体积的20倍,增加了通气孔隙和持水能力。蛭石容重为0.07至0.12克/立方厘米,pH值为7至9,每立方米蛭石能吸收500至650升的水,蒸气消毒后能释放出适量的钾、钙等。 优点: 体轻,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有特别强的保水

2、保肥能力,使用时不用消毒。 缺点: 不含任何养分。长期使用,易破碎,孔隙变小,通气和排水性能变差,因此最好不要长期用作容器苗栽培的基质。 使用: 多用于扦插繁殖,并且最好与其他基质配合使用。又因为其颗粒较大但彼此间黏着性不佳,无法较好地固定植物体,所以较大容器栽培时不易单独使用。 (2)珍珠岩: 2 / 15 形态特征: 呈颗粒状,颜色洁白且体质轻盈,排水透气性比泥炭好,因此常配合泥炭使用;颗粒有大小之分,具体应用应视实际需要而定,一般而言,用来混合其他介质或需大量使用时,采用颗粒较大的珍珠比较好。 形成及特性: 由天然的硅质火山岩燃烧1200膨胀成的膨胀材料,具有封闭的多孔性结构。珍珠岩较轻

3、,容易浮在混合介质的表面。容重为0.08至0.18克/立方厘米,通气良好,无营养成分,质地均一,不分解,阳离子代换量较低,pH值为7至7.5,对化学消毒和蒸气消毒都是稳定的。珍珠岩含有钠、铝和少量可溶性氟,氟能伤害某些植物,特别在pH值较低时用珍珠岩作繁殖介质表现明显。所以在使用前经过2至3次淋洗使氟淋失后使用更好。 优点: 易排水,通透性好,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清洁无菌,呈中性反应。 缺点: 无营养成分。注意氧化钠的含量,如超过5时,不易做基质使用。 使用: 多用于扦插繁殖以及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3)岩棉: 形成及特性: 辉绿岩、石灰岩、焦炭按一定比例,在约1600的高炉下熔化、冷却、粘合

4、压制而成。容重为0.07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为96,由于孔隙具有同样的大小,因此,可以根据岩棉块的高度,调节岩棉块中水分和空气的比例。新岩棉的pH值比较高,加入适量酸,pH值即可降低。岩棉团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能排斥水的称格罗丹蓝,另一种能吸水的称格罗丹绿。在小型容器苗 3 / 15 基质的配置中,以容积计算,每3份土壤加入1份格罗丹蓝团块,可以获得比较良好的水分空气状况。 优点: 经过高热完全消毒,有一定形状,栽培过程中不变形。具有较高的持水量和较低的水分张力,栽培初期是微碱性。 缺点: 本身的缓冲性能低,对灌溉水要求较高,如果灌溉水中含有有毒物质或过量元素。 都会造成伤害。在自然界中岩

5、棉不能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 (4)xx: 形成及特性: 沙通常可作为混合介质的组成成分,颗粒不应该小于0.1毫米或大于1.0毫米,采用平均大小为0.2至0.5毫米之间的较好。沙的容重较大,可达1.5至 1.8克/立方厘米,沙的持水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较小。作介质组成时,用量不超过总体的25。 目前我们能过大量使用的主要有两种: 河沙从淡水湖中或山区浅沟中挖来的沙,一般不带盐碱性,可直接作为基质。 海沙是从海滩上挖取来的,由于海水冲洗,使其略带盐碱性,在使用之前应该用清水冲。 优点: 排水量好,通透性强,价格便宜,来源广泛。 缺点: 4 / 15 不含有机养分,保水保肥能力差,密度大,更换基质较费

6、工。 使用:1.可以与其他较粘重土壤调配使用,以改善基质的排水通气性。 2.可作为播种、扦插繁殖的基质。实践证明,在众多的单一机制扦插实验中,在沙中扦插的茶花,成活率较好,并且其产生毛根的数量也最多。值得大面积合理应用。 3.在生产中,禁止采用石灰岩质的沙粒,以免影响应验液的pH值,使一部分养分失效。 4.来自珊瑚或原始火山的沙,有可能含有毒性元素,不宜使用。 (5)炉渣: 是煤燃烧后的残渣,来源广泛,通透性好,容重0.7至0.8克/立方厘米,不易单独用作基质。混合基质中比例一般不超过60。使用前要进行过筛,选择2至5毫米左右的颗粒。呈碱性。所以要注意,如果用来种植喜酸性花木,在使用前先用废酸

