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_第1页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_第2页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_第3页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_第4页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类号 密级 U D C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姓 名: 赵 楠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33000804 学 号: 3300080429 指导教师: 何晖 讲师 论文外文题目: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Wuhan 论文主题词: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 产业结构 发展策略 外文主题词: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of wuhan city Innovati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ategy of developmen

2、t 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I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II摘摘要要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而核心标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和竞争力,也影响今后发展的模式和后

3、劲。现当今世界现存三大支柱产业:传统产业(主要是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工业和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传统产业由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使得发达国家在推进传统产业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武汉市位于中部发展中城市更是要抓住机遇缩小与发达城市的额差距,武汉高新技术应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市场主动权,提高企业的内源融能力。同时政府要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保护知识产权,辅助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直接介入高新产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无形资产”特点,面对发展与竞争并存的形势,调整发展思路,使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

4、速良好的发展。关键词:关键词: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 产业结构 发展策略IIIABSTRACTABSTRACT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s in the nam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the strategic and related industry, it is the measur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competition strength and the core signs. The

5、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status and competitive division, also influence of future development mode and staying power. Now existing in the world today three pillar industrie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mainly industr

6、ial),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including industrial and services)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aki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serious obstacles, compared wi

7、th the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in the central city of wuhan city development is to catch the opportunity narrowing and developed city forehead gap, wuhan hi-tech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grasps the market initiative, enhances th

8、e enterprise the internal harmony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for the countrys hi-tech industry to create a good financing platform, increase of high-tech industry support,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uxiliary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the government di

9、rectly involved in high-tech industries for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enterprise of high intangible assets characteristics, facing the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coexist, adjust the development ideas, wuhan hi-tech industry keeps rapid good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10、 industry of Wuhan city Innovati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ategy of developmentIV目目录录1 1 引引言言.12 2 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括.2 2.1 高新技术的概念.2 2.2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2 2.3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33 3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4 3.1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括.4 3.2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5 3.2.1 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水平尚不理想,产业抗风险能力差.6 3.2.2 技术创新能力

11、居于全国前列,但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6 3.2.3 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尚显欠缺, 产业发展外环境急待优化.7 3.2.4 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尚较落后.7 3.3 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分析.8 3.3.1 中国高新技术行业环境分析.8 3.3.2 武汉高新技术行业环境分析.94 4 提高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提高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11 4.1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支持建议.11 4.1.1 制定优惠政策.11 4.1.2政府有作为行为.12 4.2 企业自身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13 4.2.1 内资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3 4.2.2 培育出口主

12、体.13 4.2.3 开拓国际市场.14结束语结束语.16致致 谢谢.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811 1 引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新技术产品研究领域,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取得卓越成就,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成为今后我国对外贸易工作中的重点。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通过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获胜。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商品出口增长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深入研究我国

13、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及出口,关系到我国能否抓住当前国际产业调整重组的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我国能否解决贸易摩擦加剧等突出矛盾,跨越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以及我国能否处理好外贸发展速度与结构、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实现对外贸易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武汉近几年来高新技术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光电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但是与东部省份比起来,还存在不少差距,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巨大潜力,使得研究武汉高新产业发展现状,认清发展形势,及时分析找出自身发展的差距与问题,更有利于武汉市高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拉动湖北及中部地区经济增长。22 2 高新

14、技术产业的基本概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括2.12.1 高新技术的概念高新技术的概念高新技术一词,在英文中为“High-Technology”,简称为“High-Tech”,该词源于 70 年代起源于美国。高新技术的概念由高技术延伸而来。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各种问题包括政策问题的基础。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明确定义和界定标准,通常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

15、度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根据 2002 年 7 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2.22.2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深广,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有一下几项特征。1、成本高投入。高新技术两方面的高投入表现在:首先,高科技成果从研究到商品化所需资金不断增加,一般认为实验室成果、中间放大试验、商品化三个阶段的资金需求比例为 1:10:100,可见没有高的投入高新技术是很难形成产业的。其次,随

