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命题人:李建梅 于艳侠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个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50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右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正确的是A图中代表的是芽,代表的是根B图中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cd段表示生长素对的促进作用在增强 D图中c点对应的浓度是生长的最适浓度2图示意一组植物向光性实验,其处理和实验现象如下:实验1:给予植物芽顶端单侧光照,向光弯曲(图1);实验2:植物芽顶端遮光,再给予单侧光照,向上伸长生长(图2);实验3:植物芽顶端下遮光,再给予单侧光照,向光弯曲(图3)。根据上

2、述实验结果,可推测实验4:切去植物芽的顶端,再给予单侧光的结果将会是A不弯曲,不向上伸长B向单侧光弯曲C伸长,是否弯曲不确定D不弯曲,是否伸长不能确定3玉米植株的高度达到1.5m以上时,遇到大风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倒伏。某玉米品种种群密度、茎直径、倒伏率之间的关系如左下图1、图2所示,玉米倒伏后的状况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理密植可有效地降低玉米在大风雨天气的倒伏率B根据图1、图2可以推知,种群密度越大,玉米的倒伏率越高C倒伏后的玉米茎背地竖直向上生长,其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D与图3中倒伏玉米茎竖直向上生长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4右上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

3、图2表示燕麦胚芽鞘尖端。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图2胚芽鞘接受左侧单向光照射,b侧生长素浓度接近1010molL1B若图2胚芽鞘处于黑暗中,尖端生长素浓度为小于105molL1C用浓度高于1010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扦插的枝条,会抑制根的萌出D用浓度为107molL1生长素溶液浸泡刚萌发的种子,对根和芽的发育均不利5以下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B植物的顶端优势与根的向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C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根本上看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D.引起植物向光性外因是单侧照光,内因一定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6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

4、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7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可知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B对照组的结果表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D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

5、作用效应越显著8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C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D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9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高浓度的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B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

6、主要来自顶芽 C.人自身不能合成生长素,但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出了生长素,可以推断人吃了含生长素的植物后在消化道不能消化生长素直接吸收,且人体内也没有分解生长素的酶D水平放置的根在太空中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因为失重而丧失了向地性和两重性10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组实验如甲图: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紧贴在C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组实验如乙图,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两天后,胚芽鞘D的生长向左,因右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右侧生长快B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右,因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

7、根的生长C两天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因为X,Y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D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左,因B侧生长素浓度低,根的生长慢11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并且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结合上述材料,可以判断A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确定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B赤霉素能促进水稻细胞分裂和籽粒成熟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D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1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浓

8、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农业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13下列各组实例中,均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一组是A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和豌豆根的向地性B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和豌豆根的向地性C番茄茎的背地性和豌豆根的向地性D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和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14.下列关于无籽果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培养无籽番茄、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不同 B. 无籽番茄、无籽西瓜的发育都离不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C. 无籽番茄果实细胞含二个染色体组,无籽西瓜果实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 D. 用无籽番茄、无籽西瓜的枝条分别扦插,形成的新植

9、株仍能结出无籽果实1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量比例减小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16. 标志重捕法叙述错误的是A. 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要相等B. 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C. 适用于体型较大,活动范围广,运动能力弱的生物D. 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17.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

10、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18下图是某地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结果。正确的是A.此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B.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消费者C.7月出现高峰期的原因主要是气温较高、土壤干燥D.四种植被类型的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植被419.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

11、度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0.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

12、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 量最少22.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23.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

13、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24.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据图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罗非鱼种群在ab段近似“J”型增长B. FNE最可能在d点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C. 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K值接近K2D. 该水库出现某种重金属污染时,产毒藻产生的藻毒

14、素会在FNE体内富集2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6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1.3N0 B1.69N0 C2.3N0 D5.29N027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

15、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球计数板边缘,等其自行渗入,然后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2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 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29.下列关于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 体型较小的动物可采用简易采集法或诱虫器采集C. 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70%

16、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3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 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D.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31有人将植物幼嫩茎段纵切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茎段的半边茎向内侧弯曲生长如图甲,弯曲角度a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若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为1,将该生长素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测得半边

17、茎的弯曲角度为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作用使半边茎外侧细胞分裂速度比内侧细胞分裂速度更慢B半边茎的弯曲方向说明茎内外两侧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C图乙中弯曲角度1对应两个生长素浓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若弯曲角度1大于2,则稀释前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应该为10molL132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早春播种时,用流动的水浸泡种子以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有利于种子萌发C啤酒生产中,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33植物越冬休眠

18、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髙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缩短细胞周期,促进植物生长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34.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 分析正确的是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 (K-N)/K值为0.25时,

19、种群增长速率最大35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36. 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受种群密度制约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

20、调节37.为了研究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AE五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 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内竞争程度第8天比第16天强C. 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D. 培养液中的Pb2+浓度越大,杜氏盐藻密度越小38.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的增加不

21、会大幅超过b点B. 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39.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随着捕食者数量

22、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40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4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

23、定都是分解者42左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其中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流程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图中有3条食物链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用D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43右上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过程和不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4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

24、误的是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 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4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错误的是A. 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 类群丙的有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之一D. 图中有三条食物链46.生态学家研究了两种近缘原生生物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间竞争后(如图)提出了“竞争排除原理”,对该原理实质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 两物种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灭

25、绝是竞争相互关系的唯一结果C. 竞争会使适应性最好的个体获得成功D. 两个相似物种不能同时占有相同的资源47.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分解者B. 增强后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来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D. 人类减少对化学燃料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4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 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 R之前和

26、T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49对下列四种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的纵坐标代表种群的增长率,则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S”型增长B若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C若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则A点对应K值,B点对应K/2D曲线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长速率50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

27、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卷II(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30分)51(10分)图1表示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请结合图1中有关数据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问题:(1)当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分别是 (选填“促进”、“抑制”或“不促进不抑制”)。(2)图2中顶芽A的生长素向侧芽B运输,而不能反过来由B向A运输,这种运输特点叫做 。(3)图3所示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长素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的两重性特征。两块琼脂块含有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m和n,且mn,用来处理去掉尖端的芽。根据实验结果可知,n的浓度为 mol/L时,芽弯曲程度最大。

28、(4)如果图3所示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则最好选择图4中的 。如果生长素浓度m为107mol/L,则实验组芽的弯曲程度将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空白对照组的弯曲程度。52.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会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在图甲、营养级中碳流动的形式是_。(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_。若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_。(4)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 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kJ(用所给字母表示)。53. 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