7、处理掉过多钙质,然后用水清洗,晒干后再作介质。 (6)陶粒: 为大小均匀的团粒火烧豆页岩,采用800高温烧制而成。内部为蜂窝状的孔隙构造,容重为0.3至0.5克/立方厘米,不会致密,具有适宜的持水量和阳离子代换量。 陶粒在盆栽介质中能改善通气性。无致病菌,无虫害,无杂草种子。不会分解,可以长期使用。虽然按体积比100陶粒可以用作栽培介质,但一般作为盆栽介质,只用占总体积的20左右的陶粒即可。 优点: 能浮在水面,透气性好。 2.有机基质: (1)泥炭: 5 / 15 又称草炭、泥煤。主要是温带地区泥沼或湿地的苔藓类及藻类植物,利用其死亡后腐败而堆积的纤维,在淹水和缺少空气的条件下,经过干燥处理

8、加工制造而成的分解不完全的特殊有机物。 泥炭根据其形成条件,植物群落的特性和理化性状,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低位泥炭: 分布于地势低洼处,季节性积水或常年积水,水源多为含矿物质较高的地下水。一般分解程度较高,酸度较低,呈微酸性反应,灰分元素和氮素含量较高,持水量小,稍风干后即可使用,我国多为这种泥炭。 高位泥炭: 多分布于高寒地区,水源主要靠含矿质养料少的雨水补给,这种泥炭分解程度差,氮和灰分元素含量较低,酸度高,呈酸性或强酸性,每立方米加4至7千克粉碎过的白云石可以调整pH值到苗木所需要的生长范围,这种泥炭具有很高的阳离子代换量和持水量,并不需要粉碎就能提供良好的通气性。 中位泥炭: 是介

9、于以上两类之间的过渡类型。 泥炭容重小,为0.2至0.3克/立方厘米,孔隙率高达77至84。作混合基质时可用100泥炭,但通常只按体积用25至75。泥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质地轻且无病虫害和菌原,所以是常用的基质。但是其速效氮、磷、钾较低,所以在配制使用基质时可根据需要加进足够的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肥料;同时泥炭也可以与珍珠岩、蛭石、河沙、园土等混合使用。 优点: 质轻、质量良好稳定,偏酸性,保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持水量和阳离子交换量高,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能抗快速分解。 6 / 15 缺点:1.首次使用泥炭不易吸水且当其完全干燥时易形成硬块,水分也不易吸入,此时可用手将其搓揉成较细的

10、颗粒,或将其浸泡在水中以协助其充分吸水; 2.由于质地轻,亦不适合栽种较高大型的花木,但是可以采取混合砂石或土壤或各种腐殖土的方法来增加其重量。 使用: 用途广泛,可用于苗圃繁殖育苗,屋顶绿化、大树移栽、改良并活化土壤,还可以用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容器苗基质的配制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原始基质。 (2)树皮: 树皮的容质接近草炭,与草炭相比,阳离子交换量和持水量比较低,但碳氮比率较高,是一种比较好的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能够部分代替泥炭作为栽培基质。新鲜树皮的主要问题是碳氮比率较高,有些树皮如桉树皮等含有对植物有毒的成分,应该通过堆腐或淋洗来降解毒性。树皮首先要粉碎,粒子直径可以达到1

11、厘米,一般的直径是1.5至6毫米。对粒子大小进行筛选,细小的粒子可作为田间土壤改良剂,粗的粒子最好作为盆栽介质。同时要注意在加氮、加水处理后,至少要堆腐3个月以上,秋冬季时需要6个月以上,其间还要进行数次回堆后才能使用。 缺点:1.新鲜树皮的分解速度快。2.在使用时,注意松树树皮中氯化物不应超过0.25,锰的含量不得高于200毫克/千克,超过这个标准,不易做基质。 (3)木屑: 木屑和树皮有类似的性质,但较容易分解沉积,而过于致密不易干燥。处理方法同树皮。 (4)刨花: 刨花在组成上和木屑近似,只是个体较大些,通气性良好,碳氮比率高,但持水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较低。可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一般比例在