16、着高技术不断向着、精、尖方向发展,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所需投入越来越大。2、高风险。新技术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新领域的过程,其中风险性远远高于发展传统技术,根据瑞典的一项调查,从技术发明到变成商品的过程,平均需7 年。在这段时间内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使之表现出复杂和多元化的特点。此外,由于技术产品销售部出去或迅速被代替而产生的市场风险和由于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预算和投资回收不确定而导致的财务风险,比其他行业要高好几倍。33、技术优势相关性。技术优势相关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技术经验,即在一个特殊技术领域获得竞争优势之前,必须对此领域先前或教简单的

17、技术有充分的掌握。二是相关产业的技术优势是相互联系的,发掘领先产业提供的技术机会的能力,需要在广泛的产业范围内具有强大的技术潜力。如果没有相关基础产业的强大支撑,高技术产业只是空中楼阁。4、高成长性。高技术企业的发展速度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而加快,其增长率非常惊人。20 世纪来,亚洲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出现奇迹,并在遭受金融危机后能迅速恢复经济增长,得益于 IT 行业的大发展,中国的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5、人力资本处于核心地位。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是人才,只有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才能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

18、该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宗旨,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试产竞争环境下生存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吸引高端人才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2.32.3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形势总体向好,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一直有良好的趋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如: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1993 至 2008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以 34%的速度发展,仅以 2008 年为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

19、出口就达到了 4,156.1 亿美元,比2007 年增加了 667 亿美元。2008 年虽然遭遇了一轮金融危机,但尚能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这足以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近年来有总体走好的趋势,并且能在危机中生存。1997 至 2007 年,几大类的高新技术出口额年均增幅都超过了 10%,增幅最明显的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的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80%左右,电子技术仅占 10%左右。2007 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整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93.5%左右。在高新技术产业中,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占 80%左右,电子、光电制造业出口占 15%,生命

20、科学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4其他 6 个行业仅占整个高科技产品出口金额的 4.5%。从出口的市场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输出市场。一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东盟以及中国香港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出口的市场,并且占到的市场份额很高。我国 2009 年部分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进口按主要国别和地区的分布,出口中国香港的比重占到 23.6%,出口欧盟的比重占到了 21.3%,出口美国的比重占到了 20.0%。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美国位居第一,占到了 23.9%,欧盟和中国香港分别占到了 21.9%和 21.2%。第二种高新技术产品是电子技术,而此时中国香港成了主要出口

21、市场,占到了 37.4%的份额,欧盟和新加坡分别占到了 20.0%和 8.1%。生命科学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主要出口欧盟。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是集中在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出口的市场相对集中。563 3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环境分析 3.1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括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括伴随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也在不断优化、组合、集聚,主要表现为三个集中:一是行业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 3 个主导产业。2011 年,这 3 个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值 2958.9 亿元,占全市高新

22、技术产值的 85.8%,其中,电子信息 1021.7 亿元,占 29.6%;先进制造 1295.0 亿元,占37.5%;新材料 642.2 亿元,占 18.6%。另外,近几年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在凯迪电力带动下,也出现快速发展,2011 年环保高新技术产值 16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5%。二是地域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和武钢集团 3 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中,仅东湖开发区就聚集 304 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 50%。2011 年,这 3 大基地高新技术产值 2683.9 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 77.8%,其中,东湖开发区 1245.4 亿元,占 36.1%;

23、武汉开发区 998.9 亿元,占 29.0%;武钢集团 439.6 亿元,占 12.7%。东湖开发区主要集中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开发区主要集中了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武钢集团已成为全国硅钢片和汽车用钢生产基地。三是生产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值超过 10 亿元的 40 家企业。2011 年,这 40 家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值 2609.8 亿元,占全市的 75.7%,其中,高新技术产值超过 100 亿元的 8 家,分别是武钢(439.6 亿元) 、神龙汽车(426.0 亿元) 、富士康(307.2 亿元) 、东风本田(221.9 亿元) 、邮科院

