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单元总结课_第1页
《走近鲁迅》单元总结课_第2页
《走近鲁迅》单元总结课_第3页
《走近鲁迅》单元总结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近鲁迅单元总结课教学目标:1在交流中整体理解、了解鲁迅,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2、在梳理课文的基础上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交流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3、在拓展阅读中深入鲁迅的世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交流心目中的鲁迅印象;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鲁迅作品的相关资料。2、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故事,观看鲁迅的影片,制作难句提示卡、摘录课文人物描写片段。 教学过程:板块一:汇报与交流、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体会方法本组课文中,多数句子

2、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认真体会。理解 含义深刻句子有哪些方法?难句含义理解方法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伯父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 真。联系上下文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 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 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 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 之蛙,眼界狭窄。结合时代背景 联系上下文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 易碰壁吗?鲁迅用笔唤起民众觉悟,遭到 反动势力的打击、迫害结合时代背景“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 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 记得, 他脸上不再有那种慈 祥的愉快的表情了, 他变得 那么严肃。伯父痛恨旧社会的黑暗,同情

3、劳苦人民。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 想象心理鲁迅先生和我们在一起。鲁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 激励大豕持续前进。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结合时代背景、交流我眼中的鲁迅同学们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逐步了解了这位世界大文豪一一鲁迅。1你心目中鲁迅是怎样的人呢?下面就结合课文的事例来谈谈。2、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理解了一位幽默、慈爱、关心贫穷人民,爱憎分明的鲁迅。 同学们已靠近这位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内心世界。这段时间同学们还读了鲁迅的哪些故事,哪些作品,结合课外的学习谈谈你心目中的鲁 迅?3、在儿子周海婴、作家萧红与巴金的心目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

4、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 没有。我又追问,他是不是很激动地跟人家辩论?他告诉我说,他平素就像学校老师一样, 非常和蔼地跟人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就不讲了。周海婴回忆父亲鲁迅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他的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的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 间。”一一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绝大部分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准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

5、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便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出示:民族魂图片,齐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板块二:联系与归总四、梳理课文的写法1、梳理本组课文描写人物方法。课题描写人物主要方法相同写法少年闰土1、刻画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 神态2、通过闰土讲述的稀奇事、我的心 理描写刻画闰土的见多识广、机智、勇 敢。通过具体事例刻 画人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2、通过四件回忆事例的描写反映鲁 迅的品质。一面、通1、主要通过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描写2、引导学生评析开头少年闰土环境、动作、外貌描写勾勒一个机智、勇敢

6、的少年闰土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鲁迅逝世的场面,引发实例的回忆,回忆性文章的写法。3、以一面为例,深入探究,进一步深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指导朗读(1)跳读课文一面指导学生划出病并朗读三处外貌描写。一面三处外貌描写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一一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 五十上下的中国人。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 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

7、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 熏黑了。八、八、J (2)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外貌特征的,突出的 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三处外貌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抓住最能突出鲁迅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实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第一次描写视角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第二处 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 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第三次的 描写是面对面,能够仔细辨认,是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寸发、胡顺、长衫、 烟嘴,仅仅更细致、更具

8、体了。这样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全心全 意为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3)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4)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总结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抓特征。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 的最大的不同点。有视角。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描写有角度了,外 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表现性格。如果仅仅为了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 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五、随文练笔:描写同学的外貌1、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2、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

9、一猜他写的是谁。 (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3、 齐读有的人中描写鲁迅的诗句板块三:延展与深化六、交流鲁迅作品的读后感,继续推荐阅读鲁迅的作品课后反思: 这是单元总结课的初步尝试,没有可借鉴的模式,只搜罗到大体的上课思路“回顾与 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 ,于是在研读教材, 浏览鲁迅的生平的资料上设计了 初步的教学思路, 第一次试教学生答得流利, 在交流课外阅读中对鲁迅的理解时学生发言极 少,教学环节有点松散, 没有时间实行课堂练笔。 听课的老师提出这样的质疑:单元总结课 是不是等同于复习课。单元总结课除了对本组课文的知识、 习作方法实行归总梳理外, 还

10、应深化单元专题, 适 当拓展,在某一方面有所提升。 这个单元难句的理解是重点, 但并不代表是难点, 让学生对 鲁迅、鲁迅的作品产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才是我最需要做的。 于是第二次上课时我删减了词语 情境填写,课文片段的赏析,保留一面三个外貌描写评析,增加三篇课文开头评析、描 写人物写法异同分析、课外鲁迅作品阅读交流。果然这样的设计收到了意外的精彩,表现在:1、学生对课文写法的描写只停留在语言、外貌、神态等的描写,对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事例的详略、课文典型开头的赏析是教学的忽略点,单元总结课应查漏补缺,算是有所提升吧!2、 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谈谈心目中的鲁迅时发言很积极,结合鲁迅忙于药铺与当铺之间谈孝

11、顺的鲁迅,结合刻“早”谈珍惜时间的鲁迅, 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谈小时候调皮的鲁迅,结合关心青年谈爱憎分明的鲁迅, 结合鲁迅生病坚持写作谈全心全意为人类解放事业 的鲁迅。最后我出示周海婴、萧红、巴金、毛泽东关于鲁迅的回忆、评价片段,在学生心中 树立一个高大但不遥远,慈爱、幽默、可亲可敬同时又顽强不屈的形象,学生对鲁迅的敬佩 之情油不过生,水到渠成,凝结在“民族魂”三个大字中。这样的引领对学生全面理解鲁迅 应该又所提升。3、学生开始喜欢阅读鲁迅的作品,对鲁迅的作品读后感比较深刻。朝花夕拾、 野草集彷徨、狂人日记、祥林嫂、药等作品有所阅读,有初步的了解,当然教师 适当的引导将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持续, 这便是深化专题的有效平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