12、50。 7 / 15 (5)xx: 又称熏碳,是谷壳经炭化处理而成的无土介质,容重为0.24克/立方厘米,通气孔隙度可达30,pH值呈微碱性,但经几次浇水后可显中性,吸收养分能力较差,和等量的泥炭混合做育苗的盆栽介质,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6)稻壳: 稻壳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即经过炭化的稻壳和未经炭化的稻壳。未经炭化稻壳的通气性较佳,充气孔隙度为53左右,容器水量为45,总体密度为0.009克/毫升,但是炭化以后总体密度上升为0.1克/毫升,而充气孔隙度降为34,容器水量为64。 炭化的过程使稻壳粒子破裂,因此密度增加,降低通气性。但是炭化后的稻壳其保肥力却可提升一倍。稻壳炭化时依其化程度愈高

13、pH值会上升,从而显偏碱性,但如能控制适度炭化而不灰化,则pH值变化不大。使用时应加入适量的氮,以调节其高的碳氮比,但所加氮的体积不能超过25。 优点: 有良好的排水、通气性,也不影响混合介质原来的pH值、可溶性盐或有效营养,并能抗分解,因此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缺点:1.病菌多所以在使用前通常要进行蒸煮,以杀死病原菌,但在蒸气消毒时能释放出一定数量的锰,有可能使植物中毒。 2.碳氮比率高,消毒后要加入约1.0左右的氮肥,以补偿高碳氮比所造成的氮素的缺乏。 3.土壤基质 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容器苗越来越被栽培者所重视。现在也不只局限于一些名贵、小型的花卉生产,目前已有大量苗圃开始对规格较大的

14、成品苗进行容器化生产,并有了一定的规模。同时也针对于绿化苗木原有的特性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全部使用无土栽培基质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所以,在大 8 / 15 型容器苗的配制上还应该考虑土壤的应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土壤均可以作为基质,而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现仅列举比较实用的几种土壤基质: (1)土壤: 土壤一般直接取自户外的泥土,或者是经由植物茎叶腐败后与残留杂质所堆积而成的介质,其优点是一般含有较高的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成本低,来源广泛。对于一般大量种植且有良好抗性的苗木而言是比较好的容器栽培基质。其缺点是土壤本身良莠不齐,质量难以控制,且常含有各类菌种,甚至有害虫及卵隐藏其中,因此在使

15、用前要先将土壤适当消毒灭菌并且经常与其他基质混合使用。 (2)腐叶土: 是指落叶长期堆积在山中,经过发酵后与土壤混合而成的培养土,或冬季收集落叶堆积而成的树叶土肥所形成的有机物质。腐叶土松软,具有通气好、排水好、重量轻的特点,是栽培养土中优良种。一般不直接使用,混合于其他土壤可改良土质,使土壤蓬松,有利于植物生长。 (3)腐草土: 是杂草、植物秸秆等物掺入土粪等堆积腐烂而成的土壤。含有多年长效的营养成分,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栽培基质。 (4)木质土: 是枯枝和木屑腐烂后与土壤混合堆积而成的产物,性质结构与腐叶土相似,呈酸性,质松,但缺乏营养物质,注意应混合使用。 (5)山泥: 由阔叶林多年落叶层积

16、腐朽而成。通气透水,保肥、保水性好。 二、基质的配比: 9 / 15 因花木种类、基质材料和栽培管理方法不同,不可能有统一的基质配方,并且其对于基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基质的配比主要分为3部分进行介绍: 扦插基质的配比、小型容器苗基质的配比、大型容器苗基质的配比。 1.扦插基质的配制: 总体的要求是: 保温、保湿、疏松透气、不带病菌,最主要的是透气性要良好,有利于生根。 (1)单一基质:100泥炭、100珍珠岩、100沙等。 (2)泥炭: 珍珠岩3:1或1:1 (3)泥炭: xx3:1或1:3或1:1 (4)泥炭: 珍珠岩: 蛭石1:1:1 (5)珍珠岩: 蛭石: xx2:1:1 注意事项