24、(128.4亿元) 、凯迪电力(110.8 亿元) 、冠捷显示科技(104.1 亿元)和武船(100.1 亿元) ,他们是我市高新技术的龙头企业;50 亿元至 100 亿元之间的 5 家,分别是烽火通信(80.5 亿元) 、美的武汉制冷(60.5 亿元) 、海尔电器(51.9 亿元) 、华工科技(51.8 亿元) 、南车长江车辆(51.3 亿元) 。3.2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2004-2007年以来,武汉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迅速,呈逐年增长态势,出口超过进口。从表3-1可以看出,武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逐年增长,以2004年7为起点,逐年增长率为87.2%、9.9%

25、、和36.3%;武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逐年增长,逐年增长率为33.23%、108.48%和44.84%。从2006年起,武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过进口。2006、2007年武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超过进口1.06亿美元、2.18亿美元,武汉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顺差增大。表 3-1 2004-2007 年武汉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2005 年2006 年2007 年进口额(亿美元)6.877.5510.29出口额(亿美元)4.138.6112.47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16.626.928.6商务部网站相关数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 2006 年突破 1000 亿元,2009 年突破 2000 亿元

26、,2011 年又突破 300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2006 年才突破 500 亿元,五年后的 2011 年就迈上了 1000 亿元大关,台阶越迈越高,步伐也越来越快。2011 年,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597 家,比上年增加 76 家;民营科技企业 7500 家,增加 700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3448.9 亿元,增长 30.7%,高全市绩效目标挑战值 0.7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46.7%,占比同比提高 6.8 个百分点。增加值 1074.1 亿元,增长 2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43.7%,高全市绩效目标值 0.84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

27、的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3.2.13.2.1 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水平尚不理想,产业抗风险能力差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水平尚不理想,产业抗风险能力差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尽管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2011 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虽然突破 1000亿元,但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广州相比,差距大。2011 年广州的产值15806.84 亿元,增加值 4147.71 亿元,占 GDP 的比重是 33.7%,比我市的 15.9%高出 17.8 个百分点。与深圳相比,差距更大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只有深圳的

28、四分之一。对比实力接近的城市,青岛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我市的 2 倍多,大连在2011 年突破 5000 亿元,南京在 2011 年达到 4223.89 亿元,而沈阳也比我市早一年突破 3000 亿元。产业规模小必然导致在国内与国际市场影响力小,抗风能8力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链不够宽厚,产业规模与龙头企业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欠缺。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化运营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特点是出现产值在百亿甚至数百亿的规模庞大的企业,品牌化运营集中体现出了一定产业区域研发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整体竞争优势。深圳

29、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的产值远远大于武汉龙头企业,企业之间的惊人差距是由于产业规模偏小及缺乏品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武汉市高新科技企业整体抵御分先的能力差,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造成。3.2.23.2.2 技术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但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技术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但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立尽管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在全国居中游偏下水平, 但支持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却相当雄厚, 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 武汉市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03 年湖北省被 SCI、EI、ISTP 收录的论文数量就已稳居全国第 5 位, 武汉市拥有 1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 个国家重点工程研

30、究中心、5 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14 个、两院院士 4 8 人, 构成了实力强大的知识创新体系。但武汉市在实用技术研究领域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在专利申请及实际授予数量与其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极不匹配, 武汉市尽管创新潜力巨大, 但基础研究领域与实用技术领域的创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 基础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并未成功转化为实用技术领域强大的创新能力, 巨大的发展潜力尚未顺利释放出来, 这种明显的断层充分显示出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 实力雄厚的研发资源的潜力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不令人乐观,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 R & D 经

