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1)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1.gif)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1)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2.gif)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1)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3.gif)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1)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4.gif)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1)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9/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5a6edaad-a6df-4479-9856-380065300185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课 题3. 3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课时日期教学目标1、知道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这种力就是弹力。2、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 数有什么关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 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橡皮筋的弹力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小车、橡 皮筋、硅码等等。教学过程旁注一、聚焦出示橡信筋,问: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玩过橡皮筋
2、,橡皮筋有什么特点 呢?(可以拉伸,有弹性。)上两课我们利用垫圈、绳子、气球等简单材料使小车运动了起来。那么, 我们使用橡皮筋能够使小车运动起来吗?板书课题: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二、探索活,一: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1、要想探究用橡皮筋能否驱动小车,就需要先组装一台用橡皮筋驱动的 小车。2、出示课本46页下面的两幅图,学生自由看一看,并读一读下面的两 段文字,了解如何使用橡皮筋组装一台小车。第1步: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第2步: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第3步:放开手,会发现车轮会转动起来。3、学生分小组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并展示自己的橡皮筋小车。4、讨
3、论: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几圈后,为什么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呢?5、出示课本46页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内容。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6、教师小结: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儿圈后,为什么松开手,车轮就会转 动,就是因为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我们今天 所做的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其实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活动二:推测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并设计实验1、教师引导:小车的运动与橡皮筋的缠绕有关系,那么,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来预测一下。2、我们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预测。全班交流
4、,选择比较好的设计方案,板书在黑板上,建议大家选择使用。 3、出示活动手册上的“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个实验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小车、橡皮筋、卷尺等等实验方法: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然后使小车运动起来,分 别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得出结论。实验要领: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使小车运动起来。每一种情况做三次实验,取平均值,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在实验时注意观察,橡皮筋缠绕不同的圈数时,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 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 解学生实验情况,并
5、相机加以指导。全班交流,各小组出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并交流本小组的实验过程。5、教师小结: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 的长度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度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6、认识弹力教师引导:橡皮筋产生的力,究竟是什么力呢?出示课本47页的资料,学生自由读一读,认识弹力。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改变形 状时,他们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7、实验结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产生的 弹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距离越远;反之,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少,橡皮 筋被拉伸的长度越短,产生的弹力就越小,驱动小车行驶
6、的距离越小。 三、研讨1、在实验中,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来自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2、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关系?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 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距离越短。 因为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多,弹力大,缠绕的圈数少,弹力小。 四、拓展1、橡皮筋的弹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显然是不是的,那么我们能不 能尝试让橡皮筋产生大小不同的力?学生分小组讨论,想出方法,并且通过验证来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科学。 2、有同学说,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是不是橡皮筋 缠绕
7、的圈数可以无限制的加大?产生的弹力是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变大?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是有一定的范围值的,在这 个范围之内,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超过了这个范围值, 橡皮筋就会损坏,就会失去弹力。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弹力,知道橡皮筋在拉伸时,恢复到原状,会产 生弹力,利用弹力,我们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并且弹力越大,小车运 动的越远,弹力越小,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教学 反思(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 3测量肺活量教案课 题2.3测量肺活量课时日期教学目标1、知道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是身体发育是 否健康的一个指标。2、学会使用简易
8、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并对照国家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看一看我们的肺活量是否符合健 康标准。3、知道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提升肺活量,并能够为提升肺活量制定个体 育锻炼计划。教学重点了解肺活量,并能够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教学难点学会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并能够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提升肺活量。教学准备课件、口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等。教学过程旁注一、聚焦教师出示一只口哨,提出要求:我们来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吹一吹这 只口哨,看谁吹的时间最长。学生吹口哨,比一比谁吹的时间最长?采访吹口哨时间最长的同学,问一问吹口哨时间最长的秘密是什么?教师引导:为什么有的人吹口哨的时
