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治遍身顽癣之医案_第1页
乌梅丸治遍身顽癣之医案_第2页
乌梅丸治遍身顽癣之医案_第3页
乌梅丸治遍身顽癣之医案_第4页
乌梅丸治遍身顽癣之医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 丸治遍身顽癣之医案同事许某遍身得顽癣,久治不愈。去年就医于厦门某门诊,吃了三个月的 中药,顽癣已基本上消失。可今年又起。于是就诊于我。刻下脉细沉,舌苔白腻。我断其湿邪盛而伤正,遂书以乌 梅丸加减:去黄柏、黄连,加生地。嘱其勿近猪肉,因猪肉克乌梅。七帖而痒止癣渐 退。桂枝15g人参10g蜀椒8g附子8g生地10g干姜8g当归12g乌梅20g细辛 3g柴胡10g 一剂7帖2008.8.5许某来求治。刻下,左关迟涩,舌根苔黄腻,有裂纹。前方复黄柏、黄 连,去生地,进七帖。2008.8.12我估计他服完那七帖该来就诊时,他没来。昨天他倒来了,捋袖一看,大部分已退,可是右手肘弯的部位又新起了。而药

2、也断了三天。诊其脉,右脉 弦,左寸沉;观其舌,舌胖大,苔白而燥,且有三道人字形裂痕。断其津枯血 滞,于是于前方加金银花、丹皮、麦冬。具体如下:桂枝10g人参8g蜀椒6g黄柏8g川黄连8g附子10g乌梅30g细辛3g干姜 8g当归10g丹皮8g麦冬10g金银花10g一剂 10 帖嘱其续服。附:1. 患者自叙:服药后口甚干渴。2. 患者平素没喝水的习惯,甚不爱喝水。3. 患者常年住在云雾缭绕之山巅(因供职于雷达观察单位)。4. 乌梅丸中,乌梅的量一定得大,一般是他药的三倍以上。2008-9-1傍晚碰见许某,他一开口便连称不好了。我问其故,他捋袖直给我看。我 一看,大概在臂臑的部位又出现了前天那样的

3、水疱疹。而臂弯的那些却有些焦 枯。我嘱其晚上到我那详叙。晚上他如约而来。诊其刻脉,左脉略显有力,但仍不出濡的范围。右寸略浮,如其自述,近 日风寒感冒。脉并无太大变化,又问他这次所起的与他以往的是否一样,他回答说不一 样。疑其是带状疱疹(长在臂上的,祖父称之为飞蛇)。问他患处是否有针刺 样痛,答说否。水疱疹较硬,说明阳邪外越而实,这是否表示邪气仍停留在卫 分?但诊脉,明显已入血分,清营才是硬道理?而其舌体白胖,应是营阴不 足?还是心火不充?舌是心之苗。似乎应从滋阴着手。可又担心滋阴有留邪的 嫌疑。事实上,我第一次给他开的方子里,滋阴的比重会大很多,因加了熟地 而去了燥湿的连、柏。看来,前面的思路

4、是对的。前方十剂已服五剂,嘱其续服。新起的水疱疹,一西医怀疑是虫咬的。可两处的水疱,分别是两天生出来的。若虫咬,应是同一天的。一顶红、杠板归、空心菜、酢浆草,足其捣烂调盐和麻油敷患处。第二 天,患处有焦枯状。附:此君说每次喝完药汤时,都入一碗绿豆汤以镇苦味,而他那个单位供的绿 豆汤一般都是死甜的。告诉他说,绿豆虽解毒,但也解药性,让他改了这个习 惯。可见,医患之间的交流是多么重要的。尤其是医生对患者详细生活信息的 掌握。2008-9-4许某中午来。脉紧,舌苔黄。全身的症状已不明显。拟方:生地15g玄参8g麦冬10g知母12g黄芪15g乌梅30g黄连10g黄柏10g大 黄8g白术15g2008年

5、9月17日上午还在睡觉时,被许某的敲门声叫醒,我嘱其中午来,可是他却没走的 意思,便起床让进。很困。昨晚加班到四点钟呢。他诉说,脖子和上身部位到 了晚上很痒。我问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说是从服了最近那五帖药。诊其脉,明 显是邪气仍盛,正气未复。右脉弦实,左脉濡虚。舌苔黄,且裂纹仍然,舌体 胖大仍然。此症状应是本虚标实。因为阳气虚,所以近晚(时气阴盛阳衰)肤 痒,深夜尤甚。且时过中秋,阴虚且流邪过盛之体,易患秋燥之蔽。我问他上 药服了几帖,服药后是否有泄泻。回说还有三帖,关于泄泻,他说只是在服第 一次药时有,后面的没有。便拟加附子 60g,大黄30g。这么看来,每帖药的大黄用量已达 20g。不用这么