31、费支出在全部 R&D 经费支出中的比例不理想, 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二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控情况不理想, 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差, 获利能力较差, 利润与产值的增长出现脱节。3.2.33.2.3 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尚显欠缺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尚显欠缺, , 产业发展外环境急待优化产业发展外环境急待优化上海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成长,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个城市作为中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的地位, 发达的现代金融服务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强9大的资金与管理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资金来自于风险投资, 但由于武汉市在区域金融市场的地位远不能与上海和深圳相比, 所能提供的风险资金不仅规模严重

32、偏小, 结构也不合理, 金融短缺严重制约着武汉市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此外, 法律服务体系不完善, 反应不及时, 也严重制约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3.2.43.2.4 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尚较落后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尚较落后资本与企业家人才短缺构成产业发展瓶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多部门、多层次协调合作的结果, 具有复杂、多变、集成、综合的特点, 涉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集成与多项单项技术的集成、多学科集成以及国内国外多技术来源的集成, 因此其成功的运作特别强调区域内官、产、学、研、金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协调与充分合作, 特别是对武汉市这样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尚未成为研发主体的城

33、市而言, 构建高新技术的官、产、学、研、金的联盟体, 对于高新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目前,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许多技术创新往往只在内部循环, 各高校与研发机构纷纷自办企业,技术难于迅速转向产业界, 导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散、小, 要素彼此割裂, 发展的持续性差的局面。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创新, 核心是要解决各合作方参与的动力问题, 而起纽带作用的当推风险资本。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别需要有风险资本来衔接研究与产业化过程, 特别需要风险资本家提供成熟的财务与管理支持来推动企业的快速成长。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品牌运营目前不尽如人意, 其核心是风险资本与企业家人

34、才的供给相对短缺所造成的必然格局, 因而在“ 十一五”期间, 应下大力优化投资环境, 推动技术交易市场的完善, 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保护知识产权, 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 着力构建适宜于风险资本生存的多层次区域性金融市场, 力争将武汉市建成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以加速集聚巨量风险资本, 尽快释放武汉市巨大的研发潜力, 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与品牌化运营水平。3.3.3 3 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分析3.3.13.3.1 中国高新技术行业环境分析中国高新技术行业环境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高新技术10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二是我国高

35、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分布特点;三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经济效应以及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四是研究我国或者某些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这些研究表明,目前学者就技术资源对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较少,特别是有关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绩效的定量研究并不多见。由于技术业务转型升级、全球产业资源整合、宏观政策环境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市场逐渐复杂。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低成本优势仍是我国高新区内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在以成本领先为竞争战略的企业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员工比重较低的企业相对于比重较高的企业一般都会在劳动力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36、的差距。在我国,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出口绩效的最显著因素,在其他条件可比或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仍凭借低劳动力成本占有的价格优势来提高产品出口额。我国贸易主体以三资企业为主,不利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三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三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2000 年为298.22 亿美元,到 2007 年达到 3012 亿美元,增长了 10 倍,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由 80.51%上升到 86.6%。从贸易差额来看,外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体,2007 年三类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均在 20 亿美元以上,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更是高达 564.1 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7、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状况,不利于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就要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和品牌发展为主线,加强中国企业内生优势的培养。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把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缓解转移到中国,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品牌、营销等产品高附加值部分留在母国,不利于中国企业技术的进步和核心技术的掌握,从而不利于中国企业内生优势的培养,不利于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产业收益率低,不利于产业升级。2007 年,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据着

38、绝对主导地位,出口额高达 2968.7 亿美元,占 85.4%,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又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其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84.9%。2007 年我国以一般11贸易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为 391.2 亿美元,不到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 1/7,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 11.2%。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附加值很低。以电子产品为例:生产高附加值芯片、软件的美国获得了全世界电子行业60%左右的利润,生产关键性电子器件的日本、韩国等国家获得了世界电子行业 20%左右的利润,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事一般部件生产及装配,只能获得利润的 1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能够产