9、间长?有的人吹的时间短呢?(与人的肺活量有关。)什么是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小结:肺活量是我们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刚刚我们深吸一口 气,吹响这个哨子的时候,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长一些,而 肺活量小的同学,吹响这只哨子的时间短一些。同学们还记得自己最近一次测量的肺活量数值吗?学生说一说自己最近一次测得的肺活量的数值。人的肺活量的数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身体状况的变化发 生变化。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自己的肺活量的数值?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自己的肺活量。板书课题:3测量肺活量二、探索1、要想测量肺活量,需要专门的工具,今天我们测量肺活量使用的
10、是简 易肺活量测量袋。出示简易肺活量测量袋,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简易 肺活量测量袋的外形特点。2、讲解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出示课本26页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学生自由读一读,初步了 解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第1步:展开测量袋。第2步: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第3步: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去。第4步: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我们测 得的肺活量。3、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记录好数据。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肺活量,选出班级肺活量冠军。出示课本26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学生自由
11、读一读并对照自己测得的肺活量,看一看自己的肺活量是否符合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4、教师引导:肺活量是我们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讲, 肺活量高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也好;而肺活量低的学生,身体健康状 况就比较差,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我们的肺活量。怎样才能提高我们 的肺活量呢?我们来采访一下班级中肺活量高的同学,看看他们有什么 小秘诀。预设:生1:我们可以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用鼻子呼吸时,要缓慢平静的呼 吸,让氧气充分进入我们的肺部组织,并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生2:我
12、们可以做一些运动来提高肺活量,比较常见的运动有慢跑、跳 绳、游泳等等。生3:游泳在改善肺功能上有良好的效果,因为人体在水下的时候,肺 部受水的压力,呼吸肌需要提高力度,才能维持正常状态,因此有利于 呼吸肌的锻炼。生4:提高肺活量,还可以做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虽然运动量小,但 长期坚持,对于提高肺活量也有一定的作用。生5:吹气球是一个很好的增加肺活量的方法。5、刚刚我们分享了提升肺活量的好方法,同学们有没有提升自己肺活量 的打算呢?你乂打算怎么做呢?学生完成自己的提升肺活量的计划表。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提升肺活量的计划表。6、教师引导:计划表仅仅是一个计划,要想真正提升我们的肺活量,还 需要把计
13、划落实到实处,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 己的肺活量,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肺活量,知道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 指标,并且我们还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了我们的肺活量。课后, 希望大家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提升自己的肺活量。教学 反思(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课 题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时日期教学目标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了解人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知道鼓膜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3、通过学习,知道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了解我们是怎样听 到声音的。教学重点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我
14、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耳朵结构示意图、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材料等等。教学过程旁注一、聚焦同您们,上课了,请大家仔细听一听,现在我们听能够听到哪些声音? 学生仔细聆听我们周围的声音。预设:风声、雨声、呼吸声、读书的声音、老师讲课的声音、走廊上有人走路 的声音、远处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等等。这些声音有的近,有的远,有的大,有的小,他们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 的耳朵里,那么,耳朵又是怎样使我们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二、探索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我们是通过耳朵来听到声音
15、的,那么我们的耳 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乂有什么特点?发挥哪些作用呢? 活动一:观察耳朵结构图出示课本第9页的耳朵结构图,学生仔细看一看,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有关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等一些方面的知识。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震动。人的耳朵从外到内,分别是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 神经。活动二:探究耳廓的作用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知道耳廓吗?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耳廓。我们的耳廓乂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出示课本第9页的下面一幅
16、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 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实验方法: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然 后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实验要求: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实验要领:本次实验是一次对比实验。第1次是用“纸喇叭”听微弱的 声音,第2次是去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微弱的声音。每次实验的 声音都要小一点,而且声音一样大。全班分小组进行实验,注意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对学生加以指导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两次听到的实验有什么不同。预设:使用“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可以听得很清楚,拿掉“纸喇叭”再听 一听,发现声音很微弱,听不
17、清楚。交流讨论: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耳廓在听到声音这个方面 起着怎样的作用呢?人类的耳廓有着特殊的用途,不仅可以收集声音,而且可以将过大的声 音进行折射,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活动三:探究鼓膜的作用教师引导:人们利用耳朵听到声音,其中鼓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 面我们来探究一下鼓膜的作用。出示课本第10页上面的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这两幅图上 方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操作方法及实验要求。实验材料:透明塑料杯、一块布、橡皮筋、音义等等。实验方法:第1步:如图所示,先把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用橡皮筋固定,模拟鼓 膜。第2步:在鼓膜的上面放上少量的碎纸屑。第3步:用音义等能发出声音的
18、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远近 不同的声音。实验要求:观察鼓膜是否发生震动,并且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实验要领:这块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是为了模仿耳朵鼓膜。在鼓膜的 上方用音义制造强弱不同、远近不同的声音,同时要仔细观察鼓膜是否 发生震动。检验鼓膜是否发生振动的标准就是看碎纸屑有没有在鼓膜上 振动。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说一说自己得出的结论。 教师小结:当我们敲击音义的时候,音义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出示课本第9页的资料,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耳朵工作的原理。 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震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 小骨可以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