6、大的量,他体内的血毒清不了。(血毒即是他体内的阴邪。从何而来?)他同事透露,他单位的一个蜀籍技师曾对他说,患他这种病的在他们当地 十有其一,不算什么,并说当地的治法效果挺好。技师热心,不久回家探亲便 带了药来。据说里面有红花一味药,且红花用了二两之多。技师辛辛苦苦将二 两红花磨成粉,然后与他药一并入酒。可是许某用了没两天便说没什么效果, 将药扔掉。我问,这全身病如何外用?他同事说,据说只擦手腕部的血管。昨晚上的梦让我吃惊,竟然梦见许某来诉说服了我的药后其身上痒。唉, 梦啊!是谁的先见之明啊!可是为何又只是在梦中!灵台一点清明之光,为何 就不能在青天白日闪现呢?难道是青天白日隐没了那一点清光?2

7、008-9-20晚上许某来,说是全身感觉好多了。诊其脉,尚迟而濡,仍是正气不复之 象。思其此病,当是忧思伤脾(恋爱和工作皆不顺心),致使脾失健运,湿客 中焦,加之常年生活在云雾满山飘之地,素体常受湿邪之气侵袭。只要中气不 足,邪便能伤正。其病情虽已得到控制,但病根仍在(素体气虚)。便拟四君 子汤加生脉散,一剂十五帖予之。具体如下:人参20g茯苓20g白术50g甘草10g麦冬10g五味子30g上方君白术,俾 其燥湿建运之功卓著故尔。2008-9-25按语】1. 许某的遍身顽癣已完全康复。思之前后,用药都不离温阳燥湿一旨,用方 皆守长沙之乌梅丸(改丸为汤)。有医者说,本方如无寒证者,可去桂、附。

8、以我观之,用乌梅丸定不能去乌梅、附子和人参三味。君药乌梅不必说,除此 尤其不能去附子。火神派的 “湿胜于热必大用附子 ”之条,是见地深刻的。2.乌梅丸中,乌梅的量一定得大,一般是他药的三倍以上。3.大黄的苦寒燥湿祛邪之功值得重视。参考】伤寒论第 338 条云:“ ,厥, 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厥之病机为上热下寒,故用乌梅丸主要 在于清上温下。 组成与用法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 (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 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 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

9、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 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 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 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者出。又主久利。名医方论xx 以德:乌梅味酸入肝,梅得先春之气,主助生阳而杀阴类;细辛发少阳之初阳, 以助厥阴之化;当归启少阴之血液,以资肝脏所藏之荣;黄连配蜀椒,助心火 以杀蛔,益子气也;附子配黄柏,资肾气以回厥,助母气也;干姜佐人参,补 中焦而止呕;桂枝制风木,疏肝郁。阴阳和而厥逆回,风邪散而气血足,治蛔 厥之法备矣。(金匮玉函经二注)

10、xx:蛔厥者,乃多死也。其人阳气虚微,正气衰败,则饮食之物,不化精气, 反化而为蛔虫也。蛔为阴虫,故知阳微而阴胜,阴胜则四肢多厥也。若病者时 烦时静,得食而呕,或口常吐清水,时又吐蛔者,乃蛔病也。又,腹痛脉反浮 大者,亦蛔症也。在此,当急治,不治杀人。故用乌梅为君,其味酸能胜蛔, 以川椒、细辛为臣,辛以杀虫;以干姜、桂枝、附子为佐,以胜寒气,而温其 中;以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以人参、当归之甘而补缓其中,各为使。以其 蛔虫为患,为难比寸白虫等剧用下杀之剂,故用胜制之方也。(金镜内台方 议)xx:乌梅丸主胃气虚而寒热错杂之邪积于胸中,所以蛔不安而时时上攻。故仍 用寒热错杂之味治之。方中乌梅之酸以

11、开胃,蜀椒之辛以泄滞,连、柏之苦以 降气,盖蛔闻酸则定,见辛则伏,遇苦则下也。其他参、归以补中气之虚寒, 姜、附以温胸中之寒饮。若无饮,则不呕逆,蛔亦不上矣。辛、桂以祛陷内之 热邪,若无热邪,虽有寒饮,亦不致于呕逆。若不呕逆,则胃气纵虚,亦不致于蛔厥矣。(伤寒缵论)柯韵伯:六经惟厥阴为难治。其本阴,其标热,其体木,其用火。必伏其所主而先 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从,随所利而行之,调其中气,使之和平,是 治厥阴法也。厥阴当两阴交尽,又名阴中绝阳,宜无热矣。第其具合晦朔之 理,阴之初尽,即阳之初生,所以一阳为纪,一阴为独使,则厥阴病热,是少 阳使然也。火旺则水亏,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气