39、生技术的“溢出效应”,这些技术改造在大范围内进行时,产业结构随之改善。中国目前开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绝大部分技术含量低,两头在外,中间投入品、关键零件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总体上看,中国全部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I)一直较低为负数,直到 2004 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终于扭转了逆差局面,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负数转为正数,达到了 0.013。但是直至 2008 年,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的 TCI 指数大部分仍旧为负,只有计算机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 TCI 指数为正,体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

40、品的整体竞争力较弱。从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市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看,2003 年,在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内地 RCA 指标为 1.168,位居第六位,具有中度比较优势;小类产业的产品中,光电子和信息通信 RCA 指数为 1.972 和 1.959,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其他小类产业的产品 RCA 指数均小于0.8,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仅为 0.066 和 0.045,比较优势极弱。3.3.23.3.2 武汉高新技术行业武汉高新技术行业环境分析环境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本身是一个累积过程,一切从我市的实际出发,从我市的产业基础出发,不求全但求大,不求新但求强,把

41、现有的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产业,以邮科院、长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生物制品研究所、健民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凯迪电力为代表的环保产业。通过资金、税费等方面的扶持,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高科技产业集团。支持科技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密切协作,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武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与沿海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出口额占外贸额比12重位列国内同类城市前三名。从表 3-2 可以看出,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武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差距较大。以 2007 年为例,厦门、杭州和广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均在 50 亿美元以上,

42、我市为 12.47 亿美元,差距大。但是,在包括武汉在内的 7 个内地城市中,我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排在第一。成都排在第二,为 12.2 亿元。以下依次为沈阳、西安、济南、哈尔滨和长春,其出口均在10 亿美元以下。厦门、杭州和南京三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较大。2005-2007 年三年里,在 20%以上,有些年份达到 30%以上。其中,厦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一直较高,几乎每年排在各城市之首。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增长较快,2007 年达到 28.6%,仅次于厦门、成都,排在第三。表 3-2 全国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2008 年

43、 6 月 12 日)出口额(亿美元)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 城市 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厦门45.1748.8356.934.732.931.1杭州36.6467.3156.119.528.221.2广州44.9248.3451.418.216.315.0南京27.8540.2341.321.126.023.1大连18.8523.2228.013.614.413.9青岛14.3820.1922.77.79.08.4宁波7.9312.2817.93.54.34.7武汉4.138.6112.4716.626.928.6成都1.716.0212.2

44、9.120.929.7沈阳6.317.438.526.628.025.6西安2.433.244.711.013.816.5济南0.772.352.94.710.28.6哈尔滨1.082.052.72.84.24.7长春0.410.560.94.66.87.9省、市共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 ,主打“关谷”品13牌,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整体的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极大地增强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吸引了大批世界级的光电企业投资,通用电气、摩托罗拉、诺基亚、康宁、阿尔卡特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光谷,使高新技术产业多条产业链日趋完善,产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4 4 提高武汉高新技术产

45、业竞争力的对策提高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4.14.1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支持建议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支持建议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保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势,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有效地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出口发展,提出以下发展思路。4.1.14.1.1 制定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政策1 1、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投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投入在外贸发展基金、科技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的使用中,向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倾斜,积极研究并推动财政、税收信贷、信用保险、国际结算等方面扶持政策的出台,扩大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2 2、

46、支持优势产业出口、支持优势产业出口出台鼓励软件、信息服务外包出口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积极发展软件外包业务,促进软件出口。3 3、鼓励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出口、鼓励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出口为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结构过于单一问题,应该立足我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医药、汽车、材料、服务、航空航天等产业出口。具体措施如下:出台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批国家医药出口基地,重点支持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出口;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导向的方式促进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培育新材料、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出口增长点 H1;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善服

47、务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对服务贸易统一的宏观管理;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开展服务贸易促进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旅游、国际会展、中文教育、医疗服务和国际电信服务、国际运输等服务贸易出口。144.1.24.1.2 政府有作为行为政府有作为行为加强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吸收与转化能力,促进我国高新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拥有高附加值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转变。当前,主导全球技术流动的国际先进技术以上控制在境外跨国公司,国内高新区企业在与这些公司进行贸易中,应注重对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营销经验的学习,从技术交流中吸收有益经验,逐步转化并发展自有技术,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技