17、: 10 / 15 (1)针对扦插对象选用不同基质,同时要对使用的基质有充分了解,注意其特性。加强管理,特别是针对全部是无机基质的配方,要注重水分和肥料的应用。 (2)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分层铺垫基质,即上面铺垫一层一定厚度透气性良好的无机基质,下面铺垫有机基质。实践证明,不仅有利于生根,还解决了后期脱肥的问题。 2.小型容器苗(无土栽培)基质的配制: 总体的要求是: 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轻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特性。 (1)喜湿润: 泥炭: 树皮: 刨花2:1:1或1:1:1或泥炭: 树皮1:1 (2)喜干旱: 泥炭: 珍珠岩: 树皮1:1:1或泥炭: 珍珠岩2:1或3:2 (3)其他:

18、 泥炭: 树皮: 11 / 15 xx1:1:1或泥炭: 珍珠岩1:1或刨花: 炉渣1:1 3.大型容器(简易)基质的配制总体要求是: 具有较好保水、保肥性能,通透性好,能够提供一定量的养分,不积水、不含有毒物质并能固定整个植物体等性能。 (1)腐木屑: 泥炭1:1 (2)壤土: 泥炭: xx1:1:1 (3)壤土: 腐叶土: xx6:3:1至2 (4)壤土: 山泥: xx2:1:1 注意事项: 以上为已经经过验证的配比比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原始基质的差异,并且不同的栽培品种和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对其基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不应该盲目地遵从。 12 / 15 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优选出最佳

19、的方案。并且要注意就地取材,以节约成本。 三、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与改良 一种基质配制之后,在大量使用前有必要对其各习性进行测定。既要检测已配制的基质是否符合操作要求,又要对其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管理实践。 1.物理性质及测定方法 (1)容重指单位体积基质的重量,用克/立方厘米表示。一般认为基质容重在0.1至0.8克/立厘米效果较好。容重过大则基质过于紧实,总孔隙度小,透水、透气性能差。容重过小则基质过于疏松,总孔隙度大,通透性好,但是支持力差。 测定方法: 容重重量/体积 (2)孔隙度总孔隙度: 指基质中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的总和,一般用相当于基质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一般来说基质

20、的总孔隙度在54至96范围内均可。通气孔隙: 基质中空气能占据的空间。 持水孔隙: 基质中水分占据的空间。 测定方法: 取一已知体积(V)的容器,称重W1;加满待测基质,称重W2;然后将基质连同容器一起放在水中,淹没容器顶部,浸泡一昼夜,取出称重W3,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出总孔隙度。再将容器口用一已知重量W4的湿润纱布包住,把容器倒置,使水分流出,直至没有水渗出,再称重W5:总孔隙度(W3 13 / 15 W1)(W2W1)/V通气孔隙(W3W4W5)/V×100持水孔隙(W5W2W4)/V×100 (3)气水比指基质通气孔隙与持水孔隙的比值。气水比能够反映出基质的水、气之间的

21、状况,与总孔隙度一起更能全面地说明基质的水、气关系。一般地,气水比越小,基质持水力越强,越不容易干躁;气水比越大,基质空气容量越大,通透性越好。一般认为气水比在1: 1.5至4范围内为宜,不仅有利于苗木的生长,也便于管理。 测定方法: 气水比通气孔隙/持水孔隙 (4)粒径指基质颗粒的大小和粗细,用颗粒直径来表示,单位为毫米。同一种基质,粒径越大,容重越大,总孔隙度越小,气水比越大;反之,粒径越小,容重越小,总孔隙度越大,气水比越小。一般来说粒径在3至15毫米为佳。 改良方法: 从以上可以看出,基质物理性质主要与基质本身的特性和粒径大小程度有关。 所以在进行改良的时候,常将颗粒大小不同的基质混合

22、使用,克服单一基质过多产生的弊端,进而改善基质的物理性能。 2.化学性质以及测定方法 (1)酸碱度(pH值)表示基质的酸碱程度。营养液的酸碱性(pH值)直接影响养分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也影响苗木的生长。值得注意的是苗木生长所要求的pH值因种类而异,通常在5.5至6.5间。并且注意基质的酸碱度应当呈稳定状态。 测定方法: 取一份基质按体积加5份蒸馏水混合,用测试纸测得pH值。 14 / 15 (2)电导度(EC值)EC值的大小代表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盐类的多少。EC值愈高,表示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盐类愈多,因此愈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及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一般而言,若土壤饱和抽出液的EC值大于4dS/m,则可能造成盐害问题。 土壤EC值可利用电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