12、有余便是火也;木 盛则克土,故饥不能食;虫为风化,饥则胃中空虚,蛔闻食臭出,故吐蛔。仲 景立方,皆以辛甘苦味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阴主风木耳。 洪范曰:木曰 xx 作酸。内经曰:木生酸,酸入肝。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配黄连泻心而除疼,佐 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而 肝得所养,是固其本;肝欲散,细辛、干姜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 血归经也;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渍乌梅,同 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渐加也,缓则治其本也。 蛔,昆虫也,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药亦寒热互用,且胸中烦而吐

13、蛔, 则连、柏是寒因热用也。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信为化虫佳剂。 久利则虚,调其寒热,酸以收之,下利自止。(古今名医方论)吴谦:伤寒脉微而厥,厥阴脉证也。至七八日不回,手足厥冷而更通身肤冷,躁 无暂安之时者,此为厥阴阳虚阴盛之脏厥,非阴阳错杂之蛔厥也。若蛔厥者, 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不似脏厥之躁无暂安时,知蛔上膈之上也, 故其烦须臾复止也。得食而呕又烦者,是蛔闻食臭而出,故又烦也。得食,蛔 动而呕,蛔因呕吐而出,故曰其人当自吐蛔也。蛔厥主以乌梅丸,又主久利 者,以此药性味酸苦辛温寒热并用,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也。(医 宗金鉴)汪昂:此足阳明,厥阴药也蛔得酸则伏,故以乌

14、梅之酸伏之;蛔得苦则安,故以 连、柏之苦安之;蛔因寒而动,故以桂、附、姜、椒温其中脏,而以细辛、当 归调其肝肾;人参用以助脾,乌梅兼以敛肺。(医方集解)xx 接:乌梅渍醋,益其酸,急泻厥阴,不欲其缓也。桂、椒、辛、附、姜,重用 辛热,升达诸阳,以辛胜酸,又不欲其收敛阴邪也。桂枝、蜀椒通上焦君火之 阳,细辛、附子启下焦肾中生阳,人参、干姜、当归温中焦脾胃之阳,则连、 柏泻心滋肾,更无亡阳之患,而得厥阴之治法矣。合为丸服者,又欲其药性逗 留胃中,以治蛔厥,俾酸以缩蛔,辛以伏蛔,苦以安蛔也。至于脏厥,亦由中 土不得阳和之气,一任厥阴肆逆也。以酸泻肝,以辛散肝,以人参补土缓肝, 以连、柏监制五者之辛热

15、,过于中焦而后分行于足三阴,脏厥虽危,或得温之 散之,补之泻之,使之阴阳和平,焉有厥不止耶?绛雪园古方今注xx:乌梅丸,乌梅、姜、辛杀蛔止呕而降气冲,人参、桂、归补中疏木而润风燥,椒、附暖水而温下寒,连、柏泄火而清上热也。(伤寒悬解)xx:此方主治蛔厥,其妙处全在米饭和蜜,先诱蛔喜,及蛔得之,而乌梅及醋 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柏、黄连之苦,则蛔不堪而伏矣。但厥 后气血不眠扰乱,故加人参、当归奠定气血。此方虽寒热错杂,但温脏之力居 多,又得乌梅之酸涩以固脱,故又主久利。(伤寒寻源)章楠:乌梅丸为厥阴正治之主方也。木邪肆横,中土必困,故以辛热甘温助脾之阳,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苦寒泻火,因

16、肝木中有相火故也。(医门棒喝 伤寒论本旨)xx 达:用酸温之乌梅丸为君,是从其性,而欲其入肝可知。病本脏寒,故以辛热之姜、附温之。又本脏虚,故以甘温之人参补之。夫厥为阴阳相格,故以辛温细利之细辛以疏通之。又恐其过泄也,故更以辛热善闭之蜀椒以封固之。用当归、桂枝者,所以养其营,调其卫也。用黄连、黄柏者,盖有二义:因脏寒,而遽投以辛热,恐据而不纳,故借以为反佐,犹白通汤之加人 尿、胆汁者一也;且少、厥二阴,本为子母,又阳根于阴,兹厥阴阳微,由于 少阴阴虚,次黄连于乌梅而重于众品,更以黄柏副之,是滋少阴之阴,即以生 厥阴之阳者二也。渍梅以苦酒,为丸以蜜者,因蛔性畏苦辛而喜酸甜,即投其 所好,此入苦辛以杀之也。又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