48、术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附加值。1 1、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技术本身是非常容易搭便车的,而企业自身是很难负担保护自身技术的成本的,而政府字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比企业有优势。因此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首要的责任是保护知识产权。2 2、政府辅助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辅助高新技术产业化当代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不单是技术竞争,更是产业链的竞争。只有把握了产业链,才能把高新技术产业真正发展好。对于政府来说,可以不直接介入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而是通过辅助性的政府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对高新企业来说,最主要的负担就是高额的研发成本。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经营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最

49、主要障碍。政府财税部门作为调控社会资金运行和引导资金流向的重要职能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配置具有重大的影响。政府通过正确的财税政策对企业资金的积累起间接作用,如通过税收的让渡、贴息政策增强企业内在的资金累积能力;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融通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资金市场。劳动市场等。3 3、政府直接介入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直接介入高新技术产业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产业固有的特点之一,而市场本身不能提供分担风险有效机制。在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如不介入,势必导致高技术风险投资的不足。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投入性会导致生产中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性,政府如不介入,将会出现高新技术

50、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进而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资源浪费。高新技术产品往往要以大量的长时间的前期应用及开发性研发,甚至基础性研究为前提,而其开发者得到的收益只是所有收益中的极小一部分,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开发者的私人收益率,成本收益不对称,从而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的介入,可以降低外怒效应15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4.24.2 企业自身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企业自身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政府创建的优越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但企业自身提高高新技术竞争力是事务发展的内因,两者兼具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4.2.14.2.1 内资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内资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1、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动力,这种局面将不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因此,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保持原有出口产品优势和份额的同时,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技术含量、档次,提高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增加对企业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术开发的专项资金支持,组织企业对重点出口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在“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本地区和基地出口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建立面向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科技成果转移机制,向重点出口企业推介具有国际市场前景的国家计划重点科技成果。国家技术改造资金优先支持面向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成果产业

52、化项目,以招商引资带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政府采购时,优先购买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创新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能力,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和竞争力。4.2.24.2.2 培育出口主体培育出口主体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出口。进一步优化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完善促进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配套政策,鼓励这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完善 l 000 家“科技兴贸”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在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具

53、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抓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整合多个高新技术片区资源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空间,增强高新园区的聚集效应,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信息快、机制活、人才多等有利条件,推动高新16技术产业由加工装配为主,向制造、设计与研发相结合,增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后劲。4.2.34.2.3 开拓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快速反应机制,鼓励企业到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等。具体做法有:继续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按照“巩固主要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区域合作”的原则,巩固美、日、欧等主要市场。同时,支持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出国办展,大力

54、开拓东盟、中东、拉美、独联体等新兴市场,提升合作层次,形成区域经济合作与科技兴贸战略的良性互动。此外,发挥展会的桥梁和平台作用,继续办好各种高科技展会,推进国际化扩展。实施“走出去”战略。综合运用贸易、投资、合作、国际援助等多种方式,推动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包括充分利用政府间合作协议、援助协议把企业和产品带出去,融入国际市场;鼓励出口基地加快在海外建立科技园,使出口企业联合构建产品出口战略联盟,让出口企业和外贸企业共同推动拓展海外市场等。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推进“科技兴贸”战略首先要加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并加速科技产品在生产中的运用,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提高我国

55、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形成国际竞争的综合优势。其次要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技术和贸易的结合。积极发挥国际科技合作主体作用,因为许多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都走在我国的前面,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就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应该重视科技对于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才能更好地转变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到集约型的发展方式。实施“科教兴贸”战略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对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看到了“科技兴贸”战略带来的成功影响,同时我们还需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业的出口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只有技术水平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质量提高了,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一方面要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